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2

[史地人物] 《活着》No.277:挖掘最后的尊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6-23 07:44 PM 编辑

1.jpg
芦山巨震,太平镇钟灵村格早坪组48岁村民李安全在修山路时失踪,被埋在山体滑坡的土石中。13军、14军上百名战士、家属、志愿者连续挖掘五日,在乱石堆中用锹挖、用手刨,在明知无生还可能时仍竭尽全力,最终找到遗体,送其回家,给死者最后的尊严。作者/山姆哥 编辑/王崴 邹怡





2.jpg
20日地震当天上午,得知有人被埋的消息,成都军区驻川某炮兵团的一支24人的先遣部队以强行军的方式赶来。20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这支先遣队就出现在了正束手无策的李文超一家人面前。挖掘随即展开。在雨水和余震的作用下,山上会不时滚下铅球般大小的碎石。两名年轻哨兵是战友的“眼睛”,一旦他们急促的哨声响起,正在挖掘的战士就要迅速向两边散开。在一次散开的过程中,有一颗飞石从战士左毅的眼前滑过,“就差一点,脑袋就没了”。





3.jpg
由于通往格早坪的道路被一个六层楼高的巨大岩石所阻断,大型机械无法进入。但救人的时间等不起。王韬把营救李安全的官兵增加到了84人,这已经是王韬带进太平镇兵力的1/6。但这84人只能依靠手搬斧凿的方式展开救援。





4.jpg
24号,第四天,从外镇调来挖掘机后,速度加快。但联合作业到晚上7点半,依然没有找到李安全的下落。





5.jpg
在这120多个小时中,李安全的儿子、曾经当过兵的李文超的内心备受煎熬。李文超6岁、弟弟3岁时,母亲就患病去世,兄弟俩与爸爸相依为命。村民们说,李安全老实,人缘也好,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主持。看着战士们连日来冒着危险进行挖掘,李文超心里也不好受。





6.jpg
而问到战士们,花那么大的气力来寻找一个可能已经失踪的人,究竟值不值?一个年轻的士兵说,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谁让我们穿这身军装。





7.jpg
十四军工兵团带来了两只搜救犬,一只叫飓风,另一只叫飞鹰。先由它们搜寻大概位置后,用挖掘机把土层挖开,再由它们精确定位。





8.jpg
李安全出事地点位于1300米海拔的盖石崖,山谷狭小无处搭建大型帐篷,老乡新修的猪圈成了营救队员的夜宿基地。和他们作伴的还有4头猪。他们自己打趣:“晚上睡觉要和我们比着打呼噜啊!”





9.jpg
25日中午,依旧没有李安全的下落,李文超和李小龙开始焦虑万分,跳下山坡去寻找,而此前,战士已经搜救过一轮。





10.jpg
看到新挖出的土层上有飞蝇,李文超把脸埋进土里,大口吸气,试图闻到某种气味。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25日中午1点30分左右,挖掘机旁的观察员一声大吼,遗体发现了!李文超和弟弟李小龙立即冲进土坑用双手刨。





12.jpg
兄弟俩被官兵拉回到土坑旁,按照当地风俗开始点香烧纸,李小龙泣不成声。李小龙在无锡做泥水匠,他最后一次和父亲通话是两周前,李安全叮嘱他小心吃饭,不要感染禽流感。





13.jpg
李安全身子蜷曲,救援官兵开始徒手挖掘,避免损伤遗体。





14.jpg
就在这时,头顶上酥松的岩石开始往下掉,远处负责吹哨警示的士兵赶紧吹响了哨子,可是有两位战士还是没有撤离,被石头重重地砸中。





15.jpg
他们被立即送往太平镇卫生院,张青因受伤较重被转往成都。





16.jpg
按照当地风俗,战士们将李安全遗体送往墓地。





17.jpg
李文超在下山前,最后帮父亲整理遗体。





18.jpg
官兵们要把李安全的遗体抬到他妻子的坟墓旁边,并帮助安葬。一路历尽坎坷。这也是儿子李文超最大的心愿,希望能让分离了10多年的父母能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19.jpg
李安全就埋在他亲手修建的路上,路是父亲和亲戚朋友凑钱修的,为的是能更好地种树。最终战士把他抬回了老家后边的树林里。李家兄弟下跪表示感谢,被战士们拉起。





