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balto

五百罗汉图文解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壹佰柒拾壹尊

德首尊者

德 首尊者,即德首菩萨。是十方诸大菩萨之一。据《佛说菩萨本业经》载:“东北无极,有清莲刹,佛名悲精进,菩萨字德首。”德首菩萨神通妙达,声名远闻十方, 精通大、小乘,训导大众皈依佛法时方法巧妙,且循序渐进。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降生人世,童年时顽皮贪玩,尊者为教导李白,曾化作一妇人在溪边磨一根粗大的 铁杵,李白好奇地问磨这样的铁杵做什么?妇人回答说要磨成一根绣花针。以此启发诗人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从此悟出凡是必须持之以恒的道 理。念诵包括尊者在内的诸佛名号而思维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来世得无上菩提。

第壹佰柒拾贰尊

喜见尊者

喜见尊者,全名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即药王菩萨之前身。据隋代嘉祥疏《法华经》载:“药王者,过去世以药救病,因以为名。”

据 《观药王药上两菩萨经》载,尊者本名星宿光,于药王菩萨是一对兄弟,因在过去世以草药供养比丘,被称为药王。《佛说月上女经》载,他曾参加佛陀于毗离国大 树林中草茅精舍举行的法会。蒙佛陀授记,在佛陀将来修成佛道。另据《妙法莲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载,尊者曾以香油涂身,燃臂供佛,燃臂之时光明遍照 恒河沙世界。为护持《法华经》的诸大菩萨之一。

尊者形象,据《法华荼罗威仪形色法经》载,顶戴宝冠,身批天衣及各种美妙花8839,绀发垂 耳,以璎珞、环钏为饰,以细锦为腰巾、赤綾为带,相好庄严,身光遍耀。左手定拳着膝,右手慧云上日,结跏坐于宝莲上。有时与药上菩萨一起,取代文殊和普 贤,被作为释迦佛的左右胁侍。

第壹佰柒拾叁尊

善宿尊者

善宿尊者,《佛名经》将其列为十方诸大菩萨之一。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新译作长养。

善 宿以世间无尽的痛苦,劝导众生皈依三宝。世间诸人都未解脱生死轮回,一劫之中每个人生生死死转生无数次,一个人的遗骨堆在一起,如同王舍城毗富罗山一样 高,一人一劫中吸吮母亲的乳汁,聚在一起多如四海之水;身体流出的水比四海之水还要多;临终时亲属痛苦哭泣,眼泪聚在一起四个大海也难以容纳。轮回众生如 同关在狱中不能逃脱,如同激流大河无人拯救。什么原因使众生不能脱离苦海呢?根源在于世俗的情爱,有爱则生,爱尽则死,如此轮回,往复无穷。出家之法,每 半月集终僧说戒经,使比丘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尊者能如此力行,证得果味。念诵包括尊者在内有诸佛名号而思维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 罪,于来世得无上菩提。

第壹佰柒拾肆尊

善意尊者

善意尊者,梵名弥栗头支多那。

善 意,谓尊者于济世度人中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据传说,由天帝释所遣,以保护并接受男子女人三妇之三十六善神之第十八,主疯毒。此或受道教思想之影响而致。 据《佛说灌顶神咒经》载,凡归依佛、法、僧之人,只要书写三十六部神王之名号随身携带,可以获得神王及其眷属的庇护。尊者主疫毒,只要将其名号带在身上, 可以防止各种毒疫侵袭。

第壹佰柒拾伍尊

爱光尊者

爱光尊者,光明如来之子。光,指佛光。爱光即爱化之意。

尊 者祖父名爱敬,祖母名意乐,居住琉璃光城。其父出家为僧,功德无量,潜心修行,得道成佛,号即光明如来。光明如来,神通广大,法力无边,遍身发光,照耀三 千三百二十里,光明照耀之处,众生平安,嘉禾繁衍。光明如来设坛讲经,第一次以大会收八十六亿弟子,第三次讲经收八十七亿弟子。据《贤劫经》卷八记载,光 明佛的弟子都获得正果,光明佛在世时众生安乐无比,普通百姓的寿命在一万岁以上。尊者受其父光明如来的影响,也出家为僧,尊奉三宝,积公德而获得罗汉果 位。

第壹佰柒拾陆尊

华光尊者

华光尊者,即花光幢菩萨。

据 《无量义经·德品行》载,尊者曾参加佛陀举行的法会。尊者淡泊无欲,其心神寂常在三昧,得大智慧通达诸法,开涅槃门扇解脱风,他是中众生的良师益友,怀着 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难之心,谆谆善诱,滋润着众生有的善根,使其生芽结果。他就象一艘慈船,运载众生度生死河,到涅槃岸。他又是大医王,精通药性,善辩病 因,随病授药,药到病除,能使盲者生明,聋者生聪,劓者生鼻,哑者出声,身体一切毀缺,皆能复原具足。

第壹佰柒拾柒尊

善见尊者

善见尊者,名阿阇多,意译善见,即善见菩萨。为五十三善知识之第十一。古印度摩揭陀国国王。

据 《涅槃经》载,在他降生前其父请相师为之占卜,说他将来必害父母。于是在他降生后,即被由窗口抛下,然大难不死,仅伤其一指。年龄日增,结交邪恶少年,恶 迹昭然。后囚禁父母,继承王位,率兵征讨邻国,涂炭生灵,而受到天惩,致遍体生疮,久治不愈。后延请名医时缚迦医治,时缚迦将他介绍给佛陀。佛陀为他讲 经。尊者皈依佛法,忏悔前罪,並广泛提倡佛教,其中著名的有五十三位善知识,尊者即为其一。佛陀灭度后,他成为护法王,协助傢迦叶完成了第一次结集。他命 终后,因生前的罪恶,堕入宾吒罪地狱;后由于后半生的功德,刹那间从地狱升入上方佛土。未来劫弥勒佛出世时,他当复来世间,名不动菩萨。他最终将获得佛的 果位。

第壹佰柒拾捌尊

善根尊者

善根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 教以身、口、意三业之善,牢固而不可拔动,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诘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引鸠摩罗什语 曰:“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具体来说,有三善根,《十注毗婆沙论》卷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皆从此三生。”《智度论》卷 三十亦谓:“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增长。”修行者必须重视身口义三业的造作,平时种诸善根,到时就能取得诸善果。尊者刻苦修行,不惜躯命,种诸善根,勇猛 精进,成阿罗汉果。

第壹佰柒拾玖尊

德顶尊者

德顶尊者,即德顶菩萨。

《佛 名经》将其列为十方诸大菩萨之一尊者教导众生脱离世俗,皈依佛法。世俗众生,轮回往复,痛苦无穷。降生苦,患病苦,临终亦苦。死后,堕入地狱,受刀林之 苦;转生饿鬼,受饥饿之苦;转入畜道,化生虎豹豺狼,受残食之苦。要想摆脱诸苦,跳出生死轮回的循环,获得正果,升往机乐净土,只有皈依佛教。念诵包括尊 者在内的诸佛名号而思维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来世得无上菩提。

第壹佰捌拾尊

妙臂尊者

妙臂尊者,即妙臂菩萨。居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二位。密号悉地金刚。主虚空藏吉祥之德。所谓虚空藏,是指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也指色藏一切功德如虚空。

《大 集经》卷十四《虚空藏品》记佛陀解释虚空藏之含义云:“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悭吝。若行施时,贫穷往者,随意所须, 开大宝藏,悉能给与,彼诸众生者得适意。长者施已,心喜无悔。”尊者即协助虚空藏菩萨“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施,若财施,尽量施与,尽令欢喜”。妙 臂,梵语苏婆呼的意译。苏婆呼,又作苏波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壹佰捌拾壹尊

龙猛尊者

龙猛尊者即龙树菩萨。又称为“现相罗汉”。因系树下所生,以龙成道,号称龙树。约生于公元四世纪末,南印度婆罗门种姓。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人称显密八宗之祖师。后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四祖。

尊 者自幼颖悟,天文、地理、图纬秘藏,无不通晓。曾与契友三人修得隐身之术,至王宫侵凌女眷。事情败露后,三友人均为王所斩,仅他一人得以幸免。尊者由此而 悟爱欲乃众苦之本,即入山诣佛塔。出家后,广习三藏,但未能利。后生邪慢之心,大龙菩萨悯之,将他引入龙宫,授以无量之大乘经典,尊者方体得教理。曾前往 南天竺王教化信奉婆罗门者。此后大力弘法,树立大乘教学之体系,使大乘般若性学说广为传布全印度。晚年住于南印度之黑峰山,门弟子有提婆等。据《龙树菩萨 传》载,有一小乘法师,以嫉恨之故,不愿师久住于世,尊者知晓后,即入静室,行蟬蜕而去。尊者造论甚丰,如《中论颂》、《十二门论》等,有“千部论王”之 誉。后世尊师为中观派之祖。

龙猛。音译那伽阿周陀那,又称龙胜。

第壹佰捌拾贰尊

弗沙尊者

弗沙尊者即弗沙佛。本为二十八宿之一,意译为鬼宿、炽盛宿。尊者出生时,正值弗沙星座,故名。

据 《倶舍论》卷十八载,佛陀于过去世三阿僧祗劫修行成满后,更勇精进修行百劫相好业之际,适逢底沙佛坐于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遂专诚瞻 仰,翘足而立,经七日七夜而不倦怠,净心以妙伽他赞彼佛:“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由此,乃超越九劫,而以 九十一劫成正觉。

尊者于密教之曼荼罗中,称为“增益”。其形象,左手竖掌,拇指、食指二指弯曲持莲,莲上有珠,右手隐而不见。

弗沙,又作勃沙、富沙、补沙、底沙、底砂、帝沙、提沙。《倶舍论》卷十八:“过去有佛,号曰底沙,或曰补沙。彼佛有二菩萨弟子勤修梵行,一名佛陀,二名梅怛俪药。”

第壹佰捌拾叁尊

德光尊者

德光尊者,北印度钵伐多国人。原为古印度约六世纪时之王子。据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载,尊者与护法论师等同为十大论师之一。

尊 者相貌端正,威仪绝妙,出生七天,即知佛法。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尊者英杰而弘敏,博物强记。住于中印度秣底补罗国之僧伽蓝,除习大乘,未穷其玄奥, 因览《毗婆沙论》,心生钦羡,乃舍大乘而学小乘,后造论数十部以破大乘;又俗书数十余部,斥先进先哲之典论。尊者于佛经研究虽久,却疑情未除。其时,有提 婆犀那罗汉,常往来于兜率天,师亦愿见弥勒请益决疑,遂与罗汉同至天宫谒弥勒,然仅行长揖而不礼拜。罗汉言:“慈氏菩萨次绍佛位,何乃自高,敢不致敬?方 欲受业,如何不屈?”尊者对曰:“尊者此言诚为指诲,然我具戒比丘、出家弟子;慈氏菩萨受天福乐非出家之侣,而欲作礼,恐非所宜。”因此往来三反,不得请 疑。后师欲重求观礼,然因我慢心终不可得,后入山林修发通定,又因我慢未除,不得正道果。后尊者精进不息,终成正果,有《辩真论》等著论百余部,今《大藏 经》保存了七部。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载,其弟子密多斯那曾教唐玄奘。

第壹佰捌拾肆尊

散结尊者

散结,佛陀在世时的明土。散结,消除烦恼、与人慰藉之意。

据《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载,佛在迦毗罗卫国精舍时,有一天预知尊者等将来礼拜,于是广开法筵,让阿难邀请明士、除无上大法。尊者即为当时听经者之一。尊者破除了三毒五魔,摆脱了众烦恼,修成殊妙之行,心清口净,净如月花,证得阿罗汉果。

第壹佰捌拾伍尊

净正尊者

净正尊者,即唐代禅宗高僧怀海(720-814)。俗姓王(一说姓黄),祖籍福州长乐。是我国禅宗丛林清规的制度者。

尊者从潮阳西山(广东潮字)慧照禅师落发,依衡山法朝律师

受 具足戒。后至庐江(安徽)浮槎寺阅藏。于大历初年(766),闻马祖道一禅师在南康(位于江西)竖立南禅法幢。师遂前往投其座下。据《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载,以“百丈野鸭”的公案而开悟,得马祖大机大用。马祖寂后,受众之请,于江西百丈山自立禅院,门徒云集。其最大贡献,在于综合大小乘律,为禅宗首创法 制,即著名的“百丈清规”,并亲率众弟子共同遵行。尊者至晚年犹勤劳不息,丛林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佳话。以其后半身皆住于洪州百丈山(江西奉 新),故世称百丈禅师。门下龙象云集,其中黄檗希运门下出临济义玄,开临济宗。沩山灵佑门下开山仰山慧寂,创沩仰宗。元和元年示寂,谥“大智禅师”后又多 次追谥“觉照禅师”、“弘宗妙行禅师”。塔名“大胜宝轮”。

现存语录有《百丈怀海禅师语要》二卷、《百丈怀海禅师语录》一卷、《百丈怀海禅师广录》一卷,为禅宗语录之较古者。

第壹佰捌拾陆尊

善观尊者

善观尊者,即善观菩萨。

据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他曾参加佛陀在毗舍离城奈氏树园举行的法会。他已获致总持,即持善法不使灭,持恶法不使起;已入禅定三昧,做到定、受、调 直定。所谓定即,正心行处,息虑疑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所谓受,即正所观之法;所谓调直定,即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他不仅自身解脫,还普济世 人,“周流五趣观察训导,以佛弘智覆盖众生,随其根源而救济之。”在一次法会上,尊者曾解释菩萨慧,曰:“一切公想,觉无色想,于中净身口意,是为菩萨 会。”

第壹佰捌拾柒尊

大力尊者

大力尊者,又称大力王、大力金刚,为八大天神之一。

据 《指本行集经》卷二十九载,佛陀在菩提树下入定,即将悟道时,惊动了诸凶神恶鬼,它们害怕一旦太子得道,将不能为所欲为,于是群起而攻之。恶鬼口吐长舌, 圆瞪双目,摇头晃脑逞威;黑身罗刹女手执髑髅,施幻术诱惑;恶魔双眼喷火焚烧;诸鬼化作虎豹豺狼,狂声怒吼;魔王波旬手执利剑恐吓,。佛陀已具相当神力, 诸魔色虽然咄咄逼人,却不能近身;此时,尊者等八大天神唯恐佛陀有失,各各呈现十六种化身,驱赶魔鬼,保护佛陀。后尊者成为护法金刚,保护佛法。

第壹佰捌拾捌尊

电光尊者

电光尊者,即电光菩萨。

尊 者常参加佛陀举行的法会,聆听体证佛理的妙旨。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九载,佛陀讲到“正法”之事,在座的诸大菩萨同声对佛陀说:“世尊,我等当共同护持正 法,受持广说。”佛陀问:“善男子,汝今去何如法而护持正法?”尊者答云:“世尊,若随他心不能护法,我随自意故能护法。”可见,尊者以明心见性,自心不 为外物所役,得大自在,亦即心离烦恼之束缚,通达无碍,由体起用,化诸众生。

第壹佰捌拾玖尊

宝杖尊者

宝杖尊者,即宝杖菩萨。

据 《佛说维摩诘经》卷上《佛国品》载,尊者曾在毗耶离衹罗树园聆听佛祖讲经。尊者智慧与德行具足,可以随诸佛旋转法轮永不停息,让佛法永驻世间,引导众生脱 离生死轮回的痛苦与恐惧,关闭通往一切罪恶的道路,转而走向极乐世界。世间众生形形色色,各有所好,尊者善于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导引爱好不同的众生走向理想 的净土。尊者对世间做出了无尽的功德,所到之处,如同光明驱散黑暗,如同甘露滋润禾苗。尊者以佛法为兵杖,护持佛教教义,震慑外道,使之皈依佛教。

第壹佰玖拾尊

善星尊者

善星尊者,即善星比丘。乃佛陀为太子时所生之子。《法华玄赞》卷一末:“又经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优摩耶,三、罗睺。’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萨在家之子。’”

据 《大方广三戒经》、《大盘涅槃经》等载,尊者曾随侍佛陀尼二十年,曾读诵十二部经。出家后,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禅定。后因亲近恶友,认为无涅槃之法, 起否定因果之邪念,且对佛陀起恶心。一次,佛祖住在王舍城,于初夜为天帝释阐说佛法精要。根据当时的习俗,弟子应服侍师父睡下后才能休息。尊者见佛祖久说 不倦,心生恼恨。他想起王舍城中,若有小孩啼哭不止,父母便吓唬说:“再哭就把你交给薄拘罗鬼。”于是,对佛祖进行恫吓:“快回禅堂去,薄拘罗鬼来了!” 受到佛祖的叱责。于是四禅退失,其后,佛祖经常为善星专门说法,但他仍恶心不改,遂以生身堕入阿鼻无间地狱。故称阉提(即不成佛之意)比丘,又称四禅比 丘。经地狱之苦,遂改恶从善,勤修梵行,证得阿罗汉果。

善星,又作善宿,音译须那呵多、须那刹多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壹佰玖拾壹尊

罗旬尊者

罗旬尊者俗称薄命比丘。

罗旬,又作罗旬喻。为佛陀的声闻弟子。

罗旬生来命薄,他出生时,相师说他无相,故不为父母所爱。十二时即被逐出家门,以乞食为生,佛使阿难劝其出家。

出 家时。佛以手摩其顶,头发即堕。袈裟着身,佛为立名罗旬。出家为比丘,不但自己遭殃,而且牵连累众僧,化来的斋饭不翼而飞,枉受饥渴之苦。佛祖查寻原由, 将众僧分作两批同时供食,其中一部饮食瞬进间消失;未得饮食者再分两批同时供饮食,如此展转.最终只剩二人,放到罗旬钵内的饮食转瞬即逝。后受佛祖福力加 持,食物不再消失。波斯匿王闻听此事,特遣使者送米为罗旬设福。后精进不息,诸事如意,终成罗汉果位。

第壹佰玖拾贰尊

慈地尊者

慈地尊者,即慈地比丘。原为六群比丘中第一恶者,于生生中与摩罗子常为怨恶。

据 《四分律》、《摩诃祗律》等载,兹地比丘不遵戒律,尤好诽谤他人。沓婆摩罗子是佛 陀大弟子之一。佛陀称赞他说:“我弟子中分僧卧具者沓婆摩罗子最为第一。”当时分配僧人卧具的办法是“随上座次第,随应得处与”,即僧人的地位身份越高。 得到的房屋用具越好。一天,慈地比丘来到罗阅城中,因他地位较低,分得房屋和卧具都很差,他便对沓婆摩罗子心生愤恨。他指使其妹慈比丘尼在佛陀举行的法会 上诬称杳婆摩罗子奸污了她。被佛陀识破。佛陀咤责了慈地比丘的罪过,并对他耐心教育,慈地比丘终于改恶从善,诚心修行,修成阿罗汉果。

第壹佰玖拾叁尊

庆友尊者

庆友尊者,即难提密多罗。庆友为其意译。苏轼认为庆友应是十八罗汉中之第十七降龙罗汉。
尊 者佛灭后八百年时,尊者降世于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是当时著名高僧。古印度有恶魔波旬、他煽动那竭国人四出杀害和尚,尽毁佛寺佛塔,将所有佛经劫到那竭 国,把他收藏龙宫里。后由庆友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因此从们称他为降龙罗汉,庆友圆寂时,将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诉了身边的弟子,其弟子将他 临终前的述说撰文成书。即著名的《法住记》。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译成汉文之后,十六罗汉的名称于是广为流行。唐代以后,汉地佛教界为表彰庆友的功德,将他列 为第十七罗汉,位列玄奘之前。

