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4|回复: 0

[海鲜] 小宽|虽然吃了各种做法的大闸蟹,我对它还是知之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1 0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宽|虽然吃了各种做法的大闸蟹,我对它还是知之甚少 

2016-10-31 小宽 一大口美食榜






上周几乎每天都在吃蟹。在苏州老园子里吃,在太湖边吃,在阳澄湖吃,在五星级酒店吃,在小馆子吃,也在家里吃。用了各种做法,蒸了吃,煮了吃,取出蟹膏蟹黄变着花样吃,做成冰淇淋做成舒芙蕾蛋糕吃……


就是在某一场吃蟹的间隙,我跑到路边抽了一根烟,忽然想回忆一下自己第一次吃螃蟹是什么年纪。太遥远了,以至于记不清楚。


还有印象的,应该是1986年或者1987年的秋天,我跟着爸爸去镇上的小餐馆里吃饭。他那时的年纪跟我现在差不多,乐于交际,呼朋唤友,他们在一个小馆里喝酒,在碰杯的间隙,丢给我一只螃蟹,打发我去旁边玩。我看着那只蟹,没有多大,空荡荡的,似乎也没有什么黄,我不会吃,也没吃过,不知道从哪里下口,带着蟹壳胡乱嚼了,微微有点腥鲜的滋味,一点也不好吃。




我的老家在河北霸州,在早年间,这里是有产蟹和吃蟹的传统的。当年北方最著名的蟹产地就是在霸州,具体来说是胜芳镇。《旧京琐记》曾记载:“前门之正阳楼,蟹亦出名,蟹自胜芳来,先给正阳楼之挑选,始上市。故独佳。” 梁实秋在《蟹》一文中则提及:“在北平吃螃蟹唯一好去处是前门外肉市正阳楼。”


当年,我家乡也是水草丰美之地,当年白洋淀有西淀和东淀之分,胜芳地处东淀。后来由于兴修水利,海河断流,此处自然水域遭到了严重破坏,水不存在了,自然蟹也断绝了。其实在五六十年代,此处还大量产蟹,我父母小时候,蟹乃是寻常物。到了我这一辈,吾乡不产蟹久矣,胜芳早已经工厂林立,建起了一座座钢厂和家具厂,街上带着一种刺鼻的味道,别说螃蟹,鱼虾都不容易见到了。



胜芳古镇,曾经大量产蟹,如今工厂林立


当年的正阳楼早已经关门多年了,我刚入行做美食记者的时候,前门的正阳楼还在,我还去吃过这里的蟹,是酱烧口味,吃不到蟹的原香,也算败笔,关了也不可惜。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大闸蟹文化的传播史,大致路径是由江南至港台,转道回内地,由南方到北方,慢慢燎原。


大闸蟹一直是地方流传的美食,在江浙沪一带流传。看清人笔记,凡是提到大闸蟹的一般都是江南文士。到了民国,大闸蟹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传,那时上海成为移民城市,各路人马聚集上海滩,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三大亨”,杜月笙特别讲究做人,说人生要吃三碗面:体面、场面、情面。在秋冬设宴时必上大闸蟹,因为宴席有了这一上海特产才算得上体面。



1945年的上海家庭在吃大闸蟹


大闸蟹名声暴起乃是在香港。解放之后,众多上海名流显贵移居香港,大闸蟹就从寻常吃食成为思乡之物,每到秋季,睹物思人,遥想当年胜景,已如昨日黄花,唯有这大闸蟹可解相思。我听真格基金创始人的徐小平先生讲过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家在江苏泰兴,当地的大闸蟹都是要出口台湾香港,用以换取外汇,他们小时候螃蟹五毛五一斤,吃起来管够。当时的运输并没有现在发达,大闸蟹运抵香港台湾,死伤过半,自然价格上涨,又被各路名流追捧,一时间,大闸蟹成为港人眼中的尊贵食材,人人以吃蟹为贵。



至今香港市民也对大闸蟹充满感情


这股风又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转移到内地,首先是广东沿海,受港台文化冲击猛烈,在80年代之后,吃蟹这种原本的普通人的美食渐渐成为有钱人的吃食,大闸蟹于是有了阶层属性。


具体大闸蟹风潮传播到北京,已经是9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了。此时众多江浙沪籍官员位列京官,江浙人士在朝为官,自然少不了思念家乡吃食,念莼鲈之思,懂得此道的人自然少不了年年以大闸蟹孝敬诸位。要知道,在我朝,娱乐明星往往左右着穿衣时尚,政府官员往往决定着吃喝消费潮流,以拉菲为代表的波尔多葡萄酒在中国比勃艮第葡萄酒更为畅销,原始原因就是领导偏好;茅台酒的股票高涨总是比得过五粮液,也是因为领导喜欢;大闸蟹也是一样,风潮自上而下,普及民间,原本普通的大闸蟹便有了万千讲究,看产地,带戒指,辨真伪,年年中秋一蟹风行,大街上那么多挂着“阳澄湖”招牌的门店,一年不开张,开张抵一年,皆是如此。


