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3

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报道为虚假新闻(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8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4-18 09:03 AM 编辑


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报道为虚假新闻

2013年04月18日 17:32:42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习近平北京晚高峰打的 司机吓懵 曝打车路线图
文章来源: 大公网
于 2013-04-17 20:09:46

a29.jpg 习近平3月1日(周五)晚高峰在北京打的路线



a28.jpg “的哥”郭立新在自家门口向记者展示他所称习总为他提写的“一帆风顺”原件。大公网记者王文韬摄  



郭立新所称习总为他提写的“一帆风顺”原件 a27.jpg

原标题: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过我的车

大公网北京4月18日电(王文韬、马浩亮) 家住北京远郊平谷区的“的哥”郭立新,今年46岁,开出租车已经有8年了。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但一提起今年3月1日晚上那次8.2公里、26分钟的载客奇遇,他仍然是激动不已。

郭立新回忆说:那天晚上,大概7点多,天已经黑了,我刚把几个小伙子拉到鼓楼西大街附近,车就在路边停了一会儿。这时候,上来两位男乘客。一个坐副驾驶,一个坐在后排。我问师傅您去哪儿,对方说去钓鱼台大酒店。我就又问“您看咱们怎么走”,对方说“我对北京的路也不太熟,怎么走都行。”于是,我就从鼓楼西大街往西,在德胜门那边调了个头,然后沿着北二环一直往西开。那天是星期五,7点多还正是晚高峰的时候,主路上挺堵,我就开到了辅路上。

周五晚高峰遇特殊乘客

一开始,郭师傅对两位乘客并没有太多留意。北京出租车司机有一个形象的外号叫“时事评论员”。像很多同行一样,郭师傅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平时很关注新闻,也经常跟乘客一起聊聊社会热点。

郭立新回忆说:在路上,我就说起北京今年雾霾天很多,现在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引起社会的恐慌,老百姓也有意见。这时候,坐在副驾驶的那位乘客就接过了话茬,他首先对我的话表示认同,说道:“污染容易治理难,原来花1分钟污染,现在可能就要花10分钟来治理。”但同时他又说,也要看到另一面,现在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比以往大大提高了,要看到社会进步的一面;而且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和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工作,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完全发挥作用,总要有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一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关注民生主动听取意见

这时候我就开始觉得这人说话着眼点不同,跟普通老百姓说话不太一样,我就侧着脸略微瞅了一眼,但是也没认出来。郭师傅说,一直开到动物园批发市场东边榆树馆桥下,赶上了红灯,车停好了以后,我就扭头仔细看了一眼,这位乘客穿着灰黑色的夹克,大脸盘,看着非常眼熟。哎哟,这一看不得了,我就问了:“您出来坐车就没人说您长得像某个人?没人说您像习总书记?”他听了乐了一下就说:“你是头一个把我认出来的司机”。

郭立新说,听完了这句话,我简直有点懵了,至少有3分钟,我满头是汗,止不住地哗哗地流。我倒不是紧张,就是激动,我说话都语无伦次,但说的是心里的大白话,我说“今儿我这是赶上通天的事儿了。”我接着就说:“您得给我留下点墨迹,我这辈子都要好好收藏。”然后我就马上就要在车上找纸。习总书记笑着说:“不着急,下车再说。”

接下来,习总书记就问我平时开出租车收入怎么样,我说“凑合吧,一个月能挣三四千,要是五六千也能挣,就是太累了,太耗时间。”总书记听了点点头,然后又问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什么看法。我就实话实说,我说:“现在党的政策都是好政策,老百姓也很拥护,就是有时候有一些政策到了基层底下,被念歪了,得不到执行,老百姓有些意见。”总书记对我说:“谢你对党的信任。”之后他还和我聊了一些民生的话题。

郭立新回忆道:这时候,我心情仍然是非常非常激动,我对总书记说:“您这样平易近人,走到我们老百姓身边,这是我们的福分。”总书记听了笑着说:“大家本来就都是平等的,我也是来自基层。”

到了钓鱼台大酒店,郭师傅一看表,一共走了8.2公里、26分钟,车票上显示一共24块钱,加上3块钱燃油附加费,一共27块钱。坐在后排的那位随从人员给郭师傅递过来30块钱,没让找零,也没要发票。打我本心我是真的不想要,但总书记说“不行,这钱你一定要收下。”我就接过来了。