志磐在其所著《佛祖统计》卷三十三中提出。庆友是《法住记》作者,不应在住世之列。十八罗汉之第十七应是 伽叶尊者。清朝干隆年间,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应是降龙罗汉即嘎沙鸦巴尊者(伽叶尊者)。降龙的传说源于中国北宋以后。由此皇帝御定之后,迦叶 即降龙罗汉就是以皇帝钦定的为准了。

第壹佰玖拾肆尊

世友尊者

世友尊者,说一切有部之初祖,与法救世主、妙音、觉天等被誉为婆沙四评家和婆沙四大论师。约一、二世纪时北印度犍陀罗国人。

据 载,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举行第四次结集时,尊者任五百圣贤之指导者,与胁尊者同被尊为上座,编集《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总结说一切有部学说。又著有 《异部中轮论》一卷,叙小乘之二十部。据《出三藏记集》卷十二载,尊者出生于伽多衍尼之子之后、胁比丘等之前。《惟日杂难经》称尊者已证阿罗汉果并预言当 来成佛。《师子月佛本生经》更载,尊者将次于弥勒成佛,号师子如来。

世龙,又作天友。音译婆须弥多、和须弥多、伐苏蜜多罗。其它称世友者尚 有数人。如《俱舍论光记》卷一、《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说之《品类足论》与《界身足论》作者世友,于《俱舍论光记》卷五、《成业论》所说之经部异师世友,及 《慈恩传》卷二所载玄奘西游时。于迦湿弥罗国宣扬有都宗义之世友等。

第壹佰玖拾伍尊

满宿尊者

满宿尊者,六群比丘之第六位。原为外道信徒目犍连的弟子,后随师一起皈依佛教。

佛 在世时,有马师、迦留陀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被称作六群比丘。满宿位居第六。佛法的很多戒律,都是因满宿等而制定的。据《增一阿含经》载, 一日夜间众比丘聚集在佛祖周围听经,然佛祖沉默不语、众人不解其意,目连入三昧定,观寻事情根源。发现是满宿、马师二人又违戒律,目犍连只得让二人离开讲 经堂。后在众人的劝导下,满宿改恶从善。对目犍连格外尊重。佛祖涅槃前,尊者与马师二人愤目犍连为外道杖杀,动用大力士神力、将诸外道尽皆杀之。由于这一 过失,转生于龙。尊者诚心归佛,潜心修行,多行善事,得罗汉果。

第壹佰玖拾陆尊

阐陀尊者

阐陀尊者,乃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随从之驭马者。曾被称为恶口阐陀。

佛 离家出走时,尊者为其御马。以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剃脱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征道归域时;随佛陀出家为比丘。但恶口之性不改,犯罪亦不悔过,与 诸比丘不和,被称为恶口阐陀。又称恶口车匿.佛陀临欲涅槃时。阿难请示佛陀。如何与阐陀等恶行比丘相处。佛陀敕阿难以默摈之法治之,谓:“我灭度后,若彼 阐怒不顺威仪。不受教诫,汝等当共行梵檀罚,敕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此即后世佛弟子与不受教诫者相处之道。佛陀入灭后,弟子依法治之, 尊者始悔悟,后随阿难学道,而证阿罗汉果。

阐陀尊者又作车匿、阐那、阐铎迦、阐陀迦、阐特、阐怒、羼陀、车那。意译欲作、应作、乐作、覆藏。

第壹佰玖拾柒尊

月净尊者

月净尊者。南竺香至国王的长子。

尊音之父香至王崇奉佛教,经常邀请佛教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进宫讲说佛法。尊者亦崇敬佛法,当时虽未出家。但居家持戒,诵经修禅。从不间断。后月净、菩提多罗等三兄弟都出家为僧,菩提多罗成为佛教第二十八祖.尊者获罗汉果位。

第壹佰玖拾捌尊

大天尊者

大天尊者,大众部之始祖。音译作摩诃提婆。生于佛灭后百余年,乃中印度秼莬罗国商人子。

相 传出家前造三逆罪。后忏悔而入佛门,住于雉国寺。尊者具大神力。阔达多智。曾至华氏城传道,阿育王皈依之。亦是被派遣至摩婆慢陀罗国之唯一传道师,曾于彼 国讲天使经,四万人因此得道。提倡五种新说(即大天五事),于小乘部中初创异见,更称为大众部,造成大众上座二部之分化。阿育王赞成大众部,故当时上座部 多逃往迦湿弥罗。不久,尊者命终,王持殊性之葬具荼毗而火不燃。复依一占相师之言,洒以狗粪,火炎忽发,须臾即烧成灰烬、继而暴风至,飘散无遣。

第壹佰玖拾玖尊

净藏尊者

净藏尊者,传说为往昔时代光明庄严国国王妙庄严之长子。

据 说,妙庄严夫妇信奉婆罗门外道,门外道,诋毁佛教。时雷音宿王华智佛想引导妙庄严夫妇皈依佛教,遂遗夙信佛法之药王菩萨和药上菩萨转生到妙庄严王家为其 子。长子名净藏.次子名净眼(参见本书之第200尊)他们明了通达三十七品助道法,并长期修炼菩萨净三昧、净色三昧,因此得无限神通力。他们怜父王之邪 见,跃上虚空,为之演种种奇瑞,身高数十丈,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劝说妙庄严王皈依佛教。使妙庄严王翻心至佛所,得法华利益。并率夫人净德及群臣子民,皈 依佛教。

第貮佰尊

净眼尊者

净眼尊者,为妙庄严王之子之一。

据《法华经》载,过去世光明庄严国的国王名为妙庄严王,邪风炽盛,不信佛法。净眼和其兄净藏(参见本书第199尊)则不然,他们夙信佛法,怜悯父王邪见,还跃上虚空演示种种神通,身上出火,以此神通劝说父王皈依佛教使父王翻心至佛所,得法华利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貮佰零壹尊

波罗密尊者

波罗密尊者,即济度罗汉。中天竺人,刹帝利种姓。

尊 者十岁出家,学大乘教法,又学律藏,博通戒纲、心乐、禅思。十二年间刻苦攻读,手不释卷。学成后游印度各大名寺,寻访名师,他佛学精博,志在传教,亲率僧 俗十人前来中国。路经突厥北面汗呆护衙帐,为可汗说法,深得可汗崇敬,并被挽留。唐武德九年(626),高平王使唤突厥,将其迎入长安,受到唐高宗的接 见。高宗病逝后,太子继位,命尊者居兴善寺,主持翻译佛经,译出《大庄严经》三十五卷。贞观六年(632)冬,唐太宗敕命将所译佛经缮写十部,颁赐全国大 寺,使之流传海内。次年,尊者于胜光圆寂,众弟子收其舍利,建塔于胜光寺供养。据《法华经方便品》,尊者救度群迷,化导众生证入觉悟之境界。

波罗密,又作波罗密多罗、波颇、波罗颇、迦罗密多罗,意译明知识、光智、究竟、到彼岸,度无极,指觉悟的境界。

第貮佰零贰尊

俱那含尊者

俱那含尊者,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佛,过去七佛中第五佛俱那含牟尼如来。

尊者与人寿三万岁时出生于清净域。据《长阿含经》载,尊者曾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三万弟子参加。

俱那含,又作拘那含、拘那牟尼、迦诺迦牟尼、羯诺迦牟尼,意译曰金寂、金仙人。

第貮佰零叁尊

三昧声尊者

三昧声尊者,大梵天的变化身。梵名摩诃婆罗贺摩,意为清净、离欲。为佛陀的护法天神。与湿婆、毗湿奴原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创造神,合称为三大神,主宰三千大千世界,是世间众生的创世神。

据 传,佛陀在灵山会上,尊者以金色波罗花献佛,并以身为床坐,请佛为众生说法。时佛陀登座拈花示众。大众皆罔然不知所措。唯大伽叶破颜微笑,于是他得佛印 心,传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之正眼法藏。此即禅宗“拈花微笑”、以心传心的由来。尊者既是创造之神,同时却又是毁灭之神。能使世间安稳,万物兴盛;也可使世 间灾难丛生,众生苦恼。他诚心诚意崇奉佛法,每当一代新佛出世,他首请转法轮。在佛陀出世后,他创造出古梵文教诲大众,功德无量,终成正果。

佛 教有三界之说,其中欲界为具有食、色之欲的众生所居。欲界之上为色界,为己离食、色之欲的众生所居。色界众生为诸天众,又可分为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 四禅天等。尊者即为初禅诸天之王,故又称“大梵天王”。传说,尊者口中生婆罗门,两臂生刹帝利,两腿生毗舍,两脚跟生首陀罗,四种姓制方才形成。

在佛教艺术中,常以人间帝王的形象出现,常和帝释天一起随侍于佛陀左右。

第貮佰零肆尊

菩萨声尊者

菩 萨声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菩萨,梵文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曰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即追求成就佛果的大乘修行者。《翻译名义集》卷一引僧肇 释:“菩提,佛道名萨埵,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又引法藏释:“菩提,此谓之觉,萨埵,此曰众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众生。”

尊者修持大乘六度,精进勇猛求大菩提,用诸佛道成就众生。

第貮佰零伍尊

吉祥咒尊者

吉祥咒尊者,稽诸史实,未必实有其人。吉祥咒,吉祥能持、邪恶不侵之义,故名。

尊 者以救护众生苦难为自己的誓愿。尊者能在危难之时保护一切众生,夜间,如果众生遇到夜叉、罗刹、狂颠、厌蛊、萘枳尼、王贼水火等鬼怪为害,尊者便会前来保 护众生。人行路受强盗拦截,或受深山中恶禽兽袭击,或路途艰险,途中饥馑,以及在大江河湖海中航行遇难,尊者也会前来救护。若受狂风暴雨之灾,霹雳雷电之 害,天空星变,日蚀月蚀,人生疾病,尊者也会前来救助。他能保护众生,并使信众变得聪慧无比,智能超人。

第貮佰零陆尊

钵多罗尊者

钵多罗尊者,印度僧人。

五 代十国时期,尊者于前蜀光天元年(即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自印度摩加陀国来到四川,自言行程九万九千三百八十里,时年二百七十岁。按,中印僧人交流 往来从长安西行,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到中国,即多走西北路线。而尊者却从印度跨越古代所谓西南夷地区崇山峻岭到达中国,为经此路线到达中国的第一 位印度高僧。

钵多罗、又作钵怛罗、波多罗、钵和罗等。


第貮佰零柒尊

无边身尊者

无边身尊者,即无边身菩萨,居于意乐美音世界。

据 《大般涅槃经》卷一载,尊者身躯庞大无比,每一毫毛孔里生出一朵莲花,每一莲花上有八万八千城,装饰着七种宝物。城内街道宽阔,两旁种植七行多罗宝树,花 果茂盛,微风吹来,发出如天仙演奏的音乐。城内河中妙水盈满,清净香洁,水中有七宝船,众生在河中嬉戏、浴身。城中住宅如花园般美丽,宅内花香水净。城中 各居住着八万四千个国王,周围又有无数臣民,丰衣足食,安乐吉祥。尊者威德无量,外道不敢歁凌众生。每当他出行时,大地都会发生六种震动;当他与其它众菩 萨同堂而居时,其它众菩萨便会暗然无光,神通力消灭。(五百罗汉)

第貮佰零捌尊

贤劫首尊者

贤劫首尊者,即贤劫菩萨

据 说佛陀在一次法会上念诵了过去无数诸佛念诵过的咒语(即“善治七十二种病忧恼陀罗尼”、又称“拔五种阴无明根本陀罗尼”),并命尊者和弥勒菩萨在末来向大 众宣说此咒。可以使众生永不犯诸恶,除尽一切烦恼。咒文如下:“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迦,南无摩诃梨尊者毗阇罗阇、蔼咄陀达陀、娑満驮、跋阇罗翅、 陀罗崛萘誓萘、遮利遮利、摩诃遮利吁摩利吁摩勒翅悉耽鞞闾鞞、阿阎鞞利究(匊/匊)翅萨婆罗尼翅阿扇提摩俱梨应诣吁弥吁弥吁摩吁摩婆祸呵。”

第貮佰零玖尊

金刚味尊者

金刚味尊者。即金威力菩萨。是佛教的保护神。居于妙高山顶三十三天帝释宫中的最胜楼阁。
据 《佛说境界摄真言经》载,尊者己具备佛的种种智能,威力最强,为诸金刚中威力最强劲者,被喻为最胜上味。能证入一切如来观察智大瑜珈,具无量神通,能随心 所欲,变化自如。尊者能随众生所愿,巧妙地施展神通使其各遂其愿。同时他又嫉恶如仇,凭借自己的无量神通降伏世间恶魔及外道,为保护佛法而建立了无量功 德。

第貮佰壹拾尊

乘味尊者

乘味尊者即乘味禅尊者。唐代高僧,荆州人。乘味,圆通方便之义。

尊者博学多闻。精研佛典,德行高淳。为了深究佛学真谛,与同州禅僧法振禅师、梁州禅僧乘如禅师一起,由海路前往印度。在折返途中,圆寂于瞻波。能按众生之差别,不生搬硬套佛法佛理,灵活方便地启迪,使众生能达到觉悟境界,从而获致证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貮佰壹拾壹尊

婆私咤尊者

婆私咤尊者,为佛陀弟子。为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左胁侍者,乃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于密教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之东方。

尊 者生于婆罗门种族。传说为印度吠陀时代《梨俱吠陀》第七卷赞歌之作者。原为邪见外道,自命不凡。执一切觉、草木有命之邪说。据《大智度论》卷三载,得罪后 全身陷没地中。据《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一谓,尊者从地狱出,位列佛陀法会,受佛陀教化。后改恶从善,归依佛法,证阿罗汉果。

婆私咤,又作婆 悉咤、婆四咤、缚斯仙、婆斯仙、婆薮仙人。略作婆私、婆咤。意为最胜、无上。系七大仙、十大仙之一。又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毗婆子沙论》卷一二六 载。有婆罗门女名婆四咤,因丧失六子而神智狂乱,祼露形体奔窜于路上,与世尊相遇后,神智随即清醒,进而听闻四尊说法,乃证果位,二者或为同一人。

第貮佰壹拾贰尊

心平等尊者

心平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心平等,指证诸法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之见。

佛 教认为,人在忏悔时应起七种心:一、生大惭愧心;二、恐怖心;三、厌离心;四、发菩提心;五、冤亲平等心;六、念报佛恩心;七、观罪性空心。所谓冤亲平等 心,即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同起慈悲无彼我之相,平等救度。尊者遵循佛祖教导,对待冤贼仇敌和父母亲属一视同仁,发大慈悲心,普度众生。因此他的佛性修 习己达心性完全平等的境界。

第貮佰壹拾叁尊

不可比尊者

不可比尊者,据《佛名经》载,己获佛的果位。不可比,指佛的德行是不可比的。

尊 者遍行世间,广说佛法,劝导众生弃恶从善。他告诫众生不要离开善良的朋友,远离诸佛和诸大菩萨;邪恶的势力犹如鱼钓上的饵料,引人误入魔途如蛾赴火。今世 多行善事,转生会有好的报应,否则就会沉入无边苦海,为罗刹鬼所吞食。天资聪颖者也要行为谨慎,否则只会自寻烦恼;若一心追求自身的利益,聪慧的心灵就会 被乌云所遮盖。众生若自身即将获得解脱时,仍要具有佛一样慈悲的心性,救助那些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们,不可有片刻的犹豫。众生遇见不可比尊者可获得极大力量 和无边的幸福。

第貮佰壹肆尊

乐覆藏尊者

乐覆藏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 教认为,修行佛法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止,可使身心愉悦,获得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世间众生多惑业烦恼,出家达 道,可永断此苦;远离欲界之爱欲烦恼,可生禅定之乐;澄心寂静,可发深妙之乐;成无上道,可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离生死之苦。可入于无余涅槃,获究竟寂灭 之乐尊者出家修习禅定,经历了自初禅以至涅槃的过程,体验了每个禅定阶段的妙乐。

第貮佰壹拾伍尊

火焰身尊者

火焰身尊者,即火焰身菩萨。密号常住金刚。为佛教五大明王之主尊。

尊 者能自出猛火,降伏异端,在佛教密教中,大日如来是一切诸佛的总体,不动明王是一切诸佛的教令轮身。不动明王奉行大日如来的教令,表示出忿怒形相,他能念 动真言,施展神通力。显现出种种变化身,降伏世间的一切恶魔,收服世间的一切外道,不动明王在密宗中极受推重,享受多数的祭祀,祈祷他降伏罪恶,保护佛教 普降爱敬,钩如亡魂。

尊者保护佛法,功德具足,虽然早在大日如来莲花台前已经成佛,但他要作大日如来的童仆,供大日如来役使,所以又称之为不动使者。

尊者名不动明王,又作不动使者。此尊与第125尊不动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貮佰壹拾陆尊

颇多堕尊者

颇多堕尊者,全称宾头卢颇罗堕,据《妙法莲花经·序品》载,日月灯明佛之俗姓即为颇罗堕。宾头卢突罗阇原为拘舍城优填王的大臣。《法住记》所列十六罗汉之第一尊。

据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载,他本是跋蹉国拘舍弥城优陀延王宰相之子,自幼聪明博闻,出家学道,修得罗汉果位,尊者以神通见长,据《十诵律》等 载,佛陀在王舍城时,树提居士将一木钵高高悬起,并声言若有沙门能不用梯杖取下此钵,钵便归其所有。尊者即入于禅定,借神通力腾空而起取下木钵,佛因他在 未受戒人众面前妄自显弄神通,不准他入于涅槃,命他率一千阿罗汉常住西瞿陀尼洲,为众生广植福田。

相传东晋高僧道安梦见尊者,因不得入涅槃,住在西域,愿相助弘传佛法,请以饭食供养。因此在佛教寺院中,常将尊者之像供奉在食堂中,称之为圣僧。苏东坡有赞曰:“白氎在膝,贝多在中,目视超然,忘经与人,面颅百皱,不受刀箭,无心扫除,留此残雪。”

颇多堕,又作颇罗咤。印度古代婆罗门六姓之一,或婆罗门十八姓之一。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満、満正。

第貮佰壹拾柒尊

断烦恼尊者

断烦恼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 教认为,世间众生之苦,皆源于烦恼。由烦恼而做出诸多恶业,前世恶业之因,报为今生之苦,世世转生皆苦。尊者善于断除众生的烦恼,他告诫大众:烦恼切断了 众生的慧根,是一切众生的怨敌。世人由于愚痴贪味,做出许多恶事,其后果如同激流的江河将众生漂入生死大海不能得救,系于生死地狱不能逃脱。尊者劝导众生 皈依佛法,增益佛性,可使心性清净烦恼不生,洗涤掉往世造就的无量恶业,增益善心,永获解脱。世间烦恼众生祈祷尊者,可清除烦恼,心静情寂,视名誉财利如 浮云,一生安乐自得。

