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0

印光大师关于预防着魔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1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光大师关于预防着魔的文章
印光大师在《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这本书里面有21篇关于预防着魔的文章,但文章均为文言文,为了便于您的阅读,笔者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并且采用一段白话文,一段文言文的格式,可以对照阅读。
一,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5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闭关专修净土法门,应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每天都看本子念,等到熟极,再背念.晚课念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也必须每天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早上念一次,未念前,拜几次.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再拜阿弥陀佛三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即念佛,或者念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三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会儿,做晚课.初夜念蒙山,然后念几遍佛,拜三拜,发愿回向,三皈依,然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躺在床上的时候,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念出声,念出声会伤元气,时间久了就会得病.虽是睡觉,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如果心里产生了杂念,马上摄心虔念,杂念就消灭了.决不可以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建寺庙,如果有这种念头,时间久了必定着魔.纵然心里已经清净,妄想也被伏住了,也不可心生欢喜,也不可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自己只有一分却说有十分),这也是着魔的根子.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51页原文:
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熟极,再背念.晚课弥陀经,大忏悔,蒙山,亦须日日常念.此外念佛,宜从朝至暮,行住坐卧常念.又立一规矩,朝念一次,未念前,拜若干拜.先拜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次拜阿弥陀佛若干拜,再拜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三拜.再拜常住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尊法,一切贤圣僧,三拜.即念佛,或一千声,或多或少.念毕,再拜若干拜.午前一次,午后一次,再歇一刻,做晚课.初夜念蒙山,后念佛若干声,拜若干拜,发愿回向,三皈依,后心中默念佛号养息.卧时,只许心中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伤气,久则成病.虽是睡觉,心仍常存恭敬,只求心不外驰,念念与佛号相应.若或心起杂念,即时摄心虔念,杂念即灭.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想兴寺庙,若有此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纵令心净妄伏,亦不可心生欢喜,对人自夸有一分就说有十分,此亦着魔之根.(三)复明心师书


二,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53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念佛的时候,必须用耳朵仔细听,一字一句,不要让它滑过去了,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佛号这种办法,实在是念佛的重要方法,无论对何人,都有利无弊,功德很深。不比观想念佛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有受损。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53页原文:
●念佛之时,必须摄耳谛听,一字一句,勿令空过,久而久之,身心归一。听之一法,实念佛要法,无论何人,均有利无弊,功德甚深。不比观想等法,知法者则得益,不知法者多受损也。(续)复刘惠民书二




三,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6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念佛的时候眼睛闭起来,容易引起昏沉;如果不善于用心,可能还会有魔境产生.念佛的时候应该眼皮垂帘,眼睛微微睁开,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象佛像的样子),也不会产生头火(也不会脑袋发热).你念佛,头上如果有物抚摸以及牵制等,这是念佛的时候心朝上想的缘故,导致心火上炎之相(心火旺).如果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就消灭了.决不可认为这是自己的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只要至诚摄心念佛.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花, 马上就会好的.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61页原文
◎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汝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立之莲花,则自可顿愈矣.(续)复沈弥生书



  顶
1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2楼



四,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6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学佛的人,一举一动,都必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如果有时心中悲痛起来,这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决不可使自己常常这样,否则必然着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度,以致心火上炎,如果有时候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用力,以防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决不可掐珠念;掐则手指动而心不能定,时间久了必然得病.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61页原文:
◎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凡有适意时,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着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续)诫初发心学佛者书



