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莉莉

阿弥陀佛和他创建的极乐世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阿七,版主wonderlin,和Brainteaser的支持。其实我的所知是远远不够讲这么大的题目,听到四川地震的消息于震惊急切仓促中发心,一定有欠缺不全或不当之处。真心希望请各位善知识给与补充和指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极乐世界的怀疑和疑问-心识与境界

极乐世界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但是一般人的错觉会以为是和天堂或仙界差不多的地方,非常美好,只享福不受苦。又没有人能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它的存在,因此大多数人并不愿深究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而更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到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当中。这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就好像科学在告诉我们光是一种电磁波,一种粒子,我们人眼可见的部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之前,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也不会相信红外线紫外线是什么东东。声波不也是一样吗?那么生命呢?这个世界呢?我们的生命和世界难道不是一种能量的形式吗?而能量在我们人类这肉眼凡胎的知觉中又有多少可以能被感知呢?为什么动物有时会比人类更敏感一些,比如对地震,自然灾害的反应,为什么有些儿童在少年以前会有特异功能,而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失?即使是科学可以给我们解释的到现在仍然是很少很少。 我们都是相信科学的。佛经中告诉我们,我们所得的知识来源有三种途径:现量,比量,圣言量。现量即是可以通过自身可见可感而证实的知识,比量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虽然没有亲见,但通过比喻论证等可以被证实。科学就是比量的方式。圣言量是前两种手段都无法达到,但是通过圣人或佛的宣说而得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佛说的话呢?我们知道佛教中最基本的要求是五戒,要达到五戒才能脱生成人。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是正淫,不是邪淫),不妄语(包括说谎,夸大,两舌搬弄是非,恶口骂人,绮语有背后动机的话),不饮酒(包括一切对神经系统干扰麻痹的东西,如毒品等)。因此,不说谎是一项最起码要求。佛是成就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会说谎话骗我们吗? 那么怎样理解极乐世界,天堂等等呢?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人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感知色生香味触法,人是一种能量形式,而能量的大小不同决定了人能力的大小不同,也是感知世界能力大小不同的一方面。人的心识是这种能力和能量的体现。佛法中讲万法唯心现量,也就是说心识可以到达哪里,境界就可以到达哪里。因此基督教所说的天堂存在吗?存在!只要你的心可以想象并完全的相信,就有那样的境界存在,相对于那个心识来说。地狱存在吗?存在!总是想着恶念,那样的心识就是感召地狱的心识。因此,正如佛所说,我们的世界无量无边,也就有无量无边的境界。我们人类的心识虽个个不同,但很相近,我们有善恶取舍的观念,这所有相似的心识所感召的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 - 善恶并存的世界。心识的高低大小决定了境界的高低大小。我从小学就跟着我奶奶周末去教堂,但是我个人为什么选择学佛而不选择信上帝?因为在我看来基督教的概念中还有上帝与我之分,这是自他之分,而佛的境界是人人都有佛性,世界是一不是二,我认为这种境界是最高的。 在佛教中也有不同的净土,如弥勒净土,东方药师佛的琉璃光净土等等。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查。这些净土都可以去,只要你的心念与创造那个净土的佛的发心相呼应,有所感就会有所应。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被最广泛宣说的净土,因为他最殊圣,所有的佛和菩萨都在宣说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殊圣。弥勒菩萨也是<无量寿经>的听众之一,,所有的菩萨都是靠念佛成佛的,严格的说是想佛成佛,嘴上念心里想嘛,嘴上光念心里不想永远成不了佛.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心想事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道理简单,但是要真做,要下功夫,给时间,知道自己亲证的那一天.信愿行,最后亲证. 还要说明一点,我们说极乐世界好并不等于说上帝天堂,弥勒净土等等不好,如前面所说的,这些都是因众生的根器不同而存在.真正的佛教徒明白这个道理,是不会与人辩论谁是谁非的,一旦辩论就落入"见取见","所知见",并惹起众生的嗔怒,都是不应该的.听到一个法门,觉得和自己的心意,愿意相信奉行就可以了.简单自然就不会错. 还没开始介绍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呢,希望心中的障碍减少再减少,那时才可以接受.下面真的要开始介绍了. [ 本帖最后由 莉莉 于 2008-5-20 02:19 编辑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5-20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到你对这个还有研究! 佩服! 俺只是飘过 ,顺便说一句,这个头像很适合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0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很受伤 于 2008-5-20 10:53 发表 想不到你对这个还有研究! 佩服! 俺只是飘过 ,顺便说一句,这个头像很适合你
谢谢情圣版主。真的过奖了。我也是在继续这个题目的同时学习着哪。希望你常来,不再受伤。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和他创建极乐世界的事迹是在《无量寿经》中记述的。《无量寿经》也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阿弥陀即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也就是无限时间和空间。“经”是释迦牟尼佛讲过,在佛灭度后他的弟子们回忆编纂的才可以称为“经”。“经”都是经过严格审批校正,以保正其为佛曾所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相关资料,在此不多谈了。因此“经”是佛所言,佛是不会讲妄语的。虽然有一些人曾提出“大乘非佛说”,但我个人认为其讨论争辩已落入世俗学问研究范畴,且考古文献研究也不能自证,这与信愿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此经翻译解释有很多版本,我推荐净空法师的讲解。净空法师也有很多不同讲解版本。http://a.bonze.cn/wlsjwz/jy.htm 是比较详细的一版。下面我先把阿弥陀佛和他创建极乐世界的实迹简述一下,以便没有时间看净空法师讲解的朋友先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非常建议鼓励朋友们看净空法师的原讲,看过之后定有大收获。阿弥陀佛创建极乐世界的过程在〈法藏因地第四〉和〈至诚精进第五〉中记述。我后面把净空法师把这两章的原文转贴过来,再往后转贴关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发大誓愿第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成佛的事迹

阿弥陀佛成佛的事迹 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讲: 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劫前,有佛出现于世间,名为“世间自在王如来”。以下十种称号为所有佛共有“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间自在王如来已经教授诸天和世间众生长达四十二劫。此时,有一个大国王,名叫“世饶王”,听到佛说法非常欢喜开悟,发了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寻求觉悟圆满之心。世饶王放弃了王位,随佛出家,法号“法藏”。 法藏随佛修菩萨道。他的道德,才华,勇猛和智慧都无与伦比的。对佛法的深信,理解,明了和记忆也都是第一。而且还有殊胜的愿望(即后面将要讲到的四十八愿)。他的五根和五力(信根与信力,精进根与精进力,念根与念力,定根与定力,慧根与慧力)汇合,帮助他的心力,向着他的大目标前进。他信愿坚固,修行精进,没有人可以超越。一天,他来到佛的面前,顶礼长跪,向佛合掌,用偈颂赞美佛,发出了广大的誓愿。他说: 如来微妙色端严 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 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 普使众生随类见 愿我得佛清净声 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 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 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 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嗔皆永无 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 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 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 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 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 愿当安住三摩地 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 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无边苦众生 我行决定坚固力 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 如是愿心永不退 注解: 菩提:觉悟成佛 无明:众生无始劫以来的种种颠倒迷惑。成佛的过程即是断无明的过程。 三昧力:也称“三摩地”禅定,定力,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 六波罗:六波罗蜜,六个法门,也叫六度,即檀那波罗蜜(布施)、尸罗波罗蜜(持戒)、羼(chan4)提波罗蜜(忍辱)、毗(pi2)离耶波罗蜜(精进)、禅那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智慧) 有情:音译为“萨埵((duo3)”,即众生,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命,相对于草木,土石,山河大地等,称为无情。 假令供养恒沙圣 不如坚勇求正觉:到处供佛拜佛不如自己勇猛坚定地成佛。 三摩地:见上面“三昧力” 法藏比丘说完这首偈,就恭敬地对佛说: “我现在修的是菩萨道,以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为目的,已经发了成就无上正觉的决心,誓愿成佛,一切同佛一样。愿佛为我广泛宣讲经法,我会信奉持守,如法修行.拔除烦恼苦难和生生死死的根源,迅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如果我作了佛,我居住的国土将智慧光明,我的名字将传到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一个世界中的六道众生,包括诸天人民,蜎(yuan1)飞蠕动各类,听到我的名字都会生到我的国土作菩萨,不再继续在六道中轮回。我立这样的誓愿,胜过了无数的各个佛国度,这样的誓愿可否实现?” 世间自在王佛就为法藏讲解说:“一个人用斗去量大海的多少,经历劫数都可以量尽.人用真诚的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得到结果的,有什么愿不能达到呢?你应当自己考虑,修怎样的法门可以达到你这殊胜庄严的目标?这样的修行方法你自己应当知道.清静的佛国,你应当自己去努力得到.” 法藏对佛恭敬地说:“这中间的意义太宏大深远了,不是我的境界可以达到的。希望如来正等正觉,为我广泛宣讲无量无边的各个佛刹的状况。如果我听到这些佛刹的实际状况,以及各种法,我会思惟修习,实现我的誓愿。” 世间自在王知道他的高明,志愿深广,就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的功德庄严清静,广大圆满之相,并满足法藏的心愿,使这些佛国度的相貌都显现在他面前。佛说这个法的时间经历了千亿岁。 当时法藏听了佛所说的,也都亲眼目睹了。于是起发了无上殊胜的誓愿:我看了那些世界众生的善恶,国土的环境,经过深深的思考,便一其心,选择我所想要的,结成大愿。 法藏比丘从此精进努力求索,恭敬谨慎地保持修行成果不退转,修习功德修了有五劫的时间。把前面看到的那二百一十亿佛国度的功德庄严都搞清楚了,综合成一个佛刹,这样建立的佛国,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度,这样法藏的大誓愿终于实现了。 法藏大愿实现后来到世间自在王处,双膝下跪,叩首至地,绕佛三周,合掌而住,恭敬地对佛说:“我已经成就了庄严的佛土和清静之行” 佛说:“善哉,现在正是时候,你应当详细解说让大众欢喜,也让大众听到这个法门而得到大利益,都能生到你新建的极乐世界,在那里修习并摄受你的功德。” [ 本帖最后由 莉莉 于 2008-5-28 02:50 编辑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藏因地第四】-净空法师

