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4|回复: 0

【百千法门】大宝法王:所谓法,是一种改变身心的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ebwxgetmsgimg.jpg

事实上,所谓法,是一种改变身心的方式,尤其是心灵。」贪心很重的人,经由不断提醒自己改变,贪心渐渐变小,这就是修行;嗔心重的人,经由不断提醒自己改变,嗔心渐渐变小,这就是修行。向内修持,转变自心,就是佛法。所以,在工作、日常生活都可以修行。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觉得越来越忙,从事课诵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我随时观察自己的心和身语行为是否利益他人,这是我不共的修持方式。」

记得小时候每天都有早、午、晚课,每次至少一小时,但那时常常当成例行功课;但现在接触到很多朋友,结了很多善缘,现在我连在个人时间、甚至睡眠时,都还会感觉到和朋友在一起,并未远离朋友,这对我来说,就是活生生的修行。

以前禅修的所缘境不够清楚,现在则活生生地在眼中、在心中,帮助别人、利益别人,现在对我是活生生、热乎乎的东西。(接着,法王干咳了一下,但是安慰大家说,请别担心,我还没感冒,小时候念经念累了,就会想如果病一下多好。藏医看病有时要看尿液,有一位喇嘛为了装病,就把酱油倒进尿里,我想,至少我到今天还没这么做吧。)活生生感受众生的喜乐,你就会想改变。

「不要忘记众生,这是很重要的」,无论到世界任何地方,眼里所见、心里所想,无不是众生,这是大乘修行的重点,「不忘众生,不舍众生,随时忆持众生」,这样佛法的基础就扎实了。

修行要先感动自己,法王提醒说,如果能够活生生感受到众生的苦乐,这样你才会由衷想改变自己、调整自己的心,这样感动自己的缘才会俱足。一般比较自我的人常想:我就是这样啦,我有自由,也过得不错,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当你想着别人,就会想要改变自己」,当你更在乎别人的苦乐,激励自己改变的缘就具足了。

「心中放着众生,这是很重要的。」法王说,「对众生的关爱,像珍宝一样放在心里,一切烦恼的对治法,才会发生作用。因为我知道我心中有慈爱的珍宝,所以我真诚想改变自己来利他。」法王举例说,当你遇到一个最爱的人,当下你所有的疑惑都消失了,其他东西也都不需要了,你决定可以跟他过一生了,菩提心,就是这样。

  一旦你有了清楚的目标之后,修持佛法并不困难;否则学佛只是会让你变得更忙、妄念更多,只是多了一大堆见解、多认识了一大堆本尊,那只是教条式的佛法,要在生活里真正的利他,这才重要。

你和观音菩萨「心的关连」是什么?
法王说,常常有人来问我要修哪个本尊,修观音好不好、修度母又如何?如果你连你和观音菩萨「心的关连」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不知道慈心而去修观音,就只知道「他是个四只手的人,但连怎么和他握手都不知道」,那就像在虚空中忽然迸出一位本尊,很难落实在生活中。「所以,慈心、悲心和空性的基础是最重要的。」有些人是因为生活里有了烦恼,或者是心里空荡荡的,想找点东西填满那种空虚感才学佛。不过,有些人家庭本来还算和谐的,一学佛太投入,就硬要「把佛法带进生活」,以为学了金刚乘就要把一大堆金刚铃、金刚杵弄进家里,结果大家都觉得你怪怪的。「其实直接把生活里的困难拿来禅修,这才是生活里的修行,才是把佛法融入生活。」

「所谓的法,就是调整自己、让心转为善的方法。」法王再次总结。那到底谁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呢?就是上师,我们要找一位具传承、具德、拥有无谬口诀的上师。但上师分很多种:一种是实修的上师,那就是真正的依止处;一种是知识的老师,也值得在学问上跟随他多闻思;另一种是显相的上师。所谓上师,未必是人类,逆境挫折都可能是我们的上师,连四季的变化都是我们的上师,深刻观察并思维,会发现四季正以连续性的转变,教导我们活生生、热腾腾的「无常的口诀」。佛法不只是你听闻来的,眼睛看到的,心里所感受到的,无一不是佛法。

webwxgetmsgimg (1).jpg

我们要让心有机会放松、平静、休息,所以要安排禅修、课诵,来解除心的逆缘,就是散乱、迷迷糊糊像重感冒。现代人都太忙,工作有太多压力,有太多事要做,连到中心共修,上师也有一大堆的事给你做,法王开玩笑说:「你不做,就说你违背三昧耶!」要经由禅修,得到内在的喜乐,而不是外在,每三小时至少让自己静下来十分钟,「Please!(拜托!)」法王用英文说。

心的确会放纵、外驰,但它总会回来,要准备一个家,让心回来,让心有个休息、放松的地方。让心平静下来很重要,每天要有时间专一不散乱地在所缘境上禅修几分钟。法王再举了先前举过的「国王与聪明大臣」的故事说,故事里的国王,想把满屋子金银财宝搬到新家,但又不信任别人,就叫他最相信的大臣,在一昼夜间把所有东西搬过去,他会重重有赏,大臣拚了命的搬,终于全部搬完,并且如期完成,也得到一大堆奖赏,他累坏了,就这样「呼!」躺了下来,放松就是这样,当心累坏了,就这样全部放下!所以,禅修首先就是要放松。我们的心总不满足,心满足就会放松下来。譬如说我们今天聚在一起,已经是一项成就,这在五六十年前是不可能的事,就像一场梦一样,要知道这是很难得的事,心很满足就会很放松。

法王接着谈到贪欲。嗔恨只是偶尔生起,但贪欲却会一直跟着你、缠缚你。他说西藏有个比喻说,贪欲就像一个热杯子,想抓,太烫手;不抓,又会掉到地下摔破。这样「不能抓又放不下,就是贪欲」。

法王说,解决方法是首先要观察如何生起贪爱心,我们对可爱、乐的对境,不自觉就只看到它好的一面,就像触电一样,接着就想得到它,心就开始变得不理性、不自由,喜欢一样东西,完全是因不理性的心造成的(和对境如何无关),就像一颗假钻石,以为它是真的时,贪爱程度是一样的。贪欲不节制,我们就会变小偷、强盗。

法王这里提到,当我们慈悲众生,这算是一种贪爱吗?法王说,慈悲和贪爱的共同点是「不舍」,慈悲是放不下、不舍任何众生,但慈悲是理性的,它不会控制你、缠缚着你,让你失掉心的自在,它更为开放、宽广、更自由。法王接着说,在家人处理感情常用不理性的方式,最后贪爱会变成嗔恨。有对夫妇就是这样,他们已经互相嗔恨到不讲话了,但有一天先生有事,第二天必须早起,就留字条给太太说:「明天早上九点叫我起床。」没想到第二天张开眼睛已经十点了,他就又急又气想质问太太,但马上在身边发现一张纸条:「现在九点了,再不起床,快来不及了!」夫妻互相之间要成为彼此快乐的因,而不是痛苦的因。

关于贪欲,还有一个故事,法王说,大家也许听过。有两个和尚要过河,河边有位女郎说:「我生病,不能碰水,请抱我过河。」年轻和尚婉拒了,年纪大的和尚说没关系,那我抱你过去,过了河,放下女郎,两人走好久以后,年轻和尚终于忍不住质问年纪大的和尚为什么抱女人,难道不怕破戒?老和尚这才说:「我已经放下好久了,难道你还抱着?」贪欲就是这样的,心里有没有放下,才是重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01:11 PM , Processed in 0.041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