“一帆风顺”题赠司机

这时候,郭立新再度请习近平给他题个字。习近平问:你希望我给你写点啥?郭立新回答:写什么都行。

我这车上也没有纸,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我就拿出一叠燃油附加费的发票,反过来,让总书记用我车上的一支圆珠笔,写在发票背面,总书记接过去,写下“一帆风顺”四个字,然后跟我握了握手就下车了,走进酒店大堂。当时钓鱼台大酒店门口也就一个门童,没有人迎接。

郭师傅拿出题字向记者展示用蓝色圆珠笔写的“一帆风顺”四个字,他已经将习近平的题字跟当天的出租车票过胶,以免受潮损坏。郭师傅还把题字放大了,用镜框镶起来,挂在了自家的墙上,另外一份复印件则过胶后揣在自己的怀里。

记者在郭师傅珍藏的这张出租车票上看到:3月1日当天习近平坐出租车的时间是“19:08-19:34”,一共开了8.2公里,路上等候的时间是8分多钟。

郭立新说:我觉得这“一帆风顺”四个字,不仅仅是给我写的,更是写给所有出租车司机的。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更是希望咱们国家和人民生活都能够顺顺利利,一帆风顺。

现场:和总书记聊聊天

场景一:聊污染

郭立新:北京今年雾霾天很多,现在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引起社会的恐慌,老百姓也有意见。

习近平(首先对郭立新的话表示认同)随后说道:污染容易治理难,原来花1分钟污染,现在可能就要花10分钟来治理。但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现在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比以往大大提高了,要看到社会进步的一面;而且政府在治理环境污染和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方面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工作,也制定了很多措施,但这些措施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完全发挥作用,总要有一个过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一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场景二:聊收入

习近平:平时开出租车收入怎么样?

郭立新:凑合吧,一个月能挣三四千,要是五六千也能挣,就是太累了,太耗时间。

习近平听了点点头。

场景三:聊政策

习近平:你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郭立新:现在党的政策都是好政策,老百姓也很拥护,就是有时候有一些政策到了基层底下,被念歪了,得不到执行,老百姓有些意见。

习近平:感谢你对党的信任。

特写:“零距离”接触最高领导人

“的哥”郭立新师傅感慨地说:我开了8年出租车,也拉过一些名人,但确确实实没想到国家最高领导人会坐上我的车。这事儿过去了几天后,3月8日,我回公司交份儿钱,我忍不住跟老板娘说:“嫂子,你猜我拉到谁了?你往大了猜。”老板娘说,“往大了说?你总不能拉到习近平吧?”我说:“你还真猜对了。”大家听了也都非常激动,感到难以置信。这一个多月过去了,我没敢跟其他人说,只是有一次碰巧送一个广东客人黄硕忠先生去机场,路上聊起来,他说我们国家领导人这么平易近人的好事情,真的应当让更多的人知道。

郭师傅开的车是一辆现代汽车生产的老款“伊兰特”。他指着车说:我的车是再普通不过的了,我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司机,以前就听说过毛主席进北京城坐过黄包车,没想到让我遇上了习总书记坐出租车,真正走到我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的身边。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这段时间我还在不断琢磨,我想习总书记坐我的车,估摸着有三个考虑,一是想看看北京交通有多堵,二是想看看出租车司机的工作,三就是真正地走基层,看看老百姓的生活。之前我看新闻,看到总书记在2月初的时候还曾经召集了北京的出租司机进行过座谈。这么务实、这么亲民的作风,这么关心老百姓,我确确实实深受感动。




a26.jpg 郭师傅在平谷农村的家。大公网记者王文韬摄



a25.jpg 提到习主席曾坐过自己的车,“的哥”郭师傅仍然难抑兴奋。大公网记者马浩亮摄



a24.jpg 郭立新将习总给他的题字复印放大后装上框挂在家中最重要的位置。大公网记者王文韬摄



a23.jpg 郭立新精心收藏了当天的出租车票(右),上面详细记录了这次奇遇的重要时间信息。大公网记者王文韬摄



郭立新师傅车内摆放的服务监督卡 a22.jpg

相关:习近平曾访京出租车公司

据新华网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于2月8日在北京慰问农民工、一线民警、环卫工人,并到北京出租车公司听取司机们对打车难的看法。