前面经序三品,它的用意完全是为了证信,蕅益大师曾经说过,“信、愿、持名”是净宗的三个重要的条件,古人称为“三资粮”。这三个条件,“信”是第一个,可见得它的重要性。本经佛给我们说得很明白,它的目标是在“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是决定可以相信的;说到经教的大用,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由此可知,本经里面所说的是纯一真实,也证明了过去许多祖师大德,对这个法门极力赞叹是有道理的,不是随便说的。 今天我们看第四品,这一品是本经的正宗分,也就是正说分的开始,从阿弥陀佛因地上来说起,也是告诉我们阿弥陀佛从哪儿来的,西方世界是怎么成就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段因缘,我们一定要知道。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   这一句话是讲的时间,这个时间很长很长,没有法子去计算,久远劫之前;它不是用年来计算,是用劫数来计算,非常久远的那个时候。   【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   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诸佛菩萨没有名字,佛菩萨的名字是他教化众生的宗旨,像我们讲教化众生的一种口号,是从这个地方建立的。这一尊佛的名号叫世间自在王如来,从经文里面来看,这一尊佛的寿命很长。佛寿长,世间人寿也长;佛所示现在这个世间,决定跟世间人相同,才能够收到教学的效果。长寿是福报,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寿命四十二劫,这个人的福报非常非常大。   佛的德号叫世间自在王,由此可知,世间人福报很大,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自在。为什么?四十二劫虽然长,总有尽的时候;寿命尽了,怎么办?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求得究竟圆满的自在,这是佛陀当时教学的宗旨、教学的目标。   下面有十种称号,这十种称号是每一尊佛都有的,只要成佛都具足这十号;这个十号显示果地上圆满的智慧、德能,是这个意思。   【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第一个是“如来”。有一些人对佛法没有深究,小说看多了,佛教里头有个如来佛,如来佛最大,这是错误的,这是误会。所有一切佛都称如来。如来是什么意思?佛在《金刚经》上解释得最清楚,“如来者,诸法如意”,所以这个称号是从这儿来的。   什么时候到诸法如意?就是万法一如。我们面对着一切万法,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那就没有一法不如,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   “如”是讲的真如本性,没有一法不是真如本性,法法皆是,所谓法法皆如。古德解释,有一个比喻,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装饰品,统统都是金做的,纵然是几千种、几万种不一样,它的体都是黄金,没有两样,器器皆金。这个意思是把金比喻作真如本性,器比喻作一切万法,一切万法统统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它的体就是真如,所以是法法皆如。   佛法里面讲平等,是建立在这一个事实基础上,所以它是真平等。佛性跟众生的性是一个性,有情的性跟无情的性也是一个性。就是这本体确确实实是一个,所以叫如来。   第二个意思,就是今佛如古佛之再来。如来也有这个意思,佛佛道同;只要成佛了,他们的见解完全相同,他们的说法也完全相同,绝对不会说有两样的;纵然言语不一样,或者说的多少不一样,内容决定是相同的。所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个叫如来。   这个意思是很多的,这两个意思比较重要,这两个意思都在《金刚经》上。   第二个名号叫“应供”。应供是从福德上建立的,佛的福德圆满,他应当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上从菩萨,下至六道众生。供养佛,佛是真正的福田。   第三个德号叫“等正觉”。这一句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略称,也就是省称,佛法最高的境界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单说正觉,阿罗汉、辟支佛就证得了;菩萨比阿罗汉、辟支佛要高,称为正等正觉。这个“等”是等于佛,当然等于佛,并不是真正的佛。到佛的地步,上面再加“无上”,没有比这个更高了。就是正等正觉到了极圆满之处,再加一个无上,这是说他所证得的境界。   “明行足”,这一个称号是专从“戒定慧”三学上建立的。三学圆满了,称明行足,明足了,行也足了。这个足有两个意思,明是智慧,行就是戒行。佛的所有一切行持,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就是戒律;佛的行持,不是有意做作的。自自然然的行持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的标准,我们的典范,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世间解”,是从他智慧作用上建立的。这是说世间法他样样通达明了,没有一样不知道的。   “无上士”,士在从前读书人,这是尊称,用现在人来讲就是知识分子。在知识分子里面,他是至高无上。   “调御丈夫”,这一个称号是从他教化众生的特殊能力上所建立的,就是他的教学方法非常之好。调是能够调众生的心,众生知见、烦恼无量无边,身心不安,佛有能力把他调理、调顺,使他身心安稳。御,这是讲统御、驾御,是讲的行持,众生所有一切行为,他也有方法规范他。   譬如佛给我们制定许多的戒律、许许多多生活规范,让我们依照这个去做,自己生活有秩序;无论是家庭、无论是社会,乃至于国家,彼此相处都能够和睦,都能够礼让,这是他调御的方法。孔老夫子到七十岁,他老人家才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调御丈夫跟这个意思很接近。   实在讲,佛法的修学,真正到纯熟,真的是随心所欲,他才真正得到快乐,真正得到幸福;但是绝对不犯规矩,绝对没有过失,这才叫真正的幸福。你自己享受,享受里面造罪业;你的福享完了,灾难就来了,那个不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里面没有过失,享受当中决定没有过失,那就对了。   第九个称号叫“天人师”,佛在六道里面的身分是老师的身分,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是教化众生的。在人间,在中国、外国,在古代的时候,许许多多帝王大臣都以佛为师,自己作佛的学生。所以佛的身分是老师,不是国王。   一些信仰宗教的人;我前几天早晨在公园散步,遇到一个老太太,八十多岁了,身体很好、很健康,每天散步。她说她是基督徒,她问我们佛教;我说佛教跟你们不冲突,你们的上帝是国王,佛是老师,老师跟国王不一样,不相同也没有冲突。她听了很高兴,她是国王的儿子;虽然说是国王的儿子,那个国王承认不承认她是他的儿子,还是个问题?   佛法与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冲突,我们真正把佛教这个面目认清楚了,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宗教,一定要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这是宗教第一个条件;佛教里面没有,佛教里头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主宰宇宙、主宰人生。   佛是佛教里面学位的名称,前面讲过了,无上正等正觉。你要证得了正觉,正是正确,没有错误;觉是觉悟,不迷惑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真正觉悟了,在佛教里面称你作阿罗汉,这是小乘果位。再往上提升,如果得到正等正觉了,那就称你作菩萨;菩萨这个学位比阿罗汉要高一级。如果你这个觉悟真正圆满了,就称你作无上正等正觉,这就称作佛。   所以佛是无上正等正觉,他是学位的名称。任何一个人证到无上正等正觉,都称作佛,这十个名号他统统具足,不要别人给你的,自然就具足了,十个名号都具足。所以佛法是教育而不是宗教,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所以他的身分是天人师。   “世尊”,这个世尊是合前面十种德号,也就是十种德能;可以说佛的智慧、德能是圆满的,世间人对他没有不尊重的,称他作世尊,是世间最被尊重的一个人。这是十德号简单的介绍。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   从这个地方能看出佛寿命之长。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老人家住世七十九年,他是七十九岁圆寂的,跟我们世间一般人的寿命差不多。这一尊佛住世教授四十二劫,可见得人民的寿命也是四十二劫,这些人寿命长。人寿命长,福报就大,四十二劫是非常非常之长。   世尊曾经在经上给我们说过,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地球上人寿最长的时候是八万四千岁,这是算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差不多是八万四千岁,这是最长的。在这个寿命之上,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平均寿命十岁,这是这个世间人寿命最短的,这是从八万四千岁减到十岁;然后再从十岁,一百年加一岁,再加到八万四千岁。这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   这里是四十二劫,我们这里一增一减才一劫,他的寿命是四十二劫,可见得这不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我们娑婆世界人寿没这么长的。要是一增一减是一个小劫,我们这边人寿命最长的才只半小劫,一小劫还不到。他是四十二劫,这决定是他方世界有很大福报的众生。   【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佛菩萨在这个世间做什么?世间人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没有事业;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他也有他的工作,他也有他的事业,他的事业是教化众生,为一切众生说经讲道,这就是菩萨事业;我们常常讲佛陀的家业,佛陀的家业就是弘法利生,他就做这个工作。   【有大国主。】   大国主,就是大国的国王。      【名世饶王。】   这是从梵文里面翻译过来的,这个名字很好,世是世间,饶是丰饶。这个国王他在位的时候,这个国家一定非常富强,人民生活一定过得很好,所以国王有这么一个美称,叫世饶王。   【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   这里叙说阿弥陀佛的因缘,他在因地时是一位国王;国王当然有智慧、有福报,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天下太平,人民都能够安居乐业。听到佛讲经说法,生了欢喜心。欢喜心怎么生起来的?听经开悟了,真正开悟了,开解就开悟了。这一开悟之后,就发了无上菩提心。“无上真正道意”,就是无上菩提心。菩提是觉悟,无上菩提心就是真实圆满的觉悟。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就跟佛出家了,这个国王也不要了;一定是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出家修行,跟着佛出家;出家之后,他的法名叫“法藏”,就是经上所称的法藏比丘。这样一个作为,实在就是明显的告诉我们,作国王目的何在?绝对不是要权利、要财富、要威势,不是求这个;作国王,是为了救护这一些苦难的百姓,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替老百姓谋幸福,这是作国王的目的;不是为功名富贵,不是为这个。   现在世饶王明了了,这一个国家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这一个世界之外,还有无量无边的世界,苦难的众生太多太多了,做一个国王能救几何呢?顶多只能救这一个国家。所以真正觉悟之后,要想救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苦难众生,他知道国王不行,做不到;他要出家学佛,他要作佛才能做得到,才能满足他度众生的大愿。否则的话,好好的国王不干,去出家干什么?一定要知道他住世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意义,是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出家之后,修菩萨道就是修学大乘;他不是修小乘的,他一出家就修学大乘法,他是大乘的根器。何以知道呢?“高才勇哲”,“高”是说他的道德,德行高;“才”是讲他的智慧,他有智慧、他有才华;“勇哲”,是说他的志向,他有很大的志向。就像四弘誓愿里面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样的大志,除了菩萨之外,没有的。菩萨立下这个大志,决定要把它做到,绝对不是空空的一句口号,不是的;一定是以行践愿,他要拿行动来表现,他的行跟愿决定是相应的。   “与世超异”,这是一句赞叹的话,确确实实超越世间一切人。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这是作学生对待老师应当有的态度、应当有的能力,对于老师信仰、对于老师所教的一切法门,深信不疑。“解”是能真实的理解,同时老师的教导都能够明记不忘,都能够记在心里,这是他能成就的原因。   我们一般人,根性很劣,很想学,记不住;很想听,听不懂;这就是业障,有业力障碍住了。为什么法藏没有业障?我们为什么会有业障?读经读到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要深深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找出来之后,再把这个毛病消除掉,我们的障碍就没有了。   “高才勇哲,信解明记”,我们虽然不能说第一,也能够有一个差不多了。我们冷静想一想,我们的业障在哪里?第一个,我们的心量太小了。假如今天你作了国王,你听到佛说的法门,不要说别的,就说《无量寿经》,听了之后很欢喜,能不能把王位舍弃掉,去出家,修行去?不要说是国王,在这个世间小小有一点地位财富都丢不掉,那怎么能跟他相比?这是舍不得,不能舍,所以你就得不到,这是障碍。第二个,没有法藏的弘愿。法藏念念要帮助一切众生快快成佛,这是实实在在了不起的大愿,我们没有;我们在这个世间,与一切人交往,还有恩恩怨怨,这怎么得了!平等心都不能现前。   所以仔细去想一想,就会把自己的业障找出来了,确实是多。可是这些东西真正是障碍,对我们修学是不利的。如果我们把它找出来了,慢慢的把它消除;能消除一分,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就增长一分;能消除两分,就增长两分,这是应当要学的。   【又有殊胜行愿。】   前面所讲“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这是很难得;但是除法藏之外,不是没有,还有,不过不多就是了,这样的人才的确是有。要是讲殊胜的行愿,那就更少了,恐怕找不到了;所有菩萨当中,就只有法藏一个。   这个殊胜的行愿,就是底下所讲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实实在在奇特,我们没有办法想到,作梦也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的大愿。如果没有这样的愿,说老实话,六道三途苦难众生要想脱离轮回,了生死,成佛道,那就太难太难了,简直可以说是没指望了。法藏比丘这四十八愿了不起,所有一切罪苦众生统统得度了,所以称之为殊胜行愿。   【及念慧力。增上其心。】   这个念慧力,李老师在上面注解的是“信、进、念、定、慧”,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五根、五力。意思是说法藏不但发愿,发愿就是我们世间人所讲的立志,他不但立定了大志向,他认真去做。这个念慧力,增上其心,他是认真去做,向他自己建立大愿心这个目标去迈进。   【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坚固不动”,就是他求学修行真正的精进,决定没有退转,这是坚固不动。   “修行精进”,没有人超过他;佛法里面常说勇猛精进,这样的努力!以他的德行、以他的智慧、以他的才华,再加上他的努力,成就当然就快速了。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   这是他到达老师的面前,向老师请教必须具备的礼节,这个也不必细说了。   【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   “伽他”是梵语音译过来的,像中国的诗歌一样,它也押韵,但是没有中国诗歌那样的严格。中国诗歌有平仄,对丈非常工整,它这里没那么考究。句子很整齐,有三个字的、四个字的、五个字的、六个字的、七个字的、到九个字的都有,四句是一首,跟中国的律诗一样。这是以诗歌来赞叹老师,从前中国跟印度都有这个礼貌。赞佛,同时也向佛报告,说出他自己的愿望。   【颂曰。】   这个颂就是指底下讲的偈颂。这个颂是七言颂,每一句七个字,四句是一首。这个地方总共有十首,前面两首是赞佛,从第三首到第九首是发愿,也就是他的报告,向老师提出的报告,末后一首是求老师给他作证明。我们看经文: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这个第一首是赞佛相好光明。人的相貌,是他的智慧、福德所显现出来的。古人曾说,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投胎,找到他的父母,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找到的,父母与他一定有缘。缘很复杂,最重要的有四大类;这四类也是佛在经上讲的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如果没有这四种关系,不会来的,对面遇到也不相干,也不认识。所以人与人之间这四种缘,我们要清楚。   如果是报恩来的,就是很乖的小孩,将来长大是孝子贤孙,不要教他,他就孝顺。可见得他与前世有关系,这是先天的,后天的教育能够弥补先天。如果是报怨的,将来就是怨家对头,一定搞得家破人亡。如果是讨债的,就是父母欠他的;欠得少,三、四岁就走了;欠得多,大概到十几、二十岁,栽培他到念大学、念研究所,毕业了,他走了;讨债的,往往都很得父母的欢心。如果是还债的,父母一生栽培他,看他欠父母多少,他要欠得多,他对你生活照顾得很周到,物质上的照顾很周到,但是没有恭敬心,没有孝顺心,这是来还债的。如果他欠得少,纵然他自己非常富有,对父母的生活也很苛薄,让你穿得暖、吃得饱就算了,不会给你享受的,这是欠得少的。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懂得,遇到这个环境,讨债、还债,心就平了,就不会计较了。要老实念佛,三界六道是苦海,不是个好地方,还是到极乐世界去好。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个环境。   通常一般讲,后天的教育可以弥补。人到四十岁以后,这个相貌是后天的;四十岁以前的,是受前一生的影响。今天科学里面讲遗传,佛教里头没有遗传;那么小孩为什么像父母呢?是投胎的时候取相;他来投胎的时候,看到这个面孔他很喜欢,他自然就是这个面孔,是这样变出来的;不是什么遗传的,与遗传不相干,这是佛教跟科学讲法不一样。相随心转,四十以后,跟前一生的距离远了,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存心言行都影响容貌、影响身体,这就是相随心转。   如来心极清净,福德、智慧都圆满了,为什么经典里面常常看到菩萨或者是佛的学生,请教的时候一定先要赞佛;不赞叹,佛就不教他吗?不是的。老师、学生都是同一个心愿,要接引广大的群众,所以念念当中以种种不同的手段,启发大众。赞叹佛的相好,是希望给一般人听到之后,哪一个人不想相好,个个都想相好,相怎么好的呢?要有智慧、要有福报,是这个意思。就是劝人要修福、修慧,才有如同佛一样的相好,用意在此地。不是佛喜欢大家赞叹他,也不是学生有意要恭惟佛,不是的,都是为了启发大众。   “如来微妙色端严”。色是容貌,色相非常端正,非常庄严;庄严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美好。这一句里面,最重要的关键是“微妙”这两个字,什么叫微妙?诸位要晓得,一切众生智慧不相同,福德也不相同,审美的观念不相同。我看到这个相好看,看那个就不好看;那个人看那个相好看,看这个就不好看。佛的相不管什么人看,都觉得好看,微妙了,这个就难得了;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角度,你去审美,他统统选在第一,这叫微妙,这个可以说是世间人根本就没有的。以大的差别来说,我们东方人审美的观念跟西洋人就不相同;可是佛要在此地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佛的容貌第一,这就是他微妙之处了,也就是超越了任何审美的标准,这个叫微妙。   “一切世间无有等”。在一切世间,佛端正庄严的光彩容貌,都是第一,没有能跟他相等,这是赞叹佛的身相。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这两句是赞叹佛的智慧。光明是表智慧,佛的智照十方。世间发光体是日月,这是最明亮的了;在我们世间,物质是火珠;可是日月、火珠要比起佛光来,它们的光明都失掉了。好像我们夜晚灯光很明亮,在太阳底下这个灯光不起作用了,光明几乎没有了;日月之光在佛光之下,都显示不出来了。这是比喻佛的智慧光明不可思议。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这两句是赞叹佛的说法,佛的音声完美。怎么完美呢?佛说法一切有情众生不必透过翻译,全都听得懂。我们知道,这一句话决定是事实。因为佛出世那个时代,在我们中国是周朝时候,那个时候中国没有统一。如果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的,佛比孔子还要早,周昭王的时候,还要早好几百年。那个时候周朝所谓八百诸侯,每一个地方的言语文字都不相同,中国的文字到秦始皇才统一。秦始皇对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文字。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字里面,看到一个字有几十种的写法,那是每一个国家地区的写法不一样,到秦才统一。   印度在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形。我们现在还有地方叫方言,像台湾的台湾话,台湾有客家话、有山地话,说法都不一样;在中国大陆,每一个地区都有它的方言。在那个时候,小国五十里,大国一百里;现在一个县,恐怕有好几个国。所以言语文字,决定不相同。   佛到处去讲经说法,来听的人各国的人都有,各种不同语言的人都有,都能听得懂,这是佛言语之妙。而且听的是什么?听的是自己的言语,众生随类各得解;每一个人听佛说法,都非常亲切,佛给我们说同一种言语,佛有这个能力。   这样的能力,我们相不相信?可不可能?从前的人难得,从前人相信圣言量,只要是佛说的,大家都不怀疑;现在人喜欢怀疑,提出怀疑,必须要拿出科学的证据来,这才能相信。   现在电脑相当发达了,逐渐逐渐各种语言确确实实能同时表达出来,我相信再有个十年、二十年的进步,一定能做到了。佛的能力特殊,不须要藉科学的工具,他以本身的能力就可以做到。这个被科学证实,这是可以相信的。一音说法,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这是赞叹佛身相不可思议。他能够随类化身,这大概是目前我们这个科学还没有办法做到,这讲随类化身。这个地方讲的是以同一个身,佛坐在讲台上,每一个人去看佛的相都不一样,所看到的与他自己一定相应的相。自己喜欢什么相,看到佛就是那个相,像《楞严经》上所说的,佛“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佛确实没有定相,佛说法,没有定法,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他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才能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这八句开头是赞佛,佛有这样殊胜的德能,使我们听了、见到都非常的羡慕,佛也跟我们一样是凡夫身修成的,我们要想得到佛微妙的身相,我们依照他的方法修学就能够满愿,这个赞叹的用意在此。   下面从第三首,我们看到法藏比丘他所发的愿。他初学佛,立定这样的志愿;回过头来,我们再反省反省,我们自己现在初学佛,我们有哪些愿望?我们跟法藏比一比,究竟差多少?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了。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我们先看这个两首半,首先他发的这个大愿,确实超过了一般人。我们学佛,走进佛门,如果人家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我们的答案是什么。有一些人说,我生活太苦闷了,为了解决苦闷来学佛;有些人想升官发财,求佛菩萨保佑。答案非常非常多。但是从来没有听到一个人说,我是想来成佛的。我学佛这么多年当中,我所接触的没有听到一个。我自己学佛,我也没这么大的愿望,也没有这个志向。   我过去读书,读《六祖坛经》,我最佩服的六祖大师,很了不起,他到黄梅去见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他说我来作佛的,这个口气太大了。我只听说这么一个,再没听说第二个说我到佛门来,我是要来作佛的。我们今天在此地,看到法藏就是这个例子,法藏入佛门是要来作佛的,他不是为别的来的。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他说得更具体,他成佛是要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普度众生的。这个说法,比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还清楚、还明显,连成佛这个目的都说出来了。   底下一句就是他法音的内容。“宣扬戒定精进门”,这一句就是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就是六度。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他说了三个,其他的三个省略掉了,他说了戒、定、精进。如果他说戒定慧,那就属于三学;戒定后面是精进,这是讲的六度。   他要宣扬大乘菩萨法。“通达甚深微妙法”,这在大乘里面讲明心见性,如果不能通达甚深微妙法,他就不能广度一切众生。在此地,它的意思更深、更究竟、更圆满,以这一部经的理论、方法、境界来说,甚深微妙法是净宗所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明心达本,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妙法,这是其他大乘经里面所没有的,确确实实这一句是指的这一个意思。因为四十八愿给我们开出无上的法门,完全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教我们持名念佛往生,这是以果为因;决定不是九界有情自己所能够理解的,蕅益大师就这么告诉我们,非九界有情,九界是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理解的,这才是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这六句当中,第一是以智慧。要想广度众生,一定要先度自己;要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然后才有能力帮助别人。所以说完了他自己度众生的大愿之后,然后再叙说现在自己要求的;现在要求智慧,要求甚深广大的智慧。这个甚深广大智慧,不是从外面求来的,外面没有,这个诸位要知道;心外求法,这叫外道。智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所以不能向外求。   “内心清净绝尘劳”,这就对了,从这个地方去求。尘是染污,尘是比喻有了灰尘就肮脏了。桌子天天要擦,就是因为它染的有灰尘。劳是烦恼,我们必须要远离一切污染,要断尽烦恼,心就清净了,清净心才能够恢复。   “超过无边恶趣门”。修清净心是因,心只要一清净,一切罪障都消除了,所有一切恶趣你就远离了。人要没有瞋恚心,就超越地狱门了;没有瞋恚,决定不堕地狱。为什么堕地狱?瞋恚堕地狱。不愚痴,就超过畜生门了。没有悭贪,就超过饿鬼门了。所以断贪瞋痴就超越三恶道,就不堕三恶道了。如果对于人天的福德,没有一丝毫的贪求,能够完全放下,就能够超越六道了。