第貮佰壹拾捌尊

薄俱罗尊者

薄俱罗尊者,因像貌端正、身材伟岸而名。修行八十年未曾病,从未服过一粒药,寿命极长,又被称作“长寿第一”。

据 说,尊者因将一枚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他最喜兀,修道八十年,从不为人说法。阿难问他:“你为什幺不为人说法呢?是不是因为没 有辩才,缺乏智能?”他说:“我既不乏辩才,也不乏智能,只是喜欢安静,不喜热闹,才不说法。”故又被称为:省事第一“。他自出家修道后,从不偃卧而眠, 始终结跏趺坐,未曾倚树。

薄俱罗,又作薄拘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鸠蠡。意译曰善容,伟形。

第貮佰壹拾玖尊

利婆多尊者

利婆多尊者,《首楞严经》称他为“坐禅第一”。

尊 者原为一老鬼,因与一少鬼吃一死人而发生争吵,后为一僧人点化,得罗汉果位。据《智度论》载,有一个匆匆赶路的人,夜间未能投宿客点,借住在一所外教的神 庙里。有一老鬼扛着一具死尸也来到此庙,想吃掉充饥,随同进来一位小鬼,打算夺走死尸吃掉,双方争执不下,就请行路人为他们作证,行路人暗想,我说实话亦 死,说假话亦死,宁肯说实话去死也不说假话死。于是,他作证尸体是老鬼扛来的。少鬼大怒,当即把行路人吃掉,只剩下头和两手两足。老鬼认为行路人为自己丧 生,心生惭愧。便把少鬼吃剩下的头和手足换在自己身上。天亮后,老鬼来到一座佛教的寺院门前,向寺僧询问:这头和手脚是我自己的呢,还是别人的呢?寺僧询 问了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世上万物多是水、土、风、火四大组成,这个头及手脚与身体有什幺区别呢?老鬼感悟到佛理深奥,无所不包,遂入寺为僧,发愿行善, 饶益有情。

利婆多,又称离婆多,假合和。此尊可与第275尊互参。

第貮佰贰拾尊

护妙法尊者

护妙法尊者,即慧远(523-592)隋代僧,俗姓李,敦煌(甘肃)人。

尊 者十三岁随沙门僧思出家,后博览大小乘经典,习《四分律》,后专事法上,尽学余部。未久,携学侣迁回高都(山西晋城)清化寺,四众合建讲堂。后值北周武帝 灭佛,敕命废经毁像,并令沙门还俗。众皆莫敢抗谏,尊者独挺出与帝辩驳帝卒灭佛法。尊者乃隐汲郡西山,诵《法华》《维摩》等经,以期遗法之不堕。

隋 立,尊者于洛邑大开法门,远近望风来归,为文帝所重。曾数度应召亲临御席,后居兴善寺。未久又另移居净影寺,专事讲学,故又有“净影寺慧远”、“净影”之 称,以别于庐山慧远。开皇七年(587)敕为大德,十二年入寂,世寿七十。尊者属地论宗南道派,晚年又就昙迁禀受摄大乘论,博综当代诸学,亦精通文理,世 称释义高祖。着有《一切经音义》、《大乘义章》、《大涅槃经义论》、《十地经论疏》等二十部余卷,被视为佛经注释家泰斗。

护妙法尊者,又称隋远、小远、大远、北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貮佰壹拾壹尊

婆私咤尊者

婆私咤尊者,为佛陀弟子。为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左胁侍者,乃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于密教中,位于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之东方。

尊 者生于婆罗门种族。传说为印度吠陀时代《梨俱吠陀》第七卷赞歌之作者。原为邪见外道,自命不凡。执一切觉、草木有命之邪说。据《大智度论》卷三载,得罪后 全身陷没地中。据《大方等陀罗尼经》卷一谓,尊者从地狱出,位列佛陀法会,受佛陀教化。后改恶从善,归依佛法,证阿罗汉果。

婆私咤,又作婆 悉咤、婆四咤、缚斯仙、婆斯仙、婆薮仙人。略作婆私、婆咤。意为最胜、无上。系七大仙、十大仙之一。又据《杂阿含经》卷四十四、《毗婆子沙论》卷一二六 载。有婆罗门女名婆四咤,因丧失六子而神智狂乱,祼露形体奔窜于路上,与世尊相遇后,神智随即清醒,进而听闻四尊说法,乃证果位,二者或为同一人。

第貮佰壹拾贰尊

心平等尊者

心平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心平等,指证诸法平等之理,于一切众生,不起怨亲等差别之见。

佛 教认为,人在忏悔时应起七种心:一、生大惭愧心;二、恐怖心;三、厌离心;四、发菩提心;五、冤亲平等心;六、念报佛恩心;七、观罪性空心。所谓冤亲平等 心,即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同起慈悲无彼我之相,平等救度。尊者遵循佛祖教导,对待冤贼仇敌和父母亲属一视同仁,发大慈悲心,普度众生。因此他的佛性修 习己达心性完全平等的境界。

第貮佰壹拾叁尊

不可比尊者

不可比尊者,据《佛名经》载,己获佛的果位。不可比,指佛的德行是不可比的。

尊 者遍行世间,广说佛法,劝导众生弃恶从善。他告诫众生不要离开善良的朋友,远离诸佛和诸大菩萨;邪恶的势力犹如鱼钓上的饵料,引人误入魔途如蛾赴火。今世 多行善事,转生会有好的报应,否则就会沉入无边苦海,为罗刹鬼所吞食。天资聪颖者也要行为谨慎,否则只会自寻烦恼;若一心追求自身的利益,聪慧的心灵就会 被乌云所遮盖。众生若自身即将获得解脱时,仍要具有佛一样慈悲的心性,救助那些处于痛苦之中的人们,不可有片刻的犹豫。众生遇见不可比尊者可获得极大力量 和无边的幸福。

第貮佰壹肆尊

乐覆藏尊者

乐覆藏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 教认为,修行佛法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清净,万虑俱止,可使身心愉悦,获得出家乐、远离乐、寂静乐、菩提乐、涅槃乐等五乐。世间众生多惑业烦恼,出家达 道,可永断此苦;远离欲界之爱欲烦恼,可生禅定之乐;澄心寂静,可发深妙之乐;成无上道,可于法界得自在之法乐;离生死之苦。可入于无余涅槃,获究竟寂灭 之乐尊者出家修习禅定,经历了自初禅以至涅槃的过程,体验了每个禅定阶段的妙乐。

第貮佰壹拾伍尊

火焰身尊者

火焰身尊者,即火焰身菩萨。密号常住金刚。为佛教五大明王之主尊。

尊 者能自出猛火,降伏异端,在佛教密教中,大日如来是一切诸佛的总体,不动明王是一切诸佛的教令轮身。不动明王奉行大日如来的教令,表示出忿怒形相,他能念 动真言,施展神通力。显现出种种变化身,降伏世间的一切恶魔,收服世间的一切外道,不动明王在密宗中极受推重,享受多数的祭祀,祈祷他降伏罪恶,保护佛教 普降爱敬,钩如亡魂。

尊者保护佛法,功德具足,虽然早在大日如来莲花台前已经成佛,但他要作大日如来的童仆,供大日如来役使,所以又称之为不动使者。

尊者名不动明王,又作不动使者。此尊与第125尊不动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貮佰壹拾陆尊

颇多堕尊者

颇多堕尊者,全称宾头卢颇罗堕,据《妙法莲花经·序品》载,日月灯明佛之俗姓即为颇罗堕。宾头卢突罗阇原为拘舍城优填王的大臣。《法住记》所列十六罗汉之第一尊。

据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载,他本是跋蹉国拘舍弥城优陀延王宰相之子,自幼聪明博闻,出家学道,修得罗汉果位,尊者以神通见长,据《十诵律》等 载,佛陀在王舍城时,树提居士将一木钵高高悬起,并声言若有沙门能不用梯杖取下此钵,钵便归其所有。尊者即入于禅定,借神通力腾空而起取下木钵,佛因他在 未受戒人众面前妄自显弄神通,不准他入于涅槃,命他率一千阿罗汉常住西瞿陀尼洲,为众生广植福田。

相传东晋高僧道安梦见尊者,因不得入涅槃,住在西域,愿相助弘传佛法,请以饭食供养。因此在佛教寺院中,常将尊者之像供奉在食堂中,称之为圣僧。苏东坡有赞曰:“白氎在膝,贝多在中,目视超然,忘经与人,面颅百皱,不受刀箭,无心扫除,留此残雪。”

颇多堕,又作颇罗咤。印度古代婆罗门六姓之一,或婆罗门十八姓之一。意译利根仙人,辩才、満、満正。

第貮佰壹拾柒尊

断烦恼尊者

断烦恼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 教认为,世间众生之苦,皆源于烦恼。由烦恼而做出诸多恶业,前世恶业之因,报为今生之苦,世世转生皆苦。尊者善于断除众生的烦恼,他告诫大众:烦恼切断了 众生的慧根,是一切众生的怨敌。世人由于愚痴贪味,做出许多恶事,其后果如同激流的江河将众生漂入生死大海不能得救,系于生死地狱不能逃脱。尊者劝导众生 皈依佛法,增益佛性,可使心性清净烦恼不生,洗涤掉往世造就的无量恶业,增益善心,永获解脱。世间烦恼众生祈祷尊者,可清除烦恼,心静情寂,视名誉财利如 浮云,一生安乐自得。

第貮佰壹拾捌尊

薄俱罗尊者

薄俱罗尊者,因像貌端正、身材伟岸而名。修行八十年未曾病,从未服过一粒药,寿命极长,又被称作“长寿第一”。

据 说,尊者因将一枚呵梨勒果药布施,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受天人福乐,他最喜兀,修道八十年,从不为人说法。阿难问他:“你为什幺不为人说法呢?是不是因为没 有辩才,缺乏智能?”他说:“我既不乏辩才,也不乏智能,只是喜欢安静,不喜热闹,才不说法。”故又被称为:省事第一“。他自出家修道后,从不偃卧而眠, 始终结跏趺坐,未曾倚树。

薄俱罗,又作薄拘罗、薄罗婆拘罗、缚矩罗、波鸠蠡。意译曰善容,伟形。

第貮佰壹拾玖尊

利婆多尊者

利婆多尊者,《首楞严经》称他为“坐禅第一”。

尊 者原为一老鬼,因与一少鬼吃一死人而发生争吵,后为一僧人点化,得罗汉果位。据《智度论》载,有一个匆匆赶路的人,夜间未能投宿客点,借住在一所外教的神 庙里。有一老鬼扛着一具死尸也来到此庙,想吃掉充饥,随同进来一位小鬼,打算夺走死尸吃掉,双方争执不下,就请行路人为他们作证,行路人暗想,我说实话亦 死,说假话亦死,宁肯说实话去死也不说假话死。于是,他作证尸体是老鬼扛来的。少鬼大怒,当即把行路人吃掉,只剩下头和两手两足。老鬼认为行路人为自己丧 生,心生惭愧。便把少鬼吃剩下的头和手足换在自己身上。天亮后,老鬼来到一座佛教的寺院门前,向寺僧询问:这头和手脚是我自己的呢,还是别人的呢?寺僧询 问了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世上万物多是水、土、风、火四大组成,这个头及手脚与身体有什幺区别呢?老鬼感悟到佛理深奥,无所不包,遂入寺为僧,发愿行善, 饶益有情。

利婆多,又称离婆多,假合和。此尊可与第275尊互参。

第貮佰叁拾尊

香焰幢尊者

香焰幢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幢是一根顶头装饰着各种颜色丝帛的竿柱,常立于佛前,用以表麾众生,制伏诸魔。香焰是沟通信徒与佛联系之物,香焰幢是佛的象征。

据《最胜王经》卷六云:“见彼香烟,一刹那顷,变成香盖。”香焰幢与此相类,由供佛之香之烟结成幢形。香焰幢尊者崇佛之心极坚极诚,每日于佛前礼拜忏悔,燃香致敬,诚心所感,香烟相结相聚,作一烟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貮佰叁拾壹尊

阿湿卑尊者

阿湿卑尊者,佛陀的声闻弟子。

据 《大宝积经》卷九十九载,佛祖在王舍城外的耆阇崛山岗中修行时,尊者与迦叶等诸大声闻弟子曾入城化缘,来到王宫时,阿阇世王亲自超迎、行礼、让座。而无畏 德公主则不起迎、不行礼、不让座,默然坐在原地,受到父王的质问。而无畏德公主则不起迎、不行礼、不让座,默然坐在原地,受到父王的质问。无畏德公主反问 道:大王看到小国的诸侯起迎吗?狮子兽王见到一群小兽起迎吗?大海的龙王见到河湖的龙王起迎吗?阿阇世王虽然心中不平,但是无言以对。尊者等发现无畏德聪 慧而有辩才,便为讲说佛法,使公主顿然开悟。同佛陀与弥勒菩萨鉴知此事,施神通力加持,使唤无畏德当时获得菩萨果位,并由女身转为男子,称为无畏德菩萨。

第貮佰叁拾貮尊

摩尼宝尊者

摩尼宝尊者,即摩尼宝璎珞菩萨。在梵文中,摩尼的意思就是珠、宝、离垢、如意。于密教,则指体达“阿字本不生,妙理之慧,此慧远离动转,犹如坚固不坏之金刚。

据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七载,尊者为“等觉中一人”。所谓“等觉”是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为菩萨之极位,将得妙觉之佛果,功德智能与佛相等。尊者 佛性清净,光明无暇,“不为垢秽所染”;所谓如意,据《仁王经良贲疏》卷下,尊者功德圆满,已达“随意所求皆满足”即随心所欲的境界。尊者以除世间污秽、 脱众生苦难为己任。“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不清。”

摩尼宝尊者,又名金刚慧菩萨。金刚慧,指通达实相之理而破除诸相之智。《维摩经》关子中《不二品》:“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维摩经注》卷八:“什曰:‘金刚置地下至地际,然后乃止也。’肇曰:‘金刚慧,实相之慧也。’”

第貮佰叁拾叁尊

福德首尊者

福德首尊者,为佛祖的前世身。

据 《大宝积经》载,佛祖曾向众弟子述说自己历世转生的功德,意在激励弟子们竞相效仿,不懈努力。佛祖回忆说,自己曾转生为国王,名“福德”,福德王在位时励 精图治,因而感动了天地,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无饥寒之忧。然而尊者依然担心百姓受饥寒疾病之苦,在全国城乡设有粮食与医药救济处,以 备食不果腹者或患有疾病者之需。尊者的作法,后为元世祖忽必烈效仿,在元大都广做慈善事业,皇宫每天向穷人施舍食品。

第貮佰叁拾肆尊

利婆弥尊者

利婆弥尊者,又作香樟婆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目犍连的弟子。

据《摩诃僧祗律》载,佛陀涅槃后,徒众准备结集法藏,大迦叶曾派尊者到三十三天邀请柬提那比丘前来参加佛典结集之会。结果柬揭那听说佛陀涅槃,决心以身故随侍,亦人涅槃。他回来后,曾参加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

第貮佰叁拾伍尊

舍遮独尊者

舍遮独尊者,生于无佛之世。

尊者不能聆听佛陀的教诲。然而生来喜欢寂寞清静,厌恶世俗烦恼。于是独居静养,自悟佛性,久经修习,心性豁然如大日光明遍照,悟到佛法的究竟,最终修得智能圆满、功德圆满,通晓佛法本意,永离生死轮回。

第貮佰叁拾陆尊

断业尊者

断业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业,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

佛 教有身口意三业。《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一十三云:“若自性者,应唯一业,所谓语业,语即业故;若所依者,应一切业皆名身业,以三业皆依身业故;若等起者, 应一切业皆名意业,以三业丝质是意等起故。”三业善恶,有不同的果报。《成实论》卷七谓:“业报三种,善、不善无记;从善、不唾报、无记不生。”又谓:“ 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不报。”

佛教主张断除一切业障,才能解脱生死之苦海,到达清净的佛土。尊者能象利剑一样,斩断一切世俗情丝,刻苦修习佛法,已出离因果报应,不堕轮回。最终取得罗汉果位。

第貮佰叁拾柒尊

欢喜智尊者

欢喜智尊者,即阿难婆伽。为三阿难(阿难陀、阿难跋陀和阿难婆伽)之一。阿难意为欢喜。

尊者通晓受持大乘佛教教义,遵循大乘佛教的理论修习佛性,度化众生。他佛学理论渊博,从中博得了无穷的智能和神通。同时具备大乘佛教所共有的慈悲心性,随时随地地向大众宣讲大乘教义,普度众生,渡众生至清净彼岸。

第貮佰叁拾捌尊

干陀罗尊者

干陀罗尊者,西域人。

尊 者不远万里来到洛阳,后至洛阳东南之山修立寺庙,被推为寺主。风操卓然,善法术。一次对同住僧众说:“洛阳东南有盘鵄山,山中原有古寺,今故基尚存,可以 修立寺院。”众僧不信,但承受他入山,果然找到一处旧寺石基,遂修立寺庙于其上,推他为寺主。新寺距洛阳一百余里,他总是每天清晨就来到洛阳城中,薄暮方 回。有一位自认为行走迅速的僧人奔走如飞,仍赶不上他。犍陀勒让他拽着自己的衣角,该僧只觉得耳边风声飒飒,须臾至寺,却毫无疲倦的感觉。

干陀罗,又作犍陀勒、干陀罗。

第貮佰叁拾玖尊

莎伽陀尊者

莎伽陀尊者,佛陀声闻弟子。佛祖曾为其授记,预言其未来世当得佛位,佛号“普明”。莎伽陀,译作善来。尊者以之为名,有劝迎众生皈依之义。

据 《妙法莲华经》卷四载,佛祖曾为他等诸罗汉授记,未来世当得佛位,佛号为“普明”。他等人听了佛的点化深受启发,认为自己本来智能短浅,经佛的教化之后已 大有长进,但是自己尚未察觉。他当时兴趣例作为比喻:一位长者去看望朋友,恰逢朋友醉卧不醒,长者将珍宝系在朋友的衣服上就离开了;朋友酒醒后腹内无食, 到处乞讨,讨到一点吃的便觉满足,当朋友再次遇到长者时,才知道自己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莎伽陀感谢佛祖给予自己的智能,这些智能足以使他脱离烦恼,获得 正觉,无需到处乞求获得解脱的方法。

第貮佰肆拾尊

须弥望尊者

须弥望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须弥望,即望须弥也。须弥,山名。天帝释所居,四宝所成。

须 弥是著名的神山,意译妙高。佛教传说,须弥山是人类所住世界的中心,日月环绕此山回族出没。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山顶上为帝释天,四面山腰为四天王天,周围 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铁围山所围绕的威海,威海四周即四大部洲。为了表示佛陀至尊至上的地位,佛教将佛制成须弥山形状,名须弥座,也中须弥坛。 须弥望尊者乃是虔诚的佛家弟子,他努力修行,心想须弥,眼望须弥,最后得以证阿罗汉果,因名须弥望。

第貮佰肆拾壹尊

持善法尊者

持善法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善法,为佛教修行之大法。

佛 教分五戒十善与三学六度,其中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 欲、不嗔恚、不邪见,即所谓不犯十恶,谓之十善。五戒十善之法,为在家修行的居士所受持的善法。三学为:戒学、定学、慧学,戒学以防人生恶业,定学使人性 静心澄,慧学使人观达真理辨是非。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度,即渡。度,即渡。六度可使凡俗渡生死苦海,至清静乐土。三学六度为出 家僧尼受持的善法。尊者严格按照善法要求,居俗受持五戒十善,出家受持三学六度,循序渐进,坚持修行,终于脱离垢染,证得正果。此尊与第308尊同尊,可 互参。