当天,听说总书记来了,许多“的哥”、“的姐”围拢了过来。停车太难,油价也贵,出租车站、停车位少了,应该建立统一的调度平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习近平听了以后表示,你们工作很辛苦,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为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刚刚开了个神仙会,你们讲的很实际,有关部门要择其善者而从之。行胜于言,应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解决好”打车难“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习近平打车”事件 看网民吐槽:仿佛愚人节(图)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4-18 05:48 PM 编辑

“习近平打车”事件 看网民吐槽:仿佛愚人节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13-04-18 14:23:34


a51.jpg 大公网“假新闻”刊登北京的哥奇遇的郭姓司机。(来源:大公网截图)


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出资在香港办的报纸《大公报》4月18日发布煞有介事的报道说,中共党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微服搭乘出租车,与普通中国人进行了一次近距离的了解民情的亲民交谈。

习近平作为国家元首和中共党魁如此微服私访本来就是足够怪异的新闻,然而,更怪异和更更怪异的事情随后接连发生,令中国公众目不暇接,议论纷纷,令中国国内外的观察家兴奋异常,也显然令中国官方进退失据,左右为难。

官方媒体,怪异连连

在《大公报》发布那条怪异新闻、令中国公众纷纷感到诧异之际,中国官方最权威的通讯社新华社的“中国网事”官方微博对那条怪异新闻发出了确有其事的证实:

"总书记打出租"确有其事,北京市交通部门和率先报道此事的媒体都向新华社记者表示,确有此事,相关情况都是真实的。

由于体制的原因(例如,至今新华社依然是官方的官定的“宣传部门”而不是普通新闻机构,其运作的最高宗旨依然是为中共服务,而不是为公众服务),新华社常常以发布假新闻而著称。

就在中国公众和国内外的观察家们为《大公报》的怪异新闻和新华社的怪异证实纳闷的时候,新华社再度发布惊人的消息,显示新华社确实不是一般的通讯社:

“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新华社的新闻写作向来以引出的问题比回答的问题多得多、造成的悬念谜语比解答的悬念谜语多得多而著称。新华社的怪异新闻写法,在西方以及中国的正规的、讲究学术规范、专业规范的新闻学院会被认为是不合格,不及格。

新华社,谜语社

但60多年来,新华社就是这样我行我素,而且安然无恙。这一次依然如此。

新华社发表语焉不详、简短得令人不得不起疑的辟谣,在中外观察家和公众当中引起了更多的疑问。这类疑问包括:

1)新华社迅速发出“假新闻”报道,但没有提习近平是否像它先前所说的那样确实是在北京以普通乘客的身份打的(叫、乘出租车)了,没有提原来的“假新闻”报道中所说的习近平为出租车司机题词,为什么?

2)中共自己在香港办的报纸居然敢发布关于中共党首的假消息,这是应当立即问斩的所谓“大不敬罪”;在今天的中国,同样的事情要是摊在一般人身上或一般媒体身上,首先是涉事记者要被禁言,媒体要被贴封条,接下来有关的当事人还很有可能下狱;但这种事情摊在习近平所领导的中共自己人办的《大公报》身上,中国当局该怎么办?会怎么办?

3)习近平是否坐了出租?是否给出租车司机留字了?新华社说那是假新闻,但究竟假在什么地方?是假习总,还是的哥说瞎话,或本来就是假的哥?还是记者和的哥一起作假?还是有人获得特许写fiction(虚构,小说)在官媒发表?这些问题现在谁也不清楚;但中外观察家们现在已经很清楚的是,习近平喜欢玩弄媒体炒作的花招,这从观察家们普遍认为的他或他的助手默许甚至操纵“学习粉丝团”的把戏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次的把戏又是他首肯的么?

