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3|回复: 2

被忽略的这30种情绪才是真正烦恼的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04: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16-1-14 05:58 PM 编辑

被忽略的这30种情绪才是真正烦恼的起源(上)

2015-03-02 智悲德育
131.jpg



当你的理想与现实冲突时,只有选择现实,因为你暂时没有自由。但若不忘初心,也会有美梦成真的一天。——索达吉堪布微博



          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总共是三十种烦恼。这三十种烦恼都是负面或毁灭性的情绪,无论是在出世间的领域,还是世间的领域,都不能有这些烦恼,至少不能过度。如果有了这些情绪,不但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在世间也不能过好一点的日子。

  既然业与烦恼,组成了集谛,那烦恼又是什么呢?

  一、烦恼
  每个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多数属于烦恼。

  佛教小乘的《俱舍论》和大乘的《大乘阿毗达摩》中,讲了很多烦恼的定义与分类,我觉得大家有必要以后进一步学习。《大乘阿毗达摩》和《俱舍论》中的一部分,是佛教专有的超级心理学,虽然与现在西方的心理学也有共同之处,却完全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大乘阿毗达摩》讲了常见的五十一种心所或心理现象,包括善的、恶的、无记的情绪。其中二十六种是烦恼,包括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烦恼。当根本烦恼产生的时候,会随着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就叫做随烦恼。

  当这二十六种情绪产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立即不开心、不舒服,内心烦乱、痛苦不安,所以叫烦恼。有些烦恼产生的时候虽然没有明显的痛苦,却会导致很多痛苦,或者会让我们去造业、犯罪,所以也叫烦恼。当我们心里产生这些烦恼的时候,立即要认识到,然后采取措施去对付、控制、断除这些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见。又可以分为见烦恼和非见烦恼。见烦恼,是见解的烦恼。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见烦恼加上五种非见烦恼,这样就是十种根本烦恼。如果五种见烦恼归纳为一体,加上五种非见烦恼,就是六种根本烦恼。非见烦恼,即不属于见解,但其本身就是烦恼。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这样就有三十种烦恼。

  (一)根本烦恼
  1、痴
  六根本烦恼的第一,是痴,即愚蠢、愚昧。不懂得因果,不懂得生命轮回,不懂四圣谛,对人生、世界、内心的本质一无所知,都是痴,也叫做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的来源和基础,所有的烦恼都离不开无明,都包含了无明的成分。不但是所有的烦恼,包括整个轮回的根源也是无明。无明会产生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以后,就出现了恶趣的现象,轮回就因此而生。所以,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就是无明。

  虽然所有的生命都不愿意接受痛苦,但所有的生命体都离不开痛苦,这就是源于无明。因为有了无明,追求方法就出了问题,所以会南辕北辙,求幸福反得痛苦。所以,轮回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无明愚昧。因为愚昧,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就有了我所执,这样一来,贪心、嗔心、傲慢等等就应运而生。

  如何打破无明呢?唯有佛学里面,才有能彻底打破无明的方法。

  无明不像睡着以后迷迷糊糊、一无所知的感觉,它有时候的表现反而显得很聪明,比如生产地沟油、毒奶粉,都是要有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才能做出来,但这些行为的本质,却是无明愚昧。

  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处处耍小聪明,以高科技的不正当手段去赚钱、骗人,这样做的下场,绝对是自食其果。《俱舍论》中讲,无明是与智慧对立的心理现象。本来一切法都是空性,无明不但不懂空性,还固执地认为一切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虽然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但在无明的后面,却都是被无明污染了的产物。

  要想断除轮回,获得解脱,就一定要战胜无明。学佛就是学智慧,而不是烧香、磕头、拜佛。虽然烧香、磕头、拜佛是好事,是积累资粮的好方法,但学佛的核心价值,却不在于烧香拜佛,而在于闻思修。通过闻思修,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推翻无明,推翻轮回的第一推动力。

  2、贪
  六根本烦恼的第二,是贪。

  对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贪,或者是对轮回的贪,就叫贪心。因为有了贪心,对金钱的贪,对名利的贪,对地位的贪等等,所以没有钱的时候很痛苦,因为满足不了自己;有钱以后也不幸福,因为贪心是可以无限膨胀的。“向钱看”,是现在非常流行的词。为什么要向钱看呢?因为我们有贪心。如果不控制贪心,就永远无法满足它,就会衍生很多不愉快,就永远也不会幸福。

