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1

孙元良笔下的谢晋元:中华自古多果敢赴难之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jpg
中坐者为谢晋元(文汇读书周报图片)

1937年10月26日早晨,蒋委员长想要第八十八师留在闸北,死守上海。问:“孙元良你的意见怎么样?”时任师长的孙元良答:“我不同意。”理由是新兵多。但最后还是奉命留下一个团,死守闸北。——这就是“八百壮士”的由来。(本文摘自《纵横》2010年第10期,作者:孙元良)

孤军光荣领任务

在全军退却沪西前,我请第五二四团的团附谢晋元中校和该团第一营营长杨瑞符少校两位同志到“四行仓库”(大陆、金城、盐业、中南四银行联营的仓库)我的司令部里,我亲自交给他们“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

我向他们说:“你们最好把指挥所和核心部队布置在这里。这幢庞大的建筑物不只坚固易于防守,同时更易于掌握部队,我们的新兵实在太多啦。这里粮弹存储很多,为防自来水管被截断,饮水也有存储。有这样好的根据地,你们可以坚持下去,好好地打仗了。”他们很骄傲地接受了我的命令。后来果不负我所期,在抗战史上留一极壮烈的史迹。

坚守最后阵地三天后,晋元同志给我一封信:

元良师长钧鉴:窃职以牺牲的决心,谨遵钧座意旨,奋斗到底。在未完全达成任务前,绝不轻率怠忽。成功成仁,计之熟矣。工事经三日夜加强,业经达到预定程度。任敌来攻,定不得逞。二十七日敌军再次来攻,结果,据瞭望哨兵报告,毙敌在八十人以上。昨(二十八)晨六时许,职亲手狙击,毙敌一名。河南岸同胞望见,咸拍掌欢呼。现职决心待任务完成,作壮烈牺牲!一切祈释钧念。职谢晋元上。二十九日午前十时。于四行仓库。

我的回信:谢团附、杨营长、暨我诸忠勇同志:余顷在沪西前线。余虽在沪西前线,余之心魂与诸同志同在闸北。

余奉命防御闸北轴心阵地,保我疆土。诸同志奋勇却敌,固守二月有半,倭敌终于未能越雷池一步,所以报国,幸不后人。近以一发之动,全线西移!本军亦奉令转移阵地,而以最后守卫闸北之责付托我忠勇之诸同志。

诸同志能服从命令,死守据点,誓与闸北共存亡!此种坚毅不拔、临危授命之精神,余与全军同志同致无上之敬意。

我中华民族自古多果敢赴难之士,岳家军屹然不动,戚公军剽悍却敌,以身许国,浩气长留天地间。我国民革命军赋此美德,重以最高统帅之教训,不吝牺牲,早抱成仁之决心。此次杀敌致果,实开震天动地之历史伟绩。我黄帝亿兆子孙,全世界千百万后世人,必以血诚读此史页。

诸同志孤守闸北已三日夜矣,敌之畏葸与我之勇敢已为举世所共见。沪上中外人士交口钦佩,民众奔走援助;咸负如可赎也,人百其身之愿。此诚中华民族之光荣,我中华民国之光荣,亦我国民革命军之光荣。

望继续奋斗,完成抗敌使命,流最后一滴血!我最高统帅于诸同志之壮烈牺牲,殊深嘉慰。余敬以转告。十月二十九日,孙元良于沪西。


最高统帅部下令孤军撤退

“八百壮士”在几天以后,奉到我统帅部的命令,于11月1日拂晓,退入上海公共租界。

先是英国军同情他们,认为孤守无益,劝他们退入租界。孤军感谢这种好意,但告以遵守命令,乐于杀敌,不同意随便撤退。这使英国军大大佩服。临到奉命退却时,英军指挥官马勒提少将不顾日军的抗议,亲自站在他警戒线上的重机关枪阵地上,掩护我孤军通过新垃圾桥。这本不是他的责任,也不是我孤军所需要的。———由于我孤军的英勇,激发起英国军人的侠义心肠。

这一役,孤军坚守最后阵地,力战四日夜,击退敌军六次围攻。敌军横尸四行仓库附近约二百余,伤者无算,并毁其战车两辆。我孤军仅伤亡37人,营长杨瑞符少校弹穿左胸,负重伤。

孤军退入上海公共租界后,在租界内所处的地位非常微妙。他们即不是俘虏,也不是要求庇护者。因此,他们以后的经历就十分复杂。

我国政府循上海中立人士的呼吁,为维护上海公共租界的安全,正式下令撤退孤军。孤军服从命令,全副武装整齐地退入公共租界。他们既不是被俘虏,也不是自动要求庇护,可说是公共租界邀请的客人。

更有事实足以证明孤军并非俘虏,不应长期被羁留,就是那时公共租界当局因为孤军不是俘虏,不肯供给伙食。临时借垫的少数款项,后来都向我政府索回了。孤军在最初两个月全靠上海爱国团体(刘鸿生等主持)供应给养,以后则由我政府按照国军待遇,源源接济,一直到太平洋战争发生,公共租界沦入日伪手中才停止。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对于真正溃逃租界、借保生命的日军完全放还,武器也一并送还,而对我孤军则不能作同样的处置!虽由环境使然,出于无奈;然而有强权、无公理丑恶怯懦面目又在这般人身上再度显露一次啊!