第貮佰肆拾貮尊

提多迦尊者

提多迦尊者,摩伽陀国(一说摩突罗国)人,其姓未详,初名为香众。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五祖。
据 《景德传灯录》等书载,尊者出生时,其父梦一金色太阳从屋顶穿出,照耀大地。依《阿育王传》卷六载,尊者从优波鞠多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初日即得须陀 洹果,第一羯磨时得斯陀含果,第二羯磨时得阿那含果,第三羯磨时证得阿罗汉果,后得优婆鞠多付法。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五载,尊者具大神通、大威力,说法 不倦,后行化至中印度,付法于弥遮迦说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说完偈语,他踊身上虚空,作十八变,人火光三味自焚其 身,而入涅槃。弥遮迦和八千比丘悲感,乃收其舍利,起七宝塔供奉之。

提多迦,又作提知迦、地底迦。意译作有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貮佰肆拾叁尊

水潮声尊者

水潮声尊者,即一切海潮声菩萨。《楞严经》把佛声音譬如海潮。海潮无念,不违其时,与大慈大悲佛之声音应时适机而说法相似。

世 间的江河湖海,其名虽异,然潮音相同。世间诸佛的名称不同,所讲的经卷有异,但都是为了大众获得解脱。尊者学习世间诸佛的修身养性方法,倾听世间诸佛讲解 经卷,亲身故经受诸佛的教诲。由于尊者广学诸佛之法,因此他脱离世俗盖障,心性清净如明月,通达佛性。佛兴慈悲,哀悯众生,发海潮音。尊者哀怜众生,能应 众生的需要,应时而至,帮助他们脱离生死苦海。

第貮佰肆拾肆尊

智能海尊者

智能海尊者,即智能菩萨。《无量寿经》说:“如来智能海,深广无涯底。”尊者以之命名,说明他智能超群。所谓智能,即“于法观达”、“无境不照”的精神状态。

智 能海比喻尊者智能如大海般瀚无际,涵容一切。据《新年华严经论》卷十七载,尊者“以智能成满,方能随俗善人生死”,也就是说,他并不以自己得道为满足,而 是以慈悲为怀,教化众生,积大功德,因而获得幸福的佛果。“入于一切众生生死之地,同一切众生之利而教化之,令信顺入正法。”又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愿行观 门骨目》卷上载,佛陀佛身故放光明,普照十方,十方大菩萨各说偈语,尊者偈曰:“此人无慧眼,不能得见佛,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 得。”

第貮佰肆拾伍尊

众具德尊者

众具德尊者,即隋朝著名,僧人信行(540-594)。魏郡(河南安阳)人,俗姓王。又称三阶禅尊者,为三阶教之祖。

尊 者少蕴悲怀,慧悟奇拔。四岁出家,博涉群经,洁身自爱,备爱尊敬,后蒙隋文帝召请,位于长安。认为佛陀之时代为正法时代;其次,正受教法之时代为像法时 代;即今(隋)正值佛教衰微之时,故经典与特定之佛皆无济于事,乃倡三阶新义,称第三阶佛教,解行颇异前人。又谓当世之人成就我见、边见,或偏学一乘、三 乘,或偏念弥陀、法华,爱此僧彼,故提倡“普真普正宗”。即法不分大小,人不辨凡圣,普信普归。舍弃具足戒,与民众同劳动、共修行,故产生一日一食之严格 规律。隋初,被召入长安,居真寂寺。躬自劳役,乞食度日。因其人格高洁,教义简明,海内英杰也前来拜访,故信徒云集,其教大行于世。人称“四依菩萨”。至 唐朝,其弟子信义设立一庶民金库,称无尽藏院,以利济民众。然于隋开皇二十年(600)至唐开元十三年(725)间,此派系四度遭到禁令与压迫,安史乱 后,乃见销歇。尊者于开皇十四年正月入寂,享年五十五。撰有《对根起行杂录》《三阶位别集录》等书三十五部。后随三阶教的禁遏而湮没。今仅存者为《三阶佛 法》四卷一书,其余对根起行法等数书则仅余断片残篇。

第貮佰肆拾陆尊

不思议尊者

不思议尊者,即不思议菩萨。

据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载,在佛陀于毗舍离城奈氏树园举行的法会上,他曾阐释自己对菩萨慧的理解:“无为不离有为,有为不离无为,解知有为无为悉无 所有,于中净身口意,是谓菩萨慧。”又据《大宝积经》佛说决定毗尼经《大方便佛报恩经》等书载,当佛陀向众菩萨询问何人“能于众末世擅改持正法”时,他说 “我能堪任愍念,成就饿鬼众生,令得解脱。”他还曾向佛祖发誓,在佛祖涅槃后,“护持正法,于十方界广泛流布,使唤不断绝。”佛陀曾亲口告诉大众说,以他 为首的七十个大菩萨已历经无数劫,供养过无数佛,常修梵行,心不疲倦,善擅改佛法的大菩萨。他们以慈修身,不舍大悲。众生临死时若称尊者之名,虔心皈依, 死后便可往生佛国净土。

第貮佰肆拾柒尊

弥遮仙尊者

弥遮仙尊者,即弥遮迦。中印度人,八千仙人的导首。为西无二十八祖中之第六组。

据 载,尊者曾是天上的仙人,由阿弥陀向他传授仙法,因而仙术超群。他博闻多达,有大辩材。率有大仙八千,后逢付法藏第五祖提多迦尊者,遂与诸仙共发菩提心, 成为提多迦之弟子。提多迦入灭时,以法藏付嘱。并嘱他广传正法,引导众生脱离六道轮回。后游化北印度,得婆须蜜付嘱大法,入于尊者子奋迅三昧,身跃虚空, 复归本座而自焚化。众人收其舍利,建塔供养。

第貮佰肆拾捌尊

尼陀迦尊者

尼陀迦尊者,据《贤愚经·尼揭下度缘品》载,原为除粪人,译作因缘,属于地位低贱的首陀罗种姓。佛陀不分贵贱,以平等心对待众生,将他度之。尊者虔诚归信,恪遵戒律,精勤修行,终证阿罗汉果。

尼陀迦尊者,又作尼驮迦、尼陀、尼提。

第貮佰肆拾玖尊

首正念尊者

首正念尊者

首正念书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正念,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一。正念是谓集中思想观念书于修习佛法中去,不令离散和邪念滋生。
尊 者皈依佛法,修炼佛性追求思维境界的清净。心性稍有驰散,偏离其如,即收心敛意,回归法性。久而久之,将心身与法性融为一体,使法性成为自身天然之性。无 论游巡于有情世间,还是身居寺院清净刹土,其佛性都不改变,群垢不能染,众苦不能恼,外道不能歁,磨灭不能损,种种干扰犹如浮云,自身的佛性则如明月,他 以朗朗明光施惠于天下众生。

第貮佰伍拾尊

净菩提尊者

净菩提尊者,即唐代禅僧净觉(683-750?)。俗姓韦,为唐中宗庶人之弟。心体无污染称为净,对境不迷称为觉。佛,意为觉;佛之体清净本然,故一般以净觉为佛之异称。又作卢舍那、净满。

尊 者于太行山剃发受具足戒,居某禅师之旧兰若,猛虎舐足、毒蛇熏体、或山神献果、天女散花,亦未尝喜怖。曾师事北宗禅之始祖神秀。神秀寂后,闻东京有玄赜 者,即承受从要受指导,律仪周密,深解经典。尔后于太行山灵泉谷撰《楞严师资记》,复往长安大安国寺。入寂后,荼毗于少陵原赤谷兰若。王维撰有《大唐大安 国寺故大德净觉尊者塔铭》,收于《全唐文》卷三二七。尊者致力于阐明北宗禅之祖统,著有《注般若心经》,入室弟子逾七十名。
 
尊者诸恶灭尽,居于净土,众德悉备,功德圆满,有极高的思维认识能力,能破除众生的忧恼,使大众皆受用广大法乐。

第贰佰伍拾壹尊

梵音天尊者

梵音天尊者,为佛陀的侍者。梵音,又作梵声。佛菩萨之音声。即佛报得清净微妙之音声,亦即具四辩八音之妙音。

尊 者为印度的创世神,梵天生于金胎梵卵,卵壳分成两半,一半化为天,一半化为地。他创造了(三千大千世界)众生,魔鬼与灾难。佛陀从兜率天降生人世时,梵天 是释迦的侍者,手持白拂在前引导。佛祖成道后,成为佛陀的弟子。施舍出自己的宫殿,请佛祖在殿内为诸天神说法,他自己则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大梵天能发出五 种声音,声音曲折微妙,清净悦耳,作这样的声音诵经,宣扬无上正法,使闻者欢喜,易于从中领会佛教清净奥妙的道理。据传,佛教法会开始时,众生咏颂如来妙 色金身,赞叹佛祖的大德。使众生听后心神寂静,肃然起敬,这一仪式是由大梵天延续而来的。

大梵天王,又称梵王,名为尸弃或世王。

第贰佰伍拾贰尊

因地果尊者

因地果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因地,为果地之对称。地者,位地、阶位之意。指修行佛道之阶位,与“因位”同义。是指修行佛道之位;果地,则指成佛之位。

《楞严经》卷五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又同书卷四云:“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尊者发心与成佛同在一处,这说明他本具慧眼,诚心修习大乘之行,兢兢业业,一刻也不松懈,终于修习到了菩萨果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贰佰伍拾叁尊

觉性解尊者

觉 性解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觉有二义:一为觉悟之觉,二为觉察之觉。觉是佛教中最高的思维与认识能力。佛祖悟得世间大道,为众生指明了解脱的方法,故 被称为“觉王”、“觉皇”。他根识清净,见闻佛法,便理解其中的道理,洞开真智,了达通悟,并能勤行精进,远离一切迷妄,自始自终,坚持不懈,达到了既能 觉己又能觉人的地步。证得罗汉果位。

第贰佰伍拾肆尊

精进山尊者

精进山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慈恩上生经疏》卷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趋求曰进,故名。精进,谓勇猛勤勉地修持诸善法,即于修善断恶、去除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进。

尊者勇猛精进,自强不息,从不懈怠,艰苦修习佛法,就象登山一样。终证得阿罗汉果。

第贰佰伍拾伍尊

无量光尊者

无量光尊者,即甘露光菩萨,密号大明金刚,离染金刚,贤劫十六尊之一。无量光,称赞阿弥陀佛光明之十二种名称之一谓佛光不可胜数。

尊者精通显教教义,熟悉各种戒律;同时通达密宗各种教法,能解释秘密真言的含义,随心所欲进入各级禅定。他善于摧破一切外道,邪见与魔鬼。

第贰佰伍拾陆尊

不动义尊者

不动义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不动义,性虚空十义之一,谓真如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之意。

《摩诃止观》卷二上曰:“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意,即是心在对事物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的思考。不动意,即意不动,即入于禅定,心如止水。这里意仍指意力,即求不觉之意志、毅力,《无量寿经》净影疏云:“求佛之心,名为意力。”

尊者求佛之心坚固不动,以禅定为修行途径,常使意志定于一处,任何外物皆不能动。

第贰佰伍拾柒尊

修善业尊者

修善业尊者,佛陀前世身。名善事,为宝镜王长子。

据 《贤愚经》卷九载,往昔古世有一宝镜王,王有二子,长子名善事,次子名恶事。二人奉王命一起入海求宝,在回归的路上,被其弟恶事贪图财利而将双目刺瞎。然 积有历代善行功德,盲目不治而愈。空手返回国内,宝镜王闻知大怒,决意惩治恶事。尊者宽大为怀,再三请求下父王赦免了恶事的罪过。尊者后转生为佛陀,其弟 后转生为提婆达多。佛陀灭度后升往忉利天,提婆达多因不修善业,坠入地狱。

第贰佰伍拾捌尊

阿逸多尊者

阿逸多尊者,为佛陀弟子之一。

尊 者为国王时,曾为女色财气所迷,国家大乱,因而被杀,堕入地狱。在地狱中他深刻反思、潜心修练,终于往生兜率天。他修慈最胜,慈曰与乐,遵奉阿逸多尊者可 以获得精神上的安乐。《中阿含》卷十三《说本经》及《贤愚经》卷十二载,尊者阿夷哆,于未来久无人寿为八万岁时,愿成转轮王,名号为螺。阿氏多比丘于有而 起意乐,起胜解,起欣慕,起希望,起寻求,故佛呵斥之。慈氏菩萨于有不起意乐乃至寻求,于利乐诸有情事起意乐乃至寻求,故佛赞叹之。此等皆说阿逸多与弥勒 实为两人,同为佛陀时代受佛教化之弟子。

阿逸多,又作阿氏多,阿恃多、阿嗜多、阿夷哆、意译无胜、无三毒。依《法华经》卷六《随喜功德品》、《平等觉经》卷四等载,以阿逸多即为弥勒。

第贰佰伍拾玖尊

孙陀罗尊者


孙陀罗尊者,又名孙陀利,生于舍卫城外一村落。

尊 者降生人世时,室内有泉水涌出,清香甘美,有珍宝随水流出。尊者容貌端正,殊似天仙,令观者惊叹。波斯匿王以此事为奇异,将他带到迦兰陀竹林拜见佛祖。尊 者见佛祖光明似日。伏身便拜,听了佛祖讲解四谛法,心开意解,当即出家为僧,精进勤学,证得罗汉果位,佛祖对波期匿王说:过去世有一万八千比丘在山林中修 行,一长者将众僧邀至家中,先备香水供众僧沐浴,又将珍宝放在水盆中施级众僧。长者今世转生为孙陀罗,而且容貌端正,心性灵慧,得道迅速。

第贰佰陆拾尊

圣峰慧尊者

圣峰慧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圣慧,即佛陀的智慧。

尊者以修“定”而得:“慧”。他以佛祖之智慧往来于众生间,关心众生疾苦,帮助他们求得精神上的永远解脱。

第贰佰陆拾壹尊

曼殊行尊者

曼殊行尊者,即文殊菩萨当世身。曼殊,又作満濡、曼乳。译作妙。系曼殊室利之略称。亦即《维摩经》所谓之文殊尊者利。曼殊室利,意即妙德、妙吉祥,为四大菩萨之一。曼殊室利菩萨于佛陀入灭后在印度出世,宣扬大乘教义,于密教胎藏界示现童子形。

据 《文殊室利般涅槃经》载,文殊生于古印度舍卫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瑞兆,故名。后随释迦佛出家。释迦灭度后,他来到云山,为五佰 仙人解释十二部经。最后又回到出生地,在尼拘树下结跏趺坐,入于涅槃。又据《文殊尊者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佛陀曾告诉金刚密迹主菩萨,在赡部洲东北方有一 个叫“大振那”的国家,国中有一座大山,山有五峰,称为五顶山。佛陀去世以后,文殊菩萨将以童子形游行于此,在山中居住,为众生宣说佛法。中国佛教认为山 西五台山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大振那”国的五顶山,因此以五台山为文殊菩萨说法道场而成了佛教的圣地。尊者为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 称他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在《维摩诘经》中,他又代表释迦佛,率领弟子们前探望病中的维摩诘,并与维摩诘反复讨论大乘佛 教教义,宣说大乘佛法玄理。

曼殊行,又称曼殊室利童子,略称曼殊童子。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又作曼殊室利。

第贰佰陆拾貮尊

阿利多尊者

阿利多尊者,古狮子国僧人。

尊 者初为宫廷大臣,曾赴印度迎请阿育王之女僧伽密多,为师子国女佛教徒授戒。后来皈依佛门,以摩陀为师,学习律藏,被指定为狮子国佛教僧团领袖。据《十诵 律》卷十五载,当佛陀率领徒众在舍卫园时,尊者心生恶邪之见,云“我如是知佛法义,作障道法不以障道。”佛闻知后,召集众比丘,教诫其不得谤佛,仍不悔 改。佛便令作羯磨摈惩治他。后回心向善,精勤修行,持戒甚严。《摩诃僧祗律》卷二十一载,佛曾发出“自今日后不听白衣家内非亲里比丘尼边自手取食”之戒。 尊者严格遵守,尽管他身上生疮,一般人家不让他进门,也不施于食物,他宁愿挨饿也不到慈善的比丘尼处乞食。佛对他大加赞赏,并特地更改戒律,准许生有恶 疾、一般人家不愿接待的比丘到自己不沾亲带故的比丘处乞食。

阿利多,又作阿利吒、阿栗吒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贰佰陆拾叁尊

法轮山尊者

法轮山尊者,法轮菩萨。为十方诸大菩萨之一。法轮,指佛教之教法。

佛 之法轮所到之处,众生皈依,烦恼驱除,功高如山。尊者即有如是功德,尊者功德巍巍如高山,智慧深远如大海,他具有无量的威力,能显现出各种神通变化。他的 恩德普照十方无量百千诸佛世界,一切大威德神、诸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人类及非人类,都领受他的恩泽。据《大宝积经》卷一百三《菩萨身行品》五 载,迦叶尊者向佛陀请示说:十方诸大菩萨功德无量,弟子们都想一睹菩萨的尊容,然而他们各在一方,很难相遇,愿佛满足众弟子的愿望。于是佛陀传示普贤菩 萨,传招十方诸大菩萨前来,各自显现在本土时的身相。尊者应佛陀之召,在众生面前现示法身,其身高大如须弥山,身体大放光明照亮世界,迦叶等观看者无不赞 叹。

第贰佰陆拾肆尊

众和合尊者

众和合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比丘三人以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此名众合和,也作和合僧。

佛 教重视破和众为逆重罪之一。具体说来。和合分为“理合”与“事和”两种,事和,又可分为六种,谓“六和敬”: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赞 咏等之口业也;三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利和敬,同衣食等之利也。众和合尊者善于与同道和合相处, 并促使众僧聚居一起修持佛法,相互促进,同证道果。

第贰佰陆拾伍尊

法无住尊者

法无住尊者,即唐代高僧昙晟。俗姓王,生于唐代宗建中三年(782年)。法无自性,随缘而起。因缘而化。无住,万有之本,不生搬硬套之意。

尊 者善于因材施教,使众生都能体会佛法的光泽,高兴进入法门。少时出家于今湖南石门县,拜百丈师为师,法号昙晟。参禅二十年,乃不悟禅理。百丈圆寂后,师事 药山。药山问昙晟:百丈大师讲些什么法?他答道:一日众弟子在讲经堂上站定,百丈手杖柱地,一语不发。站了一个时辰,将众人遣散。众弟子将要出门时,百丈 又将大家召回来,问这是什么禅?众弟子不知其意。药山闻言大喜,曰:“今天通过你而了解到尊者兄百丈的禅法。”昙晟听完药山的话,顿悟禅机,伏身便拜,感 谢恩师点化。药山圆寂,昙晟继承衣钵,住谭州(今长沙)云岩寺,纳徒讲禅。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圆寂,唐武宗赐谥号为“无住大尊者”,塔名“净胜 ”。昙晟传洞山良价,良价传曹山本寂,是为曹洞宗,尊者乃曹洞宗先祖。