20.jpg
战友们凑了数百元钱硬要留下,让李家置办丧事。李安全父亲李庆忠拿出香烟非要官兵彭勇收下不可。





21.jpg
大儿媳高志敏跪在李安全墓前磕了三个头,她说,我没敢看你最后一眼,就磕三个头吧,一路走好。





22.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掘最后的尊严

图/山姆哥 文/刘世昕 林衍 编辑/王崴 邹怡


记者手记

文/山姆哥

爬上盖石崖时,已是24日下午。山体料峭,我气喘如牛。十几个村民屈膝蹲坐在砍伐过后的柳杉林地上面,对面滑落的碎石泥块,已把山路阻断。

十来名穿橙黄色衣服的工兵救援队、数十名身着迷彩服的炮兵,围着那些巨大、绝望的黑色泥块,泥块不断地被挖不断地滑落。

西西弗斯苦力,这是第四天。

他们等待的是李安全的出现。准确地说,是“48岁的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格早组村民李安全”遗体的出现。滚石之下,四日之久,已无生还可能了。

前几天全靠炮兵团战士用铁镐挖掘,第三天,在宝盛乡的王晓龙开着挖掘机进来了。进度随之加快。

25号午后,战士们没有吃饭继续搜寻,1点多,部分战士正要轮班下山吃饭,观察员突然一声呼号:找到了。

下山时,战士们将自己的衣服铺在了李安全的身体上。挖掘机手王晓龙不收一分钱。

李安全死在了自己亲手修建的道路上,那里有他破碎的梦想。最终,数十名战士又把他抬送回了自己老屋旁的树林里,和妻子墓地相依相伴。这或许算得上某种哀荣吧。每个生命都该有尊严,但是,现实并不完美。我镜头所记录的,是一次努力,一种掘进。

冷泉潺潺,风景如画的深山小村。如果没有地震,李安全将继续砍树种树,山林有他全部的寄托;而如果没有贫穷,山林必将郁郁葱葱,也许不会有黑色的沃土夹杂石块塌落。

人不能决定何时死去,但社会应该作出努力,让人逝去的方式,更体面更有尊严一些。愿所有庐山死难者安息。愿下次巨震,死难者继续减少。

 

--------------------------------------------------------------------------------------------------------------------------------

 

对李安全来说,地震那天,或许只是每次下雨后一个最平常的早晨。李安全住在芦山县太平镇钟灵村格早坪的大山深处,出门只有郁郁葱葱的山林,差不多要走上一两里路才看得见另一户人家。

天刚亮,合伙修路的同伴就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上山查看一下道路有没有问题。这几天正是种树苗的关键时期,别因为山上的路被冲坏影响了种树。

为了不打扰还在睡觉的父母,李安全用开水泡了点剩菜剩饭吃过后就出门了。那一刻,整个格早坪还没有完全醒来。当李安全骑着摩托车往山上走时,他的一位堂妹正蹲在自家门口生炉子准备做早饭。她大声喊道,“哥哥,要不要在我家吃了早饭再走?”

地震后,山上跑下来人说,没见到李安全,怕是出事了。

一路狂奔到了父亲修路的位置,李文超傻眼了。原本郁郁葱葱的山体像被刀从中劈开,坠落的土石形成了3座新的小山,落在父亲他们去年年初刚修通的路上。

村里的男女老少也纷纷赶来。在3座小山下方的位置,有李安全已被砸得面目全非的摩托车。大家觉得应该先从摩托车坠落的地方搜索,于是大家一起拿着镐锹开始在摩托车附近搜寻起来。

成都军区驻川某炮兵团的一支24人的先遣部队在地震当天中午12点30分左右就到达了现场。

但救人的时间等不起。王韬把营救李安全的官兵增加到了84人,这已是王韬带进太平镇兵力的1/6。其余的官兵还要负责太平镇其他5个村的搜救工作。

但这84人只能依靠手搬斧凿的方式展开救援。

李安全就埋在他亲手修建的路上。李文超用双手挖着堆积成山的泥土,指甲全是黑泥,手指挖出了血,战士拉不住他,就把自己手上的白手套摘下来给他。

很多时候,李文超都是蹲在窄窄的崖边,或是脸埋到膝盖那里,或是凝望着正在挥锹铲土的官兵。他背后的大山经历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大地震。

