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
摄影/赵宇 编辑/邹怡
腾讯网 2014/02/13
大学无疑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屏障,我曾一直以为离开了这道屏障,我们就离开了天堂,但现在我有些动摇了。我就读的大学不是什么“211”更不是“985”高校,只不过是一个坐落于大别山深处,交通以汽车为主,没有五星酒店,没有繁华夜店,城区到火车站大概会有1个小时距离的普通二本学校。
高三时,班主任总会在我们泄气的时候鼓励我们,“大学就是你们人生轨迹的一个转折点,只要能到达就是好事。你们会发现哪里是乐土,一片滋生你们人生之路的乐土。
2011年我进入大学,今年刚好大三。在大学的这3年里,我发现这不是我心中所想象的大学,曾经幻想过图书馆、丰富的课外生活、和谐的宿舍关系、透明的公开选举,可现实并非如此,相反更多的是迷失,彷徨,没有目标,得过且过。
2012年5月,又听闻有一位同学跳楼,从宿舍的7楼坠楼。事发时,只有她一个人在宿舍。我不知道她为何跳楼,但我唯一能肯定的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承受了太多太多,前途,家庭,人际关系都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我开始对我身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学校有了一丝丝的疑问。
我拍摄这一个专题并不是要为当代大学生作像,我只是想记录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这个学生时代。从选题策划到拍摄正式开始一共历经了半年时间。我一直在责问我内心到底要表达什么,但我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不想扮演救世主的角色,我没有那个能力和抱负,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个与我肉体切实相关的世界里抽离出来,带着大家一起关注大学生的现状。我也一直试图想要脱离主观,呈现一个客观的学生生活的面貌,但当真正想从这个与我水溶交融的世界抽离出来并非易事。
拍摄,更多是我的一种自我救赎。当现实与人们的期望值产生落差的时候,我想我们才能把这世界看得更真切,才能看得更清楚。
如今的大学生不比30年前,那个时候上大学就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开介绍信,找组织关系。但随着扩招之后,上大学变得极其容易。有通过正规高考制度进入大学的,也有凭特长亦或是艺考的方式。进入大学的多渠道注定了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注定了这个曾经的辉煌最终走失。
在拍摄过程中,我很庆幸我发现了很多。其实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的在校生活条件、学习环境甚至人身安全都是不可能全部得到保障的,一旦出了任何事,学校都可以撇清关系,那么最终去承受的只有他们自己。但这个社会更多关注的是每年大四毕业的时候无数大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又有多少大学生将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而极少的去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只是单纯的看重一个结果。
一个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的关注,我想这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不是他们不够优秀,不是他们没有建树,只是这个社会变的太快。而我想通过大学生的宿舍生活,校园生活,校外环境以及与大学生息息相关亦或是大学城的扩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进而展现一个人们未曾看到过的画面。但无论如何,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或是去向问题都是需要社会关注的,并亟待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