五,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64页的白话文翻译:
如果凭空造楼阁,妄说自己有殊胜境界,就犯了大妄语戒。未得说得,未证说证,他的罪过超过了杀盗淫百千万亿倍。此人若不尽心诚意地忏悔,一气不来,即堕落到阿鼻地狱。因为他的说法坏乱了佛法,疑误了众生。所以你千万要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也不可说九厘九,说过了头有罪过,少说了也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没有得到他心通、天眼通等神通,只能凭你所说来判断。这种境界,向善知识说,目的是为了验证邪正是非,则无过;如果不是为了验证,仅仅是想炫耀自己,就有过。如果向一切人说,也有过。除了求善知识验证外,不可以跟其它人说。说了,则以后便永远不能得到这种殊胜境界。这就是修行人第一大关,在天台教中已屡次说明。所以,近来修行的人,很多着魔,都是因为以急躁妄心,希望得到殊胜境界。莫说他的境界是魔境,即使他的境界是胜境,一旦产生贪恋欢喜等心,他就只会受损不受益了,何况他的境界未必就是胜境呢?倘若此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恋心,见到各种境界,就像没见到,既不产生欢喜贪恋,又不产生恐怖惊疑,莫说胜境出现有益,即使魔境出现也有益。为什么呢?因为心不被魔转,功夫就能上进。须知学道的人,眼光要大,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莫说此种小境界,即使真的得了五通,也要置之度外,最后才能得到漏尽通。如果一贪恋,就难上进,甚至退心堕落,不可不知啊。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64页原文: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慎重。所见之境有一分,不可说一分一,亦不可说九厘九。过说亦罪过,少说亦不可。何以故?以知识未得他心道眼,但能以所言为断耳。此种境界,向知识说,为证明邪正是非,则无过。若不为证明,唯欲自炫,亦有过。若向一切人说,则有过。除求知识证明外,俱说不得。说之则以后便永不能得此胜境界。此修行人第一大关,而台教中屡言之。所以近来修行者,多多着魔,皆由以躁妄心,冀胜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胜境,一生贪着欢喜等心,则便受损不受益矣,况其境未必的确是胜境乎?倘其人有涵养,无躁妄心,无贪着心,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既不生欢喜贪着,又不生恐怖惊疑。勿道胜境现有益,即魔境现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转,即能上进故。须知学道人,要识其大者,否则得小益必受大损。勿道此种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须置之度外,方可得漏尽通。若一贪着,即难上进,或至退堕,不可不知。(正)复何慧昭书



六,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65页的白话文翻译:
念佛的人,应当保持随时往生(西方净土)的心,但如果未到命终,也只可随缘在世。倘若限定自己在某一时间往生(西方净土),若功夫成熟,则固然无碍;否则只是这种希求的心,便成魔根。倘若这种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随顺一世生命之报,致以诚心,是我们所应该遵守的正道;任意中止自己寿命来达到即刻取证的目的,是戒经所严厉指责的做法。(《梵网经》后偈云:“计我着想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只能尽敬尽诚求速生(西方净土),不应当自己刻意限定某一时间一定要往生(西方净土)。学道的人,心不可偏执,偏执可能会导致丧心病狂,则不独无益,还会危害很大。净业若成熟了,今日即生当然更好,若未成熟,就要往生,便是拔苗助长。这样恐怕魔事一来,不但自己不能往生,而且使身边的无知修行人都退了信心,说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借鉴,这种危害实在不是很小了。我希望你将决定刻意限期往生的心,改作唯愿速往的心,即使不速也无遗憾,只要致诚致敬,发愿寿终往生则可,不要有急躁妄心结成的不解之团,以免招来魔事的祸害。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3楼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65页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则固无碍。否则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结成莫解之团,则险不可言。尽报投诚,乃吾人所应遵之道。灭寿取证,实《戒经》所深呵之言。(《梵网经》后偈云:“计我着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但当尽敬尽诚求速生,不当刻期定欲即生。学道之人,心不可偏执,偏执或致丧心病狂,则不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净业若熟,今日即生更好。若未熟,即欲往生,便成揠苗助长。诚恐魔事一起,不但自己不能往生,且令无知咸退信心,谓念佛有损无益,某人即是殷鉴,则其害实非浅鲜。祈将决定刻期之心,改作唯愿速往之心,即不速亦无所憾。但致诚致敬,以期尽报往生则可。无躁妄团结,致招魔事之祸。(三)大云月刊