所以,六道轮回也是恶趣。不但六道轮回是恶趣,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也是恶趣;他跟大乘菩萨一比,他就很恶了,就不好了。所以统统超越了。   “速到菩提究竟岸”,菩提究竟岸是圆满的佛果。换句话说,前面这个无边恶趣门,是指权教菩萨以下,统统都叫恶趣;不但是六道,声闻、缘觉、权教菩萨都是恶趣。这个叫一直超越,因为底下一句是“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瞋皆永无”,这一句是讲烦恼断尽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大类的烦恼,统统断尽了。   “惑尽过亡三昧力”。惑是迷惑。不再迷惑了;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法中,他不迷惑了。过亡,过是过失,无论是自己修行,或者是教化众生,对人对事对物,绝对不犯过失。这些靠什么?靠三昧力。这个三昧,当然是指的念佛三昧。这六句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求学时候,也就是他在法藏比丘这个时代,他修学的纲领;换句话说,他修什么?这六句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所修的,跟阿弥陀佛当年修行作个比较,我们是不是把智慧摆在第一个目标,其他的什么都不求?要求智慧,一定要得清净心,清净心的作用就是智慧。清净心像一面镜子一样,起用是照,照见,这是有智慧了;心不清净,没有法子。要想心地清净,心就不能有一丝毫的染着;世间法五欲六尘,出世间法大小权实统统不染,这个要紧。   学佛是两种方式,一种从行门下手,就是真正用功夫,从清净心下手;另外一种,从解门下手,从研究理论下手。这两条路子,哪一条占便宜?给诸位说,从行门占便宜。行门下手心清净,很多佛法都不懂没有关系,为什么?他能够断烦恼,决定能够往生,心净则土净。从解门下手,统统搞清楚了,然后要从头修起,有解无行,不能成就的。从行门下手,是以行为主,以解为辅助,不必刻意去求解,不过分的去求解,慢慢自自然然就通达了,这个方法非常正确。走这个门,无论是读经、无论是听讲,懂一句就一句受用,懂两句就两句受用;不懂的不要紧,不要去理会,下一次再听就懂了,多听几遍自然就明了了,何必在这一段一句里去钻牛角尖?这反而把心搞得不清净了,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要以清净心为主。   本经经题“清净平等觉”,这三个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个得到了,三个统统得到。清净心得到了,平等一定有了,觉也一定有了,觉而不迷。所以这三个当中,还是清净心容易修,专注在清净心上。清净心的方法是执持名号,我们念佛;不念佛的时候,听佛号;佛号听什么呢?最好听自己念的。现在有录音机,自己平常念佛录个录音带;不念的时候,放录音带听自己念的,非常有受用,就是修清净心。   所以他以智慧为首,以定慧等持,惑尽过亡三昧力作总结,这个用意很深很深,确实提供我们非常宝贵的修学参考。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这一段是自己希求如诸佛如来一样度化众生的德能。从他的愿望上,我们能够体会到法藏当时发心,完全是以如来果地上的智慧、德能为他求愿的标准;他要求作佛,要求有佛同样的智慧,有佛一样的能力,这种大愿实在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一开头,佛是九界众生的导师。我们通常讲六道是凡夫;六道之外,这是圣人。六道之外,有菩萨、有辟支佛、有阿罗汉,有这个三大类;这三大类也叫做有情众生。他跟六道的区别,这三类是觉悟的有情众生,六道里面是迷惑的有情众生,迷悟不同。佛是九法界众生的导师,所以法藏也求自己教化众生的能力,也像过去无量诸佛如来。   “能救一切诸世间”,一切诸世间就是刚才讲的九法界。九法界用什么方式能救呢?就是一句佛号普度一切众生了,这个法门奇特不可思议,这个法门实实在在难信。   古德告诉我们,有两种人是这个法门的真正当机者。一个是上根利智,他对这个法门有相当程度的理解,所以他不疑惑;听了之后,他能相信,能接受,能依教奉行,这是他有相当的智慧。第二种人,虽然没有智慧,他有福德、有善根;虽然他都不知道,他也不怀疑,也能够老实念,我们一般所讲的愚夫愚妇,这种人往往也能成就。这两种人念佛,前面一种叫理念,他明理;后面这一种叫事念,理虽然不明,佛菩萨教给他怎么做,他就照这个样子去做,他也能成功。这两类是真正当机者,决定有成就。   佛救众生,救些什么?“生老病死众苦恼”。这是一切经里头常常告诉我们的,三界六道有三种苦,第一种叫苦苦,第二种叫坏苦,第三种叫行苦,这个苦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总而言之,不出这三大类。第一类就是说我们欲界,只要有欲望,有贪瞋痴慢,有五欲六尘,你就一定有这些苦。苦苦里面又分作八条,就是“生、老、病、死”,此地说这个“生老病死”是本身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换句话说,三界之内的众生无法避免。除此之外,有“求不得苦”,每一个众生都有愿都有求,求不到他就苦了。还有一种是“爱别离苦”,无论你爱的人、爱的事、爱的物都不能长久,没有办法跟你长久在一起,一定要别离,别离就苦了。第七种叫“怨憎会”,这是冤家对头,不愿意见到的,偏偏在一起,离不开,这个事情很麻烦,怨家债主。这七种苦都是苦果。第八种是讲苦因,这些苦从哪里来的?“五阴炽盛”,五阴炽盛简单讲是烦恼,从自己烦恼带来的。底下“众苦恼”这三个字,包括了色界天的坏苦,无色界天的行苦。三界统苦,佛能救度我们。所以佛法教学的目的是教人离苦得乐,这些苦恼统统可以离开,你才能得到真正之快乐。   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换句话说,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明了,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我们把事情看错了、想错了、也做错了,这就带来了苦果。佛教给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就不迷了,不迷就没有苦,觉悟就有真正的乐了。   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自己与自己生活的环境,人生是讲个人、是讲自己,宇宙是我们生活环境;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真正明了,你就不会做错事了,你就会得自在了。这是佛帮助我们真实不虚、所以然的道理,我们应当要相信。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这两句是菩萨住世的行持,也就是他们心行的标准,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常”是永远不能离开,应该常常学布施。“布施”的意思是放下,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布施是舍、施舍;今天一般人讲到布施,就想到舍财,应不应该舍?应该要舍;你要不舍,你就被它害了。它怎么害你呢?你的心里有牵挂、有忧虑、有烦恼,那就又胡思乱想,所以必须要把它舍掉。   可是更重要的是舍心里面的妄念。实在讲,你的财富再多,你不舍真的没有什么关系,问题在哪里?是你心里头起了妄念,你有贪财的念头,那个念头就坏了。如果你有财,并不贪财,这个财对你来讲不发生任何关系;有,不喜欢它,丢了也无所谓,根本对于财富没有得失的观念,财再多也不碍事。   所以佛教给我们舍,要紧的是舍心里面那些妄想、那些分别执着,是要舍这个。事相上为什么也要叫你真的舍呢?它会影响你的心理。这个心境真正如如不动的时候,六波罗蜜统统都圆满了,一样也不必修,它就圆满了。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舍掉,所以从外面逐渐逐渐减少,这样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渐渐的舍掉它,用意在此地,我们一定要知道。   世间人往往学这个菩萨道,产生了很大的误会,自己以为行菩萨道,天天到处去布施,到处去供养,目的在哪里?目的在将来有回报,佛家常讲“舍一得万报”,利息很厚,是为这个来舍财的;舍财将来我得财富,舍法我得聪明智慧,是为了有得,我才去做的,这就做错了。这不是菩萨,完全是凡夫贪瞋痴慢的妄想在作祟,这哪里是菩萨?菩萨要舍的,就是这些妄念;这些妄念统统都没有了,性德就现前。自性里面有无量的智慧、德能,有无量的财富,统统都现前了,哪里要求!哪里要修!不需要。   我们看《华严经》,看毗卢遮那佛,福报那么大,你看他的依正庄严。你读《弥陀经》,读《无量寿经》,你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福报多大。他那个福报从哪儿来的?不是修来的。修来的福报很有限,都用得尽;他那是性德,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像六祖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一样也不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切受用随心所欲,随念所生。佛教给我们,是要恢复我们的性德,跟他一样,这才是真实的利益。   实在说,凡夫的大病就是放不下,这才委曲婉转,以种种方便来帮助我们渐渐放下。所以菩萨给我们作一个榜样、作一个示范,教我们布施,就是教我们要舍,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要舍。不但这些要舍,烦恼要舍,忧虑要舍,牵挂要舍,统统布施掉,生死也要舍;你不愿意舍,那你就搞生死轮回;统统放下,这就对了。我们所学的这些佛法,佛法也要舍,也不能要,要它就坏了。《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明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法,佛法也不能执着;执着就错了。   《金刚经》上那个法喻,比喻得很好;佛法是什么?佛法像一艘船一样,这是工具;你乘这个船过河之后,船还要不要?不要了。不能说过了河之后,再把船背着走,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达到目的,这个工具就要舍掉。佛法是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的,既然度过了,佛法也不能执着,也要把它放下,这就对了。   “持戒”,这个戒,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守法。我们跟大众相处,纵然自己觉悟了,别人没觉悟;对没有觉悟的人,一定要立一个法,让大家都守法,这个社会才有秩序,才不会乱成一团。所以有礼、有法,儒家教学讲求礼(礼节),佛法建立的是戒律,佛家的戒律跟儒家的礼乐,作用完全相同,都是帮助我们生活有规律。所以这个持戒就是守法。   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那叫根本大法。实在讲,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最根本的只有四条,“杀、盗、淫、妄”这四条。这四条决定有罪,不管你受不受戒,你不受戒也有罪。佛讲这四种叫性罪,它本身就是罪业,我们一定要遵守。   五戒里面有一条“不饮酒”,饮酒的本身没有罪,所以它跟前面四种不一样;前面四种本身就是罪,酒本身没有罪。没有罪,为什么要把它定在重戒?酒醉之后乱性,犯前面四种罪。所以酒这条戒,它叫遮戒。这个遮戒的意思,用现代话就是防预(防范、预防),它是防预的性质,它本身没有罪,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社会,我们从旁边观察犯这些重罪的人,与酒这个关系可以连在一起,绝大多数都是酒醉之后犯下重罪,所以世尊把这一条列入重戒。   其他的,我们要随俗,要随环境。譬如我们今天住在美国,美国的法律,这是现前、是本地,我们要遵守;美国的风俗人情,我们要懂得,我们也要遵守,在这个地区才能跟他们和睦相处,这是持戒真正的意义。   “忍”,就是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对任何人,要有耐心。这些译经的法师,把这个“忍”后面加个“辱”,因为古时候的中国读书人,士大夫阶级,他们把辱看得很重,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杀头没有关系,侮辱不能接受。所以这些译经的法师们,看到中国对这个辱看得这么重,辱都能忍了,那还有什么不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了。所以这个忍辱是特别在中国翻的,在其他的国家,这个梵文原文的意思不是忍辱,就是忍耐的意思;这是特别对中国人,没有一样不能忍的。   你要通达事实的真相,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虚妄相当中,何必认真?能忍,就能够心平气和;能忍,功夫才能往前进。   所以底下一个就是“精进”。如果不能忍,你修得再好,也止于这个,不可能再往前推进一步了。所以忍是真正的功夫,忍是禅定的前方便;不能忍,怎么可能得定?   “禅定”,在念佛法门里面讲,就是一心不乱,就是清净心。凡是不能忍,他的心一定不清净,一定不专一。所以忍辱,在菩萨行法里面非常重要。你看一部《金刚经》,虽然讲菩萨六度,菩萨六个法门,它特别着重布施跟忍辱,这两个法门讲得最多、讲得最详细。实在讲,这是修行的关键,首先教你放下,然后教你有耐心,你就会成功。   “慧”,是智慧。慧从哪里来的?这个地方的慧,不是世间的聪明智慧,世间的聪明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为“世智辩聪”,世间的智慧、辩才、聪明。这些东西于学佛是有妨碍的,佛法里面讲“八难”,这是遭了难,这是八种大障碍,障碍你学佛;这八难里面就有世智辩聪。所以学佛的人不需要世智辩聪,学佛的人要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从哪儿来的?从清净心来。所以这个慧不是求的,有定就有慧。   六个法门,就是六波罗蜜,叫六度。前面五种是事修,依照这些事去修学,智慧是自然开发的,所谓开悟。智慧现前之后,表现在哪里?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菩萨的生活,就是这六个纲领,表现在布施里面,所以叫“三轮体空”,天天修布施,不着布施相,这就是智慧;着相,智慧就没有了。不着相,持戒也是三轮体空,微细的戒条也不会触犯。心里面有没有持戒的念头?没有,自自然然就符合这个戒法的标准,自然就合了,并没有有心去持戒,有心要这么做,没有这个念头。忍辱、精进、禅定统统如是,智慧表现在行事之中,这样才真正离苦得乐。   