  因为贪心,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内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我们应该减少贪心,过低贪、低碳的生活。在电视剧《家产》中,讲述了父亲死后兄弟姐妹绞尽脑汁争夺家产的故事,贪的作用和贪的厉害性,在这部电视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手足之情、伦理道德,都遭到了贪心的无情摧毁。包括目前社会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瘦肉精、贪污腐败,奢侈品的攀比炫耀,哪一样不是因为贪心?既然贪心有这么大的威力和危害,我们一定要将贪心控制并最终彻底铲除。

  3、嗔
  嗔心、嗔恨,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生气。有嗔心就有战争,小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大到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各种局部的战争,都是因为嗔恨心。人类历史上所有打打杀杀的根源,就是嗔心。《俱舍论》里讲了贪、嗔、痴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贪心会导致嗔心,而嗔心导致贪心的却比较少。想抢夺别人的东西,想挑起战争,就是贪心引起的嗔恨心。如果不解决嗔心,就无法过上和平、和谐的生活。

  一旦发现嗔心的苗头,立即就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之间,一定不要让它继续发展。否则它一定会摧毁我们的将来,让我们没有好日子过,只有堕入地狱、饿鬼、旁生道。

  贪嗔痴三毒,比世间任何毒品都可怕。《佛子行》里面讲得很清楚:“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在三毒烦恼每一次萌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设法控制。若任其发展,即使不会犯罪,也会造作恶业,将来一定会感受恶报。当然,三毒里面的无明烦恼,不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但嗔心和贪心,却应该有效地加以控制了。

  4、慢
  在人我执的基础上,就会产生傲慢。对现代人而言,傲慢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高级知识分子、金领或白领阶层都很傲慢。一旦有了傲慢,就会缺乏礼貌,更不要说恭敬了。不愿意向任何人学习,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在同学、同事或朋友圈中,我才是老大。没有任何人能超过我,他们都不如我,我才是最厉害的,这种心态叫
“慢”。

  一旦有了慢心,一天到晚都悬在空中,根本不会静下来去思考问题,也更不会好好学佛。

  有很多人说:我现在工作、家庭都很好,为什么还要去学佛呢?其实,在这句话的背后,包含了无明和傲慢的心态。因为不了解四圣谛,不知道世界的本质,认为有钱、有地位、有健康、有名气就很了不起,所以才会这样不知天高地厚,这就是严重无明的表现。同时,认为自己已经非常好,释迦牟尼佛都不如自己,谁都没有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傲慢。傲慢的结果,就是堕落,自认为已经站在了巅峰,不需要再积极向上,下堕,就是必然的趋势。

  佛经也讲,有了傲慢心的人,学不到任何东西,内心不会产生任何功德——包括修行的进步,学习的进步,做人方面的进步等等,所以非常可怕。不管你再有钱、有权利、有名声,都只是过去所积福报成熟的表现,一旦福报用尽,一切都会离开。所有有漏的辉煌,都是短暂、无常、靠不住的,万万不可有傲慢心。

  《俱舍论》中说:原本非常平静的禅定中,一旦冒出一个念头,我才有这样的禅定功夫,其他人是没有的。则后面所有的禅定都变成了有染污的禅定,坐得再久都没有用了。

  藏传佛教里有一句话:最好的窍诀是能指出错误,最好的上师是能批评犯错误者。因为只有批评,才能让我们看见自己的错误、缺陷和不足,才能控制自己的傲慢心。如果没有人批评,经常得到别人的吹捧,那就完蛋了。

  以前我们刚刚去学院的时候,因为不懂事,学习刚刚有一点点进步,就很容易骄傲。法王如意宝经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打击我们,直到后来,哪怕学习进步再大,也不敢再骄傲了,因为之前的打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批评真的是最好的窍诀。面对标准的学生,上师是非常不客气的,就像天天都在骂人一样,因为他们有把握,知道弟子不会心烦,不会从此远离,可以毫不顾忌地调伏他们。

  但批评人一定要谨慎,不要对任何对象都采用这种方法。当年玛尔巴大师在米拉日巴离开时,曾语重心长地对米拉日巴说:“你以后教学生,不能用我对待你的这种方法。像你这样的学生,是非常罕见的;像我这样的上师,也是很难得的,你不要模仿我的这种方法。”

  只有比较标准的学生,才能接受批评,否则反而会起负面作用。被批评的弟子可能会觉得上师瞧不起自己、欺负自己,因为自己没有钱或其他原因等等。在不标准的学生面前,一定要小心翼翼、轻柔客气地说话。完全按照佛说的话去说,一句都不能错。说完以后什么都不补充,站起来就走人,很多上师是这样对待根机不够成熟的弟子们的,因为他们怕这些弟子。

  凡夫都非常重视、执着、溺爱自己,所以往往不太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想通过自我提醒的方式来改善自己是很难的。依靠上师和金刚道友的提醒,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行一定会有帮助。

