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6|回复: 3

不惧核战的超安全住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尔比家(Corbi)的房子跟好莱坞山(Hollywood Hills)地区的其他现代风格住宅看起来没什么两样,洁白的墻壁,大大的玻璃窗,洛杉矶市中心的景致尽收眼底。但它跟邻居家的房子有着一些根本性的区别。其建设初衷,是要能够抵挡风暴、高强度地震、野火、流行病、高频电磁脉冲核弹攻击(虽然罕见但破坏性可能极大)、太阳耀斑、特种武器等等几乎所有想象得到的灾祸。地下室的酒窖兼具地下掩体的功能。如果其他一切全部失效,走投无路了,那么屋顶还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可供紧急撤离。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
房产图片:固若金汤的美国超级住宅
越来越多的住房建造企业和买房人都在追求一种新的安全性:既能够应付飓风、龙卷风以及“桑迪”(Sandy)那样的混合型超级风暴,也能够应付包括强行闯入和核战争在内的人为威胁。有些人是在风暴多发地区重建房屋,希望能够更好地应对下次灾难的来临;有些人则是要防备一切可能发生的灾祸。这类住宅常常固若金汤,推动它们兴起的,是新的技术和建筑材料。建筑公司表示,这些技术和材料终将在风暴和地震易发地区日益普遍地采用。

迈阿密建筑公司Coastal Construction的席恩•墨菲(Sean Murphy)正在为南佛罗里达的一位客户建一座面积四万平方英尺(约3,716平方米)、能够抵挡大型飓风或更严重灾害的滨水房。他拒绝透露业主身份。业主要求建成12英寸(约30厘米)厚的加固型混凝土墻体,裹上一层塑化材料增强防水性能,外头再贴上二英寸(约五厘米)厚的石材。普通的抗风暴建筑技术只要求采用八英寸(约20厘米)左右的混凝土复合砌块来为房屋遮风挡水。

墨菲说,我们所说的基本上就是一座掩体式的房屋,不管是大风暴、大洪水、还是大什么,这座房屋都将岿然不动。

Kerri Price
在Alys Beach,装饰虽然是百慕大风格,但外墻有八英寸(20厘米)厚的混凝土,每隔32英寸(约81厘米)都会做一次加固。
一些新的楼盘正在推销抗风暴的设计,买家也是越来越多。“Alys Beach”是佛罗里达州海湾沿岸(Gulf Coast)一处占地158英亩(约64公顷)的豪华海景社区,起价160万美元。其设计借鉴了百慕大和危地马拉拥有室内庭院的住宅,同时也带有抵挡强风的目的。宣传材料上显示,屋顶有两层石灰石层,外墻有八英寸(20厘米)厚的混凝土,为了“掩体一样”的安全性,每隔32英寸(约81厘米)都会做一次加固。

在中西部地区,软件企业家史蒂夫•赫夫(Steve Huff)立志要建成一栋防龙卷风能力最强的住宅。他正在密苏里州克里斯蒂安县(Christian County)的乡村建一座面积七万平方英尺(约6,500平方米)的强化混凝土酒庄式住宅。这栋名为“Pensmore”的住宅拥有12英寸(约30厘米)厚的墻体以及防弹窗户。经过测试,这种窗户可以抵挡2英寸×4英寸(约5厘米×10厘米)规格木方以每小时40英里(约64公里)速度飞行带来的冲击,这是碎片在大风暴期间可能有的速度。赫夫说,要是龙卷风来了,跑出这栋房子就是犯傻。

赫夫是一家混凝土公司的投资者。他说,这座房屋还可以抵挡入侵者,想要侵入的话,“就像是要钻洞进入银行的金库”。

2014年年初完工之时,它将是整个美国最大的私宅之一。赫夫表示他打算让很多亲戚过来跟他一起住,并将招待到访的作家、科学家和学生,他们可能会希望研究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


Pensmore
Pensmore采用了TF公司混凝土成型系统和Helix公司螺旋型钢纤维技术。
赫夫说,业主和建筑商可以更大范围地采用其中的很多技术,从而增强住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混凝土砌块里面使用螺旋纤维,就可以使它们具备橡胶一样略微弯曲的能力,不用增加多少成本就能够更好地抵挡冲击。

佛罗里达州住房建筑商协会(Florida Home Builders Association)政府事务总监道格•巴克(Doug Buck)说,对于大多数业主来说,某些“极端”的建筑技术在财务上并不划算。他说,到某一个点之后,回报会越来越少;花那么多钱,说实话还不如让它给吹倒了,重新再建一栋。