佛给我们说布施的果报,实在讲六度不是凡夫能够修的;凡夫所修的是前面五种事,从布施到禅定是我们可以学的。为什么不能叫度呢?因为没有般若智慧。有般若智慧,这五条叫度。度什么?度生死、度轮回、度烦恼、度无明,成佛道。   前面法藏给我们显示得很清楚,他修学是以智慧为第一个目标,“智慧广大深如海”;智慧从哪里来的?“惑尽过亡三昧力”,三昧就是禅定。所以他是从这个地方修学的,是以般若波罗蜜为修学的目标。   “未度有情令得度”,这是协助他、帮助他,还没有得度的,我们要帮他忙;就是应当用什么方法,我们就教他什么方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普度众生。无量法门都是协助众生,帮助他成熟的。   “已度之者使成佛”,已经成熟的,你要帮助他成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成佛?这一部经典所说的执持名号,这是直捷成佛的方法。所以诸位要知道,这个方法是度根熟众生。根没有熟的,没有熟就是他不相信,或者他相信,他也没有意思求往生;或者虽发愿,他的心并不坚固,还会对世间法留恋或动摇,这就是根不熟的人;换句话说,他这一生成佛的机缘没到。这是度成佛机缘成熟的人,当然少!你睁大眼睛看看,几个人像成佛的样子?这是度成佛的人,不是度普通人,所以一定要知道、一定要明了。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真的接受,自己很庆幸这一生作佛的机会到了。作佛的机会到了,佛把这个方法传授给我们,我们今天得到了,一定要依教奉行。怎么个奉行法呢?一定要老实念佛,这部经上告诉我们修学的方法只有八个字,真的简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这八个字;这部经上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就这八个字。   什么叫发菩提心?就是一个真实恳切求生净土的心,这就是无上菩提心。在这一生当中,把求生净土当作我们唯一的一个愿望;除这个愿望之外,什么愿望都没有,这个人是真正发菩提心了,立刻就能得到一切诸佛护念,因为他成佛的机缘确确实实成熟了。   念佛的态度要专、要精,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不夹杂、不间断、不怀疑。今天我们带了几张小佛像,后面印的是《西方确指》一段的开示,这一段开示非常非常重要;我们念佛不能成就,说老实话,那个病都在夹杂,心不能专一,所以功夫不得力。真正做到不夹杂,功夫得力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三个月到六个月,决定功夫得力,自己都知道。可是夹杂就很难讲,这个时间就不一定了。所以“已度之者”是说,对于净宗法门能信、能愿、能行,这是已经成熟的人。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这两句希望同学们要牢牢的记住。一般世间人学佛,都求福;供养佛、供养菩萨,这是大福报。现在找什么人呢?找有神通的人,有神通,了不起!没有神通的,不要去理他,很平常;有神通的,真的了不起。错了!别说有神通,就是诸佛如来,你供养恒河沙数这些诸佛如来大菩萨,世尊告诉我们,“不如坚勇求正觉”,不如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这是给你说了一句老实话,为什么?广修供养,你所得到的是人天福报,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你的福报大了,享福没有不造罪业,这是真的。没有福报的人,他一生受的苦难多,造罪业少,为什么?没有机会造罪业。愈是大福报,造罪业是愈容易,他有权有势。普通一个小百姓,杀一个人要犯法的,要偿命的;你要作国王,杀几千人、杀几万人,没有人叫你偿命。他造不造罪业?造罪业,那个罪业以后再算总帐;世间人不敢跟他算帐,将来阎罗王会跟他算帐的,决定有因果。   这个事实环境搞清楚了,我们才晓得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修福是假的,修慧了生死是真的。实在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除这一椿事情之外,没有一样是真的。虚假的,我们何必去做?一定要求真实。再看底下两首: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这一首是法藏自求殊胜的果报,他自己要求的,也是我们应当要效法的。我们不求人天福报,不求这些;不求人天福报要从现在开始,要学知足常乐。我的生活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不必再求富贵,这是个觉悟的人,我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避风雨,足矣!所有一切妄想统统放下,安心办道,不再追求世间物质的享受,你的心就定了,心定与三昧就相应。   佛在因地里面,“愿当安住三摩地”,三摩地是定,在此地就是指念佛三昧,整个心定在“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之中,念念不忘这一椿事情。即使生活有问题也不着急,为什么不着急?经上讲若一日到七日就能往生,还着什么急?根本就不需要着急,老老实实关起门来精进念佛,一心求生净土,等到佛来接引。着什么急!什么事都没有,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所以一定要学,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本分的事情认真负责,做得圆圆满满,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统统都做到了。心是清净的,心清净就是禅定,智慧自然就现前。   “恒放光明照一切”,这个光明是智慧光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通达的,没有不明了的。经上常讲“寂而常照”,寂就是心地清净到了极处;清净心起作用,世出世间、过去现在未来照得清清楚楚,哪里会有错乱的!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这两句是讲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诸位要记住,前面两句是因,这两句是果。原来法藏是安住在念佛三昧之中,以清净、平等心将宇宙人生真相照明了,他得的果报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性德变现出来的,不是人工去建筑的,不是人力建造的,是性德自然变现的。这个世界非常非常的大,广大清净,这是极乐世界。   “殊胜庄严无等伦”,这是形容极乐世界的状况,它的殊胜庄严没有任何一个世界能跟它相比。伦是同类,没有一个世界能跟它相同,显出它特别的殊胜。修因得果之后,不是一个人享受;如果一个人享受,那就不值得赞叹了;他是叫大家来享受,这个就难得了,阿弥陀佛有福,让一切众生共享。   “轮回诸趣众生类”。这一句很明显的指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是以六道凡夫为主,而不是三乘圣人。经上很明显的讲“轮回诸趣众生类”,阿罗汉已经超出轮回了,辟支佛、菩萨都是久远就已经脱离轮回了,所以这个地方很明显的告诉我们,六道凡夫是他接引主要的对象。   “速生我刹受安乐”。西方极乐世界建成之后,本经跟《弥陀经》都告诉我们,极乐世界建立到现在十劫,时间并不长,才十劫。佛的寿命是无量寿,以无量寿来看十劫,这个世界刚刚建好还不久。我们现在要去往生,将来在西方世界都是元老级的;这个世界建立没多久,我们就来了,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机缘,一定要把握到。   速生,是不是真的呢?真的,无论什么样众生,不论男女老少,也不管善人恶人,只要具足“信愿行”三个条件,统统往生,这个不可思议!而且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虽然世尊在此地给我们说有四土三辈九品,你真的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这个念头都没有了。为什么没有?如果还有这些念头,你的心就不清净。就像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每一个人心都是清净的,绝对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有这个念头,都是妄想、分别、执着。   既然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佛为什么说呢?佛是为我们这些一天到晚有妄想、分别、执着人说的。说的目的何在?教我们力争上游,也就是希望我们念佛的功夫增进。佛给我们讲,念到功夫成片,这是凡圣同居土生;念到事一心不乱,方便土生;念到理一心不乱,实报土生,目的是希望把我们在此地念佛的功夫提升而已!   佛有没有打妄语?佛没有打妄语,佛说的是真话。你在此地的功夫深,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快;你在这个地方念佛的功夫差一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生,成佛的时间久。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早晚不同,但是都是一生成佛,有人成佛早几天,有人成佛晚几天,关系在这里。如果你对成佛早晚不在乎的话,也无所谓,也不必去计较。所以一定要老实念,要认真的去念。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这是他愿求的总结。“常”,这是讲的时间。“无边”,是讲的空间。合时与空,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统统包括了。我们常讲尽虚空遍法界都是阿弥陀佛教化度脱的对象,也是从本愿里面看出来的,他有这个愿。   末后这一首,是他求佛为他作证明。他这个愿太大了,超越一切菩萨度生的弘愿,所以只有佛才有能力给他作证明。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他发的是真心,是真实的大愿,佛圣可以给他作证明。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这是假设的话,自己遭遇再大的苦难,堕入阿鼻地狱,他的愿心也不退转,他也不会改变。有愿,如果没有行,这个愿是假的,这个愿望永远不能兑现;有行,没有愿,这个行也靠不住。为什么?行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结果。一定是有行有愿,行愿相资,他才能达到真实的目的,真实的目标。 http://a.bonze.cn/wlsjwz/08.htm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5-28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心精进第五】-净空法师

这一品里面说,法藏比丘既然发了大愿,接着他就有行持,他真的去做了。他做些什么呢?如他自己的愿望,勇猛精进。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   他在老师面前立下的大愿,求老师给他作证明;说完之后,他要勇猛精进来修行,请老师教导他修学的方法。   【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   这话讲得就很清楚、很明白了。法藏的愿望,不是为个人,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他是为众生。他说“我今为菩萨道”,为菩萨道的目的,就是要救度一切苦难的众生。“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就是前面一品所说的。“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我发愿要成佛,我要和佛完全一样,智慧德能都要同佛。   【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   这是求教,要求佛给他说法,这就是要求佛教给他修学的方法。佛的教导,他一定奉持,他一定会做到;不是听了、明白了,就算了,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把佛的教训做到,这叫奉持。“如法修行”,佛所讲的理论方法,他一定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正自己的行持。   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为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思想,就是思想、见解,是心理的行为;第二类是言语,是口业的行为;第三类是造作,是身体的行为。所以常讲“身口意”这三大类,包括你所有的行为了。我们的行为有错误,一定要把它修正过来。依什么修正呢?依佛所讲的理论与方法,依照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言行,这叫做修行。   修行在哪里修呢?修行要找个道场,哪个场有道?真正明白了事实,修行在起心动念之处,这就是道场。希望同修们要牢牢的记住。   【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生死根本”,就是六道轮回的因缘。凡夫确实是非常勤苦精进的修持,他在修什么?修六道。你看一天到晚搞贪心的,贪是修饿鬼道,瞋恚是修地狱道,愚痴是修畜生道;天天搞贪瞋痴,这是修三恶道,很勤苦的在修,这是生死根本。菩萨真正觉悟了,一定要拔除生死根本。   这个生死根本,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里面最重要的,根中之根,就是贪爱。古德讲“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要想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一心专念,这才能往生;要想脱离六道轮回,这个爱不能有,贪爱不可以有。这叫生死根本。   你还要不要?这个世间人很喜欢;实在讲,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要被这个妄念迷惑了。为什么说是假的?佛给我们讲的是真实话,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佛说你决定不能相信你自己。为什么不能相信自己?你想想,佛讲这一句话有没有道理?自己念头会变。你看世间人,你们看得比我多,你们看报纸、看杂志、听广播,这些东西我都绝缘了,你们见得多,这个世间相爱的人多少?爱了几天,他就不爱了,就闹别扭了,闹意见了,这明明是假的。