孤军为国旗而流血

孤军羁旅上海公共租界四整年又一个月零27天(1937年11月1日至1941年12月18日)。“此种长期奋斗,实较之前线官兵在炮火炸弹之下,浴血作战,慷慨牺牲,尤为艰苦卓绝,难能而可贵。”他们的生活是艰苦卓绝的,同时也是光辉灿烂的。晋元同志从1938年元旦起,直到他遇害前两天(1941年4月22日)止,连续写了三年的日记。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孤军在上海晋元路孤军营中出操、上课、工作、游戏,以及和上海租界内学生、工人、市民同胞等交往各种情形……

国军撤退后的上海,孤军营成为上海同胞唯一振奋和关切的对象。孤军的荣辱丕泰,上海同胞都视为自己所身受的一样。有一段时期,孤军营未被限制普通人的出入,上海同胞可以随便和孤军接谈,所以晋元路上,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好像信徒们拥向圣地。

1938年8月,孤军为纪念“八一一”(1937年8月11日第八十八师自无锡出师向上海抗日),向公共租界万国商团团长亨培交涉,悬旗三天。8月9日,孤军营内竖起旗杆。亨培来干涉,先是不许悬旗,后要求将旗杆截短,俾与营内大礼堂屋顶相齐,避免日军看见,引起麻烦,使工部局为难。翌日,孤军八一一、八一三两大纪念日将临,而悬旗问题尚未决定,不得已将旗杆砍去数尺,重新竖立起来。


11日晨6时,举行升旗典礼,国旗飘扬于孤军营内。上海市同胞望见,无不感奋流泪!

四小时后,工部局派英格兰兵300名,包围孤军营房,派意大利兵四百名,散布晋元路一带警戒;又派白俄一队向孤军营冲入!幸有万国商团中国团员吴启荣事先发觉,来告。晋元同志即令第一连负责警戒瞭望塔,第二连分散于大操场。下令后不到五分钟,白俄队即冲进营房,用机关枪向手无寸铁的孤军扫射。当有刘尚方、尤长青、吴祖德、王文义四同志殉难于国旗下,另负伤官兵11人。白俄队行凶后退出。同日晚十时又来了一队白俄,强将我全部孤军挟入救护车多辆,驶往外滩中央银行幽禁,晋元同志及全体官兵对此绝食抗议。

此事引起上海同胞的愤怒!一致罢市三天,声援孤军,要求将孤军送回晋元路原营地。工部局不得已照办。悬旗事件暂告一段落。但经此事件后,孤军营内的国旗被收缴,此后只能举行“精神升旗”了!

谢晋元烈士殉国

1941年4月24日,晨光熹微的5时许,孤军营官兵循例在操场集合,列队早操。点名时,发觉士兵郝鼎诚等四名迟到五分钟。晋元同志治军素严,当众予以训斥。不料郝等早受敌伪方面诱骗,趁机下手。在全体跑步时,乘晋元同志不备,用短刀向他头腰两处猛刺,晋元同志伤重立殒!团附上官志标中校见状趋前援救,也受重伤。凶手当场被附近官兵捕获,移解上海公共租界当局法办。晋元同志的死讯传出,上海同胞哀痛至极!任何危险也阻挡不住爱国同胞在马路上汇成的大洪流。他们拥进孤军营向他致敬,瞻视他的遗体,三天内共达25万人,人人显露出悲愤的面色。

蒋介石于1941年4月28日发出通电:“谢晋元同志之成仁,为我中华民国军人垂一光荣之纪念,亦为我抗战史上留一极悲壮之史迹,回溯该团长率领八百孤军,坚守闸北,誓死尽职,守护我国旗与最后阵地而绝不撤退,其忠勇无畏之精神,已获举世之称颂。而其留驻孤军营中,为时三载以上;历受艰难,尚能坚毅不移,始终一致,保持我国民革命军人独立自强之人格。此种长期奋斗,实较之前线官兵在炮火炸弹之下,浴血作战,慷慨牺牲,尤为艰苦卓绝,难能而可贵。此次被刺殒命,显为敌伪方面久已蓄意,收买暴徒,下此毒手!而我孤军营之忠勇官兵赤手擒奸,固绝不损其全体之荣誉。谢团长不幸殒命,然其精神实永留人间而不朽。谢团长不仅表现我军人坚贞壮烈之气概,亦为我民族不屈不挠正气之代表。除已优予抚恤外,甚望我全体官兵视为模范,共同景仰。以期无负先烈之英灵,而发扬我民族正气之光辉也。”

孤军的最后奋斗

日本蔑视国际公理,手段残忍狠毒,但压制不住孤军反抗强暴、热爱祖国的精神。11月6日,光华门外的孤军趁着和孝陵卫的孤军对调的时候,大部分逃走。他们先到小茅山藏了几天,有的就留在本地参加游击部队,有的绕道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回到抗战首都重庆。

抗战胜利后,孤军从全国各地和南洋回到上海的,计有一百余人。其中被日军押至新几内亚做苦工的孤军36人经澳大利亚政府派军舰送还。于1946年8月24日到达上海,重新享受到光复后祖国的自由。
发表于 2010-11-8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奸可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5 04:09 PM , Processed in 0.0660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