  另外,显宗经典中也讲过,上师的批评是遣除违缘的一种方式。即使是在梦里梦见上师不高兴骂自己,也可以清净罪业、消除灾难。

  5、疑
  既然怀疑属于烦恼,那是不是根本就不允许有怀疑呢?不是这样。刚开始闻思的时候,对苦、集、灭、道四圣谛,对空性、因果、三宝有怀疑、有质疑、有疑问,都是很正常而且应该鼓励的。有了这些疑问,我们才会去寻找答案,并最终解决疑难。

  但在通过闻思已经解决了疑问,已经进入到修行阶段的时候,如果仍然疑问重重,就没有办法修行了。比如,在修外加行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又冒出一个念头:地狱到底存不存在哦?那就没办法修了。这时候,疑问就变成了烦恼,同时也是修行的障碍。

  就像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不知道要走左边还是右边,这时有怀疑是很必要的,没有怀疑随便走,就有可能走错路。通过观察路标、询问路人或查询地图确定方向后,就可以勇往直前地朝前走,不再疑虑重重、不再犹豫不决。如果一直都没有设法去问清路线,就根本无法走,只能停留在路口,这时,疑虑就成了障碍。

  可见,此处的消除怀疑,与西方科学极力倡导的不要轻信,要怀疑一切的主张并不冲突。科学提倡的怀疑,也不是为了怀疑而怀疑,而是为了最终解决问题。怀疑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主要在于什么时候可以有怀疑,什么时候不能有怀疑。闻思的时候,就可以有怀疑;修行的时候,就不能有怀疑。闻思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修行的时候断除怀疑。

  以上五个烦恼,叫非见烦恼。它们不是见解,而是建立在见解之上的烦恼,所以叫非见烦恼。(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5: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忽略的这30种情绪才是真正烦恼的起源(中)

2015-03-03 智悲德育


  见烦恼分为五种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1、身见
  恶见中的第一,叫身见,也即我执和我所执。因为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我执,所以叫身见。此处的身体不仅仅指肉体,而是包括了五蕴。对五蕴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以后,便对身外的其他东西产生了我所执,这也是中观里讲的人我执和法我执中的人我执。

  身见是所有烦恼的根源。虽然佛教有时说无明是轮回的根源,有时说我执是轮回的根源,有时又说贪欲是轮回的根源,其实都是一样的。最关键的是无明,我执和无明是主要因素,贪欲是次要因素。只要有无明,就会有我执;有了我执,就会有贪欲。这三个因素,就是轮回的根源。

  轮回刚开始的时候,首先产生的不是物质,而是无明,随后是我执;因为有了我执,就有了我所执;无明和我所执产生以后,其他的烦恼都会应运而生。只有断除我执、断除无明,才能获得解脱。

  断除无明,就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会再有各种各样的幻相和错觉,由这些错觉而产生的烦恼也失去了根基,解脱也就自然现前。这是佛指给我们的解脱方法和道路,我们要竭尽全力去追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入行论》前六品所讲的布施、持戒等五度,都是为了智慧度。能够断除无明烦恼的,就是智慧。无明和智慧是不可共存的对立之法,要推翻无明,除了智慧,其它诸如慈悲心、出离心、对因果轮回的信心等等,都不能起到最关键的作用,这些都和无明、我执并不矛盾。在有无明、我执的基础上,也可以相信因果、轮回,也可以修慈悲心。但证悟空性的无我智慧的产生,却需要有菩提心、出离心的基础,所以,修加行是很重要的。

  2、边见
  边执见是在身见的基础上衍生的。因为有了实有的我,便将这个“我”执著于有边和无边,或常边与断边,即认为“我”死后仍将持续永恒不变或彻底灭亡,就是两种边执见。在佛教看来,唯物论的观点属于断见。

  唯物主义分三种:辩证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转法-轮之前,就有古代的庸俗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就执持断见。除了五种感官可以感知的东西以外都不承认,不承认前世后世、不承认因果规律等比较隐蔽的东西,这种看法,就叫断见。

  古印度大部分宗教的观点都是常见。承认一个常住不灭的自我,认为有一个永恒的神在主宰世界,神是不灭的,这叫常见。只要相信神灵,断恶修善,就一定会有善的果报,就有可能转生人天享受快乐。常见和断见加起来,就叫边执见。

