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回复: 0

英下院否决对叙动武 美或单独行动 师出无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30 06: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下院否决对叙动武 美或单独行动 师出无名



英下议院否决对叙动武提案 美将“按自己的时间表”行事
美国官员称可能单方面对叙利亚采取行动
“师出无名”让“寡助”的美国不得人心



英下议院否决对叙动武提案 美将“按自己的时间表”行事

2013年08月30日 13:02:1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 综合本社驻外记者报道:英国下议院29日晚投票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提案,首相卡梅伦表示将“据此行事”。同时,美国政府表示,将“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对叙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作出回应。


 
 经过长达八小时的激烈辩论,英国下议院以272票赞成、285票反对的比例否决了政府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提案。卡梅伦说:“这说明代表英国人民意愿的议会显然不愿意看见英国采取军事行动……政府将据此行事。”他在辩论中承认“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认定哪一方使用了化学武器”。


  德国总理默克尔29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就叙利亚局势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叙利亚冲突只能通过政治手段加以解决,必须继续努力促成第二次叙利亚问题日内瓦会议。

  加拿大总理哈珀29日说,加拿大认同和支持盟国对叙利亚采取必要的有力行动,但加拿大本身目前没有对叙发动军事行动的计划。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9日强调,中方反对任何人使用化学武器,谁使用谁就要负责任。各方应为调查小组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在查明真相前,各方应避免预判结果,更不应强行推动安理会采取行动。

  王毅重申,在事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各方应保持冷静、客观。采取单边行动难以解决问题,其合法性也将遭到质疑。政治解决仍是叙利亚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

  美国政府发言人玛丽·哈夫29日表示,美方将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对叙利亚政府上周在国内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作出回应。哈夫说,奥巴马总统将继续与盟国保持密切磋商并作出决定,但美方“会按照自己的时间表作出自己的决定”。

  同日,美国联邦众议院140名议员联署了一封致奥巴马总统的信件,要求他在决定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前,获得国会的授权。

  美国媒体29日报道,美军“斯托特”号导弹驱逐舰将于29日晚些时候抵达叙利亚附近的地中海海域,这让美军在该海域的导弹驱逐舰达到5艘。

  叙利亚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副总司令法赫德·贾西姆·弗拉杰29日说,叙利亚军队和人民将坚决回应可能针对叙利亚发起的军事侵略。弗拉杰说:“勇敢的叙利亚军队和人民已经做好准备,将坚决回应一些大国针对叙利亚发起的任何形式的军事侵略。”

  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发言人哈克29日说,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真相小组将于31日撤离叙利亚,但此举与西方国家可能军事干预叙利亚的传言无关。


美国官员称可能单方面对叙利亚采取行动
2013年08月30日 13:43: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8月29日电(记者易爱军)英国议会下议院29日投票否决政府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提案后,美国官员放话说美方可能单方面采取行动,以回应叙利亚政府上周“在国内冲突中使用化学武器”。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凯特琳·海登29日晚发表声明说,美国将继续就叙利亚问题与英国进行磋商,但奥巴马总统的决策将以美国利益最大化为主导。她说,奥巴马认为美国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对违反有关化武国际准则的国家需要“追究责任”。

  奥巴马政府一直寻求与英国和法国等盟国协同采取行动。尽管英国下议院对政府军事行动提案的否决不具约束力,但首相卡梅伦表示将“据此行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一名匿名政府官员的话报道说,现在美方单方面采取行动成为一种“可能”。这名官员说:“我们在意他们的想法,我们重视(磋商)进程,但我们将作出需要作出的决定。”

  美国政府高官29日晚通过电话向国会领导层通报军事打击叙利亚相关情况。在历时90分钟的通报中,15名议员提出包括军事打击经费来源等一系列问题,但政府官员没有回答这一问题。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承认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承诺在军事行动开始前后提供更多信息。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和国家情报总监等高官也出席了通报会。但据美国“政治网站”报道,这些官员没有提供多少细节,也没有明确采取军事行动的时间表。

  白宫发表声明说,国会议员的意见对总统作出决策“非常重要”,政府将继续与国会保持接触。

  奥巴马28日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叙利亚政府掌握的化武一旦失控并落入恐怖组织手中,则有可能用于对付美国。他将以“有限和适当的方式”回应叙政府21日在首都大马士革郊区使用沙林毒气的行为,以免美国卷入叙利亚冲突。  最新民调显示,大约60%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不应军事干预叙利亚冲突。叙利亚部分邻国和俄罗斯也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军事介入。一些美国议员则要求奥巴马首先获得国会动武授权。


