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3

[史地人物] 《大事件》:四个双城生活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3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图片  2014-10-22 14:53


1.jpg



2.jpg
9月1日,新的学期开学啦。虽然幼儿园9点才上课,但是家住深圳市龙岗区布吉的杜廷赫每天早上6点钟就要准时起床。就读于香港粉岭景盛幼儿园的杜廷赫每天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往返于家和幼儿园之间。 CICPHOTO/轩辕 摄




3.jpg
杜廷赫2010年出生于香港,父母都不是香港人,属于典型的双非儿童(其出生在香港,但父母双方都非香港居民)。图为9月5日早上6点15分,杜廷赫自己完成上厕所、洗漱。




4.jpg
9月5日早上6点半,杜廷赫一边伸懒腰一边吃妈妈喂的方便面。




5.jpg
9月5日早上6点37分,为了赶时间,杜廷赫一边喝奶,妈妈一边帮他穿袜子。




6.jpg
9月5日早上6点45分,杜廷赫跟着妈妈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跨境走读生活。杜廷赫的父母认为香港的教育、福利等制度比内地好,他们希望孩子能够享受香港的教育,以后可以在香港工作,让孩子在今后的道路上能有更多的选择。




7.jpg
9月5日早上7点,杜廷赫和妈妈乘坐公共小巴车前往罗湖口岸。




8.jpg
9月5日早上8点,杜廷赫在罗湖口岸等待过关前往香港。




9.jpg
9月5日早上8点07分,杜廷赫在罗湖口岸遇到了许多跟自己一样跨境上学的小朋友。2014学年开始,深圳的跨境学童已经超过2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双非”儿童。




10.jpg
9月5日早上8点18分,难得杜廷赫的妈妈亲自送他去学校,他们准备乘坐轨道交通前往学校。




11.jpg
9月12日早上8点左右,跨境学童出口岸进入香港后乘坐校车前往学校。往常,杜廷赫也是乘坐这样的校车前往学校。




12.jpg
9月18日,在香港幼儿园里的课堂上,杜廷赫在羞答答地完成老师要求的模仿任务。




13.jpg
9月18日,杜廷赫每天耗费在路上的时间要4个多小时,上课时难免会打哈欠。




14.jpg
9月18日,杜廷赫在香港的幼儿园里吃午饭,当天的午餐是炒米粉、玉米粥和橙子。




15.jpg
9月18日,香港的幼儿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所以事情都是自己做。杜廷赫吃完午饭后自己收拾餐具。




16.jpg
9月18日,杜廷赫在香港的幼儿园里写作业,一天的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每天7点前集中在罗湖口岸、皇岗口岸、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通关。下午16:30回到深圳,补习、做功课、晚上21点钟睡觉,这就是跨境学童上学日的标准作息表。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7.jpg



18.jpg
“80后”女孩卢芊羽家住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却在上海市闸北区上班,两地相距50多公里。她每天需要从昆山搭乘公交前往昆山火车站乘坐高铁,抵达上海后再搭乘地铁前往公司上班,整个行程大约1个小时。而1个小时的上班路程,对于多数在上海的上班族来说早已司空见惯。图为8月27日,下班后的卢芊羽搭乘高铁赶回昆山。 CICPHOTO/赖鑫琳 摄




19.jpg
8月27日,卢芊羽刷身份证进入上海火车站候车厅。2005年大学毕业后,卢芊羽从河南家乡追随姐姐来到昆山并居住在一起,不同的是她没有像姐姐一样在昆山工作,而是把第一份工作地选在了自幼向往的上海。也正是从那时起,她往返昆山与上海之间的双城生活正式拉开序幕。




