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1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1712期:马儿赶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6-2 10:38 AM 编辑

腾讯网  2014.09.08
马儿赶海
本期作者:华商晨报 王齐波


1712.png
今年是马年,原本生活在草原、陆地上的马儿,现如今根据人类的需要,也出现在各种场合上,包括大海边。(图/华商晨报 王齐波)




1.jpeg
今年是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等等字眼成为了耳熟能详的热词,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马儿的热爱,也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原本生活在草原、陆地上的马儿,现如今根据人类的需要,也出现在各种场合上,包括大海边。(图/华商晨报 王齐波)




2.jpeg
8月20日,辽宁省瓦房店市仙浴湾浴场,52岁的赶马人老孙热情地招呼着客人,黝黑的脸颊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亮光,微笑时偶尔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3.jpeg
每年的7月份起,辽宁地区气温升高,亲水游成了许多游客的首选,清凉解暑的大海边开始热闹起来。也就是这个时候,老孙便开始收拾行囊,套上马车,再赶上几匹马儿,像候鸟一样迁徙到海边,从事“沙滩跑马”生意。




4.jpeg
老孙是瓦房店市土生土长的农民,居住的村子离大海20多里地,由于祖辈世代耕地,虽生在海边但称呼是农民而不是渔民。但随着大海旅游项目的深入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当地经济结构发生转变,老孙的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和惠及。




5.jpeg
老孙在海边赶马已经有8年时间,他说,“7月到9月是农闲的时候,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能出来赚点就赚点”,老孙说,他家里还有10多亩地,是旱田,种的玉米,逢上今年大旱,一半地里的庄稼绝收了,剩下的一半地也将会大幅减产。




6.jpeg
老孙说,之所以从事这个职业,是因为他比较喜欢马。今年52岁的老孙20来岁就开始养马,和马打交道至今已经有30多年。




7.jpeg
每天工作的海边上,都铺有厚厚一层沙,老孙光脚走在上边。他说,穿凉鞋容易进沙子,光脚更好一些。




8.jpeg
提到沙滩跑马,老孙显得有些兴奋,辽宁有着2900公里海岸线,各种大小不一的旅游景点星星般罗列在海岸线上,然而老孙说,各个景点有跑马项目的还不是太多,辽宁境内一共也就有几十匹马儿。现在,老孙的“作息时间”是每天上午的9点至晚上的7点左右,有时也会根据旅客的需求而定。




9.jpeg
每当马儿被游客牵走后,老孙会一直用目光关注着,以防游客发生不测。




10.jpeg
为了保证一些小游客的安全,老孙还会伴随左右充当游客的“保镖”角色。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eg
闲暇之余,老孙会和一些游客聊聊家常。




12.jpeg
傍晚,老孙将马儿牵回住处,并将马的缰绳解下来。




13.jpeg
旅游区一个厕所的管理间成了老孙的暂住所。每天回到住处后,老孙会先准备给马儿喂食。




14.jpeg
老孙说,由于物价上涨,饲料购买需要花上一大部分收入。




15.jpeg
夏日的海边也有蚊子出没,老孙喂完马儿后,会点上蚊香给马儿驱蚊。




16.jpeg
老孙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是由附近的一处旅游商品店提供的。




17.jpeg
吃饭的时候老孙总要小斟一口,二两足矣。




18.jpeg
老孙烟瘾较大,一天最多时可以抽3盒。




19.jpeg
吃完饭后,老孙开始清点几天来的收入,他说,一个旅游季节能收入万余元。




30.jpeg
夜晚,海滩上升起绚丽的烟花,老孙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今年,海边最热的天气已经过去了,每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海边游”黄金时间也已经过去大半,并开始慢慢步入冷淡,老孙像更多的赶海人一样,利用剩下不多的时间,挣更多的“外快”,贴补自己幸福的家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3 08:55 AM , Processed in 0.0747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