但这并不妨碍一些有钱的业主想尽办法,让自己远离一切可以想象的威胁。纽约Pollack + Partners是一家为富裕客户提供服务的建筑设计咨询公司,其总裁克里斯•波拉克(Chris Pollack)说,最近一位客户聘请他与别人一起修建一座带有脏弹避难所、配备独立空气源和水源的住宅。他说,靠里面的食物储藏和其他物资,这家人不呼吸外面的空气就可以住得相当舒服。同样越来越流行的是逃生通道。借助这些逃生通道,住户可以逃到院子的另外某个地方,如果是市区住宅,则可以逃到附近的某一栋建筑。据他估计,和五年前相比,客户在安全防护功能上的平均支出至少提高了50%。

密苏里的龙卷风防御
建筑商对材料进行了施工前测试
Pensmore
1. 测试前的一个结构

Pensmore
2. 爆炸测试

Pensmore
3. 测试后
在马里布(Malibu)以北不远的加州卡马里奥(Camarillo),唐•波姆(Don Boehm)依山而建的住宅既能抵挡地震,又能抵挡入侵者。它有一个复杂的钢混锚固系统,把挡墻固定在一个混凝土地基上。房屋周围是600英尺(约183米)长、15英尺(约4.6米)高的围墻。目前这处房产处于待售状态,开价690万美元。

前文所述好莱坞山那栋房产的业主艾尔•科尔比(Al Corbi)是战略环境装甲与防御公司(Strategically Armored and Fortified Environments)的创始人。他说,他可以给住宅挖掘掩体,最深可至地下30层。他曾在拉斯维加斯设计了一个凯撒宫(Caesars Palace)风格的掩体。天花板绘上云彩,给人以身在户外的感觉;有spa和电影院,储藏的物资可供全家人在地底下生活几个月都不觉得乏味。最精巧的一些掩体可能需要耗费1,000万美元以上。

科尔比自己在洛杉矶的那栋房子既是住家,同时也用来向潜在客户展示高科技高端防灾与安保技术的最新成果。房子建在60个钢筋包扎的混凝土沉箱之上,每一个沉箱都有30英尺(约9.1米)的深度和30英寸(约76厘米)的直径,其设计是为了经得起高强度地震。

房屋各处还安装了一套包括多只摄像头在内的面部识别系统。眨一下眼睛就可以激活类似007影片中的烟雾来震慑入侵者。喷出的烟雾多种多样,有让人精神错乱的无害药剂,有胡椒喷雾剂,还有一种可使吸入者长达24小时软弱无力的毒气。

住宅内还有科尔比所说的“安全核心”,也就是一个2,000平方英尺(约186平方米)的防弹套间,主卧和儿童房都在里面。其目的是为了隔离业主,将他们与入侵者的接触降到最低。这也是科尔比客户住宅的一个常见特色。之前科尔比曾将这处住宅拿到挂牌出售,喊价580万美元,但后来又摘牌了。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科尔比家的内饰看上去很普通,但它们被设计用来抵御多种灾祸。
科尔比说,他采用的很多技术都能够容易地用于任何住宅。比如他说,花个两三百美元,在装石膏板之前加装一层0.75英寸(约两厘米)的夹板,就可以大大提高墻体抵挡风暴和入侵的能力。要想防范空气传染疾病,可以装上高效空气过滤器,同时让空调机组供气稍稍过量,就形成了一个正压通风系统,让室内富余空气渗出,防止外部空气进入。

预算较少的业主,特别是在灾害频发地区的业主,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先进技术和材料来防止住宅受损。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科尔比家中由iPad的控制的安全系统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造成防波堤崩溃之后,薇基•阿吉米(Vicki Adjmi)在新奥尔良的住宅被洪水冲毁。虽然她在新奥尔良“湖景”(Lakeview)社区建新房的计划在风暴之前就已经在执行,但为了建一栋抗风暴能力更强的房子,她还是抛弃了最初的设计。她的兄弟莫里斯•阿吉米(Morris Adjmi)是建筑设计师,他决定将这栋20世纪中叶现代风格的住宅抬高,建在一座比卡特里娜洪灾水位线高数英尺的山丘上。

承建这栋住宅的斯科特•莫斯(Scott Morse)说,为防重要物品被洪水浸泡,很多新奥尔良客户现在都抬高了主要居住区的位置,比如把厨房和起居室安排在二楼,而将娱乐室等非必需功能安排在一楼。他推荐了多种不同的屋顶加固方法,其中一种就是不使用风暴期间很容易被刮跑的木瓦。