所以人家说他爱我,姑妄听之,不要当真,为什么?假的;我爱他,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大家用的心是虚情假意,不能当真!   证得阿罗汉,那可以相信自己了。为什么?你的智慧现前了,你是理智用事,不是感情,那个靠得住,不会变的,那是真的。没有证阿罗汉以前,全是用的三心二意,千变万化。所以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佛给我们说破事实真相。所以没有真的,往来都是假的,何必认真?认真就上当了,就吃亏了,就搞生死轮回了。事实真相明了之后,与人相处就方便多了,理智作主,不再感情用事。这个生死根本,一定要认清楚,要把它拔除。   实在讲,诸佛菩萨是真正爱众生,为什么?他用的是真心,永远不变,那是真的。佛不用这个爱,换一个名词叫“慈悲”,慈悲就是世间人讲的爱情。爱情是情,情会变化;慈悲是理性的是智慧,不会变化。智慧是真实的,永远不变的;感情是随时随刻都在那里变的,决定不可靠。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速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讲成佛道。这两句是因果,如果不断烦恼,就不能成佛道;要想成佛道,一定要断烦恼。   我们这个经本,这个地方是两种版本,像我这个本子是第一次印的,后面是倓虚法师的念佛论,附印在后面;新的本子没有,新的本子印的是夏莲居老居士《阿弥陀经》的会集本、净修捷要。倓老法师《念佛论》讲得非常之好,实在讲,学佛的同修要多多的读几遍,细细的领会它的理论与事实,对我们修学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不但理事说得清楚,末后还举出四个往生的例子,这四个往生都是老人家亲眼看到的,都是熟人。   第一个往生的是出家人,修无法师,在哈尔滨极乐寺往生的。这里面写得很清楚,他走的时候,预知时至,很了不起!修无师是一个做粗活的人,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出家之后,也在寺院里做粗重的工作,为大家服劳役。倓老法师在哈尔滨极乐寺盖好之后,请他的老师到那里传一次戒,兴隆道场。他的老师是谛闲老法师,他是谛闲法师的学生。   在传戒期间当中,修无师到极乐寺来发心帮忙,当然很欢迎他。戒期当中人多,需要做义工的;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讲义工,他是来做义工的。老和尚就问他,你能做什么事情?他说他愿意照顾病人。大陆上传戒是五十三天,比台湾时间长,台湾传戒是三十三天,大陆是五十三天。这些伤风感冒这些病人,他来侍候,他来照顾。   住了没几天,他就向老和尚告假,他说他要走了。老和尚谛闲法师很有修养,当然心里不高兴,但是不会露在面孔上。那个当家师比老和尚就差远了,当家师一听,面孔挂下来了,很难看,就责备他。当家师是定西法师,以后都在香港,都是很有成就的人。定西法师就骂他,他说:你这个人未免太没有长远心了,戒期不算太长,你要走,总得把戒期圆满之后再走,为什么来了两天就要走了?他就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这一说,两位老法师听了之后,这是大事,这个不可以阻拦的。就问他:哪一天走呢?他说:不出十天。要求老和尚给他准备两百斤柴火,准备火化,这样他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去了。到第二天,又来找老和尚,说:我今天就要走了。大家措手不及,赶紧给在寺庙后面堆柴的地方,打扫一个房间。他要求能不能找几个同修帮忙助念,送我一程?那当然喜欢送他的人可多了,看他活活的一个人,也没有生病,说走就走,看他怎么个走法?到了时间,他也洗了澡,穿了干净衣服,临时搭了一个铺,他在那个铺上盘腿一坐,叫大家念佛送他往生。   大众就讲了,修无师,你今天往生非常难得;古人往生都会留几首诗、留几首偈子给我们作纪念,你老人家也不能例外,向他要求。修无师说:我是个苦恼人,不认识字,也没念过书,我也不会作诗,也不会作偈子;最后想想,他说:我有一句老实话,可以奉告诸位。人家说什么话?他就讲“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最后就留下这么一句话。大家给他念佛,不到一刻钟,他就走了。一刻是十五分钟,念十五分钟佛他就走了。   这是倓虚老法师亲眼看到的,自己晓得什么时候走,不生病,走得这么潇洒!以后谛闲老法师到庙里来了,对他非常赞叹,认为这样出家人才是一个好的榜样。   他在《念佛论》里面举了一个出家的、两个在家的;两个在家,一个是男居士,一个是女居士。女居士姓张,是青岛湛山寺的信徒,家里面非常清寒,有两个小孩,大的小孩大概十岁,小的当然更小。她能放得下,她也是坐着往生的,也没有生病,预知时至,这里面记载得很清楚。   所以,不放下就不能往生,不能成佛;要想真正在这一生当中成佛,要真的放下,晓得这些牵挂都是生死根本。   所有一切牵挂统统要放下,照世间人看起来,这个人是不是太无情无义,不负责任就走了?那是世间人的眼光;世间人迷惑颠倒,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真实长远的利益。她这个作母亲的,她会不照顾她的小孩吗?决定会照顾。在这个世间,说老实话,她还没有能力照顾他们;她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菩萨,即使下下品往生,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我们在经上一再看到。如果照经上所讲的,她的境界在七地以上的菩萨,七地以上的菩萨神通广大,她的儿女在这里无论遭什么样的困难,她都有方法来保佑,有方法来帮助解决;她真有智慧,真有能力,不是我们世间人浅知所能够理解的。所以这是真实的觉悟,真正聪明,真实的智慧。   他说的这个在家女居士张氏,她的先生是拉黄包车的,你就晓得家境多困难,一家四口,一天不拉车,一天就没有生活。她在湛山寺念佛会,她们念佛会是每一个星期天有一次念佛,她在念佛会做什么工作?不是跟着人家一起共修,她没有时间,大概别人也瞧不起她,她在厨房里面专门帮人家洗碗筷。念佛会都在庙里面吃饭,她在厨房里面做苦工。她往生这样自在,这样潇洒,也是给湛山寺念佛会做了一个好榜样,你说她的儿女,那些同修们能不照顾吗?这个小孩的母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菩萨、作佛去了,佛菩萨的儿女照顾的人多了。   像这一些真实的事情,我们要知道。这也是前面佛在这偈子当中,教给我们“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所以成佛愈快愈好,这个世间不值得留恋。   【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蜎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前面所说的这个愿望不希奇,许许多多真正觉悟人都能做到,后面这一段话这就希有了。查遍《大藏经》,没有看到另外有一个人发这样奇怪的愿;成佛就成佛了,成佛还要胜过一切诸佛,这个愿确实是希有,确实是殊胜。他真的做到了,他作佛的时候,“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是极乐世界。   “教授名字”,这个教授,李老师在这里有一个小注,有人有法;人,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确实西方三圣名闻法界,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不知道的,真是“皆闻十方”;法,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六字名号与这个经典,也是名闻十方。   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诸佛国土都有六道,都有十法界,特别讲六道众生,“诸天人民及蜎蠕类”,这是六道里面讲了三道,天道、人道、畜生道;其他三道虽然没有说,也都包括在其中了。   底下这两句非常重要,“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换句话说,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也没有声闻,也没有缘觉,凡是生到西方世界的统统是菩萨;在十法界里面,西方世界真的叫一真法界。什么样的菩萨?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普贤菩萨,因为都是遵修普贤大士之德,都是修普贤行的菩萨。《华严经》上给我们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所以西方世界人个个都是一生圆成佛道,他们统统是修普贤行的。   “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确确实实弥陀的愿,胜过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上所发的大愿。末后,这是请教他的老师,我这个愿望能不能圆满?能不能得到? 无量寿经  (第二十五卷)  1992/6  美国圣荷西  档名:2-12-25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倒数第四行,第二句看起: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我们这一次的讲演,因为受时间的限制,正好今天黄老居士的注解寄到了一千册,数量很多,每一位同修都可以得到一部;如果你们还有朋友喜欢《无量寿经》的,经本很多,都可以来取。经文里面,像注解里面有的,我们可以省略了;我们要讲的,就是修学的心得报告,特别着重如何把经义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所以重点放在此地。   凡是注解里面有的,我们都把它省略掉;或者像过去在新加坡讲的、在香港讲的,以及在台湾讲过两次,都保留有录音带,每一次讲的都不一样,所以每一套带子都可以听听,多少可以有一点帮助。   今天我们念的这一段,是佛对法藏的答覆。法藏前面这一段话,我们能够看出他的志向,实在是非常希有难得,不是普通人能够发出来的,甚至普通人还没有想到。他要作佛,作佛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换句话说,从修行一直到证果,都是为众生着想,没有为自己。这一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要认真去学习。实在说,能为一切众生,这个人才懂得怎样为自己。如果念念都为自己着想,实在讲,自己实在是一无所得,什么也得不到;能为众生,才是真正为自己。   他既然有请求,求佛给他讲经说法,佛对于这样一个学生,这种学生真是希有难得。过去李炳老曾经给我说过,学生找老师难,所以一个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他说老师要找一个好学生更难。在此地,法藏找到一个好老师,世间自在王佛也找到一个好学生,这个师资之间那一种喜悦,我们勉强能够体会到一些,真实的喜悦是我们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这是佛有了传法的一个学生。当然法藏的要求,佛是统统都答应的,给他说经,当然讲的经很多很多,就不必一部一部的说了;要说,说不完的;光说经题,也说不完的。   这个地方,重要的是要答覆他;他立的这个愿要作佛,而且要超过一切诸佛,能不能做到?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所以就特别把这一个答覆说得详细;至于他要听经,那一句话就带过了,“而说经言”,这一句话就带过了。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这一个人用斗,斗很小,一斗一斗的量这个海水,海水到底有多少斗?如果给他很长的时间,那个海水也可以量完的,“尚可穷底”。   “人有至心求道”。此地重要的是“至心”,至心就是真诚之心,真诚到了极处,用这样的心去求道。而且“精进不止”,进是进步,绝对不会往后退,只有往前进。进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专一求进步,这个效果就很大。   我们看现前有不少学佛的同修,也很努力,天天在求进步,但是效果不彰。原因在哪里?他学得太多了,学得太杂了,他那个进步不叫精进,叫杂进,叫乱进,所以效果就收不到了。我们如果要想有成就,而且快速成就,“精进”两个字很重要。   佛家法门很多,经典也很多,到底哪一部经典最好?从理论上说,门门都好,没有一门不好,佛说的哪有不好的。哪一门第一呢?门门都第一,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从理上讲,确实是如此。但是从事上来讲就不一样了。事是说什么?我们每一个人的根性,根性不相同,聪明智慧不相同,生活环境不相同,有些法门修学起来就觉得方便,有些法门修学起来就觉得困难;难易不干法门,难易是在个人的根性。   念佛法门,不管根性的胜劣,统统都容易,最容易修了。参禅,要有个很安静的禅堂,才好用功;学密,密宗供奉佛像,七宝供养,仪规很繁杂,非常繁杂;同时,那要相当富有才能供养得起,光是那个供具价值就不得了。没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来得方便;这一句阿弥陀佛,你家里有佛像也行,没有佛像也行;你有香花供养也可以,不供养也可以,这个法门就方便了。所以在一切法门里面,这个法门是方便第一,不重视仪规,也不须要特别修学的环境,它好就好在这个地方,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但是每个同修的根性不相同,如果勉强修学就会有困难,顺着自己的兴趣修学就来得容易。我们修别的法门,能不能生净土?能,《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修其他法门,只要回向净土,统统能往生。可见得阿弥陀佛并不是限制你一定要学《无量寿经》,一定要念阿弥陀佛,你才能往生,他的心量不是这么小的。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但是有一个原则,你一定要能伏烦恼。不管你用什么功,如果烦恼伏不住,那就没有办法往生,这是真正的要求,真正的条件。   像江味农居士有一本《讲义》,是今天运到的,今天带了一箱,带的不多,明天我们再带来。江味农居士一生专门研究《金刚经》,写了一本《讲义》;这一本《讲义》,实实在在说,是集《金刚经》古今注解的大成,他参考了差不多有一两百种的注解。所以你念这一本,就把古今《金刚经》的注子统统都念到了,有这个好处。他说得很详细,特别是对于佛学的名词术语,解释的周详。过去在台湾,李老师办“大专佛学讲座”,就送这一部书;把这一部书送给学生,教学生当佛学常识念,这是入门的时候,总得把佛学的名词术语搞清楚,这一本很详细,当作佛学常识。   