第贰佰陆拾陆尊

天鼓声尊者

天鼓声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天鼓,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是佛法的象征。

因 天鼓音声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用此比喻佛之说法。据《法华义疏》卷一载,贼来贼去之际,天鼓皆鸣,而诸天心勇,修罗惧怖;众生烦恼之应 来应去,佛皆说法,而弟子心勇,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如来虽说,亦复无心,故以天鼓喻显佛之音声说法。尊者己具深厚德行法力,他说法时,众生如闻 天鼓妙音,烦恼消退,如明镜之台,尘埃悉除。

第贰佰陆拾柒尊

如意轮尊者

如意轮尊者,即如意轮菩萨。以其手分别持如意宝珠和宝轮,故名如意轮,密号为持宝金刚。

其 形相一般为六臂像,至于手持宝物及印相,则依经轨的不同而有多种差异。据《如意轮瑜珈念诵法》载,尊者具六臂,全身金色。头上结宝顶髻,戴庄严冠,以示庄 严,冠有化阿弥陀佛,住天说法相。右边第一手作思惟相,表示愍念众生;第二手持如意宝珠,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第三手持念珠,表示渡一切众生苦。左边第 一手按明山,意为成就众生信心无动摇;第二手持莲花。以莲花喩洁净,表示能净各种不合佛法之事;第三手持宝轮,表示能弘扬佛法,顺转无上法轮,使佛法永住 世间,故又名如意轮。六臂表示能游于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众生各种苦恼。这是普通常见的形象。另外还有手作说法印,或持钩杖等多种。

如意轮尊者,又称如意轮观音,为密宗所传六观音之一。

第贰佰陆拾捌尊

首光焰尊者

首光焰尊者,即光焰幢菩萨。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载,尊者曾参加佛陀在室罗筏国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的法会。尊者所行无碍,遍访一切诸佛世界,供养一切诸佛,脱离一切烦恼盖障,得大智慧他的德行万丈光明,照亮了众生的心田,使众生俱解脱。

第贰佰陆拾玖尊

无比较尊者

无比较尊者,获菩萨果位。居于古印度东方妙真珠国。

据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品名经》载,妙真珠国的现地世佛正启迪知如来已经授记,当正遍辞呈灭度后,由尊者居临佛位,号称“毫相殊胜犹如初日灯光月焰波头摩花 身故争如金满虚空界光明广大无碍庄严圆光十方普照一切无不明了幢相旗王正启迪知如来。”善男信女诵念此佛名号,行礼参拜,意敬心诚,反省自己的罪恶与过 失,发誓改过自新,重罪可获免除,后世尊荣,六根圆满,品行端正,受到众人的尊敬。若想结交善良的朋友、不做恶而增殖财产、业绩昭昭而获得荣位,祈求此 佛,也能得到心满意足的报答。

第贰佰柒拾尊

多伽楼尊者

多伽楼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为香名,香乃佛使,能将信徒之心通达于佛。

《最胜王经》卷七云:“零凌香多揭罗”。《玄座音义》卷一云:“多伽罗香,云根香。”又卷二十曰:“多迦娄香,又作多伽楼,译曰木香相也,一作不没香。”尊者诚心向佛,勤修不懈,达到很高的境界,因而身故放异香。

多伽楼,又作多揭罗、多伽留、多伽娄等。译作木竿相、凌零竿、云根香、不没香。

第贰佰柒拾壹尊

利婆多尊者

利婆多尊者,佛祖的声闻弟子。天上的室星。其父母年老无子祈星宿碍而得,故以星名。

尊 者因一天夜间见两恶鬼争食尸体而悟世事皆空之理,认为人不可贪恋暂时的逸乐,而应追求永恒的真理。他出家为僧后,曾长期跟承受佛陀学习佛法。在诸弟子中, 尊者从禅入定,心不错乱,被称作“坐禅第一”。据《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经》卷第四载,尊者善于降伏恶魔,收服外道,保护佛法不受破坏。

利婆多,又作利婆多、离越多、离婆多,意译“室星”,是北方的星宿。

第贰佰柒拾贰尊

普贤行尊者

普贤行尊者意为以普贤菩萨之德行为修习目标。为以普贤为人格荡型所立之阿罗汉。稽诸史实,未必实有其人。普贤菩萨,又作遍吉菩萨。以尊者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处,纯一妙善,故称普贤。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为释迦如来之胁士。

普 贤主一切三昧,乘白象持右侧。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四川峨眉山为其说法之道场。《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卷四十,说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礼敬诸佛、称赞 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承受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经中一一述此十大愿,明其功德无量,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 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志,故亦称普贤之愿海。有以普贤延命菩萨为本尊之修法,称为普贤延命法。尊者以普贤菩萨为榜样, 济度众生,使人人得解脱。他“贤善爱眼视众生,愿与普贤尊无异。”

在密教中,普贤与金刚萨埵同体,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为贤动十六尊之一,安置于北方四菩萨之最下位,密号普摄金刚。胎藏界曼荼罗中,位列中台八叶院之东南隅,密号真如金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贰佰柒拾叁尊

持三昧尊者

持三昧尊者,即三昧藏菩萨。

持三昧,善心定于一处而不动。

三 昧是佛教修炼心身故的方法,是一切禅定的总称,修行三昧可以获得无穷的智慧与神通。据《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一载,三昧藏菩萨坚持楞严诸三昧门,通晓无 染著陀罗尼真言,由此觉悟到化学的真谛。他坚持修禅,书局获知极高的智慧和神通,他智慧深远,能洞悉事物的原委,预示事物的未来。他脱离了世俗,永远没有 烦恼的困扰。他由诸原三昧门获得神通,可以随心所欲地遍游十方世界,来往于法界无边刹海,以大慈大悲济度一切有情脱离苦海,功德无量。尊者智慧广大犹如无 际的虚空,悟性深湛犹如莫测的大海,心性安稳不动犹如须弥山,清洁无染犹如白莲花,内外清净如摩尼宝,光明炽盛如同真金。

第贰佰柒拾肆尊

威德声尊者

威德声尊者,即大威德王菩萨。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配于西方,是西方阿弥陀佛的忿怒身。其梵名阎曼德迦,别称降焰魔尊、六足金刚等。

据说此王有大威德力,能断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恶龙。众生若一心忆念阿弥陀佛,祈求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便会派遣大威德王菩萨等二十五位大菩萨前去保护,使人不受恶神不断发展鬼打扰,心离烦乱,专心致志修习禅定,发菩提心。

其 形象,常见的有三面六臂、六面六臂六足等多种。据《大神验念诵法》等载,尊者身故坐青色水牛,通身青黑,手持弓、箭、剑、戟、索、棒等兵器,以髑髅为璎 珞,以虎皮为裙。其身长大,遍身火焰。面上三目,赤眼暴恶,竖发如火焰。不着冠缯。当前一面大笑,牙齿暴出,左右各一面,顶上有三面。六足着环,膝胫皆 露,状极可畏。

第贰佰柒拾伍尊

利婆多尊者

利婆多尊者,古印度拘尸那揭罗国长老,以遵循佛祖教诲闻名于世。

尊 者为佛灭后百年的印度名僧,持戒严谨,德高望重。时毗耶离国比丘跋耆等违背佛祖制定的戒律,擅自制定“十事证言”,认为:凡属习惯的行为不算违背佛祖制定 的戒律、可以随意吃盐、可以随时接受施主的食物,为治病可以饮酒,可以接受金、银、宝物等布施。有的出家人竟然手持金钵,沿街挨户乞钱,多少不限。尊者坚 决反对破坏戒律的行为,曾与上座部长老耶舍陀、三菩伽、沙罗等组织了佛教史上第二结集。与会者共计七百人,认定跋耆比丘的十事证言为非法,维护了佛祖在世 时制定的戒律。此尊可与第219尊互参。

第贰佰柒拾陆尊

名无尽尊者

名无尽尊者,稽诸史实,实无有其人。据《大乘义章》卷二:“表诠诸法,说之为名。”无尽,即无相,《大日经疏》卷十四曰:“无尽者,即是无相别名。”故名无尽即指所有可以因其名而想其状者丝质为无相,亦即“诸法皆空”也,正如《维摩经》净影疏云:“诸法悉空,名为无相。”

佛教教人视一切诸相若有若无,迁流不常。尊者恪守佛教教导,弃掉世俗十相,据《涅槃经》卷三十云:“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尊者书局达到无相境界,成阿罗汉果。

第贰佰柒拾柒尊

阿那悉尊者

阿那悉尊者,为佛家弟子。

尊 者以善长修炼著称。他认为,呼吸是一切修炼的基础。人在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在呼吸。一个新年的生命降生人世,首先要呼吸;呼吸停止,标志着生命结束。他认 为,只有控制自身故的呼吸,才能控制生命进一步修炼其它功法。尊者体会到,调息有轻有重,有冷有暖,有粗有细,有滑有涩。调整全身毛孔及脏器,可以使唤呼 吸暂时停顿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过调息,可使唤体内清凉,灭除热恼,汹涌的尽情可以平静下来,不间断地调息,而且步步深入,可使身心清净、舍弃贪欲,增长 智慧,健康身体。

第贰佰柒拾捌尊

普胜山尊者

普胜山尊者,即宋朝名僧普胜法尊者。俗姓张,祖籍深州陆泽。

据 《宋高僧传》卷二十八载,尊者幼年时即不苟言笑,淡薄俗世之情。二十岁时,出家于五台山华严寺,拜超化大师为师。当有人问他为何不在家乡出家而不远千里到 五台山时,他回答说:“附神骥可以日千里矣。”这表达了他探求佛法究竟的高远志向。后来,他听说崇法大师在洛阳宣讲唯识论,便前往从学。尊者深具慧根,诸 经注疏过止便识,融会贯通。宋太祖曾赐法号“宣教”,并赐紫衣。年六十三岁时,在净土院圆寂,门人与信徒收舍利葬于龙门山宝应西阜,并建塔旌表。

第贰佰柒拾玖尊

辨才王尊者

辨才王尊者,即乐音乾闼婆王,四乾闼婆之一,是主管音乐的神。居住于十宝山中。

尊 者聪明而有辩才,能发美音而歌唱。尊者及其下属千余人,皆善长演奏乐器,歌声优美,居住在十宝山中。常于山中施魔幻术,在空中变化出海市蜃楼。当忉利天诸 神演奏音乐时,尊者便有所感地率下属上天奏乐,演奏完毕,降归十宝山。佛祖得道后,尊者以音乐赞颂佛陀的功德。据《智度论》卷十载,尊者在佛前弹琴,其音 美妙而震惊宇宙,宇宙大地为之震动,佛祖的大弟子迦叶在座位上都不得安稳。

第贰佰捌拾尊

行化国尊者

行化国尊者,古印度僧人。行化国,指专行教化的佛国。

古 代印度分为许多小国,在佛教盛行之初,这些国家的宗教信仰尚不一致,崇奉佛法者有之,尊信外道者有之,排斥佛教者亦有之。佛以教化众生为本,不分贵贱、不 分畛域,皆予教化。尊者秉乘教旨,不畏艰难,亲率领弟子周游印度许多小国,弘传佛法,济度众生。在他的感召下,许多国王放弃外道信仰而皈依佛法。

第贰佰捌拾壹尊

声龙种尊者


声龙种尊者,为文殊师利的过去身。因其以声音教化众生,故名声龙种。

据《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在过去久远世,南方有佛土名平等国,其中有佛名为龙种上如来,又名大身佛、神仙佛,即尊者。龙种上如来寿命有四百四十万岁,由声而说教,即通过讲解佛经而教化众生。当时天上人间无数神仙百姓由于龙种上如来的说教而脱离苦海,升入极乐世界。

第贰佰捌拾贰尊

誓南山尊者

誓南山尊者,即唐代律僧道宣(596-667)。为南山律宗之祖。浙江吴兴(一说江苏润丹徒)人,俗姓钱,字法遍。

尊 者十六岁出家,告后随日严寺慧(君页)、大禅定寺智首学律。后住于终南山仿掌谷(长安之南),研究、弘传四分律,为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律宗的始祖,人称四分 律祖。曾至各地讲说律学,亦参与玄奘之译场。严守戒品,深好禅那。历住崇义寺、丰德寺、净业寺。显庆三年(658),奉敕任长安西明寺首座。龙朔二年 (662),高宗敕令僧尼须礼拜君亲,尊者与玄奘等上书力争,此事乃止。乾封二年二月,于净业寺创立戒坛,诸方前来求戒者二十余人,为后世建筑戒坛之法 式。于是年二月入寂,世寿七十二,法腊五十二,谥号“澄照”。

尊者生平奖掖后,不遗余力,德行淳厚,为缁素所共仰,一生收有弟子千余人。著述宏富。所著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羯磨疏》、《戒本疏》、《拾毗尼义钞》、《比丘尼义钞》称为律学五大部。誓南山尊者,又称南山律师、南山大师。

第贰佰捌拾叁尊

富伽耶尊者

富伽耶尊者,稽诸史实,未必实有其人。富伽耶,旧译作人,或作众生,新译作数取趣。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五趣轮回者,乃外道十六辞呈见之一。即“我”之异名。或单指人之意而言。

佛 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起初补生气勃勃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变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 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尊者擅长顺各人情趣,采取不同方法宣讲佛法,教化众生获得解脱。他特别指出不能为布施而布施,而要通过 布施消除吝啬之心,利益他人。

富伽耶,又作补特伽罗、富特伽罗、弗伽罗、福伽罗。译为人、众生、数取趣、众数者。

第贰佰捌拾肆尊

行传法尊者

行传法尊者,为佛陀在世时之僧。

佛祖创立佛教后,为使信奉婆罗门教的人改信佛教,信徒们不避寒暑,东奔西走,弘扬佛法,济度众生,谓之行化。尊者即为其中之一。他曾自朝至暮地奔往来于各地,克服种种困难,为弘传佛法,济度众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贰佰捌拾伍尊

香金手尊者

香金手尊者,即宝手菩萨。位居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

尊者以净菩提心之如意宝珠成满世间之悉地,犹如意珠在手,能满足一切所愿,故称宝手菩萨,密号满足金刚。他的一只手清香四溢,闻者可以消除烦恼,心生快乐;另一只手能生出无数珍宝金银,用以救济贫苦而获得温饱,所以称香手菩萨。他不需邀请,便能主动前来施慈悲于众生。

其形象为左手按腰持莲花,花上有三股金刚杵。杵上并有宝珠焰,右手舒掌托宝珠当胸,半跏趺坐于赤莲花上。

第贰佰八拾陆尊

摩拿罗尊者

摩拿罗尊者,古印度那揭下国常自在王之次子。被禅宗尊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二十二祖。

据 《景德传灯录》等载,尊者三十岁时,随名僧婆苏槃豆出家,被付正法眼藏。行化舒心法至西印度时,曾使唤国王得度皈依佛法。一日,在国王行走的路上出现一座 小塔,高一尺四寸,其色青玄,四面皆有图像;前面图像描绘尸毗王割股救鸽,后面描绘慈力王剜身故燃灯,左面描绘萨太子投崖饲虎,右面描绘月光王捐舍宝首。 国琴瑟想把塔迎到宫中供养,但多少人也举不起来,于是大会国中梵行、禅观、咒术三类人众,结果尽皆不识。时摩拿罗亦到会,他知道这是当年阿育王所造诸塔中 的一座,遂为国王演说塔之所因。国王遂传位太子,出家修行,是为得度比丘。后尊者又至月支国,继续弘法,付法藏于鹤勒那,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 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说毕,伽跌而坐,入于涅槃,鹤勒那与月氏国王起塔供奉。

第贰佰捌拾柒尊

光普现尊者

光普现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佛称大日如来,大日能照耀四面八方。光普现尊者,功德无量。能佛光普照十方世界,不仅人间众生受其恩泽,六道畜性,地狱饿鬼以及魔鬼外道亦摄于他的威德,改恶从善,得到解脱。

第贰佰捌拾捌尊

慧依王尊者

慧依王尊者,即慧王菩萨。

据《贤劫经》卷一载,佛陀在衹树给孤独园住满三年后,外出游化,至维耶离。其时,尊者正专心修行。闻佛祖至,前往迎接,并为佛陀及随行人员安排场地,敷设座位。尊者已具足五通,成就三昧,勇猛精进,破除众魔,心地慈善,广布佛法,功德果满。

第贰佰捌拾玖尊

降魔军尊者

降魔军尊者,名大乐金刚。又名大乐不空菩萨,因其能降伏魔军,所以又号称降魔军尊者。

尊 者善长坐禅入定,于禅定中悟到佛学的真谛而获得最上大乐,获得了最上大乐后,就可以领会到诸佛的无上智慧;拥有了诸佛的无上智慧,则有降伏一切魔军的神通 力。他降伏了一切魔军,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建立了最高的成就,饶益一切有情众生。尊者以自证而得大乐,化他而得大喜,不间断地利益众生而称不空。

第贰佰玖拾尊

自焰光尊者

自焰光尊者,即大焰光菩萨。属上首菩萨。

据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一载,尊者常亲近佛陀,参加佛陀的法会,聆听参悟佛陀演示的无上妙法。他心性清净,常向大众宣讲佛法,得如大海般之智慧。他无所依 止,可以随诸众生心之所乐,呈现相应之色身,帮助众生离诸尘障。他已得无量光明,形成光网,照耀世界。众生沐浴其光焰,烦恼尽除,如同月轮一样明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贰佰玖拾壹尊

持大医尊者

持大医尊者,译作寿命童子。古印度摩揭陀国频毗沙罗王的诸庶子,王舍城著名的医生。与佛陀为同时代人。

在 王舍城东北角的庵婆罗园中修建起寺院,请佛祖和他的一千二百五十名弟子在寺中居住,并提供日用衣食。当时,摩揭陀国国王阿阇世王不信佛法,由于他囚禁父 母、欺凌弱小邻国,罪恶深重,遍体生疮,痛苦难忍,遍请名医而不能治愈。后延请尊者为其治病。七月十五日夜间,尊者引导王在月光下去见佛祖,得其点化而开 悟,遂忏悔前罪,皈依依教,疾病痊愈。并保护佛教的发展,为佛陀的事业作出无量功德。佛教以救大众于苦难为大医,他既能医治人的身病,又医治大众的心疾, 可谓医中之大医。

持大医尊者名时缚迦、又作耆婆;意译 童子、能活、更活。

第贰佰玖拾贰尊

藏律行尊者

藏律行尊者,即怀素(634—707)。唐代律僧。京兆(陕西西安)人。俗姓范。

尊 者“独好毗尼(律),兼善俱舍(藏)”自幼聪敏,器度宽大。十二岁礼玄奘出家,专承经论。受戒后,从道宣习《四分律行事钞》。其后,转入法砺之弟子道成门 下,学《四分律疏》。慨叹古人之义未能飞尽善,乃另辟新径,独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撰述《四分律开宗记》二十卷,纠弹古疏之过,总结为十六失,而别立一家之 说,时人号称“新疏”,以别于法砺之《四分律疏》。自是,尊者所立之新说,乃称东塔律宗,而与法砺、道宣之律学并称三大宗。他的学说盛行于四及西北一带, 门人甚众。初住长安弘济寺,上元三年(656),奉诏住西太原寺,敷席弘阐,学众云集。后于景龙元年入寂,世寿七十四。著有《俱舍论疏》、《遗教经疏》、 《四分比丘戒本疏》、《僧羯麿》等数种。

