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4|回复: 2

[史地人物] 【鹅眼】第76期:放归“雪山之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0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20 06:48 AM 编辑

腾讯网  Feb 3, 2016
2016年 第9期 | 总76期
摄影:陈杰 编辑:陈若冰

放归“雪山之王”

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国际濒危野生动物,因其常在高原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被称为“雪山之王”。据统计,全球只有4000-6500只雪豹,在中国境内仅存2500—3500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区。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1.jpg
2016年1月6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牧民土登与巴丁在野外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雪豹,杂多县林业局、环保局等部门积极救助,1月24日,杂多县将康复的雪豹放归大自然。本组图片除署名外,摄影:陈杰




2.jpg
1月6日,杂多县昂赛乡牧民土登与巴丁两人驾车前往县城,途经昂赛乡地质公园景观大门附近树林时,发现一只在雪地里打转受伤的雪豹。摄影:次丁




3.jpg
土登与巴丁是乡派出所治安联防队员,过去在巡山的过程多次目睹雪豹捕捉岩羊或牧民家畜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觅食的雪豹动作敏捷,表现凶悍,但这次看到的小雪豹走动十分缓慢,而且走着走着就原地打圈,然后摇晃着摔倒在地,两人猜测小雪豹可能是受伤了。摄影:次丁




4.jpg
两人停下汽车,小心向小雪豹靠近,并用手机拍摄。但奇怪的是,小雪豹见了人却没有表现出攻击性,更没有要逃跑的迹象,反而眼中充满了委屈。在抵近查看后发现,小雪豹左后腿已血肉模糊,头部也多处伤口,血液的颜色还是鲜红的。摄影:次丁




5.jpg
土登与巴丁判断小雪豹应该是受伤不久,无法走动,才在原地打转。当日天气最低温度在零下20多度,饥饿加上受伤,小雪豹已经奄奄一息。土登和巴丁认为受伤的小雪豹亟待治疗,否则这样一直待在树林中不是被冻死、就是因无法觅食而饿死,两人将小雪豹抱上车,迅速返回乡派出所,向乡长兼派出所长昂文久巴汇报路遇受伤小雪豹的过程。摄影:次丁




6.jpg
杂多县有关领导带着兽医和森林公安民警很快赶到现场,对小雪豹进行调查和救治。摄影:次丁




7.jpg
兽医仔细查看小雪豹后发现,雪豹左后腿上是新伤,头部还有多处已结痂的旧伤疤。现场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称,受伤雪豹是1岁半左右的亚成体,根据伤情分析,可能是其靠近人类活动区域,遭受狗群攻击后受伤,失去了猎捕能力,造成营养不良和体型瘦弱。摄影:次丁




8.jpg
经过治疗和包扎好伤口后,小雪豹在昂赛乡乡干部俄索的家“安家”,在狗圈中有一个3 平方米的供雪豹睡觉的小笼子,里面铺上干草和软垫。“开始几天雪豹温顺得像小猫”,俄索说,因为身体虚弱,小雪豹进食都比较困难,俄索和家人把牦牛肉熬成骨头汤,一点点喂食小雪豹。




9.jpg
小雪豹的警惕性很强,人多时不会进食,在没有人围观的时候,雪豹一分多钟就将一块6斤左右的带骨头牦牛肉吃的干干净净,牙齿的力量非常惊人。前五天,小雪豹每天吃四、五斤熬熟的牛羊肉。第六天,俄索进笼子喂雪豹时,发现雪豹精神和往常明显不同,在递给雪豹牛肉时,雪豹迅捷的伸出利爪从俄索手中夺取,在俄索右手背上留下几个血痕,自此,雪豹每天能吃十几斤生牛羊肉,身体恢复很快,野性也显露,人已不能再靠近了。




10.jpg
享用过牦牛肉后,雪豹用前脚掌“洗脸”,这个动作和猫咪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恢复健康的雪豹对周围的动静反应非常灵敏,一有风吹草动,两个大眼睛就忽闪忽闪的,动作流露出警惕。小雪豹康复半个月以后,就开始每天喂食四次,一天能吃二十斤左右的牛羊肉。对照救援时的照片,如今的小雪豹四肢强壮,动作敏捷。




