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7|回复: 0

什么是业 ,什么是轮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与自在解脱》(艾雅·凯玛著,陈锦书译,台湾商周出版社)连载之十四
佛陀曾说,有些人生于光明而且走向光明,有些人生于光明却走向黑暗。另外有些人虽然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也有些人既生于黑暗也还是走向黑暗。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出身如何,都可以拥有选择与机会。



  业与轮回是二个最吸引人、也最常被误解的主题。然而,能够对此二者有深刻正确的认知,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业”。




  佛陀曾说过:“业,是自作自受的。我必须承担自己的业,我因业而生,与业息息相关,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业。无论我所造作的业,是善、是恶,我都将要承担。”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上述这些话。到底这些话有什么重要,我们必须时刻不能或忘?
  “业”这个字,就字面上来说,可以翻译成“行为”。实际的例子,譬如佛陀在世时,曾有“瑜伽业”的名称,意思就是瑜伽的行为。但是佛陀曾说:“比丘啊!业,我说即是意向。”业不只是行为,更是在行为背后的意向。意向,不只是针对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包含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说。所以使用“业”这个名词,在某方面来说并不恰当,因为“业”给我们的印象,只停留在行为及果报而已。然而,由于“业”这个字流传已久,我们只得沿用下去。
  同样的行为,有意与无意有很大的差别。假若我们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或许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蚂蚁),由于这是无意造成的,所以不构成杀业,因为在踩死蚂蚁这事件的背后,并没有任何的意向。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庭院中有一个蚁窝,而有意要将这窝蚂蚁除掉,所以就使用各种毒药尽可能地将蚂蚁杀光光,这样就构成了杀业,因为在行为背后是有特定意向的。“行为”与“意向”的差别,都显现在佛法上。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行为必须要有思想作为前导。所以,我们的思想是必须要小心看顾的一环,这也就是我们试着借由禅坐而要学习的重点。除非能够认清自己的思惟过程,否则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是成不了善业的,这乃是不知如何用心的缘故。当我们知道了念头之所在,就有能力去转变念头,若是能够将念头转向正道,就是转向了善业之道。
  有人会想说:“为了将来要往生善道,现在就要多作善业。”如果努力的付出,只是为了要获得某些回报,这算是一种交易的心态。虽然比起连这种想法都没有,只知道随着本能的导引去享乐,还能有如此心态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以这种交易的心态,是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成果,因为,这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



业是自作自受
  唯有智慧才能够成就善业。没有智慧的行为,终究会令自己不悦。也唯有在自己内心以及与他人相处之间充满了平静与和谐,善业才能成就。冀求果报是一种黏滞的期望。这种种的期望,都将伴随着失望。依着个人喜好的期望,是从未实现过的;期望总是让我们脱离现在而妄想着未来。未来是下一世,再下一世,更再下一世,究竟是哪一世呢?还是接下来的五分钟呢?理论上,如果染上了自我的色彩,善业就不可能真正的成就。唯有以智慧引领着我们走向正道,善业才有成就的可能。
  纵使有两个人做着相同的事情,也不会有相同的结果。佛陀曾以将一茶匙的盐放入一杯水中,或是放入恒河水中来比喻造恶业。当一茶匙的盐放入一杯水中,这杯水立刻就难以下咽了。但是,将同样一茶匙的盐放入恒河水中,对于恒河水完全没有影响。假若有人的善业多如恒河水,虽然造作了一件无益的疏失行为,对整体善业而言,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假若有人的善业仅如杯水,即使只有一件疏失的行为,都能够败坏整个生命。因为我们不确知自己内心的状况,所以最好假设自己只有如杯水的善业。有时候,我们会怀疑:为什么有些恶贯满盈之人,似乎活得非常快乐。无论是家庭、财富与健康,都是那么美好。为什么他们不会遭受应有的惩罚呢?其实是他们还未遭受惩罚,只是因缘尚未成熟而已。我们由于因缘具足,才会面临应有的果报。果报的降临不是偶然,也并非杂乱无章。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是混乱的。月亮、星星、太阳——万物——都依着自己的模式而运行,我们所居住的这小小地球是如此,我们的业也是如此。
  业通常是公正无私的,而这一点经常被人遗忘。业并没有好恶的情绪,只是因果的关系。业不会有个别考虑的因素,无论在生命的长流中如何造作,终究会产生应有的结果。
  虽然,我们可能从过去世中带来些许的习气,但是目前为止,我们遭遇的一切,大部分是今生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我们不要想说:“啊!因为三世以前的种种原因,所以我必须要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假若现在做了这件事,下辈子我一定有好报。”这是一种投机的心理,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假若有人对自己负全部的责任——包括每一个念头,这是有智慧的人应当做到的——当我们面对眼前所遭受的果报时,就可以了知,这些都是源自生命过程中,所造作或早已遗忘的行为。
  “业”、“果”的相关性,是很容易证明的。无论在此世的生命中,我们所造作种种熟练、有益的行为,都会显示出成果。这成果显示在我们的才能、力量、健康与特质上。我们是自己理想的打造者,没有任何人能够插上一脚。假若我们相信,有人能够替我们打造理想,就完全不了解“业是自作自受”的涵义。我们唯一拥有的就只有业,其他一切都只是暂借而已。除了业,我们什么也带不走。其他的一切,都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只有业是我们自己的。