阿吉米不想牺牲她所珍视的一些设计元素,比如大面积的玻璃 。于是她四处寻访,终于在德国找到一种可以抵抗每小时150英里(约241公里)大风的抗飓风玻璃。阿吉米说,今年早些时候的“艾萨克”飓风(Hurricane Isaac)期间,她决定在家中挺过风暴。她说,我什么也没有听到,我们很好地跟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了。

CANDACE JACKSON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固若金汤的美国超级住宅

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和建材的多样化,越来越多业主试图打造能抵御各种灾害的住宅,从防御入室行窃到抵御飓风、地震,甚至核战争。


1.jpg
图为科尔比家(Corbi)建在好莱坞山(Hollywood Hills)地区的住宅。这栋住宅的设计初衷,是要能够抵挡几乎所有想象得到的灾祸。越来越多的住房建造企业和买房人都在追求一种新的安全性:既能够应付飓风、龙卷风、“桑迪”(Sandy)那样的混合型超级风暴,也能够应付包括强行闯入和核战争在内的人为威胁。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2.jpg
艾尔·科尔比(Al Corbi)是“Strategically Armored and Fortified Environments”公司的创始人。他在洛杉矶建这栋房子既是给家人住,也是用来向潜在客户展示高科技高端防灾与安保技术的最新成果。图为通往住宅“安全核心”、采用了装甲和橡胶密封技术的门,“安全核心”包括主卧和儿童房。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3.jpg
主卧内部的一个安全屋有一台用来控制整栋住宅的iPad控制台,图为拉娜·科尔比(Lana Corbi)在使用控制台。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4.jpg
除了安全功能外,科尔比家的房子跟好莱坞山的其他很多现代风格住宅没什么两样,洁白的墙壁、大块的玻璃窗。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5.jpg
拉娜·科尔比手持一块被大口径子弹射击过的玻璃。她家到处都采用这种玻璃。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6.jpg
如果其他一切全部失效,走投无路了,那么屋顶还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可供紧急撤离科尔比家的住宅。
Michal Czerwonk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7.jpg
在中西部地区(Midwest),软件创业家史蒂夫·赫夫(Steve Huff)立志建成防龙卷风能力最强的住宅。图为密苏里州克里斯蒂安县(Christian County)乡村这座面积约6,500平方米、名为“Pensmore”的混凝土酒庄式住宅。
Pensmore





08.jpg
“Pensmore”拥有约30厘米厚的墙体以及防弹窗户。经过测试,这种窗户可以抵挡2英寸×4英寸规格木方以每小时约64公里速度飞行带来的冲击。这是模仿碎片在大风暴期间可能有的速度。
Pensmore





09.jpg
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后,新奥尔良的薇基·阿吉米(Vicki Adjmi)决定重建一栋更牢靠的住宅,就是图中正在建的这栋。
Sara Essex Bradley





10.jpg
阿吉米不想牺牲她所珍视的一些设计元素,比如大面积的玻璃墙。于是她四处寻访,终于在德国找到一种可以抵抗每小时241公里大风的抗飓风玻璃。
Sara Essex Bradley





11.jpg
薇基·阿吉米的兄弟莫里斯·阿吉米(Morris Adjmi)是建筑设计师,他决定将这栋借鉴20世纪中叶现代风格的住宅抬高,建在一座比卡特里娜洪灾水位线高数英尺的山丘上。建筑商斯科特·莫斯(Scott Morse)决定在平顶之上加装一层抗飓风的覆层。
Sara Essex Bradley





12.jpg
在马里布(Malibu)以北不远的加州卡马里奥(Camarillo),唐·波姆(Don Boehm)依山而建的住宅既抗地震,又防入侵者。它有一个复杂的钢混锚固系统,把挡土墙固定在一个混凝土地基上。
Thomas Ploch





13.jpg
佛罗里达州海湾沿岸(Gulf Coast)的“Alys Beach”起价16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万元),其设计借鉴了百慕大和危地马拉式拥有室内庭院的住宅,同时也带有抵挡强风的目的。
Kurt Lischka/Sowal





14.jpg
宣传材料显示,屋顶有两层石灰石层,外墙有约20厘米厚的混凝土,为了“掩体一样”的安全性,每隔约80厘米都做一次加固。
Kerri Pric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oes it float? how to handle flood? still survive underwater?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0 04: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1 06:58 AM , Processed in 0.0764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