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16.06.24
中国唯一的艾滋患儿学校
本期作者:刘江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这里不少孩子是孤儿,曾经饱受社会歧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重新找到温暖和关怀,久违的笑容再次跃然脸上。
山西临汾,郁郁葱葱的泡桐树掩映着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孩子们在校园里快乐的奔跑着。表面上看,他们与普通孩子无异,天真烂漫,但实际上他们都是艾滋病携带者,其中有不少孩子还是孤儿,他们或是被家人遗弃、或是父母早已逝去,在社会上曾经饱受歧视。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重新找到温暖和关怀,久违的笑容再次跃然脸上。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学校的前身是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病区,当时,4名艾滋病患儿在病区住院诊治,但这些孩子因为不被社会接受,不能接受到任何文化教育。于是,医院腾出一间病房,摆上小课桌,由医生和护士们抽空教文识字。
后来,住院治疗的儿童增加到了16名。2006年,医院自办成立了全国首家专门收治艾滋病患儿的全日制学校。现在,临汾红丝带学校的学生来自至全省甚至全国,共32人。学生在校的吃、住、穿、医疗等费用都由学校无偿负担。
今年9岁的坤坤,在2014年曾经是轰动全国的新闻人物。坤坤的老家在四川西充县,他的艾滋病毒来源于母婴传播,坤坤母亲怀孕3个月时认识的坤坤父亲,坤坤出生8个月后父母便踪影全无。爷爷由于和他没有血缘关系,天天只喂他一点大米糊糊,便由他自生自灭。自从学会走路开始,他便成了野孩子,漫山遍野找吃的。饿极了,甚至吃草和垃圾。一次在山上摔下来受伤,被人送进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校长郭小平提到小坤坤的悲惨身世,心里很不是滋味。由于无人管教,坤坤养成了一些坏习惯。2014年底,坤坤所在的村子,203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将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坤坤驱逐出村,甚至唯一的抚养人爷爷也在联名信上签了字。坤坤的命运引发社会的关注,2015年3月,他被送到治疗和教育艾滋病儿童条件相对最完善的临汾市红丝带学校。
正在黑板上画画的小坤坤,谁也无法看懂的内心世界。他的眼角上方,当年从山上摔下来留下的疤痕依稀可见。
现在有学校老师的关心,坤坤和别的孩子一样,改掉了以前的很多坏习惯,和小伙伴们关系也非常好。小坤坤手里攥着一块奶糖,塞到了生活老师杨志莎的口袋里。平时很贪吃的他,这块糖却偷偷藏了很久,自己没有舍得吃,送给老师尝一尝。
校长郭小平说,这些艾滋患儿大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只有其中少数几位父亲尚在,几乎所有的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甚至对母亲没有概念。学校里一群娃娃们正在练习手语操,这样的动作是“妈妈”的意思。
“天黑了,我想我妈妈。夜深了,我心好害怕。今夜里,又梦见妈妈。天亮了,眼含泪花。这几天,叔叔阿姨来了。好温暖,好比我妈妈。从今后,心里不在(再)害怕……”这是一位学生抄写的,山东“雷锋”歌手胡玉为红丝带学校创作的歌曲《同吃一锅饭》的歌词,句句饱含深情,反映出孩子们对母爱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