  在边执见中,断见比常见更可怕。《中观四百论》云:“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不伤害其他生命,就可以转生到人天善趣;若能证悟空性,就能脱离轮回、获得涅槃。断见就可怕了,认为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因果也不存在了,所以只要不被人发现,杀盗淫妄什么都敢做。伦理道德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如果不想遵守,完全可以不负责任、为所欲为,果报和来世都是不存在的,这样一来,所有的伦理道德、因果观念都被摧毁,自己来世也将遭到无情的惩罚。

  3、邪见
  不知道轮回、因果是否存在,还不叫邪见。只有认为因果规律、生命轮回绝对不可能存在的见解,才叫邪见。不是所有的恶见,都到了邪的地步。只有其中一部分,才是邪见。为什么是“邪”呢?因为它诽谤了自然规律,是所有邪恶的源头。这种观点非常可怕,任何人有了这种观点,就会变成邪恶贪婪、凶狠无比的人,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所以叫邪见。

  下面讲的第四和第五种恶见,都叫做取见。因为这些见解中,包含了执取,也即不舍弃的成分。比如不舍弃见、戒,认为这些见解和戒禁都非常正确,所以叫取见。取见又分为两种,见取见与戒禁取见。

  4、见取见
  见取见中前面一个“见”字,代表了所有的错误观点。见取见,就是不但执持常见和断见,而且认为这些见解是最好、最正确的,顽固执守、死抓不放、不离不弃,这样的错误见解,叫见取见。

  比如,有些老年人不但不学佛,而且认为轮回、因果绝对不存在,只有自己的这个世界观与人生观,才是唯一正确的观点,这就叫见取见。

  因为见解对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起着举足轻重的指引作用,如果一直不放弃错误的见解,就一定会导致错误的后果,所以将见取见列为根本烦恼。

  5、戒禁取见
  戒禁取见,是认为受持外道所提倡的虐待身体的各种戒律和禁行才是解脱道的错误见解。戒和禁,是指戒律和禁止。佛教有禁止杀盗淫妄等等的戒律,外道也有各种各样的戒禁。比如,佛教认为,杀生是所有罪过中最严重的一种罪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杀生。但一些古老的宗教却认为,杀死牛、马、羊甚至妇女、儿童来祭祀神灵,可以获得解脱;还有些印度的外道相信,如果让三叉戟穿过身体,则能获得解脱;或者依靠不穿衣服、不吃饭等虐待身体的极端苦行可以获得解脱等等。但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内心的烦恼没有解决,只是折磨自己的身体,是不可能解脱的。今生的身体毁掉了,又会产生另外的身体。杀害其他生命不但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反而会堕入恶趣。外道的这些错误观点,都叫做戒禁取见。

  以上五种见,总称为恶见。这些都属于见烦恼,是六根本烦恼之一。如果恶见烦恼按五种计算,加起来就是十种根本烦恼。

  如何对治十种根本烦恼呢?总的对治力,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以后,所有的烦恼都可以解决,都可以推翻。分支的对治力,则可以用无常、痛苦等观念来控制贪心;以慈悲心来控制嗔恨心;通过学习《阿毗达摩》,分析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以后,就知道自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综合体,是属于分别念增上安立的法。就像把很多零件组成的东西当成是汽车,其中零件是相对客观存在的,车就是增上安立的。同样,“我”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通过闻思修,就能增长智慧,并最终推翻无明。

  我们一定要明白,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断除烦恼。学佛是否成功,取决于对治烦恼的能力。如果学佛很多年,闻思的同时也在修行,但因为修行不到位,贪、嗔、痴、慢、疑一点没有减少,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和不学佛的人或与刚刚进入佛门时完全一样,那我们的学佛就不但不算成功,而且还可以算是一种失败。虽然闻思修与断恶行善也有意义,我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肯定也会有一些进步,但这些都不是核心的问题,总归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头反观,看看自己的修行结果究竟如何。

  有些人虽然一直都在学习、闻思,却没有修,只是把佛法当作一种文化、哲学去研究,这就和学校里的教授没有什么差别了。很多大学教授也在研究佛教,但多数人却不信佛,更没有修行、解脱的观念,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用佛法的智慧去对治。理论上的纸上谈兵,是不能解决关键问题的。(待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05: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忽略的这30种情绪才是真正烦恼的起源(下)

2015-03-06 智悲德育


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愿你的智慧、善心、福德,如今晚的月亮一样圆满!元宵节快乐!——索达吉堪布微博


(二)随烦恼

  接下来介绍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也可以说是根本烦恼的一部分,因为是跟随前面的根本烦恼而产生的,所以叫随烦恼。