小心看顾每个心念
  我们所养成的习气,也会创造很多的机会。我们可以有所选择,但是并非毫无限制。我们都可以选择是否要来到此处僻静的禅修道场,而你们都选择了来此禅修而成就了善业。到了这里,还会面临其他的选择。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你可以昏昏欲睡、似懂非懂,你也可以全神贯注。当聆听完毕,你又有些选择。你可以马上忘记,或是试着去牢记所听闻的佛法。你们应当选择试着去牢记,然后又可以选择是否确实将佛法应用于生活中,或者只做有兴趣的部分就好。假若你选择将佛法应用于生活中,你还可以选择是要时刻奉行,或者只限定在某些特定的时机。
  我们随时都要面对各种的选择。除了睡觉之外,生命中每一个刹那都在造业。因此可以知道,用心活在每个刹那,有多么地重要!假若在每个造业的刹那,我们无法仔细看顾自己的心念,如此所造作的业,是不可能值得称誉的。在生命中,有很多可能造作恶业的机会。所以,每个刹那的心念,都必须小心看顾。因为每个刹那都会面对选择,而每个选择都会造业。只要我们多往善而有益的方向去选择,就会有比较多造善业的机会。就好像在一栋有着很多门窗的房子里居住,假若想要外出,就有很多的门窗可供选择。一旦我们做了许多的错误选择,则造善业的机会就此失去,如同被囚禁在监牢之中,除非获得释放,否则完全没有逃脱的可能。假若我们曾经讶异,为什么有些人的生命可以活得多采多姿,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办法?其实,这都是个人的业果招感的啊!
  佛陀曾说,有些人生于光明而且走向光明,有些人生于光明却走向黑暗。另外有些人虽然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也有些人既生于黑暗也还是走向黑暗。这意味着,无论我们的出身如何,都可以拥有选择与机会。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一位甫出生即耳聋、口哑和眼盲的女士。她却能够接受大学教育与写书,并且尽力帮助有障碍的人们,能够改善他们自己的生命。很明显地,她正是出生于黑暗,却能够走向光明的最佳例证。
  我们每个人的每个刹那,都有着很多的机会。假若不懂得即时把握,良机若失就不会再回来了。我们失去一次机会,就等于所在的房间中失去了一道门或一扇窗。因此,全神贯注于每个刹那是必须做到的。
  佛陀也曾将“业”比喻为蜘蛛网,由于这道业网已被织得太过错综复杂,没有人能够理得出头绪。譬如说我们今天生病,假若想要知道真正的病因,究竟是十五年前的疏忽,还是昨日饮食的不注意所造成,对我们而言,是不可能知道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如此地纠缠不清,以至于我们无法看清楚大部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只能知道少数几件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已。因此,我们经常因着自己的放纵,同样的错误一再地发生,乃至同样的结果也一再地上演。
  从过去所带来的业,或者是未来将产生的业,对我们来说,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过去如梦一场,而未来则是“尚未来到”。唯一我们应当感到兴趣的就是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如同是一场梦,如果无法从梦中醒来,就无法确实知道,所发生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梦中,并没有真正的快乐,只有令人迷惘的虚幻。尚未悟道的人们,或多或少都生活在迷梦之中,虽然如此,只要肯努力,还是有梦醒的一天。事实上,除了当下这一刹那之外,更没有其他的了。我们既无法改变昨天,也无法预知未来。唯一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只有活在当下。但是,唯有完全觉悟的人,才有足够的智慧能成办此事。觉悟与智慧,正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意向。
  心灵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所谓“万法唯心造”,每个人的心都会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心念,是造作所有业的根本原因。心念(意)、言语(口)和行为(身),是我们造业的三大门户。我们借由此三者而造作各种的业,也借此得以接触这个世界。
  虽然,心是造业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言语和行为的执行,单单由心念所造作的是最微弱的业。譬如说,我们对某人心怀怨恨时,甚至于会有这种念头掠过心中:“如果这家伙还敢靠近我,我一定会杀了他!”但是,我们既没有说出口,也没有真的去做。虽然这种失控的念头,可能造作很大的恶业。不过,由于没有造成事实,所以只造作了相当微弱的恶业。假若这种念头不断地出现,终究会造成心里的刻痕,难免会脱口而出造下口业。此时所憎恨的人果真靠近我们的话,我们可能就会说出:“你要是敢再走近一步,我一定杀了你!”如此犯下的恶业就强烈多了。因为我们借由言语,不但落实了这种念头,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增加了一位敌人。假若我们又时常犯下如此的口业,难免终有一天会付出行动造下杀业。显然这是最严重的业,会造成难以想像的果报。因此,心念的看顾与导正是必须的。我们心中若是浮现拙劣的想法,就要特别小心谨慎,避免让心念转变成言语,甚至付出行动。

