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18 09:24 PM 编辑
腾讯网 Sep 8, 2015
2015年 第18期 | 总18期
本期编辑:田野
中亚“陕西村”嫁女
东干族,是清朝末年迁徙至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回族后裔,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这里完好保存着100多年前陕西、甘肃地区的婚嫁习俗,如今这些在中国也很难见到。早上,新娘阿谢拉在哈萨克斯坦的娘家举行过回族婚礼仪式后,办好过关卡的通行证,穿过边境口岸,来到一条马路之隔的吉尔吉斯斯坦“陕西村”的新家。中午她将在新家继续举办一场东干人的婚礼。
8月8日早上,新娘阿谢拉在哈萨克斯坦的娘家举行过回族婚礼仪式后,蒙着红盖头,穿着金线绣花大襟长袍,踩着红色绣花鞋,办好过关卡的通行证,穿过一根横杆和一间屋子组成的边境口岸,来到一条马路之隔的吉尔吉斯斯坦“陕西村”的新家。中午她将在新家继续举办一场东干人的婚礼。唐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新北道”也是从这里穿过。图为阿谢拉头上按传统装饰了丝绒衬垫上的现代金饰和绒花。新京报 陈杰 摄影报道
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新郎和新娘分别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两个“陕西村”。新郎列纳特28岁,新娘阿谢拉很快就要18岁了。新郎的朋友阿迪克说,男孩子外出读书工作需要时间,而同龄的女孩子等不了。图为阿谢拉在哈萨克斯坦的娘家举行过回族婚礼仪式后,通过边境口岸,来到吉尔吉斯斯坦新家。
阿迪克说,除了老祖宗说的陕西话,陕西村的人一般都懂俄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还发明了东干文,用俄文字母,拼出来专门发陕甘方言的音。图为在边境迎接新娘的亲友,有的穿着旗袍。
跟村里所有年轻人一样,列纳特曾在中国的西北大学留学,现在在广州做IT工作。阿谢拉也在中国留学过一年。中国是中亚的东干人都想去的地方。新郎列纳特的大伯说:“把语言丢了,就不好回家了”。图为婚车载着“哭嫁”的新娘来到伊万诺夫卡肯布伦村的巷子里,亲友们送上礼金,不大的院子里摆满了婚宴的流水席。婚车进门前,在亲友的要求下,新郎列纳特向车盖“摔帽子”,以表示娶亲不易。
按传统,载着新娘的婚车拐进院子后会直接开到餐桌前,走出三五步就是一间空房。入新房前,新娘要按传统装扮一番,待婚宴结束后才可进入。
院子里摆满了长条桌,流水席上是婚宴用的是手抓饭、葡萄、糖果和糕饼,没有酒。
亲友用手机拍摄新娘进门。
蒙着红盖头的阿谢拉被搀扶着走进喜宴边的一间空房,红色的纱幔下放了一把椅子,斜对着墙壁,阿谢拉被引到椅子旁坐下,背对着屋外簇拥的人群。新郎列纳特走上来掀掉新娘的大红盖头。
盖头掀掉后新娘脸上还有一块红布。
按照传统,由家中的晚辈摘下红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