  1、忿
  忿即忿怒。忿怒和嗔恨心的差别在于:嗔恨心是生气这种情绪的总体,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没有发展到打人、骂人的程度,都属于嗔心。而忿怒最初是一般的生气,再发展就要开始打人了。这已经不是负面情绪,而属于毁灭性情绪了。忿怒是二十种随烦恼中很严重的一个,尤其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说,这种烦恼更是尤为严重。

  特别是对修学密宗的人来说,如果金刚道友之间产生了忿恨,到了吵架、打架的地步,就会犯密乘戒,这是非常可怕的罪过。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情绪,万万不可让嗔恨心发展到忿的阶段,忿如果不放弃再发展,就变成了恨。

  2、恨
  恨是在打人之后仍然不后悔、不道歉,一直处于忿怒状态,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这种心态叫恨。如果因忿怒而打了人,但立即就后悔了,相互道歉、忏悔,忿就没有发展成恨。

  作为佛教徒,我们首先不要有嗔;如果有了嗔,则千万不要发展成忿;如果生起了忿,就再不要把事态扩大到恨;如果恨一直持续不断,那都没办法忏悔了。执持这种心态的人,根本没资格自称为大乘佛教徒,修行人就更不用说了。若是在金刚道友之间产生了矛盾,最好当天能相互道歉;即使当天不能道歉,也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过了24小时,就最好不要过一个月,否则罪过会越来越严重。

  3、恼
  嗔心的坚持,叫做恨;嗔心发展到打人的地步,就是忿;发展到骂人、说粗语的地步,就叫恼。它们的本质,都是嗔心。忿、恨、恼三者,都是嗔的不同阶段。

  一旦有了这些不良情绪,不但身体会分泌很多毒素,有害于身心健康,自己和他人会感觉不幸福、不快乐,而且还会造作严重的罪业,严重地违背了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走到了与慈悲心完全对立的立场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控制、对治、减少这些烦恼。当然,要想彻底断除,那就需要在证悟以后才能实现了。

  我们不能认为,学佛就是多闻思,只要把五加行修完,就很圆满了。如果烦恼没有减少,也许我们学佛的方法都已经完全错了。

  4、害
  所谓害,就是伤害众生的情绪。害的范围有点广,以嗔恨心打、杀、偷等等的心态,都属于害。虽然害也是嗔心,但嗔心不一定是害。比如虽然很生气,但没有想去打杀众生等等,就不是害。嗔心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才有可能变成害。害非常危险,稍不注意,就会造作很大的恶业。

  5、嫉
  很多人虽然有权有钱、应有尽有,最后还是不幸福。主要的原因,就是嫉妒。嫉妒的对境,是其他人的优点或优越之处,比如有钱、有权、有名声、修行好、更精进等等。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随喜,就像自己好一样地高兴,这种心态的功德相当大;另外一种就是嫉妒、不高兴,凭什么他比我好?他怎么能超过我?随着不高兴的后面,还会滋生其它的负面情绪,嗔恨、抱怨、诅咒等等。

  为了减少嫉妒,平时就要少看电视,少看广告。因为电视广告中,充斥着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我们很容易产生嫉妒心与攀比心。同时因为受到刺激,还会增长贪欲心,严重的,甚至会为此铤而走险——欺骗、偷盗、抢劫,想尽一切手段去挣钱,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想幸福,就不要去看邻居的家,以免产生嫉妒心,要学会安于现状。

  有嫉妒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幸福,因为嫉妒的本质,就是不愉快、不开心。嫉妒别人修行好,是对法的嫉妒;嫉妒别人比自己有钱,开的车比自己的好,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宽,穿的衣服比自己的贵,戴的表比自己的高档等等,则是对世间法的嫉妒。这样活着,是多么辛苦啊!

  因为嫉妒,有些天性野蛮的人,会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去破坏别人的幸福。嫉妒不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而且还会阻碍我们的解脱。古今中外有很多事例,都证明了嫉妒的危险性。

  人的情绪是可以培养、训练的,既然我们要追求幸福,就要尽量去控制那些会给我们带来不幸的情绪。消除嫉妒,学会随喜,都是幸福的源泉。另外,修四无量心中的喜无量心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一个幸福、健康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们怎样去修喜无量心呢?对修行人来说,通过长期修习随喜心、喜无量心的训练,就能慢慢养成习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不但不会嫉妒,反而由衷地欢喜、随喜,这就是修行人的风范。

  6、覆
  当自己犯戒、犯罪,或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后,因担心把事情说出去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名声,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等等,而极力瞒天过海,遮盖、覆藏自己的过错,就叫做“覆”。 “覆”也是一种很严重的烦恼,一旦有了“覆”,就永远不能忏悔,也永远没有机会清净罪业。佛经里说,公开自己的错误与过患,隐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能减少自己的罪业。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其结果可想而知。

