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2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142期:聋哑人的航模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2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5-11-12


Screen Shot 2015-11-12 at 12.05.50 AM.png




1.jpeg
在浙江嘉兴市民广场,66岁的聋哑人李英华拿着用旧泡沫板、鱼竿和自制电动机等制成的模型飞机试飞。其貌不扬的他,已经从事航模制作30年。李英华在自身条件制约下,从一名对航模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自学成为制作经验丰富的航模爱好者。能像鸟儿一样在蓝天上自由翱翔,是李英华从小的梦想。(图/文 嘉兴日报 田建明)




2.jpeg
年幼时,李英华神往的是真正的飞机。他的继父作为一名空军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一度带着李英华在福建龙田空军机场工作和生活。童年的李英华时常盯着飞机从起飞到逐渐消失在蓝天白云里。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在他心里埋下在天空翱翔的梦想。他至今还记得幼年时和小伙伴一起用泥巴捏飞机模型的往事。图为李英华用手语向来访者介绍自己制作航模的经历。




3.jpeg
自幼聋哑的李英华自然圆不了空军梦。从嘉兴市一家聋哑学校毕业后,他进了棉纺织厂工作。1985年,李英华重拾起了儿时的蓝天梦,他找来了一些航模制作书籍和材料,开始自己摸索着制作模型。图为李英华为电动马达抛光,一丝不苟。




4.jpeg
半年后,一台木制的油汽压燃发动机飞机模型诞生了。虽然试飞的成功率只有70%,飞行时间只有10分钟,但已足以激励着他的蓝天梦。图为马达切面经过抛光之后,呈现出镜面般的光泽。




5.jpeg
30年来,他制作过的螺旋桨900支,目前存放的可飞行的航模30多架。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锂电池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李英华学会了用铜丝自制无刷发电机,彻底摆脱了压燃机笨重的技术难题。图为航模用的发动机都是李英华一圈一圈缠出来的。




6.jpeg
在李英华自制的飞机模型中,最大的单翼长1.9米,最小的诞生于去年5月5日,仅手掌大小,重不到3克。图为李英华手拿微型航模。




7.jpeg
这款最小的航模飞机,仅重2.9克,于今年5月5日试飞成功,经充电后可飞行30秒。




8.jpeg
陈师傅和李英华同为航模爱好者,两人用简单的手语交流。




9.jpeg
李英华的家,面积仅两平方米的走廊挤满了他的航模制作设备,台钻、热割锯和工具架一应俱全。房间里挂满了制作好的大大小小的各式航模。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jpeg
李英华随身带着纸笔与他人交流。天气晴好,他便拿起自己的航模外出放飞。




11.jpeg
妻子离去,女儿出嫁。现在,李英华心里装的都是那片蓝天和自由翱翔的梦想。每次试飞,李英华总是带着宠物狗做伴。除了航模飞机之外,只有这只狗伴他安度晚年。




12.jpeg
走在街上,漂亮的航模飞机总是众人的焦点。




13.jpeg
试飞前,李英华一次次地检查机翼和尾翼。




14.jpeg
李英华拿着遥控器测试风向,逆风飞翔是最大的技术挑战。




15.jpeg
试飞失败,单翼长1米的航模折翼。李英华说要重新做一只单翼为1.9米的,让这支机身重返蓝天。




16.jpeg
李英华用手语加手写与搭档陈师傅交流。




17.jpeg
与搭档陈师傅配合着,又一架新制作的航模飞机试飞成功。




18.jpeg
李英华的航模飞机飞行高度可达300米,比一般的风筝还高。




19.jpeg
通过自制的航模飞机,聋哑人李英华飞出了人生的雾霾,在蓝天上任意翱翔。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2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5 03:05 PM , Processed in 0.03491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