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9-17 04:56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9.18
从农民工到网约车司机:5个车主的故事
本期作者:赖鑫琳 陈征
这是5个车主的故事,他们有的为给重病妻子赚治疗费辞掉了全职工作;有的是农民工,在城里“拆房子”;也有的是健身达人,希望把健身理念传递给乘客。
日前,交通部联合公安部等七个部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新规明确给予了网约车合法身份,将这类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备受关注的网约车终于走向了合法化。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网约车中仅滴滴平台的专快车、顺风车、代驾注册司机人数就已经超过了1330万,其中不乏白领、下岗工人、退役军人及创业者等,“网约车司机”成为了一个热词和一项热门职业。(图/文 赖鑫琳 陈征)
常常在午夜时分,当人们都已经进入睡梦时,专车司机陈浩才刚结束一天的营运,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上海宝山简陋的出租房。这间房子是他与河南老乡、也是同为网约车司机的仝恒波一起租下的,两人分摊每月1500元的房租。在陈浩的床头,贴着几张妻子和一双儿女的照片,这是他在上海谋生的动力。
傍晚,陈浩与妻子视频聊天,妻子患有尿毒症,在河南老家每天都要做透析治疗。几年前,妻子被确诊为尿毒症,为了支付昂贵的治疗费和医药费,他把老家的房子卖掉了,还四处举债,最困难的时候给妻子治病的花销每周就超过数万元。当时还在物流公司做驾驶员的陈浩收入甚微,倍感无力。为了赚钱给妻子治病,2014年陈浩辞去了物流公司的工作全职做起了专车司机。“当时在物流公司拿固定工资,自己开专车的话辛苦一点可以多赚一点。”
陈浩(左)和老乡仝恒波在出租屋外蹲坐着聊天。陈浩在租赁公司租了一辆商务车,每月除去租金和油费等,他的收入比在物流公司也提高了不少。
陈浩在衣橱中找出第二天出车要穿的白衬衫。
夜深人静,陈浩和仝恒波在看手机,这是他们一天中最为放松的时刻。
天色刚亮,陈浩又要开始出车做生意了。
妻子康复治疗的药物在河南老家很难购买,在上海,陈浩也要跑很多药店才能买到。目前,妻子的病情已经趋向稳定,每周的治疗药物费用近4000元,他同时还要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