第贰佰玖拾叁尊

德自在尊者

德 自在尊者,即大自大天。为古印度的生殖神。梵名为摩诃首罗。摩诃意为“大”,首罗意为“自在”。其本然的形象为无头无足,无臂无手,无眼耳鼻舌,浑然一体 的术状物,即男根。后演绎为世界的创造者,居于色界之顶,为三千大千世界之主。以为护世八方天和十二之一,守护在东北方。

尊者原是婆罗门教 主神之一的湿婆神。在古代印度神话中,他是毁灭之神,又是苦行和舞蹈之神。瓶者心情愉快则众生安乐,嗔怒则众苦恼,他是佛教的保护神。每当新佛出世,他作 引导。佛陀得道后,他让出自己宫殿,请佛陀说法。据说他有极大的力量,头上生有三眼,其中第三只眼能喷出神火烧毁一切,还可主宰人间的一切悲喜荣乐。他的 形象,据说有五头,在眼、四手,分别持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器物。浑身涂灰,颈上绕蛇,乘坐一条大白牛。佛教中有“自在天外道”或“涂灰外道”,即以 此尊为崇拜对象。《续高僧传·玄奘传》及《西域记·健驮陀国》等有载。

第贰佰玖拾肆尊

服龙王尊者

服龙王尊者,即降龙大尊者。名李诚惠。蔪州(一说蔚州灵丘山)人。

据 说,他的父母己到壮年尚未生子,便到五台山向文殊菩萨祈请,果然怀孕生下尊者。尊者风骨爽秀,聪明超群,幼年即到五台山真容院,拜法顺为尊者,年二十正式 受戒出家。东台东南一百余里有一处龙宫池,尊者曾经在池边结庐修道,畜一龙于净瓶中,不幸逃入东台之龙宫,隐于巨石之穴。尊者见一道白气从水中蒸腾而上, 遂大声喝吒,龙惧而出。后唐庄宗钦仰大尊者高行,特遣使赐紫衣,并授予:“传法大尊者”称号。敕书中有云:“泛慈舟而拯溺,持慧炬以引迷。五百龙神,皆降 懿德;一万圣众,尽继玄踪。”同光三年,大尊者枕手圆寂,享年五十。朝迁赐溢号曰:“法雨大尊者”,塔号曰“慈悲喜舍云之塔”。

第贰佰玖拾伍尊

阇夜多尊者

阇夜多尊者,禅宗推其为西天第二十祖。中于竺人。

尊 者父母素信三宣泄,然坎坷多疾,遂生不平之疑。后于中天竺遇鸠摩罗多,释以因果罪福之说,尊者顿释前疑,承言领旨,萌发窒碍慧,遂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其 法。他劝人纯心为善,国中之人师从其化导,功德无量,俱称为善对大士。后至王舍城敷扬顿教,。临入灭时,仁心法于婆修盘头(世亲)。付法偈曰:“言下合无 生,同于法轮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付法之后,奄然归宗,世寿不祥。

有趣的是,四川新都宝光寺内的罗汉堂内,将此尊塑造成清代康熙 皇帝的形貌:头戴风帽,肩披锦氅,身着龙袍,安然而坐。据说康熙在游镇江金山寺时,曾赋诗一首:“朕本西文一衲子,然何落到帝王家。”有人更说他是罗汉转 世。故尔有此作略。传说因康熙出过天花。所以这位阇夜多尊者的脸上也有一脸的麻子。但皇帝长麻子也不同凡人,塑偈上的麻子被描绘成五个一团,组成一个“梅 花”图案。

第贰佰玖拾陆尊

秦摩利尊者

秦摩利尊者,即鸠摩利。据《大方广佛华严经随收演义抄》卷十五载,尊者为迦维罗卫国人,乃佛陀之叔父甘露饭王后裔。

尊者从孙觉贤三岁丧父,八岁丧母,为外氏收养。尊者闻觉贤陪敏异常,乃度其出家为僧。觉贤刻苦修行博学多闻,以禅律驰名。后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法译经。

第贰佰玖拾柒尊

义法胜尊者

义法胜尊者,即中印度高僧昙柯迦罗。

尊者原名为著名学者,天性聪敏,悟性过人,过目不忘。能解四吠陀,自谓天下文理悉在心腹之中。能观察风云星宿而知天变,占图谶变化而知人事。

所 《阿毗昙心经》载,二十五岁时,偶尔拜访一座寺院,在寺中偶尔看到《法胜论》,读后不解其义,向一僧人请教方悟解其理,于是认识到佛理深邃,非世俗及外道 诸书所能比及。乍此摒弃世乐,出家精进,诵大小乘经典及诸部律藏。曹魏黄初三年(222)至许昌(一说嘉平二年至洛阳)。嘉平二年(250),于洛阳白马 寺译出僧祢律戒本一关羽并请梵僧制定羯磨法,传授戒律,为我国授戒度僧之始,其后不知所终。

义法胜,又作昙摩迦罗、昙摩柯罗、昙柯罗,意译法时。

第贰佰玖拾捌尊

施婆罗尊者

施婆罗尊者,佛陀姑姑之子,即佛陀表弟。

按,佛陀之祖父师子颊王生有四子(净饭王、白饭王、斛饭王、甘露饭王)一女(甘露味)。佛陀为净饭王之子,施婆罗为甘露味之子,后出家为佛陀弟子。尊者本性慷慨,好施舍,供养佛陀及众僧人。据《大智度论》关羽二十四载,“好施如施跋(婆)罗”。

第贰佰玖拾玖尊

阐提魔尊者

阐提魔尊者,《涅槃经》云:“阐提,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故,即便舍离,如阐提比丘。
尊者原是以杀牲为业的恶人,后遇佛祖,聆其教化,始改恶从善。获得证果。

第叁佰尊

王住道尊者

王住道尊者,即得度。本为西印度国王。

一 日在他常走的路上现出一座小塔,青玄色,高一尺四寸,四面皆有图象,分别绘的是尸毗王割股救鸽、慈力王剜身燃灯、萨埵太子投崖饲虎、月光王捐舍宝首。国王 欲将小塔请入宫中供奉,但众人皆举它不动,于是大会国中梵行、禅术等三种修行者,可谁也说不清塔的来历。后遇著名僧人摩拿多认出此乃往昔阿育王所造八万四 千塔中的一座,便为国王演说此塔之因,还告诉国王说:“今之出现,王福力所至孝也。“尊者听完,乃说:”至圣难逢,世乐非久。“于是传位于太子出家为僧, 仅七日便证得阿罗汉果。摩拿罗让他常住本国广度众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零壹尊

无垢行尊者

无垢行尊者,佛陀时代之婆子罗门僧、兄弟五人,排行第二。摰,又作无漏,指离烦恼之清净。

尊 者曾与兄弟四人入山学道,获得五神通,其最小之弟名为弗那,以耕种为业,见佛陀乞食,即施以白净饭满钵;一日弗那至田中,见所生苗稼均变成数尺高之金禾, 收割己尽,还生如初,国王闻之,亦前往割禾,然亦不得尽。此后闻言而往取者,均不能割尽。尊者等四人得知,遂欲以欢喜团供养佛陀,愿求生天。于是各持欢喜 团,往诣佛所,大兄取一团置于钵中,佛告以“诸行无常”;尊者复以团置于钵中,佛谓“是生灭法”;第三亦如法置于钵中,佛告以“生灭灭己”;第四亦置团于 钵,佛谓“寂灭为乐”;兄弟四人遂各参此偈,得阿那含,后皆超佛所,出家为僧。得阿罗汉道。据传,尊者曾于佛陀讲经时主动地担当护持佛法,利益众生的责 任。佛陀讲经时,问诸菩萨道:“我涅槃后,谁能护持正法,教化大众,利益众生?”无垢菩萨道:“我堪任此职,护持佛法,利益众生”。尊者能入智慧方便三 昧,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满足众生欲乐。增益佛法。罗汉果。

第叁佰零贰尊

阿波罗尊者

阿波罗尊者,佛陀弟子

据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八载,佛陀在祗树完给孤独园准备讲陀罗尼法,告诉阿难:“有陀罗尼法本,过去诸佛己曾显示略广解释。为诸侍者及众生受安乐故,怜悯世 间诸天人等广利益故,我今亦欲说此陀罗尼。”话音刚落,尊者即从座位上站起来,表示不满:“世尊,莫作是说,言正见非正见也。”正说着,舌头堕落在地,身 体亦入阿鼻地狱中。尊者心中畏怖,深切忏悔不信佛法的罪过,悉心向善,脱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

第叁佰零叁尊

声皈依尊者

声皈依尊者,佛的声闻弟子因听佛宣讲佛法,故号声皈依。以别于不需要尊者教,自行觉悟的弟子。

《华 严经》认为,佛有十身,即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世间众生佛性深浅不同,因缘善恶不同,求道情起 亦不同。佛祖根据种种不同而现化身相,导化众生领悟佛法。尊者耳根最利,听佛宣讲佛法,善于领会要旨,体悟佛法真谛,脱离世俗。永入涅槃。

第叁佰零肆尊

禅定果尊者

禅定果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禅定,一心考物,妄念不生为禅‘一境静静念,坐见本性为定。禅定是修习佛法的一种方法。参禅为出家人的必修课,一心参坷以万缘俱息,求得永远的寂静,获得永恒的解脱。

据 《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曰:“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本性者,是汝无生心;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饥、苦、乐, 是名八风。苦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月灯三昧经》卷七谓,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可获十种利益,即安住仪式、行慈境界、无烦恼,守 护诸根、无食喜乐、远离爱欲、修禅不空、解脱魔羂、安住佛境、解脱成熟。尊者循序渐进,通过坚持不懈地修习禅定而成正果。

第叁佰零伍尊

不退法尊者

不退法尊者,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不退法,即不退相,乃九无学(无需再学)之一,亦称二十七圣贤之一。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不退失之无学圣者。

获 得罗汉果位的僧人,由于佛性深浅不同,而分为不退法罗汉、思法办汉、护法罗汉、安住法罗汉、堪达法罗汉、不动法罗汉,其中,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遥 恶缘,便失去果位;不动罗汉,根性坚固,不可退转,而且能以自身的佛性与智慧降伏外道,宏扬佛法。尊者生来利根(根机敏慧之意),所习功德悉无遗失,学而 不忘,人称无需再学之圣者。他己本性坚固,清净常住,救护众生,功德显著。

第叁佰零陆尊

僧伽耶尊者

僧伽耶尊者,即僧伽陀。唐代西域僧。葱岭北何国(一说碎叶)人。

尊 者熟谙三藏,精通佛理。唐龙朔初年至西凉府。又游历江淮之地,居止玗楚龙兴寺,后于泗州临淮县(安徽省)信义坊得金像一尊,上有古香积之铭记及普照王佛之 铭,遂建临淮寺。尊者屡次显现神异,有绘画才能。尝现十一面观音形,人益信重,世称观音大士化身。中宗景龙二年于内道场被中宗召问法要,被尊为国师。未 久,即住京师荐福寺,因治众病、祈雨有验,蒙赐:普光王寺“之额于临淮寺。景龙四年终于荐福寺。世寿八十三。中宗深为哀悼,送其遗骸还本处。弟子惠俨、木 叉等为之建塔院。懿宗二年赐号”证圣大尊者“。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敕赐”普照明觉大尊者“之谥号。

第叁佰零柒尊

达摩真尊者

达摩真尊者,即菩提达摩(?——535)中国禅宗之初祖,西天第二十八祖。原属南天竺刹帝利种姓,意译作道法。南天竺香至国(或作婆罗门国、波斯国)国王之第三子。

尊 者从般若多罗学道,与佛大先并称为门下二甘露门,四十年之后受衣钵。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尊者泛海之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 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九年。时人不解其意,称壁观婆罗门。时神光于伊洛披览群书,慕尊者高风,断臂求法,尊者感其精诚,遂传官心法门, 授彼一宗之心印,改名慧可。经九载,欲归西文,嘱慧可一宗之秘奧,授《楞伽经》四卷。未久入寂。葬于熊耳山上林寺。越三年,魏使宋云度葱岭时,适逢达磨携 只履归西文。一生颇富传奇性。于梁大通二年(528)示寂。梁帝尊称为“圣胄大师”唐代宗赐“圆觉大师”之谥号,塔名空观。

达摩,又称菩提达磨、菩提达摩、菩提达磨多罗、达磨多罗、菩提多罗。通称达磨。此尊与第352尊修无德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叁佰零捌尊

持善法尊者

持善法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佛教分善法为两种:一为世间之善法即五戒十善,二为出世间即出家人之善法,指三学与六度。尊者由浅入深,坚持不懈,不论在家或出家都严格遵守善法规条,修心养性,积功累德,终证阿罗汉果。此尊与第241尊同尊。

第叁佰零玖尊

受胜果尊者

受圣果尊者,即佛果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临济宗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赐号“圆悟”。

尊 者生于书香之家,博学能文,幼时于妙寂院依自省出家。受具足戒后,于成都依圆明学习经论。后至五祖山修谒五祖法演,蒙其印证,尽领其佛法奥意。与佛鉴慧 勤、佛眼清远,被誉为丛林三杰,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政和初年至荆州,当世名士张无尽礼谒之。与之谈论华严要旨及禅门宗趣。复受澧州刺史之请,住夹 山灵泉禅院。后因枢密邓子常之奏请,敕赐紫报及“佛果禅尊者”之号。政和末年,奉诏移住金陵蒋山,大振宗风。后居于金山,高宗幸扬州时,诏其入对,赐号“ 圆悟”,世称“圆悟克勤”。后归成都昭觉寺,绍兴五年示寂,世寿七十三,谥号“真觉禅尊者”。其灵骨葬于昭觉寺,至今尚在。大慧宗杲、虎丘绍隆为其禅门龙 象。曾于夹山之碧岩,集雪窦重显之颂古百则,编成《碧岩录》十卷,世称“禅门第一书”,该书原为其弟子宗杲视为秘传不授之书,以火焚毁,后世重刊。此外有 《圆悟佛果禅尊者语录》二十卷。

第叁佰壹拾尊

心胜修尊者

心胜修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心胜修,即修胜心,亦即修殊胜之行之心也。《无量寿经》有“等心、胜心、深心”之说,《净影疏》云:“所(能)行务上,名为胜心”。修习佛法,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地,才能保证修炼取得良好的效果。

尊者志趣高远,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追求佛果的崇高地位。又艰苦修行,兢兢业业,坚持不懈,终证阿罗汉果。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壹拾壹尊

会法藏尊者

会法藏尊者,为阿弥陀佛的前世身。又称法藏比丘。原是一位国王,捐弃王位,出家为僧,法号法藏。法,谓法性;藏,为含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故称法藏,或指含藏此等教说之圣教、经典等;经典含藏众多之法门,故有此称。

据 《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直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 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他发誓要拔众生于生死苦海,选择了西方安乐佛果,并发四十八愿,大地震动,天花飘落,法藏立刻证果,号称阿弥陀佛。以其所闻教法护 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即法的积聚之义。唐代所译之《大宝积经》卷十七无量寿如来译作“法处”,宋代所译之《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译作“作法”,《大智度论》则译作“法积”。

法藏,音译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

第叁佰壹拾贰尊

常欢喜尊者

常欢喜尊者,即常欢喜菩萨。

据《大方广如来藏经》载,尊者曾参加过佛陀举行的法会。他恭敬供奉过无数佛,得有大神通力,无所畏惧。他能转不退法轮,总持空藏法门,不舍志意,行不色想,深具济世度人之心。众生有礼敬称呼其名者,皆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

第叁佰壹拾叁尊

威仪多尊者

威仪多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威仪,指坐、作、进、退有威德,有仪轨。一行、二住、三坐、四卧四者各有仪则,不损威德,乃佛徒具足众戒者应遵守的生活准则。

诸 佛、菩萨及比丘僧众,坐作进退各有规度,称之为仪。坐作进退容仪可观,称之为威,谨守威仪规度,可以禁除贪、瞋、痴三毒,使心身清净,永无烦恼。他规度具 足,慎行无误。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能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无论是坐于床、地,或者坐卧于枯草干叶之上,心中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调协心 思,排除世俗恶业的干扰,安住于佛性之中。此外,他尚有细行威仪三千,菩萨威仪八万四千。举手投足,无不循规合度,慎行无误,因而证得果位。

第叁佰壹拾肆尊

头陀信尊者

头陀信尊者,或即唐代镇州龙兴寺释头陀。陀,意为抖擞,抖擞能去尘垢,修习此行能舍贪著。头陀信即实行头陀修行方法。

据 《宋高僧传》卷三十《唐镇州龙兴寺头陀传》载,尊者出生于贫穷之家,父母以开磨坊为生。头陀幼年器度温润,有长者的规仪。其父让他守磨,到夜深时分,头陀 看到驴、牛己很疲惫,便放开驴、牛去吃草、饮水,自己代替驴、牛推磨,父母知道此事,为之罢业。头陀请示出家为僧,父母答应了他的要求。尊者曾修习十二头 陀行,极为艰苦,被褥三十年不曾更换,身上披着破破烂烂的粪扫衣。随时按照佛法检查自己的言行,随时驱除尘障,住心于佛性的修养因而获得证果。他深受信奉 佛教者的敬重,却不受人供施,号为“抖擞上人”。

第叁佰壹拾伍尊

议洗肠尊者

议洗肠尊者,天竺人。晋时来洛阳。

尊 者以洗肠涤胃为喻,教诲众生忏悔罪恶,清净心性而获安乐。现种种神异。以弘寺法。其右乳边有一肉孔。时常以棉絮塞之,拔除其絮,一室光明如昼。遇朔望日, 至水边引肠胃涤之,复纳之入腹内,后世常有人谓信佛曰洗肠。中士称之为“洗肠罗汉”。他告诫众生,要经常观想十方圣贤利益众生的功业,对照圣贤而忏悔自 己,舒立心肝,洗涤肠胃,可灭一切罪、一切障。

第叁佰壹拾陆尊

德净悟尊者

德净悟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德净悟,指德行清净无暇。

尊者深植慧根,崇信佛法,广做善行,培德因本。出家之后,修习禅定,得清净之觉悟,开起初知见,证菩提正道。又悯念书众生之迷途误,心体为尘垢所蒙蔽,四处游走,为众说法,力图使众生知见自性清净,悟解佛法妙谛,脱苦海而得自在,往生净土。

第叁佰壹拾柒尊

无垢藏尊者

无垢藏尊者,即虚空藏菩萨的化身。梵名阿迦舍蘖婆,一作虚空孕。因其包藏一切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德布五方,每方各有一化身,尊者居于北方。系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主尊,现图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释迦右方胁侍、金刚界曼荼罗贤劫十六尊之一。密号如意金刚。

尊 者在诸大菩萨中,应天之明星,尊者拥有无量宝藏,但没有悭吝之心,随众所求而布施,利乐众生。亿得佛的神通,力图使众生脱离苦海,于虚空中得自在。随众所 需,或法施,或财施,皆令欢喜。尊者住于东方大庄严世界(一说住于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又,密宗有五大虚空藏菩萨之说,以虚空藏菩萨所具之五德分身,配 置于东、南、西、北、中五方。其形象为白玉色,左手按拳,右手持莲。莲上有宝珠,趺座于莲台上。

