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上海外滩
“ 屏住呼吸!公共厕所!”我们骑车穿过一条狭窄小巷时,Wu Bato喊道。这条小巷两旁是笼罩在上海霓虹灯闪烁的摩天大楼阴影下的农民工住房。
现在是夜里,小巷中光线昏暗,自行车上的灯光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我们,而无法照亮道路。透过房子敞开的窗户,我们能看到一些居民在打麻将。还有些人站在路上聊天,他们对我们的车铃声无动于衷,Wu Bato只能不断喊着:“小心!”
  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图片:骑着单车夜游上海 当我们来到一条宽阔繁忙的大街上时,Wu Bato告诉我们回头看。我们照做了。车水马龙的大街对面那栋建筑的正立面看着像是现代住宅,里面则是杂乱的公寓,除了有电灯以外,看起来和一个世纪以前的房子没什么两样。
现代的上海是一座遍布摩天大楼和时髦精品店的城市,大街小巷挤满了公交车、出租车和奔驰车,多数──但不是全部──会遵守红绿灯规则。由于自行车道很少,因此这座城市对骑自行车的人来说并不像柏林甚至是迈克•布隆伯格(Mike Bloomberg)治下的曼哈顿(Manhattan)那么方便。但在上海这座有2,000多万人口、100多万辆汽车的喧嚣都市中悠闲地夜骑自行车其实很有趣──而并不像听上去那样莽撞。骑自行车能让人看到外国游客可能错过的这座中国大城市的那些方面──让你沉浸在街头夜生活的声音、烤肉串上滋滋作响的烤肉香气和不可能传入出租车内的麻将牌碰撞声中。
 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夜市上的冰冻水果甜点 我们当中的戴维(David)为了完成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Dartmouth Tuck School of Business)的职业中期高管课程而来到上海。鲍勃(Bob)现驻北京,是来上海度周末的。我们是通过特纳(Charles Turner,一位美国高管,也是达特茅斯大学高管课程的学员)知道这个骑行游的。他每到一个城市都一定要骑自行车。他说,“我父亲曾告诉我,骑自行车让你能以正确的高度和速度看待这个世界。”
晚上9点半,我们在上海法租界的一个地铁站外见到了Wu Bato,那里有绿树成荫的街道和欧式建筑,从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由法国领事馆管理。31岁的Wu Bato是上海人,她是通过看C-Span节目和听甲壳虫乐队(Beatles)的歌学英文的,她每周要为骑行组织Cycle China做两、三次导游。
 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上海老街一处夜市中的食品摊 她提供的自行车比上海人常用的老式易坏的自行车更大、更结实,而且比较新。它不仅骑起来很顺畅,而且刹车也很好用,这在一座汽车或行人会随时拦路冲出的城市是个很重要的优点。这种自行车是单档的,但我们发现这不是问题:上海是一座没有山的城市。她还给了我们每人一个头盔。
在大约两个半小时里,我们沿着宽阔的黄浦江历史悠久的西岸,蜿蜒穿过了大部分上海市区。在有些街道上,我们沿着标出的自行车道骑行,在另一些地方,则沿着人行道骑行。我们进入了豫园(Yu Garden),一个由建在古代园林围 外的中式仿古建筑组成的购物商圈。白天,这里的街上挤满了游客和买东西的人,他们为纪念品讨价还价,在上海最好的小笼包摊位前排起长龙。夜晚,这个商业区一片冷清。宝塔式建筑的弧形屋顶就像黑色羽翼般矗立在夜空下。我们在白天没有注意到它们,因为这个地方太热闹了。作为一名熟稔上海城乡道路的本地自行车爱好者,吴女士顺畅地骑过一座人工池塘上弯弯曲曲的狭窄木桥。我们却发现很难在桥上把沉重的自行车骑快以保持平衡。(幸运的是,那里有齐腰高的栏杆。)我们骑过一 商店和饭馆,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来自美国郊区的舶来品,砖砌的店面镶着宽大的玻璃窗,用巨大的英文字母写着店名。我们骑过一群群坐在小野餐桌前吃着新鲜烤肉串的年轻人。
 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导游Wu Bato在一家茶舍前 最后我们骑到了滨江人行道上,这条路位于黄浦江和外滩之间,沿途都是令人惊叹的翻修过的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办公楼,其中多数都是欧洲银行和贸易公司的办公楼。白天,滨江人行道挤满了推着婴儿车、手挽手散步、摆好姿势拍照的人。现在离夜里人去街空还早,但也已足够宽敞,因此我们可以自由地骑行,引来了一些困惑的目光和试图抓住我们的自行车搭便车的顽皮孩子。
快11点的时候,我们下了车。吴女士递给我们每人一罐啤酒,我们望向河对面浦东的办公楼,每栋楼都装饰着霓虹灯和电子广告牌,它们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标志性的风景线,象征着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走得多么快、多么远。我们发现,到这一站的时间是精心设计好的。为了节省能源,灯光每天都在晚11点左右熄灭──每次熄灭一栋楼的灯,就像次第吹灭蜡烛一样。
 Eric Michael Johnso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一名骑着三轮车的工人从一处被围墙圈起的工地前经过。 当我们返回起点时,我们经过了一栋建筑,上面的标牌用英文写着:“former residence of Mao Zedong”(毛泽东故居)。我们的导游没有停下来把它指给我们看。
我们中一个人问她怎么看毛泽东。她说,她的父亲仍然很崇敬他。你呢?“我根本不关心他。”她一边答道一边带着我们穿过这座满是星巴克(Starbucks)、耐克(Nike)专卖店和花旗银行(Citibank)霓虹灯招展的办公楼的城市。
探秘:骑行夜上海
交通:主要的国际机场是浦东机场,可以乘高速磁悬浮列车(www.smtdc.com)前往,喜欢感受不寻常体验的人不妨一试。美国人需要签证进入中国(关于旅行签证的信息见www.china-embassy.org)。
行李:头盔和雨披有提供,但要自己带上相机。
住宿:费用能报销的游客可以考虑上海市中心的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Le Royal Meridien Shanghai),它是一家大型现代化酒店,从多数客房和顶楼酒吧都能看到迷人的景色。客房起价为250美元左右(starwoodhotels.com)。在绿树成荫的法租界,建于殖民地时期的上海瑞金宾馆(Ruijin Hotel Shanghai)提供起价为150美元左右的客房(ruijinhotelsh.com)。
骑行:双人小团骑行游的价格为每人48美元,包含自行车、头盔、水、零食和英文导游的费用。大团的价格为每人29美元([email protected]; www.cyclechina.com)。
安全第一:在任何一个车水马龙的城市大街上骑自行车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在一个遵守交通规则有时全凭自觉的国家,又是在夜晚时分。汽车突然在自行车前方转弯是个突出的问题。有些骑行路线在大街上,有些在自行车道上(上海的自行车道通常与车流的方向相反),有些则在人行道或步行街上。
David Wessel & Bob Dav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