  7、诳
  因贪图别人的恭敬与供养等等,哪怕自己没有任何功德,也妄说自己是活佛,转了几十世、几百世,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是怎样的,莲花生大士住世的时候又是怎样的等等,或者吹牛说自己有神通等等,这样的行为都叫“诳”。

  现代人中十分普遍的虚荣心,也近似于这类心态,没有任何内在的东西,却以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为荣等等。诳是一种严重的烦恼,与撒谎、欺骗很接近,我们要明白,凡是爱夸耀自己了不起的人,一定要高度怀疑,决不能轻易相信。现在很多人爱给自己写传记,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宣传自己。如果宣传自己,是为了弘法利生,那没什么问题,至少出发点是一种善意;但如果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名和利,就属于诳。

  有些世间人喜欢夸大其词,明明只做了一百块钱的善事,非要说成是一千块、一万块,这也叫诳。如果经常被“诳”牵着鼻子走,内心就会变得非常浮躁,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结果做善事本身的功德也被摧毁了。

  大乘行人利益众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没有什么了不起。菩萨的工作就是如此,为众生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该自我吹嘘、四处张扬。

  8、无惭
  譬如,与人吵架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应该这样对待众生,做这样的事是羞耻的,便立即停下来,这叫有惭。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自己主动感到羞耻而停止恶劣行为,叫做有惭。有惭的对立面,叫做无惭。

  9、无愧
  譬如,两个人打架的时候,不是考虑到佛法的教义,而是因世间的伦理道德而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然后停止打架的行为,叫做有愧。另外,因为他人而感到羞耻,譬如,因为自己是谁的弟子,或者因为自己是从某名校出来的,自己的老师是某某教授等等,而意识到自己不应该做给上师、学校、老师丢脸的事情,最终放弃了恶行,也叫做有愧。反之,就是无愧。

  有惭愧心、羞耻感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约束,会注意自己的言行。恬不知耻、无惭无愧,却是一切罪过的根源。试想,没有任何约束与顾忌,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野蛮,最终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现在很多人就抱着这样的心态,因为不学佛法、不学传统文化,导致伦理道德底线的无限下滑,这是非常可怕的。当然,佛教的要求,是不堕两边,那些对自己没有帮助,对众生也没有利益的,诸如苦行僧似的约束,我们也大可不必接受,但有必要的约束,还是不能放弃。

  10、谄
  不接受别人的劝导而隐瞒自己的罪业、罪过,不公开、不发露,就属于“谄”。 “谄”的本质是愚昧。它的作用,是无法清净罪业。我们都知道,忏悔的时候,要发露,也即在金刚萨埵或者上师、道友面前忏悔,把自己的罪过说出来,这样才能清净罪业、挽救错误。如果隐瞒罪过,就永远不能忏悔清净、恢复如初,其后果,是从不能安心,最后慢慢变成后悔,从而影响生活,让自己过得不愉快、不幸福,修行人甚至无法修禅定,因为禅定是要在没有任何压力、纠结,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修得出来的,所以,“谄”也是很严重的烦恼。

  11、悭
  悭,就是吝啬,舍不得布施。如果发展下去,始终不布施的结果,就是堕饿鬼道。所以,即使没有太多的钱财,还是要适当地布施。救灾、建慈善医院、福利学校、免费养老院等等,都属于布施。

  12、骄
  骄傲的结果,是不能安心修行,也不会有慈悲心。《中观四百论》里讲,骄傲的人经常自以为了不起,根本看不见别人的痛苦。浮躁、浮夸、虚荣而不实在。

  骄傲和傲慢的差别在于:傲慢与慢心,是与其他人攀比而自以为是。骄傲的対境,仅仅是自己的钱财、名声、地位等等。不是比较而得的结果,只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是骄傲。骄傲的人总是认为没有必要向别人学习,感觉不到轮回的痛苦,只是沉迷在眼前的一点点幸福当中,所以没有出离心;也感觉不到别人的痛苦,所以不会有慈悲心。真正的修行人,万万不能骄傲。

  虽然穿名牌、开名车,也可以学佛,但如果过分追求名牌,过分虚荣,喜爱炫耀,就是骄的表现。作为佛教徒,我们最好不要买名牌,一方面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另一方面还容易产生骄傲和慢心,这就得不偿失了。