江居士标榜“教宗般若”,宗就是宗旨的宗,在教上他一生专门研究《金刚经》;“行在弥陀”,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是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无论修学哪一部经论,要紧的是精进。江居士精进,所以他有成就,他确确实实往生了。近代往生传里面,有一篇他的传记。他的女儿(向太太)好像在纽约,今年大概有八十多岁了。有一年我在台湾,我还没到美国来的时候,她到台湾去看我,见了面。因为那个时候我正在讲《金刚经》,用的是江老居士的《讲义》,讲这个东西的时候她来看我。她告诉我,她是江老居士的女儿,我就把《金刚经讲义》送一本给她作纪念。她说得很客气,以前年轻,他父亲对佛学有这么深的造诣,她们不学佛,不以为然;现在年岁大了,觉得生死事大,这才觉悟到,现在才开始学。我说还来得及,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非常非常的重要。   所以,只要把“精进”这两个字把握到了,我们一定有成就。古大德说,佛法“贵精不贵多”,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指导。又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的精通了?只要一部经真的精通,那是部部都通达了。   我们想一想,我们如果真的想深入经藏,应该怎么做?是广学多闻,还是一门深入?这两条路都有人走。我们从历史上看,自古以来,走一门深入这个路子,成就的人多,非常非常多;从广学多闻,成就的人少,那是属于特殊的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不行,没有这个能力,都是从一门深入。所以对“精进”这两个字,我们要特别注意到,要认真去体会它。   佛在这里教他“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等于佛给他做了证明,你发的愿可以得到,你的愿望要超过诸佛也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那要怎么个作法?下面教给他方法,我们读底下这一句经文: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这一段是世间自在王佛教给法藏比丘修行的纲领,这一种开示跟禅宗里面,可以说完全是一致的,所谓答在问边。法藏请教,佛怎么答呢?答在问处,完全让你自己去体悟,而没有讲解。所以这个《无量寿经》里面,不但有教有禅有密,各宗的教义统统都有,非常明显的摆在这个经文的句子之中。这里面一共有三个“自”,“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这三个“自”,就是跟禅宗里面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个义趣是相同的。   “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因为他的愿望之中,他将来成佛,依正庄严都要超过诸佛。他是请教佛,应该怎么个修学法?佛反过来问他,你用什么方便,才能够达到你这种殊胜庄严的目标?   接着又说,“如所修行,汝自当知”,你自己应该晓得。“清净佛国,汝应自摄”,这个摄就是你自己去创造,不能依靠别人,也没人帮你的忙;自己去建立,自己去创造。   佛连用了三个“自”,我们想想,法藏这样聪明绝顶的人,怀有伟大的抱负,能为一切众生;佛这一点,他能不开悟吗?当然开悟。虽开悟,他还是非常得谦虚,我们看他下面的话就晓得了。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实在讲,这些话的用意很深。他不是在佛这几话当中,言下就大彻大悟,他不用这个方式;虽然彻悟了,还装成没悟。我们想想,他的用意在哪里?因为这个法门不是禅的法门,禅的法门只能够接引上上根的人,上上根以下的听不懂,没分。实在讲,这也就是法藏比丘非常具体体会佛跟他讲的“汝自思惟,修何方便”,他马上把这个方便就提出来了。“如所修行,汝自当知”,底下这个话他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用禅宗这种方式来接引大众,他用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方法来接引大众,那就是无际不摄,九法界一切众生统统得度。要是用前面三个自的方法,那只有上上根人得度,上上根以下没分。   他们师徒两人一问一答,妙极了!问在答处,答在问边,妙极了!这个文非常有趣味。他的答覆是这个意思太大了,宏是大,太深了,既深又广,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他这是代表一般根性的大众,这不是一般根性人能接受的。所以继续请佛把水准降低,降低到一般普通人也能理解,不要拉得这么高,这是要求。   “惟愿如来应正遍知”,这都是对佛的十号之内,前面介绍过了,不必多说了。   “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要求佛说什么?他所要知道的是非常现实非常贴切的,绝对不是谈玄说妙,那些东西我们用不上。我今天要想知道的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那一些众生他们生活状况如何?他们苦乐如何?他要知道这一些。就是诸佛国土里面,这一些众生个人的幸福、家庭的美满、社会的和谐、世间的和平,他要知道这些,作他自己修学的参考。   “若我得闻”。此地有“闻思修”,说明他确实具足了圆满的三慧,证实法藏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只要老师说了,我听懂了,“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这是教学。法藏在世间自在王会下,听经的时间是千亿岁,这么长的时间,他学的一定不少。佛给他讲了多少?“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这是把一切佛从发心修行证果,教化众生,全都说给法藏比丘听了。“二百一十亿”,不是数目字;如果是数目字,这个数字不大,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是一个很普通的数目字。在密宗里面表法,“二十一”也是表圆满。前面讲过了,密宗是十六代表圆满,二十一也是代表圆满。说二百一十亿,把这个二十一扩大,这个意思讲大圆满;换句话说,把虚空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国土里面的情况全都说了,一个也没漏掉,二十一是这个意思。如果你要说是数字,这个法界里面诸佛国土无量无边,二百一十亿这是个小数字,没多少。所以它代表大圆满,全都说到了。   怎么知道呢?法藏在大愿里面,他度众生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世界都不遗漏的,所以他的学习必定亦复如是,因与果才能够相应。这一切佛刹里面的功德、庄严、清净、广大圆满之相,像我们这个世界三界六道因缘果报、净秽、苦乐,他统统都明了了。不但明了,千亿岁给你说,所以佛说法不可思议。   说完之后,“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这两句要特别注意,佛说,那是言语的介绍,那个事实有没有见到?没有见到,很难讲得清楚;佛以神力说哪一个世界,就把这个世界状况变现在他的面前,让他亲眼看到,悉现与之。这是说教学的状况,以及修学的时间,千亿岁。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   “闻”是听老师介绍,介绍得很详细。不但亲自听到,而且亲眼见到;老师说哪一个世界,就将这个世界变现在面前,统统能看见,这是最好的教学法。我们现在讲视听教学,法藏当年接受的就是视听教学。我们的视听,看的是影像,不是现场;法藏当年看的是现场,不是影像。   【起发无上殊胜之愿。】   他这个四十八愿不是坐在家里打妄想发的,确确实实每一愿都有来由。你问他从哪里发的?他有来由的。譬如,四十八愿第一愿“国无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他为什么发这个愿?看到十方世界三恶道太苦了,太可怜了,我这个地方不要三恶道。单凭你的理想,不要行吗?三恶道的因是什么?三恶道的缘是什么?恶道是个果报,如果能把因跟缘断掉,那个地方当然就没这个果报。这就是尔后这四十八愿,愿愿都有来由。此地也略略提了一下。   【于彼天人善恶。】   “彼”是指十方一切诸佛的刹土。这个里面六道众生,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善恶是讲“身口意”三业,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善感善果,恶感恶报,善恶因缘必定有报应的。他把这一些事实搞清楚了。   【国土粗妙。】   虽然说的是物质环境,也包括人事环境;人事环境就是六道。环境不相同,由于众生造的因不相同,所得的果报就不一样。这些理论、事实,他统统明白了。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   他那个大愿是这么来的。用我们现在科学的观念来观察,非常符合科学的精神。十方世界那些好的,我采取;不好的,统统把它淘汰掉,不要了。换句话说,西方世界为什么叫极乐世界?为什么他的世界超过一切诸佛刹土?他是集一切诸佛世界美好之大成,它这么来的。所以不是坐在家里想像想出来的,不是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亿岁,听经是读书;看到一切诸佛世界,就等于是行万里路。所以他的知识、智慧是真实的,是真正的智慧,是真正的知识,亲耳听、亲眼看的。他有这样丰富的学历与经历,所以他就有选择了。选择来建立自己的刹土,这是极乐世界的因缘,就是极乐世界怎么来的。   极乐世界这个因缘,跟一切诸佛刹土的因缘不相同。因为一切刹土的因缘是复杂的,不是单纯的,有善有恶,善恶混杂,是这样成就。他这个世界是专门选择清净,专门选择善法,这就不相同。他的目的是提供十方世界真正发大心,希望一生了生死成佛道,供养这些人;在这里建立一个修学的环境,提供一个道场,专门供养十方有这一种清净心有这一种大愿力的人,欢迎他们到极乐世界来共修。极乐世界是这样建成的。你要是读了这个经,才知道它非常合情合理合法,这可以相信,值得相信。   实在讲,这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如果将这一个启示用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上,一样可以将这个地区造成地球上的极乐世界。我们大家差不多都是从台湾来的,台湾是个小岛,在地图上几乎都看不见的,太小了,这么个小岛;如果我们能够把教育真正办好,什么是教育?教育一定不能忘掉传统,教育一定不能忘掉历史。法藏比丘就非常着重传统与历史,这一段经文里给我们讲的就很详细。我们的传统教育是儒家、道家,以后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佛教也变成我们传统教育之一,这是学问的大根大本;其次,中国的历史相当完整,从司马迁作《史记》,一直到清朝,每一个朝代都有完整的历史留给后世作为参考,所以读历史长见识。   历史的见识是什么?就是此地所讲的,“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就讲这个。历史就是一部因缘果报的记载。你看历史上成功的人,他怎么成功?失败的人,怎么失败?国家兴旺,为什么会兴旺?国家败亡,为什么会败亡?那是一面镜子,提供你作参考,这叫读万卷书,成就真实的智慧,知道过去历代兴亡的教训;然后再行万里路,这是横的,了解现前整个世界的局势,大势;然后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你建这一个国家就世界第一了。每一个国家的优点,我统统都有,你们国家的缺点,我统统都没有,阿弥陀佛用这个方法建立极乐世界;如果我们用这个方法建立国家,这个国家就是这个世间最殊胜的国土了。   所以这一部经典,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果然留意,不是做不到,真做得到。佛菩萨非常幸福、非常快乐,这是讲个人,他为什么幸福快乐?你去研究研究他的原因,你把这个因素找到,然后跟自己比较比较。如果自己也具足跟他一样的因素,这因素是好的,要把它发扬光大;如果我们自己所具备的跟他相反,那就认真检讨一下,是不是这些东西在作祟、在障碍;如果知道这个东西在作祟、在障碍,我们把它去掉,我们就会跟佛菩萨一样的幸福快乐,这叫学问!学问不是谈玄说妙,学问是真实的生活,是美满的生活,佛法教给我们的是这些。   所以佛法里头没有迷信,没有妄语,句句话都是真实的,这就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期望。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跟他一样,有真实的智慧,有善巧方便,自己过着幸福美满,也能够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达到幸福美满。这是他这个大愿来源,我们知道了。所以四十八愿他不是一天发的,今天看到这一点,立个愿;过几年,发现那个,再立个愿;他这个愿是慢慢累积成的,不是一次发的。这一段里面有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阿弥陀佛的历史,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   他认真去做,用多少时间?用五劫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一般在修行里面说,知容易,行难;这是作学问上来讲,确实如此,知易行难。老师千亿岁的教学,都明白、都通达了;等到自己要做,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要“精勤”,要精进、要勤奋、要努力;要“求索”,索是去找,找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哪些是善果、哪些是恶报,都要把它找出来,找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恭慎保持”,恭是恭敬,慎是谨慎;对人要敬,对事也要敬,对物也要敬,不但有恭敬心,恭敬心是真心,还要谨慎保持。   “修习功德”,修是修正,把错误的修正过来,这叫做修行。习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以致用;否则的话,学了没用处,在生活上用不上,这个学了就没什么价值。学了之后,马上就用得上,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统统用上了,这个学问才叫真正踏实。   “五劫”,这是讲他修行发愿所用的时间,他用了五劫。   【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   “俱胝”是印度数字的单位,要合我们现在这个数目字,就是千万。二十一千万,就是前面讲的二百一十亿。