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8-8 12:23 PM 编辑
腾讯网 Dec 1, 2015
第八十七期—伙山人家苦与乐
本期编辑:小韦 刘静
摄影报道/成弘
44岁的李泽坤是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伙山村人,全家4口人。久病的妻子加上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生活极为清苦。而一家人并不怨天尤人,呵风骂雨,而是贫而不苦,相互抱团鼓劲。
伙山村就在大理花山的正对面,东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宾川鸡足山"相连,西临洱海,属于高寒贫困山区。全村平均海拔在2700米左右,地广人稀,有一种"一去二三里,炊烟四五家"的局面。村内主要聚居着白族和汉族,白族居多。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经济林果业为主。
李泽坤在当地算的上是种地的好手。他家种了三亩地,作物基本靠天收成,风调雨顺时,收来的农作物够全家食用一年的;如遇年成不好,只得从山下购买。
一大早,李泽坤牵着从亲戚家借来的水牛,准备上山犁地。至今,伙山村民风纯朴,亲朋邻里间,互帮互助,相敬如宾,晚上各家大门几乎都不上锁。
碰到阴雨天,李泽坤出去干活回到家中,双脚都被红泥包裹。
家徒四壁的客堂中央挂着李泽坤母亲的遗像。2013年12月,老人撒手人寰,临终前告诫儿子:人穷志不穷,要做老实人。
李泽坤的妻子罗登莲38岁,小学毕业。5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中让她两根肋骨和左手受伤,至今还得吃中药,无法从事体力活。明理的她常因无法帮助丈夫分担家务心中自责,所以在吃穿上十分节检,5年间没给自己添件新衣裳。
98年出生的大女儿李志润,今年被当地一家医护中专录取。这对李泽坤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能考上中专,忧的是女儿接下来的学费、生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李泽坤说,这些天晚上他觉都睡不安稳。女儿初中三年,从不与人比吃穿,也没抱怨过父母,以她的成绩可以上当地重点高中,但她选择上护校,为的是能早点工作,为父母分忧。懂事的女儿让他既心疼又感动。
小女儿李锡润开心从楼上捡下热乎乎的鸡蛋,她说等攒到100只,送到镇上卖,山上的土鸡蛋山下人抢着买,好的时候能卖上200元,够姐姐吃一个月伙食了。
李锡润摇着自制的呼啦圈。她刚刚能让呼啦圈在腰际转动起来,开心中略带笨拙的身姿让过往的村民多看几眼。
李锡润的成绩在班上不是太好,暑假里,老师让她补差。身后的对联上写着:刻苦攻读。她说,这些对联会提醒自已要勤奋读书,改变命运。
大女儿要到城里上学,为了便于联系,李泽坤花500元给她买了一部手机。李志润在镇上有信号的地方下载些小说后,一有空,俩姐妹就围在一起观看。
8月9日,是当地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当天,罗登莲面带着笑容站在路口迎接前来探望的姐妹。李泽坤一家没扎火把,一来女儿大了,二来李泽坤也没心情做。
李泽坤结婚近20年了,至今没给妻子置件手饰,看到妻子姐妹手上的物件,这让他一直歉疚。
火把节当天,李泽坤买来两些骨头肉,这让小女儿李锡润有些兴奋,她说暑假已过去一个多月了,今天终于能吃上肉了。
连日阴雨,柴火受潮,使得火塘里的火很难生起来,李志润用嘴吹气,却被烟火呛得眼泪都流出来。
一家人围在火塘边,其乐融融地享用着土豆面条大杂烩。无论如何,这一家人虽贫犹乐。当下的生活是清苦些,但他们知足,欲望少,而且能从苦中寻觅些快乐,知贫而不苦,真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