对于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的这些问题,新华社保持了沉默。

与此同时,香港《大公报》也就所谓的习近平打的跟的哥交谈的“假新闻”向读者正式道歉:

“《大公报》4月18日刊 发了《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此为虚假消息,对此我们深感不安和万分遗憾。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出现如此重大虚假消息是极不应该的。对此我们诚恳地向读者致歉。我们将以此为鉴,用准确严谨的新闻报道回馈公众。”

中国网民,趁机发言

然而,生米已经成了熟饭,“假新闻”对习近平、对中共、对中共控制控的媒体、对中共控制媒体和舆论的制度已经造成严重损害。这种损害,从中国微博用户最多的新浪微博可见一斑。

中共官方近来时常喜欢说,“危机”一方面是危险,一方面是机会。从中国网民(新浪微博)的发言以及中共官方目前显然是进退失据的尴尬来看,危险显然是官方的,机会显然是中国公众的:

@达明的天空:今天是18号,为什么感觉还是1号,过着愚人节,一大早各媒体说总书记打的问民生,到晚上又说此新闻是不实的,让我对媒体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对天说: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屠龙刀归来:万一那天真的打的了,人们又不信了,大大今天心里不爽了

(注:在中国的互联网微博上,有一个被广泛认为是得到习近平领导班子支持的“学习粉丝团”微博;该微博博主自称是一个普通青年,是习近平的山西老乡,并按照山西老乡习惯,称呼习近平为“习大大”;大大,山西人对父亲、叔叔、伯父的称呼)

@法制日报记者任东杰:新华社中国网事说:北京交通部门证实”总书记打出租“确有其事。这该如何解释啊?难道新华社的这条新闻也是假新闻?晕!想得都头疼了。

@长安老陈BH4BYP :分享自卓越兄 《“打的事件”很蹊跷!一个“假”字不能概括全貌》 - 此事很诡异!很蹊跷!一个“假”字,不能概括全貌。 大公报的地位、功能毋庸赘述,造与中央领导人有关的假新闻,似乎…

@探探探探儿:今天我在西安街头打的,司机忍不住问:“您出来坐车就没人说您长得像某个人?没人说您像金正恩?”我一听就怒了:“你是头一个把我认错的司机!”司机听完简直有点懵了,至少有3分钟满头是汗止不住地哗哗地流,接着说:“您得给我留下点墨迹。”我在纸上写道:“思密达”!

(注:《大公报》那则“假新闻”说,习近平上了出租车,司机问他,有没有人说你长得像是习近平?习近平跟他进行了一番对答,分手时还给他写字祝福。)

新闻或真或假,高高在上是真

中共出资办的香港《大公报》发表习近平微服出访乘出租车的消息一发表,被中共当局禁止返回祖国的中国著名政论家、学者胡平就立即发表评论说,“官媒宣传习近平微服私访正好说明中共领导人是高高在上。”

如今,中国最高级别的官媒说,先前的官媒宣传是假的。于是,胡平发表的以上评论也有陷入“无的放矢”的危险。

然而,来自中国网民的评论显示,胡平到底是胡平,他的评论总是带着倒钩的,正过来反过来说都可以成立:

@自由曼德拉  :我们看到日本首相亲自超市购物、管直人在街头演讲,奥巴马独自排队买雪糕,英国首相卡梅隆坐地铁、德国总理默克尔挎菜篮,今天有新闻说我们的总书记总算平民化了一回------打的;怎么样,咱们国家也不差,但竟然最后被证实是假新闻。。。悲催了吧。


新闻链接>>

“习近平打车”事件 网民吐槽

多维

香港《大公报》4月18日报道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了解民情乘搭出租车的消息,在被官方各大媒体热门转载,网民议论纷纷后不久发出道歉,称此报道为虚假新闻。网友纷纷吐槽,萱萱、老虎、大公报成吐槽主角。

《大公报》刊登的声明称,“经核,此为虚假消息,对此我们深感不安和万分遗憾。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出现如此重大虚假消息是极不应该的。对此我们诚恳地向读者致歉。我们将以此为鉴,用准确严谨的新闻报道回馈公众。”

官方新华网也迅速转载了《大公报》的这一道歉。但在新华网确认此报道为虚假新闻之前,新华社中国网事官方微博称:“总书记打出租”确有其事,北京市交通部门和率先报道此事的媒体都向新华社记者表示,确有此事,相关情况都是真实的。

