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休闲时尚] 纪录片在中国开始流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8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ssociated Press

年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国内票房呈现爆炸式增长,不过增长点并不是来自于深刻的社会题材,而是源于大众对娱乐圈纪录片的兴趣激增。

据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三部国产纪录片在国内影院创下了人民币2,150万元(合34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较上年增长逾15.5倍。

一部基于台湾男孩乐队五月天(Mayday)世界巡演而拍摄的纪录片荣登榜首,创收高达人民币2,110万元。另一部关于中国摇滚界传奇人物崔健(Cui Jian)的音乐纪录片收入人民币30万元票房,排名第二。

这些数字已经足以使一些业内人士感到振奋。

屡次获奖的导演范立欣(Fan Lixin)说,我实在是太开心了。他执导的作品《归途列车》(Last Train Home)是一部讲述农民工春节反乡难的纪录片,凭藉该作品范立欣收获了艾美奖(Emmy awards)两项大奖。

范立欣说,在中国,纪录片长期以来一直做为用于政治目的的宣传工具。对中国的大银幕来说,谈论上访或艾滋病(AIDS)等问题都太过于敏感。

但他说,15倍的票房增长率意味着纪录片专题真正意义上的回归。

一部以纪录片形式上映的同名真人秀《爸爸去哪儿》(Dad, Where Are We Going?)以约人民币7亿元的票房一举成为今年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专家分析,这种电影将有助于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引领一种纪实性真人秀纪录片的趋势。

范立欣说,去年票房高的电影都是偶像型纪录片,这种类型的纪录片很容易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范立欣近期将发布一个新的纪录片,题材是关于中国的歌唱选秀电视节目。在不久的将来这类纪录片将成为主流。因为他们更容易通过审查。现在纪录片需要走进电影院。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hina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这份报告还显示,另一部获奖纪录片《千锤百链》(China Heavyweight)去年全国票房收入仅人民币7万元,该片纪录了一个拳击教练在四川农村寻找可塑之徒的过程。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He Suliu)说,社会意识类纪录片的失败应归咎于市场的不成熟。中国观众的普遍心态仍旧浮躁不安,他们更青睐节奏轻快内容轻松的作品。

中国国家监管机构2010年曾表示,作为努力提高国家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于能够生动展示中国发展和进步的纪录片将予以大力支持。

据官方媒体报道,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2010-2013年间国产纪录片产量增长了三倍。在此期间,纪录片在电视上的播放时间同样增长了三倍,从今年开始,监管机构要求所有(34个)省级卫星频道平均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30分钟,藉此打压那些“过度娱乐”的电视节目。

何苏六提出,虽然最近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A Bite of China)已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但中国仍然缺乏此类好作品。他说,在纪录片行业我们仍然缺乏极具观众意识的专业团队。

他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展现出了大多数人的追求:简单的幸福和温暖。

Lilian L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4 05:17 PM , Processed in 0.0449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