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兹德 沙漠边城


亚兹德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相传7000年前这里就有城市。这座古城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但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素来偏居一隅,幸免于多次战乱。当年蒙古西征横扫波斯毁城无数,亚兹德却是安然无恙。13世纪马可波罗在前往东土的时候曾经拜访过这座城市,评价它是“杰出高贵之城”。《马可波罗纪行》也就短短的一句话:“亚兹德是一最良、最名贵,并且可以注意之城,商业茂盛。”

现今的亚兹德依然保持着古朴。这里没有任何高楼大厦,整个城市最高的也就聚礼清真寺的传音塔了。房屋大都由土坯泥砖筑成,外层涂有泥浆,清一色的泥黄,与沙漠的颜色融为一体,显得单调苍凉而又古朴。就算是现在新建的房子,人们也力求保持这种传统的风格。估计当年马可波罗来到看到的也是这么一片泥黄吧,只是现在路上走的都是车而不是马。

由于处在沙漠地带,白天的亚兹德气温很高,当地的有钱人会在屋顶上建风塔“捕风”,使其成为亚兹德的一道风景。这是一种非常天才的设计,高起的风塔可以捕捉八个方向吹来的风,将其引导入室内并经过冷水池的冷却,使得室内保持清凉。
设拉子 遍地鲜花

《一千零一夜》里面有一个叫《太子阿特士和公主哈娅图芙丝之梦》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波斯王子千方百计追求一位美丽的巴格达公主,用尽心思最终解开公主心结并抱得美人归,成就童话般的结局。故事中王子三番五次以诗歌明志,每每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浪漫情深,令人动容。这位波斯王子来自设拉子,而他浪漫与诗意仿佛正是这座美丽城市的韵律。

这座位于伊朗南部的历史名城有着遍地的鲜花和不世的诗人,有着清新秀丽的波斯园林,精美绝伦的清真寺,更有着迷人的历史底蕴。这里是波斯文明的发祥地,波斯帝国的传奇之城波斯波利斯就在此处不远,而一手缔造波斯帝国的大流士和居鲁士就是长眠于此地。这一切从计划旅游之初就给人许多的遐想和憧憬,因此设拉子也成了本次波斯之旅的重中之重:传说中的光明王墓、粉红清真寺、波斯波利亚、天堂花园和哈菲斯墓也是静候于此。
说设拉子遍地鲜花还真不是浪得虚名的,路边草坪上花坛里都是种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是真心的五颜六色而不是一两种颜色。这些花伸手可摘抬脚可践,可是却没有人去破坏这种美感。不光是路边有花,这里的波斯美女也很多,而且穿着也不完全一身黑,前卫的女性也大胆穿上鲜亮的衣服。
|| 卡里姆汗城堡 - 广场信步



闲逛到酒店不远处的卡里姆汗城堡,18世纪赞德王朝的“君主”就是住在此处。这个统治者出了名的谦虚,他不叫自己作君主,而是摄政者。比起那些华丽的清真寺,这位摄政者居住的城堡却是十分简单,观赏性不大,却是十分亲民。傍晚时分在城堡外的小广场闲庭信步却是非常舒服,许多伊朗人看见我们都纷纷过来热情的求合照。
|| 巴扎 - 生活特色 
设拉子的巴扎显得更为地道,卖的是地毯、丝绸、香料、服装和当地食品等,对游客的吸引力也许不及前面说的那些,但充满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巴扎深处也有专门针对游客寻宝的工艺品店和古董老店,搞不好还能淘到一盏神灯。

不过我却有另外一个目标:藏红花!藏红花原名番红花,主要产自波斯和小亚细亚,经印度传入西藏,由西藏再传入中国内地,不知者还以为这东西产自西藏。藏红花在伊朗算是宝,伊朗人会用来做香料泡水拌饭做雪糕甚至靠鸡翅的。
|| 纳什洛斯坦 - 波斯帝陵 

纳什洛斯坦的波斯帝陵凿于峭壁之上,埋葬着居鲁士大帝之后的四位帝国的君主,正中最霸气的一座属于万王之王大流士一世。大流士一生征战沙场降城无数,五大文明发源地征服其三(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和古埃及)而且逼近了第四个(爱琴海)。他生前是“王中之王,诸国之王”,接受万国来朝,死后依旧要葬在绝壁上,永世君临天下,接受后世人的仰视与臣服。这些波斯帝墓开凿呈十字型,正上方刻着琐罗亚斯德教的(拜火教)的标志,还有该教唯一信奉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守护。墓穴峭壁上刻有大量的楔型文字记录着帝王的生平,已经风化千年,依然隐约可见。墓穴的门是半开着的,当年蒙古人入侵波斯打开了这些墓穴并将里面洗劫一空,所以现在的陵墓只剩下外面的雕刻。