后来三公消费之风刹车,大闸蟹才算完成了最终的北方普及,成为一种秋天的仪式,在这个季节如果不吃几只蟹,好像缺点什么发朋友圈。


美食之道,怕的是寻根溯源,那些貌似昂贵贵族奢华的吃食,去掉层层华丽外衣,无一不是苦出身,由民间而庙堂,由寻常物而不可一世。世间事,莫不如此,我说的也不仅仅是食物。



我最近吃过的一些大闸蟹


取材自太湖的旧时滋味
01

            七都老镇源




在太湖边的一家餐厅,没有在闹市,而是在一个村子里,周围都是农田。在这里我吃到了江南风韵的优雅与深厚。主人姓姜,对书法和美食都有研究,善于在传统中寻找思路,同时开拓性创新。这里的许多时令蔬菜都是自家菜园里种植,食材都来源于太湖周边。



熟醉蟹


这些有熟醉蟹,将蟹先蒸熟再用黄酒腌制,得来一种馥郁的香味。也有清蒸蟹,这里的做法有点特别,他们是先煮后蒸,煮是为了口感湿润,保持水分,蒸则是为了保持鲜香,原味不流失。这种细细的心思在每一道菜里都有体现。我喜欢这里的一碗寻常的面,也喜欢这里的寻常的酥鲫鱼,这款酥鲫鱼则是老姜从古菜谱中演变而来,可得旧时滋味。


如果有一些餐厅可以代表当地风味,又优雅有道,那么老镇源可得太湖风流。


餐馆位置: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爃烂大道北端
订餐电话:0512-63739177
包厢数量:8个
人均:150~200
菜品:太湖水产、时令蔬菜、酱烧菜、酱蒸菜、波波醉系列



传承数百年的经典滋味
02

            苏州大师工作室


这不是一家餐厅,平时也不对外接待客人。苏州美食家华永根先生,组织了一些年过七旬的退休名厨,在观前街附近的一间屋子里研究苏帮菜,整理苏州人的味觉记忆。这里是苏州舌尖上的博物馆,也是苏州美食的大本营。



样本级松鼠鳜鱼


众多老师傅身怀绝技,都有几十年的手上功夫,细细品尝可以依稀穿越到民国年间。这里的一道松鼠鳜鱼,苏帮名菜,华老师说:这就是松鼠鳜鱼的味型教科书,如果在其他地方吃到的跟这个一样,说明那里的味道才是对的;一款深情的母油鸭,鲜美之极,华老师说:这道菜估计只有在这里才能一睹风华。



骨灰级炒蟹鲃


还有一道是炒蟹鲃,这是一道传统的苏帮菜,讲究的是蟹粉与鲃鱼的混搭,苏帮菜善用蟹粉,蟹膏蟹黄蟹肉蟹腿,细细拆开,炒成蟹粉,这也需要慢时间和细心思,我第一次吃到这款炒蟹鲃,感觉诚意满满,情深义厚,那种黏糯的口感,竟有三日绕梁之味。


*大师工作室不对外开放,欲前往用餐请联系一大口工作人员。




北半园品蟹逢细雨,绝妙
03

            苏州平江府酒店




我每次去苏州,几乎都会去平江府酒店吃一顿饭。秋天自然就是蟹宴。行政总厨徐庆善于创新,在蟹宴中混搭排列,既有传统,也有新意。我吃过全猪宴,全羊宴,等等各种噱头的宴席,如果一餐宴席都以一种食材作为原料,往往容易腻烦,不得精妙。蟹宴也是如此,就更需要变化与讲究。在这里,蟹宴可以花样百出,道道都有不同味型,比如一款蟹酿橙,就是从南宋《山家清供》中得来的一款菜,蟹与橙子一起烹饪,别有了一番滋味。



蟹酿橙


更贴切的也有这北半园的环境,坐在其中,吃一顿蟹宴,还伴着蒙蒙细雨,也算一妙。


餐馆位置:苏州市姑苏区 白塔东路60号 ,近平江路
订餐电话:0512-67706688
人均:150~200
菜品:雪花虾蟹斗、南宋蟹酿橙、银皮蟹膏拼蟹粉水蛋




中西合璧的蟹宴高潮
04

            北京四季酒店采逸轩


我在这里也吃到了蟹宴的高潮。每年采逸轩都会做一份蟹宴,今年精彩至极。头盘是海胆蟹肉、姜汁炖蛋,鲟龙鱼子酱,把蟹与海胆鱼子酱作为搭配,中西合璧。另外一款妙菜是蟹粉舒芙蕾,满满的蟹香,特别赞的是外表的酥皮,搭配的完整且有新意。最后的是秃黄油捞饭以及蟹粉鲜肉月饼,尽显蟹风流。


蟹粉带子酿茄盒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四季酒店2楼(近麦子店街)

电话: 010-56958888 010-56958520

人均: 500~550

菜品:海胆蟹肉、蟹粉舒芙蕾、秃黄油捞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2:23 AM , Processed in 0.03342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