网民纷纷在微博发文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哈姆君一世:如此重大的新闻,涉及主角级别这么高,又是在主流媒体发表,肯定要经过萱萱之手。其次,早上有信源证实新闻属实,大公报由是亲共派。这条新闻竟然在今日各大门户网站存活了将近一天,而且是头条,到傍晚才爆出是假新闻,这完全不符合宣传部门的作风。至于此中原因,我不知道,知道也不敢说。

期场好男儿:背后势力太强大了!哎,习大大权力还是没有稳固啊,不打几个老虎是不行了!丁来峰:今天打车的新闻,作者是大公报北京分社社长王文韬,他的上一个职务是:新华社北京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香港大公报的政治倾向众所周知。你觉得王社长会造此弥天大谣吗?

GoldSpy:我相信大公报最初是真的,可能又是高层斗争争夺话语权吧。

小张良xz:嘿嘿,这年头真怪,什么都有说谎的,就没想到竟然有人说慌说到习老板这的。五味子xieb:萱萱、新广总菊、果心办会咋看待和处理大公报的假新闻,以及新华社的假求证?大公报可是香港的哦。

韩戍: 这家大公报,是有名的统战喉舌,也是在香港几乎没有人读的报纸。和民国时期那个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大公报,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宇宙钓鱼协会: 境外媒体大公报造谣,境内大量媒体违反规定直接采用外媒新闻;织围脖是种态度2013:可笑的是,中宣部刚开过会宣布纪律,接着群体违规。你说咋办?;男护士贺飞:所有的老百姓都希望这个是真的。看得出来,大公报的出发点是好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8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出闹剧?谁写了“习近平打出租”的假新闻?(图)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4-18 06:00 PM 编辑

一出闹剧?谁写了“习近平打出租”的假新闻?
文章来源: BBC
于 2013-04-18 10:34:53

这篇报道被中外媒体广为转载 a52.jpg

香港《大公报》周四(4月18日)刊出的一篇讲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了解民情乘搭出租车的消息占据中国乃至西方媒体头版,不料风向突变,该报道演变成一篇「假新闻」的闹剧。

这篇题为《北京「的哥」: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的文章讲述了「北京的哥」郭立新在3月1日的「奇遇」:「微服私访」的习近平与一名随从坐上了他的出租车,郭立新在「全然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谈到了北京的污染、自己的收入、中央政策和地方执行等问题,最后还得到习近平亲手书写的「一帆风顺」墨迹。

这一报道立刻被新华社、《纽约时报》等中外媒体转载,网民也予以热议。但也有包括香港英文报纸《南华早报》等媒体对这一报道真实性的质疑。

报道发出后不久,《大公报》自曝「乌龙」,刊发声明:「经核,此为虚假消息,对此我们深感不安和万分遗憾。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出现如此重大虚假消息是极不应该的。对此我们诚恳地向读者致歉。我们将以此为鉴,用凖确严谨的新闻报道回馈公众。」

一时间,中外媒体哗然。

那么,是谁写了这篇虚假报道呢?

这篇文章以「大公网北京4月18日」为电头,作者是王文韬和马浩亮,此二人堪称《大公报》的「大腕」。

王文韬

王文韬是《大公报》北京分社社长、报社社长助理。

《大公报》北京分社2月26日在北京正式挂牌,其前身是设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办事处。升格后的北京分社由新闻中心、运营中心和行政部3个部门组成。这是《大公报》在内地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

因此,王文韬的职务是该报一个新的且重要的职务。

加入《大公报》前,王文韬是新华社北京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在此之前,他是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




a53.jpg 马浩亮是《大公报》副主笔兼北京分社副总编辑

BBC中文网周四在大公网站上「站内搜索」王文韬,结果没有任何内容显示。

马浩亮

另一作者马浩亮是大公报的「笔杆」之一,在大公网上开设专栏。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写了大量分析中共高层布局和高层人事变动的稿件。最近写的一片文章是《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新角色》一文。

大公网上显示的马浩亮信息说:「马浩亮,2003年10月23日加入大公报馆,现任大公报副主笔兼北京分社副总编辑、《北京观察》专栏主要撰稿人。长期从事政治报道,侧重对党建、政改、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分析报道。致力于发掘芜杂新闻素材之中的亮点与新意,用港人听得懂的话语传递中国声音。」

