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1

[休闲时尚] 艺术市场掀起“赵无极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2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ao Wou-ki
赵无极在巴黎工作室。

五年前,在巴黎画廊里出售的赵无极绘画作品价格还不超过五万美元。

而现在它们能够拍出逾100万美元的高价,最贵的作品价格甚至高达800万美元。

台湾金融家、收藏家马维建的办公室和家里的 上装饰着100多幅赵无极的作品,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非常挑剔。我会到巴黎去寻找大师的杰作。但现在我不会再去了。台湾和中国大陆人已经把它们全买了。”

Zao Wou-ki
图片:“赵无极热”又起
92岁的赵无极现居日内瓦郊外的一个小镇上,由第三任妻子照料,他年老体衰,已经不能再画了。(赵无极的妻子马凯(Francoise Marquet)说,因健康状况不佳,赵无极本人无法置评。)但由于近10年来中国收藏家对赵无极作品的兴趣不断升温,他目前拥有空前的盛名。

全球艺术市场信息网Artprice数据显示,去年赵无极是拍卖会上身价最高的仍健在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拍出了9,000万美元,超过了曾梵志和张晓刚等当代艺术家。

有两家画廊利用赵无极创作生涯晚期的声名,在展示他2009年封笔前不久创作的水彩画。香港画廊Feast Projects从10月5日开始举办赵无极作品展“无极以外”(Beyond),随后,法国鲁昂美术馆(Musee des Beaux-Arts in Rouen)从10月12日开始举办名为“收藏时代”(Le temps de collections)的群展,其中包括赵无极的作品。

这些画作──其中既有色彩的模糊,也有铺满画布的锯齿状笔触──之前从未展出过。Feast Projects老板古独奇(Philippe Koutouzis)说,“这是赵无极最后一批主要作品,仍然带着鲜明的‘无极’风格。”他指出,赵无极2004年放弃了油画创作,但之后几年仍继续使用水彩创作。

赵无极1920年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业余艺术家,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从少年时开始研习传统水墨画和书法。15岁时,他进入杭州一所艺术学校学习,在那里结识了同为艺术家的第一任妻子谢景兰(亦名拉兰(Lalan))。赵无极在这所学校(该校1938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而迁至重庆)完成了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但赵无极向往欧洲,带着家人的祝福,他和谢景兰于1948年移居巴黎。根据法国艺术史学者莱马里(Jacque Leymarie)写的传记文章,他们从上海出发,经过34天的行程来到法国巴黎,在旅馆里放下行李,当天下午就直接来到卢浮宫(Louvre)。

赵无极很快就融入了法国艺术圈:他租了一个紧邻雕塑家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工作室,并与米切尔(Joan Mitchell)、奥佩尔(Jean-Paul Riopelle)和苏拉热(Pierre Soulages)等艺术家结为好友。

赵无极晚年与米修(Henri Michaux)和马尔罗(Andre Malraux)等作家成为朋友,并经常与法国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及总理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共同进餐。他现任妻子马凯说,“许多艺术家都有些自恋,但他不是。他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

1951年,赵无极接触了克利(Paul Klee)色彩丰富的绘画,这些绘画对赵无极的作品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他转向抽象艺术。纽约的艺术品经纪人科茨(Samuel Kootz,当时是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罗斯科(Mark Rothko)的代理人)从1959年开始展出赵无极的作品。

赵无极1957年与第一任妻子离婚,次年与第二任妻子、雕塑家陈美琴结婚。陈美琴1972年自杀身亡后,赵无极返回中国大陆,这是他移居法国后首次回国。

赵无极1973年4月回到法国,结识了比他年轻26岁的策展人马凯。到年底时两人开始同居。他们于1978年结婚。

之后赵无极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向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eque Nationale de France)捐赠了80幅画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继续在画廊举办展览,他在香港举办了一次作品回顾展,并为新加坡新开的来福士(Raffles City)创作了三拼画。来福士大厦的设计者是赵无极的老朋友贝聿铭。

但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画廊和美术馆对赵无极的兴趣有所减弱。古独奇说,他记得当时日内瓦有一个经纪人对赵无极的作品削价清仓。

马凯表示,“停滞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和法国美术馆的管理者会告诉他,他们对抽象艺术不感兴趣。他的作品不流行了。”

但赵无极(他是个美食家,医生给他的昵称是“赵威士忌”(Zao Whiskey))继续保持着严格的日常作息,一周七天创作绘画。马凯说,“我们很少度假。”

他常常会花上几周时间来创作一幅作品,这也就是他的产量比其他现代画家低的原因。赵无极毕生创作了约1,800幅油画,而世界上身价最高的健在艺术家里希特(Gerhardt Richter)(目前仍在创作绘画)则有3,000幅作品。

台湾收藏家马维建说,“他就像《雨人》(Rain Man)中的霍夫曼(Dustin Hoffman)一样。他所有的才智都完完全全地投入到了艺术中去。”马维建拜访过赵无极很多次,曾每隔一周与他通一次电话聊天。”

赵无极的作品2003年再次流行起来,当年举办了一系列展览。纽约的Marlborough画廊展出了一批赵无极的新作,这是逾10年来赵无极作品首次在美国展出,之后,赵无极的作品又在巴黎和香港一些私人画廊进行了展览,并在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Jeu de Paume Gallery)举行了作品回顾展。

