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7.13
“板城商队”:游动的民间商贩
本期作者:薄高鹏
“板城商队”是个民间群体,每个偏远地区大型工程背后,都跟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住在板房中,靠服务于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人为生。(图/文 薄高鹏)
“板城商队”是一个民间群体,每一个偏远地区的大型工程项目背后,都跟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靠服务于参与项目建设的工人为生。项目走到哪,他们跟到哪,足迹遍布新疆、云南、西藏等地。(图/文 薄高鹏)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地区,为了避免对城市的污染,很多大型工业工程建设在荒漠戈壁上,这些工地远离城镇,人烟稀少,生活不便。然而,工程浩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者们又有诸多需求,所以就形成了一支专门服务建设者的商队。他们在工地周围选择合适的地点,搭建起一座座板房,开设有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网吧以及各种风味的饭店,也就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板城商队”。
“板城”的商队像工程建设者们一样,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是由农民组成。一座大型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左右,“板城商队”的人们大都也跟着经营这么长时间,只有在春节时期,工地不开工,他们才会回到老家与父母、孩子团圆。有的商人为了节省开支,甚至两三年不回家一次。图为“板城”里的一家超市为了吸引顾客,提供了免费的WIFI,几位下工的工人在超市外面用手机蹭网聊天。
44岁的贾红波与妻子金学美来自北京,他们在“板城”开了一家特色卤味店。
贾红波和金学美有一个女儿已经结婚,所以两口子也没什么压力,跟随商队已经有8年了。
一位下工的工人正在光顾卤味店。
28岁的闫亚伟与妻子曼丽来自河南商丘,夫妻俩投资10多万元开了一家餐馆,为电厂建设者提供餐饮服务。夫妻俩结婚6年,一直从事这个行业,孩子已经5岁了,留在老家由父母照顾。
27岁的王小川来自河南信阳,是一家通信商店的老板。他跟随开日杂商店的叔叔来到这里,投资了2万元,卖些手机配件等,也为工人提供手机视频下载服务。
通信商店的桌子上摆放着手机视频下载目录,工人只需花一点费用就可以下载自己喜欢的电影或歌曲等。
来自河南信阳的女商人和丈夫在这里开了一家超市,他们的女儿在老家上初中,3岁多的儿子跟着父母在新疆做生意。为了减轻在家留守老人的压力,很多夫妻会尽量带上不到上学年龄的孩子,孩子们几乎从出生开始就跟随父母在荒漠戈壁上奔波,一直到上学才会被父母送回老家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