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1|回复: 2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288期:千年传承的尧都砂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1 05:14 PM 编辑

山西新闻网网 2016-06-01


1.jpg




2.jpg
山西省翼城县尧都村生产的尧都砂器远近闻名,相传,尧都砂锅是由于尧王当年亲自试验指导生产的砂器而得名。据《尧典》记载:尧都砂锅,始创于上古,首产于尧都,技艺于陶唐,延续于春秋,完善于宋元,盛行于明清。如今的尧都砂锅,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工艺更加成熟,现已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传承代表人张作刚,今年已67岁,是尧都村人,祖辈三代都从事砂器生产,他从15岁开始学习砂锅生产至今,与砂锅结下浓浓的情缘。(■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南志平 胡波)




3.jpg
张作刚老人认真的制作砂器。尧都砂器,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采料—选料—破碎—细粉—配比—闷料(捣泥)--成型—净坯—施釉—焙烧—烧制—捂锅—验收。最重要的是道道工序操作要到位,需要十分的仔细,百倍的耐心,千倍的把关,万分的责任感。




4.jpg
砂料之一是将煤矸石在专用的炉中烧制完成后锤碎的粉末。




5.jpg
粉碎了的砂料再过筛子进行筛选。




6.jpg
釉泥是用当地的材料配制的,水需要同质的矿泉水。配好的釉浆存储在大缸里,用时还要再过筛。




7.jpg
每块砂器泥料都要过秤,以保证每个产品厚薄一致。砂器泥料非常讲究,是用当地的上等坩土、液土和煤矸石自己煅烧粉碎过筛加当地同质的矿泉水调配而成,像和面一样反复搓揉后,放入大缸内存放。




8.jpg
尧都砂锅,起源于“饭土淄,啜土型。”意思是吃饭碗,放粮罐。都是用陶瓷砂锅,有一首纪念尧神的歌,相传至今:“身坐九龙口,手握笏板威,左手拿印玺,右持玉金牌……”就是说:“做砂锅的工人,坐在轮盘上是坐九龙口,压砂锅的压板是朝王板,左手拿着作砂锅的端锤是帝印,右手拿的端板是令牌。”




9.jpg
给砂锅加锅耳。这道工序叫坐坐轮,也就是加锅沿修理,之前叫坐端轮,也就是成型工序。




10.jpg
用专用工具在砂火锅底下要打9个孔。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检查砂火锅的孔打的是否到位。




12-compressed.jpg
施釉也是主要工序之一,釉面要均匀,不能厚,不能薄。




13.jpg
小院里摆满了已焙干等待烧制的砂器。




14-compressed.jpg
成型的砂器在凉干过程中,要不断的检查翻看调整位置,以保证入炉的砂器全部合格。




15.jpg
开炉时要把上盖先挑开。




16.jpg
烧制间隙,赶忙搬运准备焙干的砂器。




17-compressed.jpg
张作刚老人说:“烧制砂器整个过程,除预先做好准备外,现场至少需要三四个人,年轻人不愿意干,除了搭档,只有靠亲戚帮忙。”




18.jpg
砂器坯装入炉后,再把上盖封住,使炉温迅速提高。




19.jpg
天黑下来了,炉火把院子里照的白亮,烧火的炭是当地产的,没烟,无味,热值高,老百姓俗称香炭。使用也很有讲究,入炉前要将炭块敲出核桃大小的尺寸,再过筛子将炭沫去掉才能用于砂器烧制。




20.jpg
砂锅根据大小厚薄不同在炉里烧十几分钟不等后出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砂器整形完毕,要放入铁锅里捂,叫捂锅。捂砂器时垫放松木屑,经熏烤后,砂器会变成银灰色,铮铮发亮光彩夺目。




22.jpg
从捂锅里出来的砂器还沾着燃烧的松木屑。




23.jpg
捂锅出来的砂器,迅速加入凉水,以试其品质。




24.jpg
老人在认真的检查着成形的锅盖。张作刚老人说:“做砂器很苦,特别是用传统老工艺生产,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学。砂器又不像以前,是生活中的主要物件,现在只有部分有讲究的以及喜欢砂器的部分人用。所以产量不高,利润也就很低,只是几辈子的手艺舍不得放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6:36 PM , Processed in 0.0512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