随后收藏家将目光投向了赵无极。1999年,一幅1962年创作的无题抽象画在佳士得(Christie's)伦敦拍卖会上售价仅为15,254美元。但到了2003年,Doyle New York以388,300美元拍出了另一幅无题作品。两年后,佳士得在香港以240万美元价格拍出一幅三拼画作品。2008年,赵无极的作品“向杜甫致敬”(Hommage a Tu-Fu)在香港以590万美元拍出,而1992年这幅画作在巴黎的拍价仅为46,000美元。

去年,赵无极作品的价格触及新高,当时苏富比(Sotheby’s)拍卖的赵无极画作“10.6.68”售价高达880万美元。苏富比现代中国艺术专家陈秀玉说,“赵无极是首位享有国际声誉的20世纪中国艺术家。我们预计他的作品价格会上涨。他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

马维建认为,赵无极名气上升是因为他的作品正成为中国富人身份的象征。他说,“台湾所有的有钱人都想在家中的客厅里挂一幅巨大的横向抽象画。赵无极一直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直到最近,艺术市场的明星还一直是张大千。而现在赵无极成了明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代理过赵无极许多作品的香港画廊老板德萨尔特(Pascal de Sarthe)说,中国收藏家对赵无极的热情与战后美国收藏家对波洛克和罗斯科的追捧类似。

他说,“美国买家捍卫本土艺术家,中国人也会这样做。赵无极作品的定价低于罗斯科和波洛克并不是常态。民族主义情绪会推高赵无极作品的价格。”

----
藏品一览:中国艺术在巴黎

在苏富比不久前于香港举办的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会上,赵无极的画作“22.3.61”跻身最高成交拍品之列,以1,522万港元(合195万美元)成交。

但赵无极并不是近代中国唯一一位离开故土、在法国生活和创作的中国艺术家。以下是此次苏富比拍卖会上推出的其他艺术家。

常玉
常玉生于1901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赴法国学习艺术。他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欧洲当时的审美融合起来,主要绘制裸体人物、动物和花朵静物。常玉生前作品一直卖得不好,1966年在工作室中去世时一贫如洗。然而,常玉的艺术作品后来受到亚洲收藏者的热捧。他的画作“聚瑞盈香”(Potted Chrysanthemums)以3,090万港元成交。

朱德群
人们常常将朱德群与赵无极作比,因为两人经历相似:朱德群也生于1920年,曾在杭州的艺术学校学习,并在赴欧洲时接受了抽象风格。他的作品“雪之万象”(Complexite hivernale)在拍卖会上以2,194万港元成交。此外,香港de Sarthe画廊10月5日至11月3日期间举办的画展也展出了朱德群的作品。

唐海文
唐海文生于192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躲避日本侵略与家人一同逃往越南,随后于1948年赴巴黎。与同时代艺术家不同的是,唐海文从未在艺术学校接受过训练,而是随祖父学习传统中国书法,这对他的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唐海文1991年去世。其作品到目前为止售价不如其他艺术家高。唐海文的画作“瓶花”(Vase de fleurs)以68,750港元拍出。

----
赵无极生平

-- 1920年:生于北京

-- 1935年:进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Hangzhou School of Fine Arts)学习

-- 1941年:留校担任助教,并首次举办画展

-- 1948年:与同为画家的妻子谢景兰移居法国

-- 1949年:在巴黎克勒兹画廊(Galerie Creuze)首次举办个人画展

-- 1951年:接触了克利的作品,并开始创作抽象风格绘画

-- 1957年:与谢景兰离婚

-- 1958年:与雕塑家陈美琴结婚

-- 1964年:获得法国国籍

-- 1972年:第二任妻子去世;移居法国后首次返回中国

-- 1978年:与美术馆策展人马凯结婚

-- 1981年:在巴黎大皇宫国家美术馆(Galeries Nationales du Grand Palais)举办展览,这是他首次在法国美术馆举办展览。

-- 1993年: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授予赵无极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司令勋章(Commandeur de la Legion d'Honneur)

--2003年:在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举办大型作品回顾展

--2008年:赵无极的作品“10.6.68”以880万美元在香港拍出,成为赵无极迄今为止拍价最高的作品

--2009年:不再创作绘画

Jason Chow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无极热”又起

在赵无极停止绘画数年后,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本图集收录了他的部分知名作品。


1.jpg
2008年,赵无极的作品《向杜甫致敬》在香港以590万美元拍出,而1992年这幅画作在巴黎的成交价仅为46,000美元。
Zao Wou-ki





02.jpg
1958年,赵无极在他的巴黎工作室里。
Zao Wou-ki





03.jpg
2010年,《14.3.1959》在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270万美元成交。
Zao Wou-ki





04.jpg
2011年,香港苏富比将赵无极的《10.6.68》以880万美元拍出。
Zao Wou-ki





05.jpg
1973年的赵无极。
Zao Wou-ki/Mohror




06.jpg
《Juin-Octobre 1985 - Triptique》由赵无极的好友、建筑师贝聿铭委托给新加坡莱佛士城(Raffles City)收藏。这幅画作于2005年被拍卖。
Zao Wou-ki/Mohror





07.jpg
1996年,赵无极在他的巴黎工作室中。
Zao Wou-ki/Françoise Marquet





08.jpg
《01.08.97》于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4.2万美元成交。
Zao Wou-ki/Mohror





09.jpg
《无题(巴黎,10月),2007》
Feast Projects





10.jpg
《无题(La Cavalerie),2008》
Feast Projects





11.jpg
《无题(巴黎,3月),2009》
Feast Projects





12.jpg
《无题(巴黎,5月),2009》
Feast Project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1 08:16 AM , Processed in 0.0806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