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二代的野草童年
摄影/谢慧 编辑/邹怡 2015-06-18
湖南怀化辰溪县的一个普通村庄,这里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孩子刚生下不久,父母就把他们留在家里给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去城市打工挣钱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销,而孩子们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被称为“留守儿童”。
2010年5月3日,小静静坐在门口开心的照顾着自己的弟弟,她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在浙江打工。(本专题所用名字均为化名)
2014年4月30日,已到学龄的小静静(左二)和弟弟(左一)放学了,姐弟俩携手向家的方向跑去,学校离他们的家有一公里左右,这段路全靠步行。
2014年10月2日,小静静和弟弟站在邻居家门口玩,即使是十一长假,爸爸妈妈也不回家,她和弟弟就这样独自长大。
灰水谷从小就是村里是有名的“调皮蛋”,2011年2月5日,3岁的灰水谷拿着家里的话筒模仿着电视里明星唱歌的模样,因为灰水谷不愿把唱歌的话筒给旁边的友才玩,于是友才大哭了起来。
小静静的弟弟和同村的灰水谷坐在木梯上玩着手机游戏,现在农村孩子虽然没有手机,但都抢着大人的手机玩,两个小男孩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灰水谷与村里的小伙伴在乡间的小路上玩自行车,这些小伙伴大多也都是留守儿童。目前村里几乎都是孩子和老人,连中年人都少见。
刚刚从邻村医务室打完针回来的妹陀,一个人安静的躺在床上不说话,而哥哥灰水谷和朋友在床上玩游戏。独自成长的日子,让留守的儿童们很早就学会了生病也得自己扛。
妹陀一个人坐在长凳上用奶瓶喝着水,她生下来3个月不到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玩累了的灰水谷,有时候也会一个人安静地呆会。
灰水谷跑到祖母家“捣乱”,年迈的祖母抓住他的手,又舍不得打他。因为爸妈都在外地打工,灰水谷和妹妹一起跟家里的老人相依为命,而这样的家庭结构,让老人们对待孩子的时候更多是纵容。
年近七旬的谢柏,把大儿子的两个孩子拉扯大了,又开始带起小儿子的两个孩子来。他一边吃饭一边背着小孙女,“没办法年轻人要挣钱,我们老人只希望儿女们都过好点。”谢柏说。
回家路上,强强飞快地跑在奶奶的前面,他刚跟着奶奶到地里干完农活。强强的爸妈在城里做生意,平时没有时间照顾他,奶奶是他最大的依靠。
小米跟着奶奶来到邻村的亲戚家做客,由于对环境感到生疏,小米靠在柱子上一语不发,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这样的社交让她感到局促。
在村里,一栋栋的楼房拔地而起,都是大人们外出打工挣了钱,然后把钱寄回来修缮屋子,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村里的老人们年轻时也曾短暂地出去打过工,现在他们的孩子在外更加职业化,回家的时间也更少了。
傍晚,村里的一些孩子在小溪里一边洗澡一边嬉戏着,无忧无虑享受着童年的乐趣。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留守儿童生活在没有父母教育的天地里,就像野草一样,在农村的土地上渐渐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