轮回
  在所有的主题中,面对“轮回”的观念总是很分歧的:有人着迷、有人期盼、有人发愿,当然也有人彻底排斥。烛光,是传统上用来形容轮回的比喻。当一段蜡烛已经燃烧到了尽头,火焰由这段旧蜡烛转移到新蜡烛之上,旧蜡烛随即烧尽,但是新蜡烛又开始燃烧。我们知道蜡烛是新的一段,但是火焰呢?与之前的火焰是相异或是相同呢?如果做一次意见调查,会发现认为相异与相同的各占一半。事实上二者都不对,因为这只是能量的转移——热能的转移。热是一种能量,转世也是一样 ——是我们对生命热情的转移。对于生存,我们有着强烈的渴望,除非悟道,否则热情无法稍减。
  曾经有一位名为瓦恰迦塔(Vacchagotta)游行者,问佛陀说:“请问世尊,悟道者人灭后会如何?将往何处去?”佛陀回答说:“游行者,你从地上这火堆中,引一把火出来。”依照佛陀的说法,他从火堆中引出一把火。佛陀又说:“你再放一些木材到新引出的火中。”他照着做后,佛陀就问道:“现在如何呢?”瓦恰迦塔回答说:“喔,火渐渐大了起来。”佛陀说:“够了,不要再放木材下去了。”过了一会儿,火就熄灭了。佛陀就问他:“现在,火如何了呢?” “火灭了,世尊。”佛陀又问他:“那你说说看,刚才的火到哪儿去了呢?是跑到前面去了呢?还是跑到后面、左、右,还是跑往上、下去了呢?”游行者回答说: “火哪儿都没有去,只是灭了。”佛陀说:“这就对了,悟道者入灭后也是如此。”
  对于悟道者而言,由于不再添加木材到热情、渴望以及追求之火中,火就灭去了。悟道者因为不再造业,也就不再轮回受生。而对于渴望生存的我们而言,想要不转世也难。这种对于生存的热情,就是用来转移的能量。不过有时候,相同的热情会有反向的表现。人们会因为生活的不快乐而想要结束生命。无论是“我”想要生存,或是“我”不想活了,二者都是相同的虚妄我见。求生存是我们最强烈的渴望,即使在临终之时也是一样,很少有人会轻易地向死神投降。
  因此,对于修道者而言,临终的刹那最为重要,因为那时必须要放弃对这副身体的所有权——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想要放弃。不过,无论如何的抵抗,对身体的拥有权势必要强迫放弃。然而,若是有人主动放弃,这就是悟道的契机。当人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一切看来都如此美好——有美味的食物,容易消化,不会太热也不太冷;既没有蚊虫叮咬,也没有人来惹恼——在这种时刻,我们不可能会有强烈要求离去的感觉。此时,解脱也不是最重要的了。若是面临死亡,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离去。



