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2

[好摄之徒] 【摄影师】彭国兴:米厂装卸女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0 1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浪图片  2013.08.02 18:36:39

  【摄影师】彭国兴,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常年业余从事绘画艺术和文字工作,现专注于纪实摄影的创作。他不是专业的摄影人,却把摄影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彭国兴说:“我想用摄影去记录、呈现并传播我身边正在发生的被社会遮蔽和忽视的事实,期望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了摄影,而更加真实。”


“有温度”的纪实影像

文|严志刚

  在我的印象中,看彭国兴的纪实专题,总是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有凝重化的陌生感。他很善于用影像语言讲述洞庭湖区百姓的生活,并把自己的生活态度、人文情感和价值观,隐匿在他通过影像讲述的百姓的平常故事里,像嚼槟榔一样值得去咀嚼。他的纪实作品非常有味道,更有温度。

  这组《米厂装卸女工》,作品以人物情景和人物特写的组合方式,呈现了一群分别在寒雪和烈日下劳动的满身灰尘的农民女工。摄影师以充满敬仰的姿态带我们安静地观看一组劳动者的群雕,影像的讲述把人们带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并在一定的情绪中体悟到了与人生、与生命、与自己世界观都息息相关的主题,朴实、凝重,而又不乏些许的唏嘘,使读者在画面质朴的低饱和色调里读到当时现场摄影师的情绪,也会阅读和揣摩到具体影像人物角色的个性化表现。

  从艺术理论的层面来说,这是把一定情境中的特定人物的特征集中收入在作品之中,丰富而不拖沓;从摄影的态度层面来说,摄影师从严寒到酷暑,在洞庭湖区的米厂追寻拍摄同一群装卸的农民女工,这么恶劣的劳动环境,同样恶劣的拍摄环境,我们看到了一群没有逃避严寒、酷暑和灰尘的农民女工,我们也看到了同样没有逃避这些的摄影师,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得到同样满身灰尘的摄影师和他的满身灰尘的照相机。

  还有,镜头里近在咫尺的农民女工,那么笃定、从容,无视镜头的存在,对身边的这位摄影师已经不只是沟通后的接受,应该是摄影师和她们长期多次的交往之后,已经成了她们心中同一片灰尘里的工友。

  是这样一种摄影态度,决定了这组影像的温度。

  有很多的摄影人很愿意拍摄这种题材的纪实专题,但多是浅尝辄止式的冷眼相向,少有守望的耐心,少有深入的坚韧,少有与拍摄对象这样真诚的亲近,没有把镜头里的情绪与现场里的事件环境、过程及人物情绪特征有机地联接起来,结果拍出来的图片浮躁肤浅而枯噪无味。

正如我曾经表达过的观点——好的人文纪实作品,从来都是“有态度”和“有温度”的。一直以来,摄影的客观都被理解成为冷漠和不动声色的,实际上,角度的选择、语言的表达、瞬间的选取甚至取景器的剪裁,从来都是“有态度”和“有温度”的。人类共同拥有的是情感,唯有超越技术,才能让图片真正进入观看者的内心,“有温度”不仅仅是视觉语言上的追求,也是情感上的天然渴望。 想到湖南,便会想到湖南洞庭湖,就会想到长期拍摄洞庭湖区百姓生活纪实的摄影师彭国兴,特别期待这位摄影界的“洞庭之子”拍摄出更多关于洞庭湖百姓生活的有温度的纪实影像。



摄影师自述|彭国兴

  装卸工,曾经是多么司空见惯的劳动群体,它总是大场面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记忆中,当工业装卸劳动大量被机器取代,我们就逃跑式地开始了对它的遗忘和忽视。

  自从2007年开始,我多次去采访拍摄这样一群在米厂做装卸活的农民女工,每次回望她们这些艰辛,我更容易地读懂了我自己。

  洞庭湖畔“兰溪米市”,是全国十大米市之一,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从益阳市龙光桥镇李家垅村沿308省道到兰溪镇约5公里长的路上,两边遍布着的大大小小的大米加工企业,约有160家左右,年加工大米近60万吨,有来自附近农村的从业人员5000多人。

  其中有这样一个在米厂做装卸活的农民女工群体,她们的主要工作是为大米加工企业清理和装运糠壳子(谷壳屑),糠壳子被运往当地的生物质发电企业用于燃烧发电。

  这些米厂有两个大的装卸工作,一是成品大米的装车,二是装运这些糠壳子。成品大米包装多为50公斤一包,装卸只能由米厂的男工完成,现在大部分米厂已经用皮带运输机代替了人工。而装运糠壳子,需要现场机动地去清理、打包、抛装、码堆,这种装卸活一直由人工去做。因为糠壳子轻的缘故,这些工作全部留到了农民女工身上。

  我问这群女工:这么脏这么累的活,怎么都是你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女人做呢?一个58岁的叫蔡青的女工告诉我:“男人家有劲些唻,他们负责背米”。周边农村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米厂也就只有请这些大妈级的农民女工来做这个了。

  2013年6月20日,我乘车到兰溪镇,在一家叫“明星米厂”的企业,我再一次遇到了我曾经多次拍摄的蔡青她们这一群女工。这天天气非常炎热,户外温度达42度。蔡青她们从早晨八点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半才完工,收工前,老板叫他们清理和筛选完地上的约300斤稻谷,开工钱3块钱一袋。

  尽管已经非常疲劳了,女工们还是一口答应做完,但是明显做得慢了。62岁的盛家妈看蔡青在地上用手扒谷,慢得很,就大声调侃她:“嗯侬噶是拔卵毛捆蓑衣,是噶爬,是噶爬,慢得死,拿把扒子搞罗”。

  女工们说起话来像她们干的活一样粗俗,但是话粗理不粗,小憩的时候,女工们也喜欢插科打诨说些黄掉牙的笑话,她们可能觉得这样的放肆是一种发泄吧。这些情形真的跟我小时候对装卸工用粗俗苦中作乐的记忆一模一样。

  这天中午,女工们收工结账,糠壳子装车九吨,加上稻谷筛选,8名女工人均领取了42块5角钱工钱。

  女工们临回家时,蔡青觉得很委屈,她进办公室跟老板说:“你看天气这么热,再给我们加一点点高温费,要得不?”女老板不仅没有同意,反而诉起苦来:“米都卖不出呢,我们今年会亏死嗑,广佬说我们的米是毒米子呢,不晓得何噶有毒的,老子又冒放毒。”

  蔡青低头从老板办公室出来,不停地自言自语:“噶何得了罗,今年田里的谷会卖价不起唻”,她随手捡了两个包装袋,悻悻地离去了。

更多摄影师作品请见:www.pgx01.poco.cn

栏目编辑|马俊岩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03: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9 04:03 AM , Processed in 0.0547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