波斯帝陵下面有着7幅萨珊时期的浮雕,萨珊是继波斯后第二个统一伊朗全景的帝国,史称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国王为了宣扬自己在跟罗马帝国争雄中的丰功伟绩,将自己的像也刻上了崖壁。另一种说法:萨珊君主认祖归宗,把自己誉为正统的波斯王族后裔。7幅浮雕最著名的一幅就是萨珊皇帝沙普尔一世接受跪在地上的罗马君主瓦勒良的投降,历史总是相似的,只是有时会甲乙方互换而已。
|| 波斯波利斯 - 帝国雄魂 
余秋雨认为波斯文明的雄魂一定仍然在波斯波利斯、设拉子一带游荡,两千多年来没再挪移,游荡在崇山荒膜间,游荡在断壁残照里。诚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伊朗更多的是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而且是伊斯兰文化占主导,而最纯粹的波斯文明估计也就只有在波斯波利斯一带才能看到。
这座传奇之城位于设拉子东北50公里的善心山下。它的年纪跟我们的万里长城差不多,在2500多年前由大流士一世下令建造,前后花了60年,是波斯帝国的夏宫和第二都城,更是波斯帝国辉煌文明的见证。这里曾经是帝国的心脏,显赫一时,从帝国各地掠夺而来的财宝堆积如山。传说建设宫殿采用的埃及白银,黎巴嫩雪松,花剌子模天青石,埃塞俄比亚象牙,何其气派辉煌。在帝国巅峰之时,更有万国来使不远千里来此进贡朝拜。然而凡是到了巅峰的必然就该走下坡路了。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这里。为了报复波斯火烧雅典,在疯狂的掠夺之后无情地将整个城市付之一炬。传说亚历山大大帝“动用了1万头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将所有的财宝运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波斯波利斯曾经淹没于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发掘出来重见天日,而且今天能看到的不过是当年的冰山一角。至今仍能在这些断壁浮雕上看到当年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连日来看了众多巧夺天工细腻极致的清真寺倒有点过犹不及,这里相对粗犷的断壁浮雕倒是别具震撼。所谓粗犷不过是相对清真寺而言的,实际上这两些2500年前的浮雕雕刻得非常细腻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当年的工艺水平竟然如此之高。
|| 光明王墓 - 华丽建筑 


光明王墓内的华丽精致应该说是此行在伊朗看到过最为极致的。同样是全部采用成千上万的镜面马赛克装饰,之前虽然在库姆被法蒂玛•马苏玛圣陵震撼到,但光明王墓要明显更胜一筹。这里采用了大量的彩色镜面,色彩要更丰富,花纹更为复杂精巧而且更有层次,整体感觉更为恢宏。抬头仰望灼灼星光点点,熠熠生辉万千,穷尽你我对金碧辉煌的想象也未必想到世间竟有如此华丽的建筑艺术,不可不谓之为奇观。信仰的威力竟然强大如斯,当真是景仰之情如同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Tips:圣陵内间隔为二,男宾只能进入男宾区,女性在另一边,但两边看的实际上是一样的。
|| 粉红清真寺 - 波斯美人 


如果说来伊朗只能看一个地方,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粉红清真寺。这个清真寺原名叫莫克清真寺,因其绘有大量的玫瑰图案而得粉红之名。其实在清真寺林立的波斯,粉红清真寺并不显眼,甚至许多伊朗人也并不知道这个清真寺。她的地位比起什么光明王墓马什哈德圣陵还有伊斯法罕广场旁的两大清真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她就好比一位披着面纱的波斯美人,恬静而神秘,谈不上什么气派,低调地华丽,虽然一身粉红俏丽却还不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然而当她掀起面纱的一刹那,所有人都会惊艳于她的精致五官和绝世风姿。
 每个有太阳的早晨,阳光都会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洒进清真寺投射出七彩的光影,如梦如幻。LP上都明确说明不要信官方的开放时间,只要看门人在就可以进去。因此为了占取有利的位置,很多人七八点就到,比如我们。但为了保护清真寺内几百年历史的木窗不被强光直射老化,窗户是用厚布遮住的,看门人每天只会打开一块布让光线照射进来。

传说中最美的境界是在温和的冬日清晨光线角度足够低的时候,看门人会把所有布块都会打开,此时的清真寺内的地毯和柱子上都会洒满长长的七彩光芒,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也只能在明信片里看到。但就算没有如此好运,只是随意拉开两块布的粉红清真寺依旧美得让人无法抗拒。
|| 天堂花园 - 留住时光 

这座波斯花园也就是在中央有一座精致的建筑,前面有一方浅蓝色的大水池,池中有小喷泉,池子四角种有当地少见的棕榈树,周边各色鲜花争芳斗艳。建筑刚好挡住了西斜的太阳,投下一片清凉的阴影,人们在此庇荫下或悠闲谈笑或驻足凝望或拍照留念,自得其乐。花园很大,以水池为中心,还有大片的草坪和葱茏的树木,鲜花处处,流水潺潺。还有鸟儿百转千声的鸣唱作背景音乐。鸟语花香这词有点被用烂了,但此时此地却是非常真切。这些元素如此的简单,但组合起来却是一幅非常和谐酣畅的画面。将波斯花园的秀美显现得淋漓尽致。

坐在茂密却透亮的树荫下,可以尽情的享受花园的和谐、清新和傍晚的温度。静看园内百态,回味旅途千姿。世界这么大,不出来看看怎么知道在这块古老沧桑的土地上,在这个饱受误解和封闭的国度里,历史文明可以如此的绚烂多彩,艺术追求可以如此的精巧极致,还有波斯人民是如此的友好善良。这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随时受到炸弹袭击的威胁,这里落后,但这里淳朴,这里有诸多限制,但这里也有独一无二的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