业与报的相续
  含藏于心灵的一切,借由习惯性的心念、言语和行为,就会造成身、口、意业的聚集。而转世不但是以遗传为蓝图,更以业报为蓝图,这非常公平。佛陀曾说,如果认为此世造业与来世受报的是同一个人,这是错误的观念;同样地,认为此世造业与来世受报的是不同的人,也是错误。答案不落于二边,而存乎中道。因为,其中虽然有相续性,但是却无实体。虽然这业与受报的不算是同一人,却有其相续性。因为不论是肉体、思想和感觉都必定不同,所以可以肯定造业与受报的不是同一个人。而且,造业与受报的情形,也一定会大大的不同。但是,造业者与受报者之间的相续性,也是相当确定。业在我们的生命之间运行,包含着很多过去所造作的行为,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说:“喔,那不过只是我的业而已。”然后就可以将业搁在一边。
  在佛住世时,有很多论师在宣扬宿命论,完全排除个人拥有不同选择的可能。佛陀公开抨击这种论点。佛住世时也有很多论师宣扬断灭论,不信因果业报,他们宣说无论造善、造恶,都不会有任何业报。佛陀也对这种论点提出抨击。因为有业,有业报,而且也有个人的选择。
  关于轮回,佛陀曾将人临死前最后一刻的念头,比喻成牛棚里的一群牛。当牛棚的栅门一打开,最强壮的那头牛总是第一个冲出去。如果没有哪一头牛算是最强壮,就会由牛群中的头领第一个冲出去。如果牛群中也没有头领,那么最靠近门口的那头牛就会第一个冲出去。如果也没有哪一头最靠近门口,所有的牛就都会立刻往外冲。
  这个比喻在于显示人临终的念头,对于转世有很强的推动力。但是不意味着过去所造的业就一笔勾销,唯有过去的业可以影响我们下一次生命的境遇。临终时,我们所能够做最强而有力的动作,就是在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这将可能引导我们朝向新的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则平日最习惯的思惟模式就会进入心中。假若我们平常就保持着慈悲心,临终时心中也会充满着慈悲。假若我们没有什么特别的思考习惯,那么最接近死亡之门的念头就会占据心灵。听觉是临死前仍然敏锐的感官。如果我们想要帮助一位垂死之人,一直跟他提起他自己的善行,是最恰当的方式。如果在他临死前回忆起自己的善行,可能有助于他往生善道。如果上述所说的都完全没有,那么各种念头就会此起彼落,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可以说要靠运气了。
  因为我们迟早都要面临死亡,应该提早做好准备,准备好如何去面对这重要的一刻。死亡的准备意味着要将思惟模式朝向善性改变,如此一来毫无疑问地我们将来必会往生善道。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还想要保住人身,至少要持守五戒,不令毁犯。大多数人持戒都会有所疏匆,以至于造成毁犯。但是,如果对五戒中任何一戒,养成了习惯性的毁犯,而想要保住人身,可就非常困难了。
  有一则故事说到,佛陀曾经与弟子们走在海边时,佛陀问弟子们说:“比丘们,假若有一只游遍世界各大海洋的盲龟,而海面上漂着一块带有孔洞的浮木,这只盲龟每一百年才探头换气一次。比丘们,你们认为,盲龟有可能探头换气时,它的头刚好穿过这块浮木的孔洞吗?”弟子们回答:“不,世尊,这不可能。此二者漂游世界各大海洋,想要碰在一起,而且还要值遇盲龟探头换气之时,实在是不可能啊!”佛陀说,“不,这并非不可能。虽然未必会发生,但是并非不可能发生。” 佛陀又说道:“想要保住人身,也是如此。”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为了往生善道,我们必须随时做好万全的准备。正是因为难值难遇,机会错过就不会再有。
  持守五戒不只可以保住人身——守戒本身也有很大的益处——还可以让我们四肢感官完整无缺。我们有足够的食物,并且健康得可以来此处禅坐。更幸运的是,我们能够听闻并且受用佛法。有人说我们是“天之骄子”,如果我们不将持守五戒视为一种恩惠,就不算了解我们与业之间的关系。持守五戒不只令我们获得机会和利益,也是赋予我们的恩惠。我们必须善加运用,于转世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每个刹那都是轮回
  对于轮回,还有另外一种不同的观点——其实我们每个刹那都在轮回。很少人能够清楚注意到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每天早晨都像是一次的转世,要了解这点倒不是很困难。当白日结束夜晚降临,我们的身体与心灵都累得要“死”,很快就进入了梦乡。隔天早晨再度醒来,就如同是转世一般,生命又有了光明。身体和心灵再度清新与年轻,我们可以最佳的状态去处理一整天的事务,就像是拥有了新生命一般。如果我们将每天的早晨,都视为一次的新生,就可以了解每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也可以因此善用每一天的生命,令生命发挥最大的功能。这正意味着成长——心灵上、精神上与情绪上的成长。但是,并不表示我们就要急切地、尽量做越多的事情越好。
  这种对于转世的观点,远比只有顾虑来世显得重要得多了。其实来世的一切,完全取决于目前的所作所为,因此唯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是因来世是果。这也远比试着描述前世所造业因来得重要得多了!前世早已成了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回忆起前世,有个最好的理由:因为,在今世我们已经饱受各种的苦,实在不必再去回忆过去世所受的苦。我们的心灵处理此世的苦况,早已经筋疲力竭,不可能再有能力去面对双重的苦了。
  就在今天早晨,我们的新生带来一种急迫感,一种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成份。当我们知道了人生真实的苦况,心中就会生起一种急迫感,急切地想要从现在开始努力解决,无法再等待了。

http://hi.baidu.com/dynaster/blo ... 0e2c116f068c63.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11:21 AM , Processed in 0.03282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