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客》第520期:大路小民
网易图片 2016-06-30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十年来,无数游客涌入西藏,西藏的经济蓬勃发展。缺氧,暴晒,寒风和尘土,护路工纱巾裹脸就算是最好的防晒;进藏的司机时常被堵在公路上;路边小店里,来自甘肃的年轻人煮着一碗又一碗有点生的面条。天路上,普通人的生活还在继续。摄影/吴芳 许国 编辑/封摆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会西宁,终至拉萨,绵延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图为黄昏的西宁,这座城市在不断发展。
运行800公里,火车抵达格尔木。2016年6月23日早晨,格尔木火车站广场上,道吉才旦在等车。他和七个朋友从甘肃兰州出发,抵达格尔木,将转车前往那曲旅游。
格尔木向西60公里,由中铁四局建设的雪水河大桥,大桥东头的护路队宿舍。30岁的扎西东周来自玉树,在这里守卫雪水河大桥已经5年了。
海拔3575米,列车经过纳赤台。纳赤台是一个无人驻守的车站。18岁的养路工狄桂刚和同伴们站在铁路边,等待列车经过。他用纱巾将自己的脸裹起来,算是最好的防晒。
纳赤台铁路上,几名养路工在养护铁路。他们大多是本地人,常年工作在高海拔铁路上。
海拔3700米,昆仑圣泉,50岁的谢忠平穿着水衣在清除水里的垃圾。由于旅游开发,圣泉边居住人口以及游人增加,人类活动对自然水环境造成影响。
青藏铁路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图为2002年9月,昆仑山口,一台挖掘机在高海拔上作业。
海拔4768米,昆仑山口有一处临时的房子,路过的游人在墙面上涂鸦。
与青藏铁路并行的青藏公路上,2016年6月22日上午10点,拥堵超过11公里,一位进藏的司机下车站在路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