邓聿文

这一假新闻也将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卷进去。

假新闻发表后,大公网配合这篇文章,刊登特约评论员邓聿文的文章《习近平「微服私访」与群众路线》,称「习近平和秘书3月1日夜乘出租车的故事,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微服私访」,让我们看到最高领导身体力行,真正深入民间,深入群众,体恤民情,是对中共群众路线的最好诠释。」

在《大公报》刊发声明、承认假新闻和道歉后,邓聿文的这篇评论文章也被删除。

上月底,邓聿文由于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呼吁中国放弃朝鲜而受到无限期停职的处罚。

邓聿文2月28日在《金融时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应放弃朝鲜》署名文章说,中国最佳的选择是采取主动权,争取朝鲜半岛的统一。

他后来在接受《朝鲜日报》的电话采访时说,中国外交部就他这篇文章向中共党校兴师问罪。

今年1月25日,《大公报》还报道过「薄熙来案1月28日将在贵州省会贵阳开庭」,结果并非如此。BBC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06: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清涟:中国版《钦差大臣》:习近平打车记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3-4-19 06:35 PM 编辑

何清涟:中国版《钦差大臣》:习近平打车记

何清涟
04.19.2013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

香港《大公报》精心炮制的“习近平打车记”,虽然只存活了一天,却绝对是一场经典的喜剧。如果说俄罗斯文豪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是19世纪俄罗斯官场与官僚的缩影,《大公报》这条“新闻”及其后续故事也算是当今中国政治世态的缩影。


*官方舆论的“明君情结”气场*

4月17日《大公报》发布“习近平在京打的”消息,经新华社确认后,被冠以“微服私访”,在中国几大微博上获天量转发,那篇报道的记者口吻,不少转播者那股崇拜劲儿,我觉得将当今中国称为“天朝”真是名至实归,于是写了一条推文:

“习大微服私访,继南巡后再次享受白龙鱼服的帝王滋味。腾讯微博阅读469万次,转播11500多次,不少人很鸡冻(激动)——看来,在那个自个营造的舆论场里,习大获得不少‘正能量’,一些中国人也是需要皇上的。平常还未觉得国内微博有多脑残,这次算是见识了。”

中国人的“明君情结“可算是历史悠久。“文革”曾使国人对毛的崇拜减弱,但大家立刻将对“明君”的期盼化为对“贤相”周恩来的相思,中国的未来就在“明君”与“贤相”的肩膀上来回游移。江泽民时代,“明君”未能现身,李鹏在才德方面没法让国人赋予想象空间,朱鎔基适逢其会,成为中国人久盼之大旱云霓。胡时代,温家宝比朱相更善于塑造“亲民”形象,如果不是《纽约时报》可恶地毁灭了中国人的贤相梦,此时肯定一大批人眼泪汪汪地深刻怀念着温总理。

这一“明君情结”的气场太过强大,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研究”诞生了一个中国命题:中央领导好、地方官员坏,中央的好经全给地方政府这歪嘴和尚念坏了。广大中国农民如此看,China Scholar如此说。

我很不解:中国好比生长在严重污染的土地上的一棵大树,人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就如同树的枝叶与树干,土地污染会形成污染链,传导到树干与枝叶,为什么树叶(人民)是低素质不配享有民主、枝条(地方官员)可以是坏的,独有中央领导洁净如玉?我曾经以此反复质询那些高唱“中央领导好、地方官员坏”的学者,他们很不爱听。

* “习近平打车记”为何成了假新闻?*

孰料风云突变,4月18日新华社官方微博称“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为虚假新闻”,转播同样逾万条,耐心读了数百条后,发现两类占主流,一类表示惋惜;还有一类则感叹《大公报》也造假新闻,仿佛《大公报》本来有公信力似的。

惋惜者大概是觉得“明君”亲民新闻竟然成了假新闻。至于《大公报》的信誉问题,国内读者是错叹了。他们不知道《大公报》与香港《文汇报》一样,是中共在香港的老牌喉舌。既然荣列“喉舌”之列,当然懂得做“喉舌”的规矩之一就是咬人,即“我是党的一条狗,蹲在党的大门口,党让咬谁就咬谁,叫咬几口就几口”。另一规矩则是“颂圣”,需要经常歌颂党中央与领袖。这颂扬当然也有规矩,有关党与国家领导人的信息绝对是奉旨照办,不能越雷池一步。出于讲真话的“不良”习惯,我只好给那些不知道《大公报》是党之喉舌的网友们浇了一盆冷水,写了一条简讯发表于推特及微博上:

“《大公报》与《文汇报》同列党媒在香港的‘老四大名旦’,恭维党与领袖是其职责范围,问题是:这条涉及一号人物的新闻绝对不是无名小卒报料,是该报认为非常可靠的管道提供的。为何提供?在中外流布甚广之后为何又撤销并宣布是假消息?《大公报》为何不说清原委?”

从报道内容来看,很难相信那位“一提起今年3月1日晚上那次8.2公里、26分钟的载客奇遇,仍然激动不已”的“的哥”郭立新造假,“圣上墨宝”被他过胶后配上镜框挂在墙上,如同二月河那些皇帝小说中的村夫农妇一样,见过圣上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奇遇,有如神迹。

如果说是《大公报》凭空捏造这么一条消息,几乎无此可能。记者王文韬是大公报北京分社社长,曾任新华社北京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这样一位新闻官员不可能不懂喉舌行规,他的“新闻线索”只可能来自他认为极其可靠的源头(即上级命令)。接到这项任务后,王文韬一定非常激动,铆足劲儿憋出了这么一篇图文并茂的报道,营造了“总书记微服私访”的两个亮点:通过与的哥交谈了解民情,展现了亲民之风。早已待命的新华社待大公报消息发出后,立刻通过官方微博转发,形成了习主微服私访的“正能量”气场。

问题出在哪里呢?应该出在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贤良说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体舆论场”上,这个“舆论场”其实也是党媒占主体,但因为内有微博,外有推特,始终有一块与党对立的“舆论场”存在。因此任贤良说的那个“以党报党刊党台、通讯社为主体的传统媒体舆论场”,以及它们控制的微博号群与网络水军等,固然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将颂圣微博转发数万次,但充满皇权思想的颂圣语言实在陈腐不堪,因此不免遭到民间舆论场的嘲讽。

*圣上何以不喜这篇“微服私访”?*

以下纯属我的推想。

网络讥讽暴露了今上“微服私访”的两大弱点:

一、总书记不了解他所统治的这个国家。

按说北京雾霾举世皆知,且导致“北京咳”出现,北京人的怨气就算没“上冲斗牛”,至少也穿透了中南海的九重门。这等“下情”还需要总书记听“的哥”反映才能体察,只说明中国舆情淤塞非常严重,将从基层爬上来的中南海七常委变成了“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没有阅历的古代昏君。难道“金盾工程”竟然将七常委列入控制范围,点开微博就可知道的信息竟然要通过这种农业时代的方式才能了解?那么这些“党与国家领导人”的各种决策到底是根据什么信息裁量?

二、这种亲民方式完全输给了温家宝。

在中国第三、四代领导人当中,最善于塑造亲民形象的是温家宝。任期十年内,他的春节几乎都是在看望孤寡老人,访贫问苦。每逢有灾害出现,温相总是赶到现场,那一句“对不起,我来晚了”以及多次流下的热泪,几乎成了经典镜头。 2012年农历年三十,温家宝兑现3年前的约定,出现在甘肃陇南和舟曲,这种“亲民”,岂是习总书记坐次出租车能够相比?

自从上任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在向世界展现一幅胸有远略,心系万民的现代领袖图象,豪言壮语奔涌不绝,从十八大宣示的“不走邪路”,直到访问俄罗斯时放言的“鞋脚论”,在那个不听中央号令的“民间舆论场”里,他得到的掌声日渐稀少,嘘声不断增加。这倒不能归罪于他的口才,只能怨其前任耗尽了资源与民众信任,积压了一大堆社会矛盾。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对《大公报》来说,写作此文本是为了取悦君王,如今却成了假新闻,只能算是倒霉。至于声誉什么的倒也无损,因为声誉于大公报来说本来就是乌有之物。

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其他评论文章,发表在何清涟美国之音博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8:07 AM , Processed in 0.0338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