20.jpg
8月27日,卢芊羽在高铁上梳理头发。




21.jpg
8月29日,高铁即将抵达上海站,卢芊羽和其他乘客等待下车。




22.jpg
8月18日,在上海多媒体产业大厦,卢芊羽与同事在开会。




23.jpg
8月18日,在上海多媒体产业大厦,卢芊羽在办公室办公。




24.jpg
8月18日,在上海多媒体产业大厦,卢芊羽在工作间隙活动筋骨。




25.jpg
8月18日,在上海多媒体产业大厦,卢芊羽在公司与她领养的两只宠物狗玩耍。




26.jpg
8月27日,卢芊羽准备走进上海火车站搭乘高铁返回昆山。




27.jpg
8月27日,卢芊羽返回到昆山的居住地——玉山镇团结村。




28.jpg
8月31日,卢芊羽(右)和姐姐在昆山玉山镇团结村租住的房子里敷面膜聊天。卢芊羽从19岁起与姐姐相依为命,姐姐是她最为放心不下的亲人。




29.jpg
8月31日,卢芊羽陪姐姐和姐姐的两个孩子在昆山租住的小区里散步。




30.jpg
8月31日,卢芊羽在昆山租住的房屋里辅导外甥女末末学习。




31.jpg
8月26日,在昆山玉山镇团结村,卢芊羽在窗台前望着窗外的灯火。




32.jpg
8月31日,卢芊羽陪姐姐一家在昆山中大未来城参观姐姐姐夫买的新房子,并为房子装修提出意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3.jpg



34.jpg
9月9日,施广坚自驾往返于广佛两地,车程大约1个小时。34岁的施广坚是8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2002年大学毕业后,他就一直在广州保利地产代理公司从事房产销售工作。  CICPHOTO/孙毅 摄




35.jpg
跟大多数80后一样,刚工作时施广坚买不起房子。但跟广州大多数打工族不同的是,他是广州本地人,可以暂时住在老城区的父母家。于是,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耗费巨资买一套市区房,对施广坚而言就成为了一件不是很紧要的事情。图为9月1日,施广坚总是早早就到了工作现场,如果还未到上班时间,他就能在车里小憩一会。




36.jpg
专心打拼十余年间,他升职、结婚,做了爸爸,收入渐丰的他不需要为子女的教育问题过分担忧,只是祖孙三代依旧共处一室,两室一厅的老房子不可避免会略显拥挤。于是,他开始考虑买一套自己的房子搬出去住。由于不需要顾虑户口及子女学位等问题,他的选择范围就不必局限在房价高昂的老城区,甚至不必局限在广州市。图为8月22日,由于每天往需要返广佛两地,工作日忙碌之余,施广坚早餐就用一盒牛奶简单解决了。




37.jpg
2011年9月,施广坚选择了一套位于佛山千灯湖一带的房子。图为8月21日,毕业季,施广坚的销售团队也迎来了一批广州技工学院的毕业生。样板间内,他正在给年轻的团队讲授售房策略,但让他感到略失落的是,这些学生大概也会干上一两年就辞职,他们会觉得这一行太苦太累,像他这样从基层开始摸爬滚打坚持奋斗12年的员工,已是凤毛麟角。




38.jpg
名片、计算器、笔和广告资料是施广坚的工作中不离手的必备工具。




39.jpg
佛山房价八千多元的均价远低于广州市区,每月施广坚需还贷款两千多元,女儿依旧在广州老城区读名校,他和妻子有了自己的温馨小家,周末一家人可以在佛山相聚。图为8月25日,在祖庙附近的商业街上,一家四口正享受着幸福时光。




40.jpg
8月22日,施广坚每天的工作是从读报开始的。带着自己的团队,他一早就要浏览广州各家报纸关于房产的所有信息,他必须要在工作中及时准确地把握房产动态。




41.jpg
8月22日,十二年来,做房产销售工作的施广坚每天电话不断,甚至一天接打电话近五百次。靠着努力,五年前他成为销售经理,带领起自己的团队,耳边电话铃声略少了,家人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42.jpg
9月1日,晚上7点多,施广坚仍在发微信联系客户。国庆房产大促销活动马上就开始了,晚上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




