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回复: 0

[史地人物] 《中国人的一天》第2076期:绚烂的艾德莱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7 07: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腾讯新闻  2015-09-07  本期作者:于雷


Screen Shot 2015-09-07 at 7.28.13 AM.png



1.jpeg
今年28岁的努尔曼古丽家住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2010年毕业于北京民族大学应用英语专业的她当时一心想去法国深造,并已通过相关考试。但拗不过父亲的意愿回到家乡创业,办起服装厂。慢慢找到感觉的努尔曼古丽生产出的以艾德莱斯为元素的服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图为努尔曼古丽(左一)在指导库车县热斯坦街道模特队队员走秀。(图/文 新疆日报 于雷)




2.jpeg
2011年,在父母及当地妇联、街道办事处的帮助下,努尔曼古丽开办了库车县博热司榄服装厂,现有员工85人。




3.jpeg
创业之初的服装厂只有50平方米,10来名员工,主要为来料进行加工。服装厂位于当地棚户区改造社区,很多居民生活较为贫困。努尔曼古丽挨家挨户动员,鼓励社区妇女到服装厂就业。现在,服装厂采用流水线作业、计件工资,员工每月最高可以拿到4000多元,少的也有2500多元。图为开工前,女工依巴代提在记录上一天的产量。




4.jpeg
大学期间,努尔曼古丽经常“蹭课”学习服装设计,也参加过学校举办的服装大赛。身有一技的她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各类服装并制作样衣,再拿着样衣挨家挨户地在县城大大小小的服装销售店推销。一年后,销路逐渐打开。图为海布里且木(左二)在给工友派活。海布里且木是厂里的裁剪组组长。




5.jpeg
努尔曼古丽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天,她在前往一家服装店联系业务时遭遇车祸,住了3个月的院,听力也受到永久性的损伤。图为努尔曼古丽的母亲在厂里了解生产进度。活多时,努尔曼古丽的家人都会在厂里帮工。




6.jpeg
努尔曼古丽设计的服装多以艾德莱斯图案为元素。在她看来,绚烂多彩的图案就像盛开在春天的美丽花朵,那样芬芳、那样绚烂。图为努尔曼古丽在检查产品质量。




7.jpeg
努尔曼古丽在指导员工生产校服。厂里最近接了一笔3500套校服的订单,员工们这段时间经常加班赶制。“以前一些女工的丈夫不愿意让她们出门打工,后来也慢慢转变了观念。现在有些订单要得急,厂里经常加班加点到晚上一两点,男士们就经常守在服装厂的院子里,陪着自己的妻子加班,回家也不让她们干活了。”努尔曼古丽说。




8.jpeg
服装销售商来厂里收取订制的服装。服装厂生产的服装除销往南北疆,还销售到内地一些城市。“服装行业有一个规律,一种款式、一种花色流行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但我设计的一些艾德莱斯女装已经连续生产销售了3年多,同一款式的服装可以卖出三四千件。一些从北京、青岛等地来旅游的游客也很喜欢我们的服装,还让我订做呢。”言谈间,努尔曼古丽一脸自豪。




9.jpeg
努尔曼古丽在自己的品牌服装代理店了解销售情况。县里有很多服装经销商都想代理她的产品,努尔曼古丽最终选定了两家信誉好的服装店做代理。




10.jpeg
努尔曼古丽准备给北京的朋友发送服装产品目录,希望打开内地市场。




11.jpeg
服装厂员工海布里且木(左二)和丈夫查看新房装修进展。夫妻俩在服装厂打工,有了积蓄,自己建起一套160平方米的新房。




12.jpeg
工余时间,努尔曼古丽的母亲给大家送来一盒奥斯曼汁液,爱美的女工们相互描眉打扮起来。




13.jpeg
收工后,员工们三三两两离开厂房。员工大都住在附近,上下班很方便。




14.jpeg
努尔曼古丽准备为库车县热斯坦街道送去参赛服装。库车县今年起每季度举办一次服装设计大赛,各个街道都组建起模特队。




15.jpeg
努尔曼古丽在为模特队队员整理服装。




16.jpeg
模特队队员进行训练,这些服装都是努尔曼古丽提供的。她说很感激父亲当初为自己做的决定,让她走上这条既充满艰辛又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之路。服装厂之所以取名博热司榄(维吾尔语,意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也是鼓励自己永不气馁,永不言败。“我的目标是让1000人实现就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说完,她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下了“10000000”这个数字,这也是她的一个奋斗目标,年产值实现1千万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7:57 AM , Processed in 0.0403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