七,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9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佛法的本来意思,在于没有执着心.如果预先存一死执着得种种境界利益之心(如果预先在心里面有一个执着,希望得到各种好的境界以及各种利益),便含魔胎(那么心里面就有了一个魔胎).如果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别无一念可得,则庶几有得矣(那就是正确的做法).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91页原文
◎     佛法要义,在无执着心.若预先存一死执着得种种境界利益之心,便含魔胎.若心中空空洞洞,除一句佛外,别无一念可得,则庶几有得矣.(三)复明道法师书


八,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9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自知录,是引人入魔至极可恶的魔话.上海罗济同居士得此录,石印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想要广泛流通,让罗济同寄给我一包, 丁桂樵自己写信给我,要我为这本书作序, 想要广泛流通.我看了这本书后非常惊异.即将原书,完全寄给丁桂樵,极力说明这本书的祸害.如果刚发心念佛的人都不在一心至诚忆念上用功,而常常想见好的境界,如果再一见此书,用自己的急切的狂妄心,并且还常有这种想见好的境界的念头,那么必然会导致宿世怨家,为他自己现出他所希望得到的境界.如果他一见这种境界,产生大大的欢喜,怨家随即附体(怨家马上附在他的身上),这个人就会丧心病狂,佛也没办法救他了.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91页原文:
◎自知录,为引人入魔至极可恶之魔话.上海罗济同居士得此录,石印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欲为广布,令济同寄光一包,桂樵自己作书与光,祈为作序,以期广传.光阅之不胜惊异.即将原寄之书,完全寄与桂樵,极陈此书之祸.以初心人率皆不在一心至诚忆念上用功,而常欲见好境界,倘一见此书,以急切之狂妄心,常作此念,必至引起宿世怨家,为现彼所慕之境.及乎一见此境,生大欢喜,怨家随即附体,其人即丧心病狂, 佛亦不奈何彼矣.(三)复李少垣书



九,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3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不可以认为缘想一尊佛,不如缘想多尊佛的功德大.必须知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就象帝网宝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馀.(一颗帝网宝珠就相当于所有的宝珠)如果是一个修行很久的大士,缘境不妨可以宽广一些.境愈宽而心越专一.如果是一个刚发心学佛的人,缘境如果宽了,就会心识纷散,而他的业障又深智慧又浅,那就会导致产生各种魔事.所以我佛世尊,及历代各位祖师,都让大家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等他念佛证得了三昧,那么百千法门,无量妙义,都会具足.古人说: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可以说是最善形容的.(正)复高邵麟书二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3页原文:
◎     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诸佛功德,阿弥陀佛一佛,全体具足.如帝网珠,千珠摄于一珠,一珠遍于千珠.举一全收,无欠无馀.若久修大士,缘境不妨宽广.境愈宽而心愈专一.若初心末学,缘境若宽,则心识纷散,而障深慧浅,或致起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历代诸祖,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证三昧,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咸皆具足.古人谓: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4楼

不须问长安.可谓最善形容者矣.(正)复高邵麟书二



十,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4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绝对不可以说,持名这个方法浅近,舍掉它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在四种念佛当中,只有持名这个方法最契合现代人的根机. 持名念佛到了一心不乱的程度,实相妙理,就会全部显露,西方妙境,也会彻底圆彰.因为持名念佛而达到了亲证实相的程度,即使不作观也能完整地看见西方净土.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是入道的最方便的一扇门,是成佛的捷径.现代人如果学习教理观法,都不能成就.如果修观想实相这个法门,还会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正)与徐福贤书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4页原文:
◎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着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堕.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正)与徐福贤书



十一,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5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观虽十六,修行的人,应当从容易修行的方法入手.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是让人知道修行人往生的前因与后果.但期了知即已(只要知道就可以了),正不必特为作观也(不要特地去作观).观之理(观的道理),不可以不知道.观的事,要缓行.如果理路不清,观境不明,用躁心浮气来修,就会产生魔事.如果观境显现,再加上心有妄生喜悦的念头,也会因为喜悦而成为障碍,还会导致退失以前的功德、功夫.所以楞严经上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望一心持名(一心一意地持名念佛),这个才是千稳万当的方法.等到心归于一,净境自然会显现.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5页原文:
◎     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正)复黄玉如书