  13、不信
  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信四圣谛,不信三宝的功德,不信轮回的痛苦,都叫做不信。没有信仰本身,也是一种烦恼。其本质,就是无明、无知、愚昧。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看得见的物质因果,却不相信看不见的善恶因果。但这种不相信,并不是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之后的不信,而是固执己见、顽冥不化的不信。即使有一些轮回与因果存在的理由和证据,有些人还是不愿意相信,这都是业障深重、逃避现实的表现。但无论怎样逃避,都是没有用的。该面对的时候还是需要面对,无论你是否相信与接受,因为这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而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信因果,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不信因果,就意味着没有任何自律,所有的行为,都需要法律或其他惩罚来人为地控制,只要不为人知,杀盗淫妄等任何恶行都有可能做得出来。虽然这些人表面说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实内心是非常脆弱的。所谓“天不怕、地不怕”的意思,是不怕因,不怕造业,但果报还是非常害怕的——害怕死亡、害怕生病、害怕老的时候没人照顾、害怕没有钱,所以去贪污、去诈骗、去做各种各样的坏事,从而感召了更多的痛苦。

  修行人不敢说天不怕地不怕,因为他们怕因果,言行举止小心翼翼,内心却更加坚强,面对痛苦,反而不会有太大的慌乱与抱怨。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团体、任何社会,有信仰都是一件好事,没有信仰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了解生命轮回与因果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以后,才能懂得思考,才能未雨绸缪,提前为来世做一些准备,以避免将来的痛苦。

  14、懈怠
  懈怠是让自己不能前进、只会倒退的主要因素。懈怠有两种,一种偏于贪心——贪睡、贪吃、贪玩等等;另外一种是不想学习,不愿意修行等等。当然,贪吃、贪玩、贪睡的人,自然就是不喜欢学习、没有什么追求的人。只要有懈怠,就不会精进。正在闻思打坐的时候,也盼望着打坐赶快结束,就可以喝茶、看电视、玩游戏、睡觉等等,这样闻思修一定不会有进步。

  懈怠不仅会影响修行,也会影响世间的事业。比如,如果公司的老板、员工都很懈怠,这个公司绝对没有发展。

  懈怠也是一种念头或情绪,佛教非常反对懈怠,因为懈怠和六度里的精进是对立的。六度里的精进之所以放在中间,前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后面是禅定与智慧,是因为精进对前后两边都具有推动的作用,是前后都非常需要的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

  人生苦短,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已过半,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如果在这短暂的生命中还要懈怠,又怎能拔苦得乐、超离三界?所以,我们必须断除懈怠。

  如何对治懈怠呢?首先要知道轮回痛苦,这样才能在心里生起寻求解脱的愿望。就像一个即将坠入悬崖的人,如果他知道掉下去肯定会摔死,那他一定会拼命往上挣扎;如果他觉得悬崖下面根本不可怕,那他就会无所畏惧、懈怠拖延了。

  15、放逸
  放逸就是该做的闻思修等善法不去做,该控制的烦恼与罪业不去控制,身口意各方面都不注意、很随意,没有什么追求,活一天算一天的状态。

  佛认为,放逸是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放逸的人不但永远无法成就,而且原有的闻思修功德也会慢慢减少,贪嗔痴却会日益增长。

  当然,如果工作、生活与闻思修的压力太大,已经感觉到承受不了的时候,还是要出去旅游或在家里放松、休息一下。养精蓄锐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轮的精进中。

  现在流行着一种拖延症,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释迦牟尼佛认为这是一种负面情绪,是随烦恼。其实,拖延虽有一些客观因素,但主要都是当事人自己的毛病。通过心理训练,是可以调服、控制,甚至断除、消灭的。工作上的懈怠,有老板、领导来约束我们;但修行上的懈怠,就全靠自觉了。如果没有自我约束,修行一直没有进步,加行永远修不完,就可能永远听不到密法的正式、具体的修法。即使听了,也没有用。如果出离心、菩提心没有修好,哪怕修大圆满、大手印再长时间,也不会有收效,最后还是要回来从零开始。

  控制放逸的方法,除了自我谴责以外,更好的,还是修寿命无常、轮回痛苦等等。

  有些人会说:轮回不痛苦啊,我的家庭很和睦,收入也很高、很稳定,所有的医疗养老保险都买了,车子、房子、存款都有,身体也健康,我为什么还要去修行呢?这都是眼界狭窄、鼠目寸光的表现,只看到眼前的一点点利益,缺乏远见卓识,看不到来世的去处,更看不到解脱的光明,就像站在地球上的人根本看不出地球是球形的一样。因为所处位置的高度不够,所以限制了我们的眼界与智慧。

  16、失念
  失念,即失去正念。什么叫正念呢?比如,修无常的时候,无常的念头非常清晰,效果非常好,修行的所缘境一直在心里很明显、很清楚,这叫正念。

  比如,本来我们经常和师兄们一起闻思修,除了打坐、做功课以外,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想的,也是佛法上的出离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一旦离开学佛的圈子,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等都会渐渐淡化,烦恼反而会渐渐增长,这叫失去正念。

