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纳帕海→尼西乡汤堆村→幸福村→松赞奔子栏
|| 纳帕海 - 在湖泊与草原交接处骑马野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车子行驶在214国道上,不久后便抵达了纳帕海。印象里的纳帕海,是像照片中的一半是草原,一半是湖泊。每年5月,草原方吐嫩芽,而纳帕草原已是绿草萋萋。6月伊始到9月底,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茫茫草原,繁花争奇斗艳。

晴天的时候,可以骑上一匹矮脚马,信步于苍郁的草甸之上,抬头是触手可及的蓝天与白棉云朵,脚下是争艳的七彩野花,远山、古村、羊群、候鸟作伴,感觉时间都变得缓慢起来,无比安逸。

骑完马后,酒店还贴心地准备了全套的草原野餐装备。热腾腾的土鸡汤火锅、爽口的腌黄瓜、切片的腌牛肉、还有饭后的甜点-自制水果酸奶,这样的美味在香格里拉这个尚不算温暖的气候,来得刚刚好~ || 尼西乡汤堆村 - 诗画田园里的传统土陶技艺 
说起尼西黑陶,你可能在公路边的商店里见得不少,但在公路下方的山谷之中,在尼西乡汤堆村里,这个过着诗意田园生活的小村落,才是土陶的真正传承之地。而这一次,我们探访了藏民扎西培楚的家,看看这项传承千年的土陶制作的完整过程。


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却能自给自足,鸡鸣犬吠中就像是世外桃源。扎西的工作室有点简陋,满地堆放着已经烧好的土陶,工作台上摆满了工具和泥团。扎西坐到工作台边上,开始了制陶工作,揉捏、拍打、塑形,没一会儿功夫,一个酒壶便制作完毕。而扎西更是一直保持着微笑,对于他而言,制陶更像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份工作。
 没有任何机器,工具全是木制的,有一些更是扎西的爸爸或爷爷代流传下来的,充满历史痕迹。
|| 幸福村 - 木碗手艺人的幸福气息 
(图:@Derek)  这个名叫“幸福”的小村庄,白墙、绿水、红花、黄果,路上的柳暗花明让人惊讶不已。这里2013年曾经历过地震,到现在痕迹犹在,但村民仍然过着安详平乐的生活。而卓玛就是其中的一户。


卓玛就在自己家里做起了小工坊,一张简单的小木凳、一碗特制的颜料、一支再普通不过的画笔,如此简单的工具,就造就了她的工作室。这算是一项精工细活,看起来简单却也有点考究。在这里,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未经涂层的杜鹃或者桃木木碗,当场请店家帮忙抹油,做一个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碗。
|| 松赞奔子栏 - 中转站的惬意田园生活 
这是座像是石头砌成的房子,墙上挂满了绿植。海拔没有香格里拉高,所以气温也暖和了很多,一片开满鲜花的小区域,似乎一下子就被带回了春天。这里的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微笑着说你好,特别暖,这一点有好多高端酒店都无法做得到。


酒店很自谦地说奔子栏类似于一个中转站,不像松赞梅里或松赞塔城那么好的景致,但是一拉开窗帘,外面的远山和田园就像画一样美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