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图片 2015-07-24 本期作者:时鹏 张瑞
中国拥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水下文化遗产丰富,但直至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还是一片空白。1985年,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打捞出大批中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并将盗掘的珍贵文物在阿姆斯特丹拍卖,获取高额利润。此事引起国际考古学、博物馆学界的强烈不满,并引起中国政府及文物部门的关注,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做出的直接反应就是填补学科空白,开展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图/文 大浙网 时鹏 张瑞)
东极岛位于东经122.4°,北纬30.1°之间,被东海包围,隶属舟山普陀区东极镇,是我国最东边的人居岛之一。舟山海域是五代两宋乃至元明清远东贸易的中继站和中转港。目前,65处水下文物疑似点已进入考古队的法眼。
水下考古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选拔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共培养出80多人,至今还活跃在一线的仅剩50多位。
这次中国水下考古队,来到舟山东极岛海域,将对达直岙遗址和疑似二战时期“里斯本丸号沉船”遗址进行探摸。
每次出任务,考古队都雇佣当地的船只临时作为考古船,船上装满了气瓶和各种设备。
下水前,此次任务的执行队长梁国庆给队员布置任务。队员们来自浙江舟山、宁波,辽宁,山东等地。
一位队员正在对气瓶压力进行检测。水下考古发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做很多,对潜水设备要进行详细检查。
下水前,梁队长在观察水流方向和速度,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下水。
一般情况,2个人为一组,同时下水,需要带上潜水装具,入水后还要冒出水面,向应急潜水员做个表示“一切正常”的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