十二,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7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佛为九法界众生说法,我们怎么可以自不量力,而专主于最胜者观乎.丈六八尺,佛已为我辈说过了.下品将堕地狱之前,佛大开持名念佛的法门.所以说《观无量寿经》仍然以持名念佛为最主要、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佛说无量寿经》,详细说明佛誓及净相,以此作为修行人(依据《佛说阿弥陀经》而修行的人)的要诀.因为有了《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这两部经,就知道《佛说阿弥陀经》的文字,但摄要耳(是《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这两部经的要点).所以才知道虽然我们是依据《佛说阿弥陀经》而修行,但不得因为《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经》这两部经不关紧要而忽略它们.至于修持,果真至诚,于一瞻一礼一称名,都可以消无量罪,增无量福.非一定必须作什么修才可以.心地清净,圣境显现,这个圣境是我本来就拥有的.怎么可以象贫穷的孩子捡到了金子那样,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呢?既然有了这种样子,那也完全是凡情气概(凡夫俗子的想法和做法).如果不能自我反省,难免会着魔.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7页原文:
◎     佛为九法界众生说,吾人何可不自量,而专主于最胜者观乎.丈六八尺,佛已为我辈说过矣.下品将堕地狱之前,大开持名之法.是观经仍以持名为最要之行.无量寿,详说佛誓及与净相,是为依小本修者之要诀.由有此二经,则知小本之文,但摄要耳.是知虽依小本,不得以二本作不关紧要而忽之.至于修持,果真至诚,于一瞻一礼一称名,皆可消无量罪,增无量福.非一定须作么修方可耳.心地清净,圣境现前,乃得我固有.何可如贫儿拾金,作极喜颠状.既有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5楼

此状,完全是凡情气概.若不省察,难免着魔.(续)复济善师书


十三,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8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在没有得到一心不乱之前,绝对不能有想见佛的念头.如果能够得到一心不乱,那么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想见佛就可以马上见到,如果没有见到佛也没有妨碍.如果急着想见佛,心念纷飞,想见佛的念头,固结胸襟,就会成为修行的大病.时间久了,多生以来的怨家,乘此躁妄情想(乘机), 多生以来的怨家就会变化成佛身,企报宿怨(来报仇).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就生欢喜.从此魔入心腑,着魔发狂.即使来了活佛,也末如之何矣(也救不了了).只要能达到一心不乱,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何必去考虑一定要见佛这件事). 达到一心不乱之后,自知臧否.不见也一样能够工夫上进,见了则更加息心专修.决不会有发生误会的错误,只有让自己进步的好处.世间不明理的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比如磨镜,尘垢如果没有了,决定是光明呈露,照天照地.如果不致力于磨,而只希望镜子发光.但这个镜子全身污秽,即使有光产生,那属于妖光,不是镜光.我担心你不善于用心, 可能导致你自己失去善利,而且还使他人退失信心,所以再写信告诉你.永明大师说: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天我要模仿他的话来说: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只要达到一心不乱,不必去计较见到还是没见到佛).知道这个道理才能致力于心与佛合的大道.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08
◎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 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正)复周群铮书


十四,
◎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10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近来人每每好高务胜.稍聪明,便学禅宗,相宗,密宗,多多将念佛看得无用.他只知道禅家机语的玄妙,相宗法相的精微,密宗威神的广大.而不知学禅宗纵然到了大彻大悟的地位,如果烦惑未净,则依旧生死不能了.相宗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然明白种种名相,如说食数宝(食物只能说说而已,却吃不到,宝贝只能数数而已,却得不到),又有什么好处呢?密宗虽说现身可以成佛,然而能成佛的人,决不是博地凡夫能做到的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所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才是千稳万当的无上的第一法则.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10页原文:
◎近来人每每好高务胜.稍聪明,便学禅宗,相宗,密宗,多多将念佛看得无用.彼只知禅家机语之玄妙,相宗法相之精微,密宗威神之广大.而不知禅纵到大彻大悟地位,若烦惑未净,则依旧生死不了.相宗不破尽我法二执,则纵明白种种名相,如说食数宝,究有何益.密宗虽云现身可以成佛,然能成者,决非博地凡夫之事.凡夫妄生此想,则着魔发狂者,十有八九也.是以必须专志于念佛一门,为千稳万当之无上第一法则也.(续)复姚维一书



