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6-1-10 07:15 AM 编辑
摄影/冯海泳 编辑/邹怡 2015-01-11 腾讯新闻
落脚城市
撰稿/冯海泳
“这是农民工的夫妻房,这都是实景搭建的……这是当年外来务工到深圳时的场景……”2015年12月25日,石岩劳务工博物馆,导游给一班团友机械地讲解深圳外来务工的历史。有人随意地看着这些展品,有人在互相闲聊,有人选择在门外抽烟。门外的LED灯上“改革开放35周年”的红色字体格外显眼。
2015年,深圳改革开放35周年,这个从小渔村高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大都市,被人称为“深圳奇迹”,创造奇迹的正是无数个展览中那些“城市的隐形人”。
6公里外的光明新区恒泰裕工业园一带,数百台挖掘机正在日以继夜地进行着搜救着这些城市的打工者。2015年12月20日11时40分,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发生山体滑坡 ,截止到1月6日12时,事故发生以来接报核实失联人员总数77人,现场发现58名遇难者。
外来工的工作生活区在巨量的渣土倾泻的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同时,这次泥石流导致的区域瘫痪又暴露了农民工的边缘人生:高强度的工作量导致极少的娱乐活动,民工只能靠老乡群体作为一种保护的心理,高房价低收入导致他们不能留在大城市。
老吴跟一群湛江老乡工友一起站在红坳村未来的最高建筑上眺望这次灾难的现场。因为事故,他们停工了,工期必定会延误。像他这样受到影响的人还很多,有人会像周至碧一样,马上找一份散工帮补家计。今年50岁的周至碧12年前来到深圳,当年是随儿子读书过来打工的,事故前在惠科塑料厂做清洁工,由于工厂停工,她不得不马上找一份散工,每天挣50块,对于深圳的高消费,她不敢怠慢。
24岁的吴国冬用“乖籽VSB”的网名在玩一款名为英雄联盟的网络游戏,12月24日那天,因为停工,他只能在网吧度过,这也是他平时唯一的娱乐活动。两班倒的工作时间,以及城市的高消费成本,让他只能平时跟同个班次中来自昭通的老乡在网吧上网。对于未来和家庭负担他倒没像周至碧这种典型的第一代农民工那么在意。他只想赶紧回家和家里的父母过春节再作打算。
11月的下旬,彝族的新年,刚刚中专毕业的杜勇跟父母过完新年后就要出发到深圳打工。临行时,父母给了他1000块,还有一句简单的叮嘱:“在外面好好工作。”18岁,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工作。杜勇跟随着中介坐上了一辆大巴,一行二十多人的老乡从雷波出发,再由雷波到宜宾转车至东莞,最后抵达深圳。路上耗费了48个小时,从农村到大城市逐渐接近,他透过车窗看在眼里。很快中介把他们安排到鑫森健塑料厂工作了十五天,没想到却遇到了这次事故。
滑坡后,他被安置在光明新区的体育中心里,跟十几个同乡挤在几张发放床垫上,跟老乡一起成为了他唯一的安全感。如今他的1000块已经花光,在同乡的打工者寻找着下一个工作机会。
“我只想赶紧回去,以后都不来这里了”19岁的小帅坐在被安置的酒店里抽着烟。河南的小帅在武校的师兄介绍下他来到了深圳,似乎他并不太习惯两班倒的的工作强度,“在工厂里一个月没休息,每天下班只能锻炼一下,没别的事做了。”他希望工厂赶紧结了他的3000月薪回家过年,如今他身无分文。
多少钱在深圳生活才比较合理?陈希贤觉得4500他才满意。17岁的他就跟着他舅舅到深圳打工。在恒泰裕工业区已经工作了三年的他都在看到泥头车24小时不间断经过工业区的路把泥渣土拉到山上,滑坡那天这是他来深圳看到最严重的事故。目前他依旧在等待老板发放他的3000多块的工资,回家再作打算。来深圳之前,他看到他的舅舅辛苦打拼20年后在深圳安了家,但他到深圳这个落脚的城市后,对于安家他想都不敢想。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