“师出无名”让“寡助”的美国不得人心
2013年08月30日 17:39:10  
来源: 新华国际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记者朱永磊 徐倩)“我们已经准备好实施任何选择,如果奥巴马决定采用其中的一种。”26日,针对叙利亚问题,美国防长哈格尔突然作出上述表示。此番表态一出,被国际舆论解读为美国已经做好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准备,紧接着就有美官员声称准确的开战时间已敲定。尽管已经过了传言中要开打的29日,叙利亚上空仍然没有响起美国及其盟国的炮声,但其周边不断集结的重兵,让战争气氛显得愈发浓重。

    美国缘何执意要用武力解决叙利亚问题?对此,美国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叙政府使用化学武器触及到美国的“红线”。早在去年8月,奥巴马就在此问题上警告过叙利亚政府。然而,该解释只是出自美国之口,至今缺乏有力证据支持。从叙利亚当前局势看,政府军在国内战局全面掌握主动,又适逢联合国调查小组入境调查期间,在这种情况下主动使用化学武器,从情理和常识上分析,纯属“自投罗网”,令人费解。

    此情此景,恍惚让人回到十年前,小布什政府以发现“大规模杀性伤武器”为由,派兵入侵伊拉克,到头来却难觅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踪影,最终只能为自己的“弥天大谎”找了一个情报有误的借口。十年后的今天,在没有独立第三方证实的情况下,美国又公然无视联合国调查小组的工作,单方面声称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难免让人怀疑是在给联合国施压,刻意干扰其调查工作,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凌驾在联合国权威之上。

    究竟谁在使用化学武器?这个问题当务之急需要联合国这一相对独立的机构核实清楚,而不能仅凭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匆忙定论。正如中国外长王毅29日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话时所说,“在查明真相前,各方应避免预判结果,更不应强行推动安理会采取行动。”

    由于缺少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撑,目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动武并没有法理支持,自然难获联合国授权。28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闭门会议期间,关于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就未能达成共识。因为《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除单独和集体自卫外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

    没有联合国授权,西方国家就绞尽脑汁的要“师出有名”。有分析称,仿照1999年发动科索沃战争的模式、以北约名义动武,或者动用联合国“保护责任”原则,都有可能成为发动对叙战争的方式。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没有获得安理会授权,都无疑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破坏。

    当地时间8月28日,以色列在北部城市海法周边部署铁穹导弹系统,以应对叙利亚局势。以色列安全内阁28日批准征召一部分预备役军人以应对叙利亚可能对以色列发起的袭击,市民派对领取防毒面具。

    也许正是因为“师出无名”,就在美国欲对叙动武的节骨眼儿上,奥巴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外尴尬,陷入“寡助”境地。先是美国的小伙伴们打起了“退堂鼓”:铁杆盟友英国改了主意,表示联合国调查出炉前不会行动。传统盟友加拿大表示没计划参与动武。比利时外交大臣要求美、英、法拿出叙使用化武的证据。英国伦敦更有数百民众,手举“别碰叙利亚”的标语走上街头。法国大多数民众表示反对动武。至少有12个北约成员国陆续表示,这次不愿再跟着美国老大干。

    阿拉伯国家联盟一改在利比亚冲突期间支持美国的态度。俄罗斯、中国、阿根廷、伊朗等国,都认为政治解决是唯一的途径。再看看美国国内,114名美国国会大佬联名要求奥巴马在动武前获得国会授权。即便如此不得人心,最新的消息曝出,奥巴马仍可能一意孤行,取得国会授权,撇开盟友单干。

    在灾难深重的中东战场上,美国一直情迷以暴易暴的军事干预。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兵连祸结,满目疮痍”,穷兵黩武带来的是中东地区更深层次的冲突与分裂,而迷信武力的美国,在经历了伊拉克、利比亚的血雨腥风后,似乎从来不曾吸取什么教训。

    叙利亚战争一旦打响,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较量。“战斧”导弹也许能给奥巴马带来“说话算数”的尊严,美国也许能控制战争的胜负,却远远无法控制战争带来的恶果。叙利亚内部政局微妙、党派林立,外部强势武力干预可能刺激叙对立双方和中东其他国家,导致叙利亚国内、甚至整个中东地区暴力活动和军事冲突升级。届时不仅2200多万叙利亚人民将遭受血雨腥风,整个中东地区都可能朝着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8 06:23 PM , Processed in 0.0773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