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2

[史地人物] 《摄氏度》No.147期:二月二,一位剃头匠的坚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08: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3-21 06:48 AM 编辑

      赵宝宝师傅,今年57岁,山西盂县人,是县城里地地道道的理发手艺人。他18岁跟着父亲当学徒,后子承父业,经营着盂县城东关街的这家理发店。
      理发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店里至今仍然使用推子和火钳。店内最显眼的是两把60年代的转椅,那转椅铺着黑色人造革垫子,虽然陈旧,但坐上去却非常舒适,很适合给老人剃头,剪发。
      随着农历二月二的临近,赵师傅店里的顾客比往日多了些,他一边给老人剃头一边讲述二月二龙抬头理发的旧俗。据说二月二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其实,农历“二月二”多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前后。旧时,过了“二月二”,农民们就要忙着春播,于是赶紧剃头理发,准备新的农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二月二”理发的传统。
      ■本期主编:刘 昱
      ■整理编辑:苏 航
      ■本期摄影:赵五明 刘其建


1.jpg




2.jpg
这里是当地县城最老的街——东关街,在六七十年代这里是县城里最繁华的一条街。




3.jpg
这家位于县城东关街的理发店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理发店内摆设着铸铁理发椅、铁皮吹风机、鐾刀布以及各种老式理发工具。




4.jpg
这位就是理发店的主人,赵宝宝师傅,其手艺继承于他的父亲。




5.jpg
老理发店至今保存着传统的刮脸方式。




6.jpg
修面时将椅背放下,让顾客平躺,静静享受刮脸的那种舒服。




7.jpg
顾客躺在老椅子上,享受着店内自制的剃须膏。




8.jpg
所有理发工具都上了“岁数”。




9.jpg
所有理发工具都上了“岁数”。




10.jpg
赵师傅用老式的水龙头给顾客洗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用鐾刀布打磨剃刀。




12.jpg
赵师傅准备给顾客刮脸。




13.jpg
工作中的赵师傅。




14.jpg
他们休闲的理发,休闲的聊天,在繁华的小县城,享受着淡定和从容。




15.jpg
斑驳陈旧的外墙向过往路人彰显着这家理发店的悠久历史。店门还是老木框门,一开就会“吱吱”作响。店内摆放的老式理发椅,可转、可躺、可高、可低。




16.jpg
这些曾被年轻时尚姑娘们坐过的老椅子,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艳福,只剩下两鬓斑白的老头们肯光顾它们了。




17.jpg
理发店的角角落落都会勾起人的怀旧感。




18.jpg
手动“推子”。




19.jpg
赵师傅自制的理发膏。




20.jpg
许多老人都迷恋这个老理发店。这里可以提供剃头、刮脸、掏耳等一条龙服务,而这些服务在现代理发店都不多见。




21.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1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剃头师傅边抽烟边理发?
我还见过五官科医生边抽烟边看病,十多年前在苏州的专科医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7 07:50 AM , Processed in 0.0605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