十五,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18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你想让我使你得到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是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此境是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想立即得到.如果想立即得到,必定着魔发狂,佛也不能救你了.比如小儿扶着墙而走,尚且难以不跌倒.而想飘行长空,遍观四海,岂非梦话.只要求往生西方净土,就了脱了生死.如果想悟此心,见此境,尚且必须渐渐进修,方能分悟分见.如果想要圆悟圆见,非成佛不能.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6楼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18页原文:
◎汝欲光令汝圆觉妙心,廓然开悟,此心乃佛所证之心寂光真境,常得现前,此境乃佛所居之境莲池愿文虽有此语,切不可发痴,欲其即得.若欲即得,必定着魔发狂,佛也不能救矣.譬如小儿扶墙而走,尚难不跌倒.而欲飘行长空,遍观四海,岂非梦话.但求往生,即了生死.若欲悟此心,见此境,尚须渐修,方能分悟分见.若圆悟圆见,非成佛不能.(三)复吴思谦书



十六,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29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楞严经》,对于不信净土法门的人来说读了以后,则为破坏净土的元勋.对信净土法门的人来说读了以后,则为宏扬净土的善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用自力悟道之难,净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如果不依靠佛力,虽阴破一二,尚或着魔发狂,为地狱种子.而且二十四圆通之工夫,今人谁能修习.唯如子忆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净念相继,自可亲证三摩.知好歹者读之,他怎么会去做只依靠自力而不依靠佛力的事呢?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129页原文:
◎楞严一经,不知净土者读之,则为破净土之元勋.知净土者读之,则为宏净土之善导.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难,净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虽阴破一二,尚或着魔发狂,为地狱种子.而且二十四圆通之工夫,今人谁能修习.唯如子忆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净念相继,自可亲证三摩.知好歹者读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十七,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3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有愚人,于父母眷属临终时,辄为悲痛哭泣,洗身换衣。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人。不念佛者,且置勿论。即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凡有平素念佛之人,或其人之子孙信佛,于临命终时,请众居士助念,其利益甚大。(见续编复杨慧昌书二)   临终正念昭彰,被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此之得失,虽由他起,实属自己往昔劫中,成全破坏人之善恶业力所致,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识得所,不在世情场面好看,庶可无虞矣。(正)陈了常往生发隐



十八,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76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修禅定人,(指四禅八定)及参禅人,因为只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求佛的加持,所以在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幻出幻没。比如阴雨将晴之时,浓云破绽,忽见日光。恍惚之间,变化不测。所有境界,非真具道眼者,不能辨识。如果错认消息,则着魔发狂,就无法医治。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万德之洪名。就好比旭日当空,走的是大路。不但魑魅魍魉,刬踪灭迹,就是歧途是非之念,也不会有。推而极之,不过曰: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而已。此理此行,唯恐大家不知道,不能挈合佛普度众生之愿。哪有秘而不传,而唯独传于你乎。如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76页原文:
◎修禅定人,(指四禅八定。)及参禅人,以唯仗自力,不求佛加,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幻出幻没。譬如阴雨将晴之时,浓云破绽,忽见日光。恍惚之间,变化不测。所有境界,非真具道眼者,不能辨识。若错认消息,则着魔发狂,莫之能医。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万德之洪名。喻如杲日当空,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刬踪灭迹,即歧途是非之念,亦无从生。推而极之,不过曰: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而已。此理此行,唯恐人之不知,不能合佛普度众生之愿。岂秘而不传,独传于汝乎。若有暗地里口传心受之妙诀,即是邪魔外道,即非佛法。