无垢藏尊者作为贤劫十六尊者之一,又名金刚幢,或金幢。

第叁佰壹拾捌尊

降伏魔尊者

降 伏魔尊者,即降伏菩萨。《佛名经》卷九将其列为上首菩萨。据载,佛陀向大弟子舍利弗列举了应当礼敬归命的诸佛国世界,其中提到“南无风爱世界观世音如来国 土,降伏魔菩萨、山王菩萨以为上首”。魔,即魔障。诸如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都是见道的魔障。魔障还包括那些专门破坏人所行之善事,甚至要伤害人们生 命的外魔等等。

尊者为诸魔的克星。“能令诸魔发菩提心而为承事”,不仅使邪魔难以侵凌,而且能使诸魔弃恶从善。

第叁佰壹拾玖尊

阿僧伽尊者

阿僧伽,为无著菩萨之梵名。无碍之意。又称无碍障。北印度犍陀罗国普鲁夏普拉人。为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珈行派创始人之一。于佛灭度后一千年出现于世。

第叁佰贰拾尊:金富乐尊者

金富乐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富乐,比喻俗人得金。欣喜倍常。出家之人得佛果犹若世俗之人得金。故名。

世 俗之人以富为乐,于是拼命追求财富、贪求财宝。佛教则以之为外欲而加以排斥摒弃。“财欲”被列为“五欲”之一。《智度论》卷十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 烦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灸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抗炬。五欲害人,劭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 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著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尊者金钱财富如粪土,而一心向佛。出家修行,以金刚心断绝烦恼,得寂静之 乐。

第叁佰贰拾尊

金富乐尊者

金富乐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金富乐,比喻俗人得金。欣喜倍常。出家之人得佛果犹若世俗之人得金。故名。

世 俗之人以富为乐,于是拼命追求财富、贪求财宝。佛教则以之为外欲而加以排斥摒弃。“财欲”被列为“五欲”之一。《智度论》卷十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 所恼,而求之不己。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灸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抗炬。五欲害人,劭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 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尊者金钱财富如粪土,而一心向佛。出家修行,以金刚心断绝烦恼,得寂静之 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贰拾壹尊

顿悟尊者

顿悟尊者,即南北朝名僧道生(355——434)又称竺道生。东晋时之《涅槃经》学者。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铜山),俗姓魏,又称直往菩萨。

尊 者从竺法汰出家,故以竺姓。十五岁,即登讲座,宿学名士亦莫能抗御。二十岁,受具足戒,讲演之声誉遍于天下。初住建业龙光寺,后入庐山幽栖七年,师事慧 远,博研经论,复至长安受鸠摩罗什之教,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义熙五年(409)归复建业,主张“阐提成佛”,“顿悟成佛”说,教界为之哗然,其他之涅 槃学者亦排斥之。遂再度栖隐庐山,他曾似顽石为徒,宣讲自己的学说,群石肯首欢跃。“道生说法,顽石点头”之典故即出之于此。直至昙无谶之《大般涅槃经》 流传至建业,众人始叹尊者之卓识。著有《二谛论》、《佛性当有论》、《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等。此外,提倡四种法轮说,予后世之影响极大。,宋元 嘉十一年入寂,世寿八十。弟子僧瑾,道猷等继续倡导顿悟之义。

第叁佰贰拾贰尊

周陀婆尊者

周陀婆尊者,古印度僧人,或即十六罗汉之注荼半托迦。

据说,其母本为富贵长者之女,与家奴私通而有孕,遂逃他国。在途中临产生下二子。大的叫“半托迦”,意即“大路边生”。小的叫注荼半托迦,意即“小路边生”。尊者或即后生者,故名小路。愚钝无比,归依佛法,出家为僧后,刻苦修行,终成阿罗汉果

周陀婆,又作周陀,汉译为不乐、小路。亦译作蛇奴。《嘉祥法华义疏》卷九曰:“周陀者,翻而不乐,又云小路。”《法华玄赞》卷八曰:“周陀,此云蛇奴。”此尊可与第77尊周利盘特、第498尊注荼迦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叁佰贰拾叁尊

住世间尊者

住世间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

尊 者己经历了无量数劫的修行,具有了成佛的品行与功德。本可以升往天界佛国乐土,然而甘愿长住世间,教化众生,使十方世界皈依三宝。尊者具有四身:圆镜智品 显现法身,以饶益佛界众生;平等智品显现报身,以显益尚在世间修行的弟子;成事智品显现化身,以救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六道及一切有情,使之脱离苦 海,转生净土;观察智品则应机说法,根据众生贤愚情趣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说导化。

第叁佰贰拾肆尊

灯导首尊者

灯导首尊者,即导首菩萨。《佛名经》所列应当礼敬归命的十方诸大菩萨之一。佛法如灯,导引众生不至于迷航,故以为名。

佛 教认为人生在凡夫地,总有无量罪过,若不及早忏悔,死后就会堕入地狱,受种种苦,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能及早回头,皈依佛法,受持并念诵导首菩萨名号, 诚心悔过,则可灭罪增福,往生净土。尊者熟谙佛法,自性清净。能以佛法导引迷茫众生脱离苦海,超生佛土,犹如破除迷雾的指路明灯。自性洁净之众生,若能受 持并赞叹尊者,可得现世安稳,于未来世则可得无上菩提。

第叁佰贰拾伍尊

甘露法尊者

甘 露法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甘露,譬喻如来之教法,如来清净,长养众生身心,譬如甘露之德。《法华经·药草喻品》:“我为世尊。无能及者,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其法一味,解脱涅槃。”《十地经论》卷二:“如病思良药,如众依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甘露可滋润干涸的田 野,使作物生长;如来之教法如甘露,可使人离烦惑见道。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世尊我今身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杌,唯悕如来甘露法雨。”

尊 者为求解脱,曾酿造甘露不死之药,饮后身轻不老。虽长生不死,但仍为世间烦恼所困忧,遂继续寻找获得永恒解脱之道。后皈依佛教,勤修佛法,悟得证果。视佛 法为甘露法,胜过一切外道邪说,其功效非仙药所能比拟。尊者遵从佛祖教导,不辞劳苦,广宣佛法,降甘露法雨以普救众生,功德圆满,终获证果。

第叁佰贰拾陆尊

自在王尊者

自在王尊者,即自在王菩萨。

据 《维摩诘所说经》载,尊者曾参加佛陀的毗耶离庵罗树园和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举行的法会。《自在王菩萨经》载,尊者曾向佛陀请教如何能得大自在:“云何菩萨 摩诃萨,于大乘法中得自在行,而能为人演说此法,以自在力,摧伏诸魔增上慢者及诸外道有所见得诸贪著者,令住大乘,具足大愿,成就戒行,得阿耨三藐三菩 提?”佛陀为之说法,他欢喜受持,经过长期刻苦的修行,大智本行悉皆成就,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声名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为 大医王,善疗诸病。

第叁佰贰拾柒尊

须达那尊者

须达那尊者,佛祖的前世身,转生为湿波国太子。

尊 者自幼施善,修佛教布施行,曾将国家所有珍宝,包括国宝大白象施于敌国。其父将他流放国外,以使其改过。见众生能藏痛苦,将所有财产,连同自己的孩子也一 起施舍给穷因赢弱之人。天神为考查其是否真正乐施好善,化身为一婆罗门僧,将其妻子讨走,他亦毫不后悔。天神行七步后又将妻子还给他,帮他成就善良的愿 望。父王闻知,将他接回本国,并赎回他的两个女儿,使其全家团聚。敌国国王闻知,亦回心向善,送回白象,两国和好,从此百姓吉祥安乐。

第叁佰贰拾捌尊

超法雨尊者

超法雨尊者,即法雨菩萨,喻佛之教法。佛法滋润众生,令由迷妄而至证悟,犹如雨之普泽草木,使其生长,而至开花结果,故以雨譬喻之。北本《涅槃经》卷二:“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

据《佛说决定总持经》载,尊者曾参加佛陀在罗阅祗耆崛山中举行的法会。他智慧通达,揽摄法藏,洞察众生心意,善于因势利导,指迷解惑,如细雨滋润众生心田。《法华经·普门品》曰:“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第叁佰贰拾玖尊

德妙法尊者

德妙法尊者,即三国名僧康僧会。康居国(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人。德谓德行或功德,妙法谓佛法。德妙法意谓德行增长,功德圆满,妙尘可得。

祖 居印度,随父航海贸易,移居交趾(越南中北部)。父母早亡,矢志学佛。尊者出家以后,不为俗情所扰,刻苦修行精通三藏,天文谶纬、占卜诸法,无不知晓。尊 者坚持不懈,因而获得证果。赤乌十年(247),至东吴都城建业(南京),弘扬佛法。吴主孙权喜道术,与他交谈后深厅佛法之精妙,乃创立建初寺,命其于寺 中译经传法,此乃江南佛寺之始,他于寺中译出《六度集经》《杂譬喻经》,又注释了《安般守意经》《法镜经》《道树经》等,还初步将梵语介绍到汉地,晋太康 元年(280)示寂。他是早期较系统地在汉地传播佛法的著名僧人。

第叁佰叁拾尊

士应真尊者

士应真尊者,即罗摩阿罗汉。应真,阿罗汉之旧译,《出三藏记》卷一曰:“旧经无著果,亦应真,亦应仪,新经阿罗汉。”即应受人天供养之真人。

据载,尊者原为憍萨罗国国王达萨拉塔之长子,为遵守父王之诺言,放逐南印度森林中十四年,随行之妃子私多为魔王所劫掠,因而此起战争。后得猴神哈奴曼之帮助,夫妻团聚,返憍萨罗国为王,后皈依佛法,十分虔诚,广植福田,终证阿罗汉果。

尊者还系古印度文学作品大叙事诗《罗摩耶那》之主角。印度人视尊者为民族英雄,据传为毗湿奴神之第七次化身,因受诸神之托,乃诞生地界以降伏恶鬼。为广受膜拜之人格化神。印度教中有一罗摩派,认为只要对罗摩有绝对归依之热诚,必定能得解脱。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叁拾壹尊

坚固心尊者

坚固心尊者,或即坚固意菩萨,音译涅里荼地也舍也,系密教胎藏界地藏院之第八尊,介于除盖障菩萨与持地菩萨之间。坚固心,指崇信佛法而不动摇。

尊 者尊重诸佛,爱乐佛法,通晓经论,遭受逼迫而忍辱屈辱,能不恼不瞋。是佛教普通僧众的功德海,偷生通往清净乐世的引路人。无论在何时何处,尊者都能用智慧 去开悟众生。看到孤儿,心中便生慈悲心;看到外道,便为他们误入歧途而悲哀;看到他人享有荣誉而高兴则心生欢喜。在永无尽头的修行中。不知疲倦,奋勇精 进。尊者利益众生逾越其他诸尊,故密号超越金刚。

其形像,身呈肉色,右手持开敷莲花,花上有火焰乘载羯磨金刚。左手握拳向上置膝上,坐于赤莲花上,表示内证坚固不坏。三昧耶形为莲上十字金刚。

第叁佰叁拾贰尊

声响应尊者

声响应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佛祖之声,有如空谷回音,绵延盘旋,经久不息,可发聩振聋。使人豁然顿悟。

佛 教为了使众生了悟万法皆空,以“十缘生句”作为比喻,其第六曰“响”,即空谷回声。人立于谷底。大吼一声,便会有许多吼声从四面响起,这些回声似乎真实, 其实究竟本无所有,正如镜影水月、梦中幻象、海市蜃楼一般,他因听到空谷回音而豁然顿悟,证成正果,他佛学高深,以此譬喻众生,希望众生俱获解脱,析理透 辟,声如龙钟,扣人心弦,众生听了,无不归依。

坚固心尊者又作坚固惠菩萨、坚固菩萨、坚固深心菩萨、坚意菩萨。

第叁佰叁拾叁尊

应赴供尊者

应 赴供尊者,或即佛祖。应供,音译阿罗汉、阿罗诃。为佛十号之一。又作应真、应。指断尽一切烦恼智德圆满,应受人天供养、尊敬者,亦即应受人天以种种香、 花、璎珞、幢幡、伎乐等供养者。《禅苑清规》卷八:“僧为佛子,应供无殊,天上人间,咸所恭敬。”应供者即佛。应赴供,指即将成佛。

尊者使 未度者度,未解者解,未安者安,未涅槃者涅槃。他平常不动,只要举足动步则使众生受益。南行七步,作众生最上福田;西行七步,使众生长寿不老;北行七步, 使众生离生死轮回;东行七步,愿导化众生住佛入道,断灭烦恼魔;上行七步,使世间不为不净物所染污;下行七步,使法雨灭地狱猛火,令众生安稳欢乐。

第叁佰叁拾肆尊

劫尘空尊者

劫尘空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空为佛教理论的核心。尘劫,又称尘点劫,分为“三千尘点劫”和“五百尘点劫”两种,均表示极为漫长的时间。尘劫空,指世上一切究竟本无所有。

尊者了悟世界之究竟空相,因此不争不求。在极为漫长的时间里,虔心供养一切诸佛,一心修行得大自在,心无所住,神通广大,超然解脱。

第叁佰叁拾伍尊

光明灯尊者

光明灯尊者,即光明灯菩萨,佛法如灯,照引众生,使众生由迷途向乐土。

尊 者生于无佛之世。据载,尊者曾与文殊菩萨等恭敬礼拜世间诸佛,七日中遍游十方世间,唯见佛陀的分身佛,不见他佛,于是返回天界如来外。佛陀对众人说:“过 去佛已经灭度,未来佛尚未降生,现在我己不住世间。就靠众菩萨去教化众生。佛陀告诫他们:要勤修佛法,坚固佛心,使自己获得无上的智慧,并广为众生说法。 并提醒他等大菩萨,现在无佛住于世间,不要放逸佛法,退转佛心,而使佛法泯灭。尊者遵照佛陀教导,在无佛的世间广说佛法,劝导众生坚固佛心,礼敬佛、法、 僧,其言如天灯照亮世界。

第叁佰叁拾陆尊

执宝炬尊者

执宝炬尊者,即执宝炬菩萨。据《注维摩诘经》卷一载:尊者“执慧宝炬,除众暗冥。“宝炬象征绝大智慧,能照亮众生心智,除去众生幽冥。

尊者以大慈悲普覆十方一切世界,心意广阔深远。他佛性清净,安住不动如须弥,无所染著如莲花,内外清净如摩尼宝,光明炽盛如熔真金。他热心助人,以火炬般光芒万丈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向极乐净土。

第叁佰叁拾柒尊

功德相尊者

功德相尊者,即功德相菩萨。功德相,又称功德相严。以正观心性,具一切庄严法身而得名,居于西方阿弥陀佛国。

据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二载,他曾为众讲说十妙行。所谓十妙行,即:具福弘广,普慈众生;荫覆一切,如母视子;积德行善,不计功劳;精勤修 习,舍慧化人;行十善行,转教倫;持戒净洁,犹如明珠;身品意业,以慈为本;所作事业,拯济为先;为众说法,微妙方便;常游诸国,为大国师。尊者的讲说成 为欲求菩萨果位僧众的行为轨范。

第叁佰叁拾捌尊

忍心生尊者

忍心生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忍在佛教中,一指忍耐违逆之境不起瞋心,一指安住于道而不动心。忍心,指在修行中要具备忍耐的心性,顶住自身内在情欲和外界物欲的影响,使佛性种子生根开花,顺利成长。

尊者身处佛法遭排挤压抑之世,对佛法信心坚定,对众生之歧视不瞋不怒,宽以待人。深信佛教一定会重新受到人们的崇信,在其人格的感召下,佛教逐渐赢得广泛的信从。

第叁佰叁拾玖尊

阿氏多尊者

阿氏多尊者,又作阿资答、呵逸多等。在《法住记》的十六罗汉中位列十五,住鹫峰山。西藏所传为十六罗汉之第二尊,住于优尸罗山。

尊 者本为佛的一名侍者。佛陀涅槃前,众生挽留佛陀暂住世间,心想得到他护持,免受苦难。佛陀见此,派十六罗汉不入涅槃,永住世间,济度众生。尊者与其眷属一 千五百阿罗汉共住于鹫峰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世间众生如有灾难,可诚心发愿,设四方施舍大会,以衣食、药品、施舍众僧,尊者等十六大罗汉可令施主得无 上报果。

五代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尊者像,为双手抱右膝,开口仰视,齿牙毕显,脱落数枚。清乾隆称其为“心是菩萨,貌是鬼王”。苏东坡赞曰:“劳我者晳,休我者黔。如晏如岳,鲜不僻淫。是哀骀它,澹台灭明,名妍于心,得法眼正”。

第叁佰肆拾尊

白香象尊者

白 香象尊者,即白香象菩萨。因身发异香而得名。据《维摩经义疏》卷一:“白香象,其香最胜,大士(即菩萨)身香亦如是也。”白象,指全身洁白之象。以象有大 威力而性情柔顺,故菩萨入母胎时,或乘六牙白象,或作白象形,表示菩萨性善柔和而有大势;且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

尊者前世 为一白象,因在两国间的战争中,劝说国王休兵息战,免除百姓痛苦,得以转世为人。经常参加佛陀的法会。为《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所列举的世人“皆应忆念”的 诸在大菩萨之一。身发异香,护持众生,宣讲佛法声如雷鸣,直入众生之心,清除诸中盖障;如乐音、似甘露,滋润众生,催引众生心中之法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肆拾壹尊

识自在尊者

识自在尊者,即大白观自在菩萨。

出 家人祝祷尊者,可预示未来前程。据《金刚顶瑜珈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规经》卷下载,僧众修炼瑜珈真言,在入睡前用衣服将头盖住,右侧而卧,排除杂念, 用右手向右旋转摩擦面部,同时诵念大白真言二十一遍,唯独观想大白观自在菩萨,入睡后便可进入梦乡,预见前任吉祥或障碍,若梦见老者、国王、白衣少女、鲜 花、水果等,预示前途吉祥。反之,若梦见屠夫、丑女等,则预示前途障碍重重。

第叁佰肆拾贰尊

赞叹愿尊者

赞叹愿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赞叹,即称美其德。《文句》卷二云:“发言称美,名赞叹。”《行事钞》下三亦云:“美其功德曰赞,赞文不足,又称扬之为叹。”佛教认为赞叹诸佛是修行的重要法门。

据说昔时佛陀与弥勒同修菩萨行,同见弗沙佛入火定而大放光明,佛陀便翘一足,以偈赞佛七日,因而比弥勒超九劫而成佛。尊者发下誓愿,修持“赞叹供养正行”,一心赞叹供养弥陀佛,因而获罗汉果。

第叁佰肆拾叁尊

定拂罗尊者

定拂罗尊者,即弗若多罗(功德华)。罽宾国(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人。

据 梁《高僧传》卷一载,尊者少年出家为僧,通晓三藏,尤精《十诵律》,以持戒清严见称于世。时人认为他己获菩提涅槃真正圣果。后秦弘治初年来中国,时帝姚兴 待以上宾之礼。姚兴国师鸠摩罗什因其戒范谨严,也对他极为崇敬。此时佛法虽己传入汉地,然律藏尚未见传播。知尊者精通律藏,后秦君臣僧俗对他更加敬慕。弘 治六年(404)十月,集聚僧徒数百人,在长安寺译经,请尊者诵出《十诵律》梵文,由罗什汉译。惜此经译出三分之二,尊者圆寂,大业未成而巨匠殒,僧俗大 众,悲痛逾常。拂罗东来,使佛教律藏得以流传中原。

