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5-30 10:34 PM 编辑
紧绷着的中国高考家长
凤凰图片 2016-05-14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已经不单单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它被赋予了太多额外的意义,这不但让考生本人身心俱疲,也使得家长被卷入了这场高考的拉锯战中。为了高考,一切活动让行,家长们不但自己做出许多不必要的牺牲,有时甚至会要求其他人为了自己的孩子也同样付出。考生家长的神经与考生一样敏感。图为2010年6月7日17时许,湖北襄樊五中,雨中考生步出考场,与迎接考生的家长汇成壮观的伞阵。摄影:李溪
高考俨然已经不再只是高三学生的高考,而是变成了全社会的高考。每到6月初的这几天,全社会都拉紧了对高看问题的绷弦。2001年6月17日举行的武汉大学招生咨询会上,数万名考生家长蜂拥而至,上演了一幕家长抢购招生资料的“大战”。2001年是武汉大学合并后的首次统一招生,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是8000人,而其中3688个名额将投放湖北地区。这一信息向社会公布后,引起了湖北及武汉考生的广泛关注。
有评论称,必须意识到,由于中国实行分省份按计划录取,各地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录取的不公平是很敏感的。这是在调整高考录取指标,推进高考公平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问题。2007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湖南师大附中考点,第一场考试下考,还没到开校门放行的时候,校门内外站满了人,一头是参加考试的学生,一头是等待下考接孩子的家长。 东方IC
或许在政府部门看来,调出计划支持中西部省份,这是推进高考公平的好事,因此,公布的调整计划数量越多,越能展现政绩,但是,这忽视了本省考生和家长的感受,因为招生计划关系到本省考生的切实利益,在调出计划时,政府部门要公开具体涉及的批次和院校,调出之后高考的总体录取情况,如果这些信息不及时公布,就会让家长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焦虑、恐慌,引发家长对国家政策的不满。2014年6月8日,长沙市一中考点外,层层围住校门的家长争相用手机记录孩子走出考场的一刻。周掏 / 东方IC
2005年6月25日,杭州某高复学校招生咨询会现场,前来咨询的家长在教室桌子前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的家长甚至干脆趴在教室外的窗口向校长“取经”,更夸张的是最后家长们还疯抢该校校长的名片。生怕错过任何让子女高升的机会,令人深思。摄影:赵小军
2006年6月8日,张晓娟结束高考后,刚出考场就知道到了父亲去世的恶耗,当他面对着父亲张华群的遗像祭拜时,才知道这个噩耗已被家人和乡亲们隐瞒了58天。摄影:王银廷
2007年6月8日下午,在青岛市第十五中学高考场外,当即将开始进行英语听力考试时,“护子心切”的学生家长,突然冲向考场对面的马路——延安路,用身体将由西向东方向的道路全部封闭,此举不仅引来堵在该条道路上的公交车乘客不满,而且也让正在封闭另一条道路的值勤交警措手不及。摄影:刘延珉
2009年6月7日,西安法门寺文化景区,近百位高僧大德与近百名学生家长共同为高考学子加持祈福。摄影:贺建荣
2012年6月8日下午,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此时,沈飞的亲戚正等候在考点大门外,还有交警捧着鲜花迎接他,人群中惟独不见他的父母。12天前的那个下午,沈飞的父母到学校参加高考家长会之后,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母亲送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父亲至今还躺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里。为了让沈飞安心高考,家人、交警和学校共同编织了一个凄美的谎言,让他成为最后一个知道母亲去世噩耗的人。摄影:孙炳春
2007年6月7日,武汉,高考首日,武汉市十五中考点前,两名送考的家长和现场执勤的警察大打出手。摄影: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