  17、不正知
  所谓正知,是指通过观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正知,就是做事情的时候根本不思考、不观察,随随便便、愚痴盲目,这必然导致不好的后果,从而产生贪嗔痴等烦恼、杀盗淫等恶业。不正知不但是烦恼的来源,还是犯戒的四种因素之一。比如,明明受了居士戒中的盗戒,却想偷税漏税,也不去思考和观察,最后就犯戒了,这就是不正知的结果。不仅是佛法,哪怕做世间的事情,也需要观察、抉择,这非常重要。

  18、昏沉
  昏沉,是心思糊涂。譬如,听法或打坐不到三五分钟,就睡着了,或者处于半睡半醒、迷迷糊糊的状态,过了二三个小时,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修法也没有任何效果,内心混乱不堪,思路模糊不清。昏沉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昏沉和掉举,是禅定最主要的违缘。

  19、掉举
  掉举也是一种散乱。比如,修禅定的时候,老是想起一些自认为美好的事情,吃饭、旅游、玩耍等等,越想越兴奋,内心不能静下来,禅定也没有效果了,这就叫掉举。

  20、散乱
  散乱的范围非常广,眼耳鼻舌身一直都在接受外在信息,五花八门的烦恼,再加上吃喝玩乐睡,都是散乱。有散乱不仅禅定修不起来,连闻思都没有办法。用佛教的标准来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散乱、浮躁,对看电视、逛街等等乐此不疲,根本无法在一个地方安静半个小时以上,除非是发呆。这样就越来越得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在。要知道,任何有价值的灵感、神通与智慧,都是在静下来的状态当中发现的,包括相当多的科学发明。

  浮躁的生活不但生不起智慧,还会导致内心空虚。过度依赖于外在,不愿意去开发内在精神的潜在功能,不要说成佛,连儒家、道家、科学家、哲学家的成就都不可能获得。

  现在流行一句话:“穷得只剩下钱!”说的太对了!如果仅仅有钱而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真的是穷困的象征。我们以前认为,不管是否有世出世间的功德,只要没有钱,就是穷人。但其实不是这样,有钱只是富有的一部分,如果欠缺了其他东西,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穷人,我想,这应该是21世纪对穷人的新定义,释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讲过,钱不能让我们幸福,更不能让我们解脱。空虚的结果,就是抑郁、孤独、自杀,这都是散乱的后遗症。

  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总共是三十种烦恼。

  这三十种烦恼都是负面或毁灭性的情绪,无论是在出世间的领域,还是世间的领域,都不能有这些烦恼,至少不能过度。如果有了这些情绪,不但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在世间也不能过好一点的日子。

  (三)相似烦恼之间的区别
  1、覆和谄的区别:谄,是直接隐瞒自己的过失。比如,当一个人犯了一些细微戒条的时候,旁边的师兄劝他去忏悔,他却死不承认,说自己没有犯戒,不需要忏悔等等,这样直接隐瞒过失的行为,就叫做谄。覆也是在隐瞒自己的过失,但这种隐瞒,是因为担心名声、财产等等,是以各种方法来狡辩,间接隐瞒自己的罪业。

  2、掉举和散乱的区别:虽然都是往外散乱,但散乱的范围很广,掉举只是散乱的一部分,仅仅是在禅定的时候意识走神。

  烦恼简单地介绍完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就要学小乘佛教的《俱舍论》,与大乘佛教的《阿毗达摩》,两部论著都在《大藏经》里面有汉文版本。另外在《入行论》、《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中,也讲了一些相关的内容。

  大乘佛教认为,只要有了菩提心,证悟了空性,三十个烦恼并不可怕,都可以转为道用。但实际上如果证悟了空性,有了菩提心,三十个烦恼已经不是真实的烦恼,而只是名义上的烦恼了。密宗更是认为,对证悟的人来说,三十个烦恼都是佛的智慧。

  但对我们来说,烦恼还不是佛的智慧,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修,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些把密宗作为借口,不重视因果取舍,堂而皇之地杀盗淫妄的做法,是密宗最反对的。《大幻化网》和《阿努瑜伽》里面,都对此有所驳斥。

  上述内容,讲的都是人的心理现象,其中没有教条性的东西。我们应该先学会认识烦恼,并进一步推翻烦恼。烦恼,是轮回因素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在烦恼基础上产生的业。

  摘自慈诚罗珠堪布《四圣谛》讲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30 06:22 AM , Processed in 0.062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