43.jpg
8月25日,施广坚下班后在佛山的家里陪大女儿玩,他往往回家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开始陪大女儿多多玩游戏。




44.jpg
8月25日,对于施广坚来说,周末虽令人疲惫但幸福宝贵,他尽量带孩子们出去玩,尤其是大女儿多多,总会非常开心。




45.jpg
8月25日,出去玩时施广坚和妻子都会给两个孩子备好食水,夫妻俩非常默契地照顾着两个小宝贝。




46.jpg
9月2日,大女儿多多上学第一天。多多对陌生的学校有点不习惯,一直粘着自己的爸爸。离开前,施广坚留给多多一个亲吻,鼓励她要勇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7.jpg



48.jpg
谢征,男,北京80后。妻子冯美,天津武清人。虽然夫妻俩在北京有一套1居室的住房,但因为1岁多的女儿由冯美在武清的父母照看,夫妻俩为了每天与女儿团聚,便开始了他们的“双城生活”。图为8月27日早上6点41分,谢征、冯美夫妇开车前往天津武清火车站。  CICPHOTO/李芳宇 摄




49.jpg
武清距离北京50公里,从天津武清到北京南站乘坐高铁上下班,每人每个月的交通成本近2000元,但比起北京的高房租、居高不下的房价和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收紧,很多在北京打拼的异乡人选择定居武清。高铁的开通,让更多人加入了“双城生活”。图为8月27日早上 6点45分,谢征、冯美夫妇在武清高铁站附近购买武清当地特色早餐“大饼卷一切”。




50.jpg
8月29日早上7点02分,谢征、冯美夫妇拎着热乎乎的早餐到达天津武清火车站。




51.jpg
9月12日早上7点12分,谢征、冯美夫妇在天津武清火车站乘坐扶梯前往车站站台。




52.jpg
8月29日早上7点20分,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谢征、冯美夫妇一边吃着早餐一边与同车的好友们聊天。据谢征介绍,往返北京与武清的人已经聚成了一个朋友圈,大概30人左右,其中有15个人每天往返。他们早上经常一起走,晚上彼此交流一天中的趣闻乐事,几乎每个人都有与工作有关的代号,比如建行哥,山电哥,瑞星哥,金融姐。




53.jpg
9月12日早上7点47分,谢征与冯美乘坐高铁抵达北京南站。




54.jpg
8月29日早上7点50分,冯美从北京南站转乘地铁4号线。




55.jpg
8月29日早上7点54分,冯美在北京乘坐地铁4号线前往公司。




56.jpg
9月11日,为了节省购票时间,谢征、冯美夫妇都办理了“中铁银通支付卡”,属于预付卡,快速购买火车票。




57.jpg
9月11日,谢征、冯美夫妇在“中铁银通支付卡”专用机器上取北京南到天津武清的车票。




58.jpg
9月8日,每天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是谢征、冯美夫妇俩最幸福的时刻。




59.jpg
对于谢征来说,选择“双城生活”,不单纯是因为房价或物价,更多的是为了孩子能拥用简单、自然、美好的童年。很多生活在北京的家长都有这般感叹:住在5环里的孩子大多是在商场长大的,商场里的亲子班、少儿英语、玩具店、电影城、室内乐园拼凑出他们的童年。谢征的女儿1岁半了,姥姥每天领她去小区旁边的花园看花,在绿草上蹒跚学步。从旁边小学里面传来的广播体操的音乐,她总是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大人总能在孩子的笑脸面前得到安慰和放松。图为9月8日,假日里谢征、冯美夫妇带着女儿在户外感受自然的乐趣。




60.jpg
细数这一年的“双城生活,谢征说:“每天往返两地,让我们感觉的不是疲惫,而是一种大城市找不到的安心与宁静。”谢征回忆起结婚前,冯美曾经问他:“如果咱们结婚,你会和我去武清生活吗?”他回答:当然会。图为9月8日中秋节,谢征、冯美夫妇全家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8 05:30 PM , Processed in 0.0552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