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Mar 2, 2016
2016年 第21期 | 总37期
本期编辑:迦沐梓
Harry Gruyaert,用色彩雕琢作品的摄影师
阳光与阴影,浓烈的色彩,厚重的明暗对比,强烈的戏剧效果……马格南摄影师Harry Gruyaert对画面中故事和色彩的把控,至今仍是摄影界的一个奇迹。充满故事感的街头拍摄犹如一颗炸弹,丢进了七、八十年代那个黑白的马格南。对于Harry Gruyaert而言,色彩是他最具辨识度的工具。他利用自己的经验去捕捉画面,利用颜色唤醒、刺激我们早就习以为常的自然感受,它激烈,冲突,带着旺盛的精力。这是他的色彩情绪,如他所想,他要呈现的是这个有点矛盾又强烈,难以捕捉的世界。此次,Harry Gruyaert来到中国,担任“Leica J 摄影大师赛”的评委和Leica J大师班导师。
安特卫普省,比利时,1988年。
气球,比利时,1981年。
喀拉拉邦,印度,1989年。
沙滩上的咖啡厅,奥斯坦德镇,比利时,1988年。
火车站,布鲁塞尔,比利时,1981年。
东京地铁,日本,1996年。
索姆河湾,法国,1991年。
东京,日本,1996年。
新宿咖啡馆,东京,日本,1996年。
贝尔克海滩,法国,2007年。
Harry Gruyaert1941年出生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1969年,Harry Gruyaert第一次前往摩洛哥,并于此后多次前往这座非洲西北部的王国。在这个异域王国里,他完全沉浸于极致色彩的细腻刻画中,并于1976年赢得“柯达奖”;1990年,随着《摩洛哥》的出版,Harry达到其摄影生涯的高峰期。
1976年和1987年,Harry分别去印度和埃及取景拍摄。与其他摄影师沉迷于对异国风情的刻画不同,Harry用独特的视角演绎这些城市周边的景观。例如,偏远的郊区、奇特罕见的大气现象。
Harry于1981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此后连续进行了多次远行拍摄,足迹遍布诸多国家。他的画册《比利时制造》于2000年出版;2003年《世界各地海岸的肖像集》出版;2006年《PhotoPoche》出版; 2007年《TV Shots》出版。他的作品还多次在国际上参展,并广受好评。例如,2011年比利时纪实摄影展、2010年莫斯科1989-2009年摄影作品展、2009年巴黎马格南现实主义照片展等。在2000年代,Harry Gruyaert抛弃胶片从而转向数码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