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20 12:34 PM 编辑
腾讯网 2016.06.21
百年老街的最后记忆
本期作者:Tao Zhang
1881年哈尔滨开埠而来的正阳街,故民如梭,交错生活在街路的两侧。如今,这条老街的“城南”繁华新潮,“城北”孤独成离别。(图/文 Tao Zhang)
说起哈尔滨,总会想到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琳琅满目的商铺与历史建筑似乎代表着东方时尚。其实,在哈尔滨的道外区,同样有条百年历史的街路-靖宇街(原名正阳街)。这里曾是哈尔滨居民的聚集地,没有中央大街的华丽,却也有着辉煌的历史。自1898年沙皇俄国开始建设中东铁路以后,到30年代的正阳街初具规模,这条街道将南北街路分隔。这里是道外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和中心街道,从头道街到二十道街的大街及两侧街道,商家林立。
1946年,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正阳街改称靖宇街。随着城市演变与时光消逝,道外区的这块地界越发落寞,靖宇街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幕回忆。曾经恢弘的靖宇街两侧北街与南街热闹一片,如今出现了命运的泾渭之分。南面改造完的街路规整新潮(图右),成了景区与特色的餐饮区,而北面的街路,破败衰变,除了保留了过去的北三老市场与老建筑外,在老式的中华巴洛克建筑中居住的人们纷纷搬离,岁月的冲击下很多房屋变成危房。
哈尔滨道外区北三道街老市场,人们在散市后断断续续游走在坊间。由于楼体存在安全隐患,菜市场将临时搬迁到升平街市场。北三道街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老街,解放前是哈尔滨销售杂货的大市场,解放后逐渐演变成菜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临时摆出来的小摊位与小作坊渐渐多了起来,然而其中仍然保留着集体经济时代的北三商店,许多当时的员工将商店的房子隔开单间,继续着生活。
2016年5月19日起,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棚户区(危房)改造项目开始征收签约,共涉及5597户居民以及公企单位,范围自道外区靖宇街、景阳街、大新街、南北十道街围合区域,成为哈尔滨市今年启动的最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我们不清楚这条街路未来的样子,但百年老街靖宇街将继续记忆哈尔滨的历史。
在靖宇街上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东来顺,因为搬迁也要离开了。熟悉的人群,锅包肉,都要短暂地离开了。店员将饭店牌匾取下来,老板坐在下面不时与路人聊天,话语中对于饭店今后的位置还是比较满意的,等待修建完毕再重新营业。
5月19日,在靖宇头道街棚户区临时办公区门前,每个人都是那样的熟悉,他们打听着彼此这么多年的消息,好像回到了曾经的大院生活。期间,一名老者在等待交手续进行验收的人群中安静地坐着,拿着可能选择的住宅小区,仔细看着。
与靖宇头道街等待验收的热闹队伍相比,隔街的住房区安静许多。一位住户的亲戚带着孙女在院子里玩耍,等待最后验收房屋。这片房屋虽然建设晚于其他的百年建筑,但也存在了近60多年。一位男士特地从南岗区赶到这里,想再看看这些老房子。离开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与控制的。
在靖宇街405号院里,做了30多年邻居的孙大娘(左二)与杨姐夫妻俩站在二楼上,各有所思的朝向了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着曾经的回忆。杨姐夫妻俩从结婚便一直在这里居住,丈夫是家里的老小,房子是父亲留给哥哥,哥哥搬走后,就留给了他当婚房。
杨姐家中的门上,当年为孩子亲手画上的蜡笔画,如今没有办法拿走了。当年画这幅画的时候,电视还没有播过动画片,只是从书里拿出样子照着画出来,废了很多功夫,但孩子却不是太喜欢。她说,可能因为是男孩的关系吧。没法拿走的画,记载着孩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