2011-4-17 14:36 回复  

福军沈军
2位粉丝
7楼

(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十九,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84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十个人有九个人耽搁),阴 境如果显现,转眼间就会随他去了。他虽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 恼,不容易断 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使见思烦恼断除干净),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姑勿论(就不用谈了),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还剩有一毫未断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还未归家,命就终了。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此。所以说十人有九人耽搁。蹉者,蹉跎。就是俗话讲的耽搁一词。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此生及前世,善恶业力所现的境界。这个境界只要现出来,眨眼之间,他就随着他的最猛烈的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就好比有人欠债,最强的债主先把他牵走。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所以说:阴境如果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义与荫同,盖覆的意思。意思是由于这个业力,盖覆真性,真性不能显现。瞥,音撇,眨眼的意思。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说八道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着魔发狂也。夫着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辩。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184页原文: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者。其人虽彻悟禅宗,明心见性。而见思烦恼,不易断除。直须历缘煅炼,令其净尽无余,则分段生死,方可出离。一毫未断者,姑勿论,即断至一毫未能净尽,六道轮回,依旧难逃。生死海深,菩提路远。尚未归家,即便命终。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谓耽搁也。阴境者,中阴身境。即临命终时,现生及历劫,善恶业力所现之境。此境一现,眨眼之间,随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此犹其上焉者。故曰: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也。阴,音义与荫同,盖覆也。谓由此业力,盖覆真性,不能显现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为错,以阴境为五阴魔境者,总因不识禅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说八道也。岂有大彻大悟者,十有九人,错走路头,即随五阴魔境而去,着魔发狂也。夫着魔发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炼之增上慢种耳。何不识好歹,以加于大彻大悟之人乎。所关甚大,不可不辩。(正)净土决疑论



二十,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211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持咒一法,只可作助行。不可以把念佛作为助行,以持咒作正行。必须主、助分明,则助也归主。(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持咒法门,虽也是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如果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便你修哪种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如果知道自己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如果不依靠如来宏誓愿力,此生要跳出轮回,则万难万难,这才知道净土一法,一代时教,都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是可以的。如果妄意欲求神通,那就是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如果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着魔发狂,尚有日在。想得神通,必须先得道,得道后则神通自会具备。如果不致力于道,而只求神通。非但神通不能得到,即使得到了神通还是会障碍你得道。所以诸佛诸祖师,都严历禁止,而不许人修学焉。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211页原文: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一)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舍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着魔发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须先得道,得道则神通自具。若不致力于道,而唯求乎通。且无论通不能得,即得则或反障道。故诸佛诸祖,皆严禁之,而不许人修学焉。(正)复永嘉某昆季书



二十一,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249页原文的白话文翻译:
高僧传初二三四集、居士传、比丘尼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共有三编,初编是清乾隆间彭际清居士,饬其侄希涑所辑。续编,是道光末,莲归居士胡珽所辑。三编,是民二十年后德森法师所辑。编者敬注。)都记录古德之嘉言懿行。阅之,自有欣欣向荣之心。断不至有得少为足,与卑劣自处之失。宏明集、广宏明集、镡津文集、折疑论、护法论、三教平心论,续原教论,一乘决疑论,皆护教之书,阅之,则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见城垒矣。此等诸书,阅之,能令正见坚固,能与经教互相证明。不应当有这种想法,即一心阅经,就可以置此等于不问。那么你的差别知见不开,遇敌就会受挫受辱。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第249页原文:
◎高僧传初二三四集、居士传、比丘尼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共有三编,初编系清乾隆间彭际清居士,饬其侄希涑所辑。续编,系道光末,莲归居士胡珽所辑。三编,系民二十年后德森法师所辑。编者敬注。)皆记古德之嘉言懿行。阅之,自有欣欣向荣之心。断不至有得少为足,与卑劣自处之失。宏明集、广宏明集、镡津文集、折疑论、护法论、三教平心论,续原教论,一乘决疑论,皆护教之书,阅之,则不被魔外所惑,而摧彼邪见城垒矣。此等诸书,阅之,能令正见坚固,能与经教互相证明。且勿谓一心阅经,置此等于不问。则差别知见不开,遇敌或受挫辱耳。(正)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2:08 AM , Processed in 0.0315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