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4-10 07:07 PM 编辑
腾讯网 Aug 21, 2015
新中国两次非常阅兵
1978年后,随着邓小平复出,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先后在1981年和1984年两个“非常”年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阅兵式,这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年9月3日,中国将首次举行抗战胜利日阅兵。回顾新中国历史,从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国庆阅兵。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庆典礼制度进行改革,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因受文革等政治运动影响,阅兵一度中断。1978年后,随着邓小平复出,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先后在1981年和1984年两个“非常”年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阅兵式,这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封面图片为1981年华北大阅兵。摄影:王建民 编辑:陈若冰
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后,中国开始陷入一连串的政治运动,军队也未能幸免,许多战争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受到涉及。1964年全军大比武后的17年里,解放军再也没有组织过大的军事演练。1965年,解放军取消了沿袭苏联军衔制的55式军服,改为“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65式军服,只能以口袋数量区分官兵。图为1966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红卫兵串联时的解放军队伍。摄影:翁乃强
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此后中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友好同盟条约,支持越南在中南半岛的扩张。1978年底,越南入侵中国支持的民主柬埔寨,并在中越边境挑起冲突,中越战争随即爆发。虽然中国军队在边境战斗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惨重代价,暴露出战略思想、战备不足等诸多问题。图为1979年3月,解放军在越南高平省境内。sipaphoto
80年代著名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讲述的就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里面有一个情节,连长梁三喜带领尖刀连进攻越军控制的山头碉堡,无后坐力炮手“小北京”雷凯华因为连续打出两发批林批孔年代生产的臭弹而被越军的子弹击中牺牲,这是当时解放军装备低劣的真实写照。图为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剧照。新华社发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苏联在冷战中处于攻势地位,1979末苏联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霸权主义扩张上步入巅峰,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1989年。图为1980年1月,苏军装甲车辆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AFP
1981年9月4日,苏联举行了代号为“西方-81”的军演,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参演总兵力近50万人,包括陆海空多个兵种,向北约展示肌肉、震慑东欧卫星国。而里根上台后,美国对苏政策从原本的缓和转为明确的对抗,美国及北约随即展开有针对性的军演。80年代初,中苏关系持续紧张,但中美关系却进入“蜜月期”。冷战对抗加剧,使中国的危机感加强。图为1981年9月,苏军在波罗的海进行“西方-81”演习。sipaphoto
正是这样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邓小平认为有必要提振解放军的士气,加强军事训练,把军队的气鼓一下,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的样子。1981年9月14日,华北大演习在塞外重镇张家口拉开帷幕,这在当时是解放军历史上投入兵力、兵器最多的一次演习:参演部队连同保障部队共11.4万余人,动用坦克、装甲车1327辆,火炮1541门,飞机475架,汽车10606辆。图为1981年9月,参加演习的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前进。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班全体人员,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主要领导人,全军师以上和北京军区团以上军官,当地地方干部和民兵共3.2万余人参观演习。观摩人员之多、级别之高,前所未有。图为1981年9月,空降部队快速登机。新华社记者 李保国摄
9月19日,在华北大演习结束后,10余万参演将士排列成整齐划一、阵容严整的53个方队,接受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检阅,邓小平特意穿上平时很少穿的65式绿军装。这次阅兵式上的一些新“规则”,也被后来的国庆阅兵式沿用。比如:1959年前是苏联风格,阅兵首长是解放军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从这次后改为中央军委主席。新华社记者 段文华摄
解放军分列式的大规模操练,也是在华北大阅兵后才重新恢复。对现代化、正规化的渴求,首先体现在对军容、军威的再度强调上。此外,在以往的阅兵中,检阅者喊的大都是“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两句口号,受阅部队一律以“万岁”回应。邓小平在这次阅兵中,首先喊出了问候性口号,“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这短短的两句话,体现出邓小平慰问官兵的感情,此后的国庆阅兵式均采用此口号。新华社记者 段文华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