第叁佰肆拾肆尊

声引众尊者

声引众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天台维摩经疏》卷二云:“菩萨观众生眼等六根何根偏利,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尊者勤于修行,精研佛法。自己己得神悟,又慈悲为怀,冀救众生于苦海,遂以声说法,以其音声作为感召众生皈依佛法的手段,使众生忏悔罪业,修持善行,往生乐土。

第叁佰叁拾伍尊

离净悟尊者

离净悟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佛之语曰净语;离谓分离辨析,离净语并非远离净语,而是能分析秽恶,张扬净语。

据 《大集经》卷十载;“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佛语真实无诳,即净语;尊者生于无佛之世,无法聆听佛音,学法无师,问疑无 友。但前世身生于有佛世界,宿业所至,喜闻佛法,勤于思维,虽未得果位,然佛性亦相当充盈。转生今世,尊者生性寂静,仍能分辨香花与毒草,不为世俗尘障所 侵蚀,点滴修持,终于豁然开朗,喜获罗汉果位。

第叁佰肆拾陆尊

鸠舍尊者

鸠舍尊者,即鸠舍菩萨。《佛名经》将他列为应当礼敬的十方菩萨之一。

据 《十住毗婆沙论》卷五载,众生若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受持并诵念诸大菩萨,其中包括鸠舍菩萨。佛教认为,众生不论贵贱贫富,生在凡夫地,都有无 量罪过。如或因宿业而生罪,或从六根而起过,或以内心自邪思维,或借外境起于染著,等等,皆可坠入十恶境地,因此,众生应向鸠舍菩萨等礼敬忏悔,虔诚皈 依,则可灭无量罪,长无量福。

第叁佰肆拾柒尊

郁多罗尊者

郁多罗尊者,佛陀之前世身。

尊 者为在无数劫以前波罗捺国五百仙人之师,因怜悯众生多苦多难,遂发愿求正道。曾自剥身皮为纸,拆除身骨为笔,用血和墨,以换取婆罗门的颂偈。婆罗门偈 曰:“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心不贪著欲,无瞋恚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他得偈后,传授给国民,教给他们诵读,并照 此修行。国内由此少忧愁而多欢乐。

第叁佰肆拾捌尊

福业除尊者

福业除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福业善业的别称,非福业之对称(即欲界之不善业)

多行善可得福,与其相对者为

据 《增一阿含经》福德有三:一施福业,施于贫穷之人,可获世出世之福利;二平等福业,以平等之慈悲心,爱护一切众生,可成世出世之福利;三思维福业,以智慧 思维观察出离之法,为出世福善之业。勤修福业,可得福报,享人天乐果。尊者由修福业开始,又超越福业修不动业,即色界、无色界之善业,最后唯以心识住于深 妙之禅定,导引众生皆入净土。

第叁佰肆拾玖尊

罗余习尊者

罗余习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罗为梵天五十字门之一,有“火”义。余习,残余恶习。
尊 者善长灭除佛教高僧的世俗余垢,佛教视贪、瞋、痴为世俗三毒,贪毒使人引取无厌,瞋毒使人易起愤怒,痴毒使人心性暗钝。诸佛修习既久,心性清净,世俗三毒 己永尽无余。有些高僧、罗汉,虽然己经断除烦恼,但是仍然残存世俗的某些垢染,犹如器皿中的香料,香料取走后香气犹存,又如灶中的柴草,烟火虽熄而炭灰不 尽。诸圣者亦有余习,如舍利弗有瞋恚余习,毕陵迦蹉有慢之余习。尊者能以智慧之火,除高僧、罗汉余习之暗,资生佛性之明,使僧俗大众身心清净,增益佛性。

第叁佰伍拾尊

大药尊尊者

大药尊尊者,即大药王菩萨,也称大药王子。

据 《十住毗婆沙论》卷五载:“众生忆念大药等诸大菩萨名号,可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据《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云:”尊者本为外道,在过去七佛之第一 佛毗婆尸佛时植有善根,尊者心向佛法,常思考“识”的意义,可惜始终不能决了。尊者仰望佛法如饥似渴,常恐佛陀入于涅槃而自己未闻佛法,愚昧无知,不识善 恶,迷惑转轮转生死若干趣。在一次法会上尊者向佛陀请教,被决疑网,得以解脱。据云尊者能“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伍拾壹尊

胜解空尊者

胜解空尊者,宋代僧可观(1092——1182)。江苏华亭人。俗姓戚(一说傅),法号解空,字宜翁,号竹庵。为天台宗巨匠智礼之四世传人。解空,本指悟解诸法之空相。胜解空即善于讲说佛法理体之空相。

尊 者十六岁受俱足戒,学天台,初依止南屏精微,后闻车溪择卿禅师声震江浙,负笈从之,得其法。南宋建炎初,住持嘉禾寿圣寺,绍兴年间(1131—— 1162)转住当湖德藏寺。讲经余暇,则补注《楞伽经》。其后移住祥符寺,因染疾退隐至当湖南林之竹庵。乾道七年(1171),应丞相魏把之请,住持北禅 天台寺,淳熙七年(1180),受魏宪王请,为南湖延寿寺之主,未久,又归隐当湖之竹庵,淳熙九年示寂,享年九十一。生前,大慧宗杲曾由径山前来与言谈终 日,誉之以“教诲老龙”。

著名法嗣有北峰宗印、智行守(日文)、神辩请一等人。著有《楞伽说题集解补注》四卷、《兰盆补注》二卷、《山家义苑》二卷、《竹庵草录》一卷等。

第叁佰伍拾贰尊

修无德尊者

修无德尊者,即当后被推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无德,即无功德。

据 《五灯会元》卷一载,梁武帝曾问修庙兴寺的功德,尊者答称:“无甚功德”。尊者生当佛法炽盛时,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众生只知建寺 塑像斋僧,以求消灾免祸,却不知探求佛法精义,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于是心生悯念,便以修无功德之理教导众生,认为识得自性即是佛,菩提路本在心中。

此尊与第307尊达摩真尊者同尊,可互参。

第叁佰伍拾叁尊

喜无著尊者

喜无著尊者,即唐末高僧文喜,赐号“无著”。嘉禾人,俗姓朱。

尊 者七岁出家,初学《四分律》,后遍访名山大刹。宣宗初,往五台礼文殊。遇一老翁牵牛而行,迎尊者入寺,翁纵牛升堂。翁曰“近由何处来?”尊者曰:“南方 ”。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尊者曰:“末法比丘奉戒律不少。”翁曰:“有几何?”尊者曰:“或三百,或五百。”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翁 曰:“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尊者曰:“有几何?”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子均提出茶。拈起玻璃盏问曰:“南方还有这个否?”尊者曰:“无”。 翁曰:“寻常得甚么吃茶?”尊者无对。辞别时,翁令童子相送。尊者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几许,童子呼“三德!”尊者应诺。童曰:“是几许?”尊者曰:“是 为何处?”童曰:此金刚窟般若寺,尊者憬然悟彼翁是文殊。懿宗咸通三年,尊者至洪州观音院,参仰山寂禅师,顿悟心要。光化三年示寂,圆寂时对众弟子说“三 界心习即是涅槃。”言毕,端坐而化,世寿八十。

第叁佰伍拾肆尊

月盖尊尊者

月盖尊尊者,印度毗离舍国人。

据 《维摩经·香积佛品》、《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等载,尊者曾入维摩方丈,听不二法门。有一年,毗离舍国发生了瘟疫,有五个夜叉专门吸人精气。 他率领五百长者拜见释尊,释尊叫他们礼拜西方三圣。尊者乃请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西方三圣,救除国内六大恶疫,观世音菩萨为宣说消伏毒害陀 罗尼神咒。瘟疫顿除,夜叉匿迹。禅宗之山门阁上,于观音右边常安置尊者之像。

第叁佰伍拾伍尊

旃檀罗尊者

旃檀罗尊者,前世曾为国王。

远 古时有一国王名旃檀罗,发誓要灭绝释迦族的男女。据《仁王经疏》卷上载,当时在深山中居住一位仙人,眼观天下事,见释族男孩藏在仙府,旃檀罗得知此事后, 趁仙人不在府中之时,将男孩偷出,用太阳光煎煮,男孩即将命终时,仙人又将他救走,用神通把他藏在甘蔗田的牛粪里,由此释迦族得以嗣继。旃檀罗王作恶多 端,其后代被罚作贱民,身穿垢衣,面目污秽,出行时手执标帜,以自示不洁,佛陀成道后,他的转世身痛改前非,归依佛法,广行善事。佛陀见此大为欢喜,不计 家仇,为其说法,终获罗汉果位。

第叁佰伍拾陆尊

心定论尊者

心定论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定,指“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论为三藏之一。

尊 者精研佛典中佛祖与弟子有关佛法的问答,从而获得重要启发。消除乱心,据《智度论》卷二六:“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是指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 得点。”增益佛法,获得心定。尊者勤行修习禅定而得定心,定心湛然如止水。此后,更加坚固信心,勇猛精进,终获证果。

第叁佰伍拾柒尊

庵罗满尊者

庵罗满尊者,为庵罗树花生出之女,“庵罗”为印度的一种果树,又称庵摩罗,庵摩洛迦。

尊 者在嫁给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后,生子耆婆。耆婆成人后成为王舍城著名医生,皈依佛教,医术高明,且佛理渊博,以行医劝说众生信奉正法,庵罗树女在其影响下 也信奉佛教,曾将庵罗树园施与佛祖及其弟子在园内居住、讲法传道,此成为佛教初期活动的重要场所。随后,频婆娑罗王也皈依佛教,尊者功行无量圆满,遂转化 为男人身。

第叁佰伍拾捌尊

顶生尊尊者

顶生尊尊者,即顶生菩萨,为众生应当礼拜归命的大菩萨之一。

众生在凡夫地,不论贵贱,或以往世之因,或由今世之业,皆有无量罪过。应于每日初分、日中分、日后分、初夜、中夜、后夜六时,敬礼忏悔。右膝触地,偏袒右肩,合掌并一心默念尊者名号,可行解脱。

第叁佰伍拾玖尊

萨和坛尊者

萨和坛尊者,即萨和坛菩萨,属十方诸大菩萨之一。

世 间众生,若犯有无量罪恶,按佛教的说法,来世或堕入地狱,受地狱猛火的薰烤;或转生畜生,相互之间血肉残食;或转生饿鬼,受百年饥渴之苦。此种人若能受持 读诵尊者名号而思维赞叹,并发愿改过自新,则可消除罪业,免受诸苦的折磨与煎熬。善良众生若能受持读诵尊者名号并思维赞叹,则远离诸苦,不仅可得现世安 稳,于未来世亦可得无上菩提。

第叁佰陆拾尊

直福德尊者

直福德尊者,稽诸史实,实无其人。直,据《注维摩诘经》引僧肇语曰:“直心者,谓质直无諂,此心乃是万行之本。”谓正直无諂曲之心,为万行之本。福德,谓一切所得之善行。或谓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尊者以直发心之始,成就一切善行,因而得福利之果报,享受人天供应之乐。尊者在四川新都宝光寺罗汉堂内,被朔成为乾隆皇帝的金身戎装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叁佰陆拾壹尊

须那刹尊者

须那刹尊者,佛祖声闻弟子。

尊 者初入佛门时不守戒律。据《大智度论》卷一百载,“佛有恶弟子,须那刹多罗。”佛祖在白善山时,一日,尊者向佛祖请教拉弓箭的方法,佛祖认为弓箭有伤众生 身命,且尊者佛性浅薄,遂拒绝了他的要求。他大为不满,宣称不是佛祖的弟子。在佛祖讲经时曾反披袈裟,两手高举恐吓佛祖,并高呼:“我是天地大神,我今降 临世间,你快快回避!”后被降伏。受佛祖感化,改恶从善,皈依佛法,成为佛祖的侍者。佛祖有一四天王山中自然生成石钵,为希世之宝。尊者出于对佛祖的尊 敬,终日手持石钵侍立佛侧,而不觉其重,终获罗汉果位。

第叁佰陆拾贰尊

喜见尊尊者

喜见尊尊者,即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据 《妙法莲花经》卷六说:在过去世中,有一佛,名叫日月净明德如来佛。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因听此佛法《法华经》而修习苦行。满二千岁后,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他 对自己修行的成果非常高兴,便想报答日月净明德佛,于是踊身于虚空,雨曼陀罗等各种香花。但感以法力供养不如以身供养,便服食各种香料,满二千岁后,以香 油涂身,再裹上天宝衣,衣上复涂香料,发神通力使自燃。顿时,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世界,身火一直燃烧一千二百年才熄灭。尊者命终,转生于净德王家中,前识 未泯,又上虚空到日月净明德佛所,日月净明德佛将归于涅槃,便以佛法相付。尊者在佛涅槃后将舍利装入十一万四千宝瓶,起建十一万四千塔供奉,又自燃两臂在 各处塔前供养。他对大众说:“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话音刚落,两臂果然恢复如故。

第叁佰陆拾叁尊

韦蓝王尊者

韦蓝王尊者,即韦蓝王菩萨。属十方诸大菩萨之一。

尊 者具有清净天眼,能遍观世间善恶诸事,劝导众生灭恶,有过必改,才能得到如来无上妙法。告诫众生交友要慎重,若自身清洁,遭逢恶友,也会造下无数的罪业, 堕入地狱。只有身不行恶事,口不出恶言,心不思恶念才能走正道,得正果,偶而做了恶事,切不可隐瞒,应该受持尊者名号并思维赞叹,诚心悔过,向尊者发誓改 过自新,以往罪业则可获消除。

第叁佰陆拾肆尊

提婆长尊者

提婆长尊者,即僧伽提婆。本姓瞿昙,故又称瞿昙僧伽提婆,北印度罽宾国人。

尊 者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论》,洞其纤旨。为人俊朗有深鉴,而仪止温恭。前秦建元年中(365——384)至长安。十九年应比丘法和之请,与竺佛念合译 《阿毗昙八犍度论》二十卷。翌年,高僧道安主持译出之《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即请尊者与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共宣梵文。后昙摩难提曾译出《中阿含经》及 《增一阿含经》,文义颇多差谬,而当时僧界领袖道安己示寂,又值关中大乱,故欲修正而未果。后数年,关东清平,尊者与法和等众徒东游洛阳,研讲《阿含》等 经,遂通晓华语,乃更译出《阿毗昙心及鞞婆沙》等论,并改定先出之众经。未久,应慧远之请,渡江登庐山。东晋太元十六年(391)于般若台译出《阿毗昙心 论》四卷及《三法度论》二卷。隆安元年(397)游建业,受瑯琊王司旬素之延请,重译《中阿含经》,宣讲《阿毗昙》,名僧毕集,众皆悦悟。计其所译经典约 百余万言,道化声誉之高,东汉安世高以来,无有出其右者,后不知所终。

提婆长,又作僧伽提和,僧伽谛婆。意译为众天。

第叁佰陆拾伍尊

成大利尊者


成大利尊者,即成利菩萨。成大利,意即成佛。

《十住毗婆沙论》载,尊者在过去时代,曾降伏一切恶魔怨鬼,以无边智慧利益众生,众生都诚心供养,向其行头面触地礼,在现在世,仍然怜悯众生,常转无上法轮,与众乐、拔众苦,功德圆满本可获金身佛果,但怀着慈航普度的心怀,仍愿长住世间,度众生出苦海,升入净土。

第叁佰陆拾陆尊

法首尊者

法首尊者,即法首菩萨,是金刚佛国一乘度佛前的上首弟子,为众生应当礼敬的大菩萨之一。

据《佛说正恭敬经》载,尊者曾参加佛祖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举行的法会。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尊者为娑婆世界西北无极远处的金刚佛国世界一乘度佛前的上首弟子。《十住毗婆沙论》卷五载,众生礼敬尊者等大菩萨,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叁佰陆拾柒尊

苏频陀尊者

苏频陀尊者,苏频陀是佛祖的最后一位弟子。《法住记》所列十六罗汉中的第四位。他为纪念佛陀,曾特制一塔,随身携带,故又被称为“托塔罗汉”。

据说尊者率领七百阿罗汉,住在北俱卢洲,护持佛法,饶益有情。

其 像有多种,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六窟之壁书所绘者,为趺坐于岩上,右手屈食、中二指,左手持水瓶,置于胸前。画之左上部题有“北俱卢洲第四尊者苏频陀大阿罗汉 ”。唐代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尊者像,结跏趺坐于石上,著通肩法衣,右手握拳,左手按于膝上。苏东坡赞曰:“聘耳垂肩,绮眉覆观。佛在世时,见此耆年。开口诵 经,四十余齿,时闻雷雹,出一弹指。”

在《阿罗汉具德经》中,苏频陀又被译为“输毗多”。

第叁佰陆拾捌尊

众德首尊者

众德首尊者,即功德首菩萨。

尊者以功德智慧修炼其心,深心佛法坚固,犹若金刚,声名逾于须弥,法宝普照而雨甘露,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尊者佛法精通圆融,辩才无碍,并说佛法音声如雷震狮吼,因其震撼,众生心中魔障如瓦解冰消,菩提心豁然呈露,故深得众生受戴。

第叁佰陆拾玖尊

金刚藏尊者

金 刚藏尊者,为获等觉阶位的菩萨。金刚藏,又译称金刚胎。据《十地经论》卷一:“何故名金刚藏》藏即名坚,其犹树藏,又如怀孕在藏,是故坚如金刚。名金刚 藏。是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犹如金刚,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诸余养根所不能坏,故名金刚藏。”密教贤劫十六尊之一。位居金刚界曼荼罗微细会、供 养会等外院方坛北方四尊中第三位。密号持教金刚,立验金刚。

形像为身呈青白色,左手握拳,右手持青莲花,花是有独股杵;印相为外缚拳立于火轮,或外缚五股印。

尊 者之名常出现于诸大乘经典中,《华严经》第六会十地品,特举为上首。因现忿怒身,或持金刚杵以伏恶魔,故亦称金刚藏王。尊者于《大日经》卷一《具缘品》等 经籍中,皆名为金刚萨埵;于《文殊宝藏陀罗尼经》中,指文殊菩萨;于《理趣释》卷下,又指虚空藏于《略出念诵经》卷三,为金刚宝、金刚利之异名。

第叁佰柒拾尊

瞿伽离尊者

瞿伽离尊者,佛祖之从弟。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的弟子。

根据佛教传说,一天夜晚,舍利弗与目连二人途中遇雨;借宿于一陶工家,次日早晨,有一女人沐浴,为尊者所见,便诬陷舍利弗、目连二人德行不净。佛陀闻知非常生气,多次加以申斥,尊者不改。遂罚其生疮而死,堕入阿鼻地狱。后悔过自新,转生世间,勤修佛法,得罗汉果位。

瞿伽离,又作俱伽俱,仇伽梨、瞿波离、瞿和离等,意译曰恶时者、牛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12:28 PM , Processed in 0.0468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