“爸爸平时常在那里,砍树,再种树。”李文超说,爸爸常说自己没什么能留给孩子的,趁着自己还干得动,得给他们多种点树,等他百年之后,树也能长得碗口般粗壮了。路就是父亲和亲戚朋友凑钱修的,为的就是能更好地种树。

尽管从小丧母,李文超和弟弟与爸爸相依为命,但父子俩平时话很少。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是10多天以前,在山下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说话。

在悬崖边,李文超常常想起小时候的往事。自从他13岁妈妈去世之后,爸爸有时候会和爷爷奶奶吵架。几年前他去外地,买了一副家和万事兴的字画,结果有一天弄丢了,他特别难过。爸爸有赌瘾,但有一次,他看到爸爸自己写的一个条子,“为了儿子,我要戒赌”。

就在李安全被埋的附近,有几块新种的树林,一块是给大儿子李文超的,一块是给小儿子李小龙的,还有一块留给自己。

在钟灵村,已经很少有人会提起李安全还能否幸存这样的话题。村里人已经习惯用“死者”这样的字眼,他的家里人则会说“不在了”,年轻的战士们大多数时候只是默默地干活。

村民们说,李安全老实,从不惹是生非。人缘也好,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是由他主持,“只是命苦,一辈子没享过清福”,日子也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直到去年,这个家庭的生活才开始真正好了起来。去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李安全的小儿子李小龙娶了媳妇,家里的栏杆和门柱刷成了鲜艳的红色,门窗上也贴上大红喜字。村民说,这对他来说是件大事,“能把孩子的婚事办完了就算所有负担都没有了”。

 

“只要家属不提出来,我们就不放弃。”

由于频繁的余震,士兵们一边要躲避山上不时滚下的碎石,一边要防止在崖边一脚踏空。有时候,作业场所的两侧会同时有碎石落下,士兵们只能用后背紧靠峭壁的方式避险。

因为道路被堵,战士们必须从一面近乎70度角的山壁上爬过去,每爬一下,手指头都要深深抠进泥里。大家很清楚,不能踏石头或者草,因为下雨后会很滑,从这里摔下去“1分钟都不用”。

为了执行任务方便,战士们住进老乡的猪圈。休息时,他们就坐在自己的行李包上,下雨的时候,他们会一手拿着木棍拨着炉子里的炭火,另一手攥紧帽子,想要尽快把它烤干。和他们作伴的还有4头猪。有人打趣说“晚上睡觉要和我们比着打呼噜啊!”

在现场负责搜求的营教导员彭勇,经常被问:以这么多战士的风险为代价,值得不值得?彭勇说:“只要家属不提出来,我们就不放弃。”

李文超的老婆高志敏说,其实他们都背着李文超商量过,要不放弃算了,人家是拿命在挖。但又觉得把爸爸一个人放在山上太孤单。

再一次见到父亲,距离李安全被掩埋已经过去125个小时——25日中午1点30分左右,李安全的遗体终于被找到。

官兵们把李安全的遗体抬到了他妻子的坟墓旁边,并帮助安葬。这也是儿子李文超最大的心愿,希望能让分离了10多年的父母能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在整理父亲的物品时,李文超试图找到父亲的照片留作纪念。找了几张,照片上父亲的样子都很模糊。李安全不喜欢照相,去年10月小儿子结婚时,家里人几次拉他过来照相,他都躲到到一边。终于找到一版6张的标准照。照片的背景是红色的,李安全穿了一件灰色的夹克衫,面部表情严肃。

李文超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揣在上衣的右口袋里,紧紧贴在胸前。一个人的时候,李文超会偷偷把照片拿出来,轻轻地抚摸照片上父亲的脸庞,父子俩从未这样接近过。

 

(正文源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04月26日04版 原文标题《生命的天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01:18 AM , Processed in 0.0697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