12.jpg
除了俄索一家人,任何陌生人靠近铁笼,小雪豹就会发出低吼声,偶尔呲出锥型的利牙示威。




13.jpg
经过半个多月休养,小雪豹身体基本恢复到最佳状态,为保持其天然的野性,雪豹不宜再和人类居住在一起,是放归自然的时候了。1月24日下午,来自北京和云南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对雪豹进行了观察,确认雪豹身体状态良好,开始实施放归计划。一个1.5米见方的铁笼子制作好了,雪豹如今野性十足,怎么赶到小铁笼子里是个难题,北京动物园专家建议用索套,将雪豹的头和其中的一条腿束在一起,然后拽到笼子里。




14.jpg
放归人员尝试用绳套套住雪豹,最初这个小家伙好象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一副木然地眼神望着绳索。




15.jpg
几次尝试都没成功,雪豹也回过神儿来,野性毕露,露出尖牙表示不合作。雪豹的力量出乎所有人意料,凭其柔软的身体和灵活的前肢,将绳索从脖子和前腿“扒掉”。为避免雪豹挣脱时过激反应造成受伤,套绳方案放弃。




16.jpg
来回几次交手,给雪豹喂水的铝盆也被雪豹用牙咬了不少洞。




17.jpg
放归人员无奈使用第二套方案,将雪豹赶进一个3平米的铁笼内,然后把铁笼一部分隔离,将放归笼塞进铁笼内,取开隔离板,再把雪豹赶进放归笼。




18.jpg
第二套方案顺利实施,几分钟时间,放归人员就将雪豹装进小铁笼内,抬出狗圈。




19.jpg
雪豹装进小铁笼后,放在院子里,小家伙在笼子里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20.jpg
放归人员将装有雪豹的小铁笼装车准备拉到山里放归。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0 06: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考虑到雪豹捕食方便,放归地点确定在昂赛乡境内,距离乡政府大约5公里,海拔4400米左右的嘎东日瓦山,这个区域离当时救援雪豹地点不远,而且是雪豹主要食物岩羊的活动区域,过去几个月,乡巡防队员在这个地段多次发现雪豹活动踪迹。




22.jpg
雪豹到野外后,开始活跃起来,缩着身子,怒目圆睁好象随时要蹿出来一样。




23.jpg
派出所的干警和牧民把铁笼抬到一个缓坡上,笼口朝着嘎东日瓦山布满怪石和山洞的山顶。其他人员都站得离笼子远远的,小心翼翼地防备意外情况。




24.jpg
民警江松打开笼门,并从笼子后面敲击几下后,雪豹从笼里迅速窜出,四足腾空,动作优美。




25.jpg
小雪豹几乎头也不回的向山顶飞奔,十几秒钟就消失在大家视野里。




26.jpg
回归大自然的小雪豹,漂亮的尾巴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雪豹又粗又长的尾巴非常显眼,这也是它与其它猫科动物区分的明显特征,专家介绍,这条长尾巴除了在山地环境攀爬斜坡和快速奔跑的时候帮助雪豹来保持平衡外,在寒冷的环境中,这条尾巴也可以在它睡觉时盖住口鼻保温。




27.jpg
雪豹放归后,放归人员确定安全没问题时,才放心撤离。据牧民介绍,当地经常有雪豹、熊、狼等猛兽出没,这些猛兽经常袭击牧民的牛羊。近年,每年有报案的牦牛被野生动物捕杀的不下百起。由于藏传佛教文化的特点,当地牧民从不伤害野生动物,对损失的牛羊,并不生气,认为这是他们世代生存在此所延续下来的一种现象。对于牧民的损失,当地政府已经逐级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希望相关生态补偿机制覆盖杂多县,鼓励牧民更好的保护野生动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9:22 AM , Processed in 0.0757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