前面经文上用二百一十亿,为什么这个地方不用二百一十亿,要用二十一俱胝,使我们看起来很憋扭,看起来不太习惯。诸位要晓得,这个本子是夏莲居五种原译的会集本,前面这一句是这个本子上节录下来的,后面这一段是那个本子节录下来的,本子上是这个字,不能更动它。实在讲,更动当然更好;但是更动,会有一个问题在里面,那就是怕让后人随便改经作了一个藉口,这个事情就麻烦了。所以会集要尊重原译的文字,不能更改一个字,这个就是对于原译本的忠实,对于原译本的尊重,道理在此地。如果是夏莲居老居士自己翻译的,决定不会用两个名词。他前面也用俱胝,后头也用;如果用二百一十亿,那后头应该也用二百一十亿。它是个会集本。   【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   他把尽虚空遍法界十方所有一切佛刹里面的理事、因果、善恶果报都搞清楚了,样样都明了了,这很了不起,这真叫大通家,没有一样不通,世出世间法全通了。   【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摄”就是他建立的极乐世界,他建立的这个大道场;“超过于彼”,彼就是二十一俱胝佛刹,统统超过了。我们听了这个话,如果对于前面事实能够理解一些,你就会相信了,那当然超过,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里美好的,极乐世界统统都有了、都具足了;所有不好的缺点,极乐世界统统没有、都不要,它自然超过了,也满足他的大愿,他真的是胜过一切诸佛刹土,这是说极乐世界建成了。   【既摄受已。】   这是他的这个道场建立了,世界成就了。因为老师住世四十二劫,前面我们读到的,所以跟他讲经千亿岁,他修行五劫,老师还住世,老师还没有入般涅槃。那么一定要去见老师,向老师报告他的成就,这是学生对老师应当有的礼节,建好道场也可以请老师来光临指导。   【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   到老师这个地方。   【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   这是礼节,学生见老师的最敬礼。   【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   这是向老师提出报告,也提出具体的成绩单,这才是佛真正的好学生。   “庄严佛土”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清净之行”,这一句是讲正报。换句话说,他这个世界建立,说实在话,不是众生共业成就的。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是众生共业成就的,每一个人都有业,有善业、有恶业、有无记业,所以这个业是混杂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愿力成就的,这个不一样,大大的不相同。像现在我们这个居住环境,一个是公共的环境,谁都可以来住的;私有财产,一般人不能进去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私有财产,他自己的愿力成就的,但是他的心量很大,他欢迎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到他这个世界来进修。   但是要想到他那里去是有条件的,不是没有条件的。什么条件?恶业不可以来。恶业一来了,不就有杂了,那就跟其他世界没有两样了。所以他的条件是清净心,心净则土净;只要你是清净心,想修道的,统统欢迎,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到。不要认为我们念佛就能往生,念佛不一定能往生,为什么?你念佛心不清净,还是不能往生;一定要念到清净心,那就能往生了。不念佛,心清净的人,发愿往生,统统得生。   他这个心量广大;用现在的话讲,他建立这个国土的时候,欢迎大家移民去,但是条件心要清净,所以这个地方就变成净土了。十方世界人往生去了,那一边也变成一个共业了。本来是阿弥陀佛个人的别业,现在也变成共业了;但是这个共业,与阿弥陀佛的业完全相同,所以这个共是共清净业。不像他方世界有善业、有恶业,善业有三善道,恶业有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六道,因为凡是往生到那边去,统统修净业,不是恶业,也不是善业。前面他在愿里面讲得很清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菩萨;而且根据经义来看,不是普通菩萨,统统是普贤菩萨,菩萨里面最殊胜的是这么一个世界。   这一些都要把它搞清楚。你搞不清楚的时候,你要给人介绍,人家不能相信。所以这是《无量寿经》比《弥陀经》好在此地,这个经上讲的详细,《弥陀经》上没有这么细说。所以读《弥陀经》能够相信念佛的,那真叫大善根福德因缘,那不简单的。所以这一部经接引的人就多了,说得合情合理,愈想愈有道理,愈想他这个事情是可能的,所以给我们真正启发了信心。   他向佛一报告,实在讲这正是一切如来都希望普度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心愿,但是没有找到一个好方法;这个方法是法藏比丘想出来的,他想出这个方法好,非常非常殊胜,所以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赞叹。既然你在那里设了个道场,提供一个修学的环境,好,凡是愿意修行的人,一切诸佛如来都劝大家求生西方净土,统统都把他送到极乐世界成就去了。换句话说,十方诸佛都变成阿弥陀佛这个代理招生的人了,好像阿弥陀佛在那里办个大学,他当校长,十方诸佛都在那里替他招生。所以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的,同样阿弥陀佛也赞叹十方一切诸佛,佛佛相赞。   【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凡夫跟圣人的确不一样,心量不相同。凡夫忌妒心很重,看到别人有好事,纵然赞叹,也只限于口头;表面很有修养,不动声色赞叹,心里还是一肚子不高兴。为什么?你超过我,显示出我不如你,这多难过,这叫凡夫心,就是师生也不免。   我们看到历史上记载汉朝的大儒郑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郑玄的老师马融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儒。马融讲学,郑康成(就是郑玄)拜他作老师,跟老师三年,马融的学问郑康成完全得到了,而且成就超过老师;这个老师心里放不下,表面当然很客气。   马融讲学,还有个嗜好,喜欢听歌舞。所以他家里面养的有专门唱歌跳舞的,好像一个乐队一样,古时候叫伎标。他官做得很大,他私人家里养的。他讲学,后面也唱歌,也在演奏,他用一个布幔拉起来,欣赏。后面都是女子,那些学生总偷偷想在那个布幔缝看一眼,在所不免;唯独郑康成三年如一日,目不斜视,所以马融知道他的学问全部都被他得到了。   虽然赞叹,放不下;放不下怎么办?想把他害死,这是老师对学生。三年毕业了,郑康成辞别老师要回家了,老师送他到城外十里长亭;送客送到十里长亭,这是最恭敬的了。带了他的学生一起去,在十里长亭摆下了酒宴,给郑康成饯行,叫同学每一个人敬酒敬三杯。郑康成一口气喝了三百杯,中国这个“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三百杯”是有典故的,不是随便说的。   老师的目的在哪里?要把他灌醉,等到他走到路上,好派人把他杀掉。哪里晓得郑康成酒量大,三百杯喝下去,不但没有醉,小小的礼节都不失。从前李老师讲这一段故事给我们听,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郑康成的酒量,那五戒里“不饮酒”这一条就取消了,就不必要了,要它干什么!   郑康成非常聪明,知道老师的用意,所以跟大家宣布他要走哪一条路。出去之后,他走小路,走叉路,就溜掉了。果然老师买了杀手,在路上等他,结果他从小路溜掉了,没有碰到,聪明到极点。所以,老师对学生,这个嫉妒都免不了。   佛门里面也不例外,这些事情很多很多。六祖大师在黄梅得法的时候,他的同学哪一个不嫉妒?五祖把衣钵偷偷的给他,劝他赶快走,去逃避,免得别人找你麻烦。在猎人队躲了十五年,十五年这么长的时间,大家把他淡忘了,他才能出来。所以世法佛法,这个嫉妒心障道,非常严重。佛在根本烦恼“贪瞋痴”后面,就是傲慢,嫉妒在“慢”里头。   我们看看圣人心量就不一样了。现在法藏比丘的成就超过老师,老师不但不嫉妒,非常赞叹,像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应当学的。中国“成人之美”这一句话,谁都会说;真正去做,在历史上确实不多。世间法里面,我们看到鲍叔牙成就管仲,这是一个例子;在佛门里面,印宗法师成就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都不是普通人,都把自己忘掉了,为国家、为人民、为佛教来着想,对于自己名利得失没有一点牵挂,他才能做到。   佛为什么没有嫉妒心?佛的愿望是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现在法藏所造的,正是佛的心愿。众生为什么成不了佛?说实在话,没有一个良好的修学环境,这是不能成就主要的因素。现在法藏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提供九法界众生最殊胜修学的环境,那一切诸佛怎么不欢喜,当然欢喜。法藏的成就,就是诸佛如来自己的成就,所以全心全力支持法藏比丘、协助法藏比丘,帮助他圆满成就;他的圆满,就是每一尊佛的圆满。佛的目的什么?希望众生成佛;众生成佛了,就是一切诸佛的心愿。   我们读这一段经文,这一点意思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拓开心量。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佛存的是什么心?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心,绝对没有。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我们要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   在本经里面,一切诸佛当中,阿弥陀佛的弘愿最为第一。所以我们读弥陀大愿,应当把弥陀的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四十八愿,我就可以给你作保证,你决定往生。为什么你决定往生?在这个虚空法界,你没有别的地方好去,你只有一个地方极乐世界,你跟阿弥陀佛志同道合,那怎么不去呢?当然就去了。   所以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那就要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可见得念佛功夫浅深,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高下;单单讲往生,有愿就行了。这个愿不是说我好想去往生,这个愿不行,这个愿去不了。为什么?自私自利。什么愿?跟阿弥陀佛同一个愿望,那就决定往生了,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所以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讲,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那个愿是四十八愿。   所以底下一章是全经的中心,最重要的一品;每一愿我们念了,自己想想,我有没有?四十八愿,实在讲,自己能够有个十愿、八愿,跟阿弥陀佛的愿相同,都决定往生。如果这四十八愿,愿愿都相同,那了不起,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弥陀化身了。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这个殊胜的利益,不限于将来,将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就得殊胜不思议的利益,眼前就能得到。你要问究竟得到什么?我们依照经上教训来讲,你现前得到十方一切诸佛护念。诸佛护念,那菩萨对你什么态度?护法龙天又怎么看待你呢?这个自己想一想也就应该知道。   为什么诸佛护念?一切诸佛看得清清楚楚,你今天在这个世间、在人间,这个身体叫“最后身”,没有轮回,不再来了;你这一生当中就往生,往生就不退就成佛。所以诸佛眼睛看到你,你是一尊新佛,马上就要成佛的新佛,他怎么不尊重!护法龙天没有不拥护的。你今天在这个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样样都顺利,这是你眼前得到殊胜的功德利益。学佛要在那里学,这使我们真正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   我们看佛这个心量,你看这个赞叹,“佛言善哉,今正是时”。这个善哉的意思,含义非常的深广。他的成就不可思议;今天来看老师,向老师提出报告也不可思议。怎么不可思议呢?“今正”,现在正是时候;你来的时候,赶紧把你的成就向大家作一个详细的报告。四十八愿就是他的报告,是他的愿,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真实状况,是阿弥陀佛亲口说出的。   “汝应具说,令众欢喜”。具是具体说明,你跟我们大家作一个具体说明。你说出你的成就,大家一定非常欢喜。欢喜什么?欢喜就想到极乐世界去。你看看世间自在王慷慨大方,把他的学生统统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自己的学生送给阿弥陀佛作弟子,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个才叫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自己教多费力气,那个老师教的比我教得好,你们统统跟他去,这我多省事。你们都成就了,我的愿望达到了,我很省心,都叫阿弥陀佛去负责、去教学。这些地方要特别留意。   “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利是利益。大善是什么?指不退转。因为十方诸佛刹土修行都是进进退退,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这是大善。大利是什么?利是一生决定成佛。十方世界成佛都不可能在一生,都是生生世世的修行,唯独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你要问,为什么一生成佛?当然不退转是一个因素,第二个是长寿,他的寿命长。像一般经典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西方极乐世界人无量寿,那三大阿僧祇劫算什么!这个在他寿命之内的,所以他一生决定成就,这是大利益。   “能于佛刹,修习摄受”。这个佛刹,是指极乐世界这个新的佛刹,就是法藏比丘所建立的这个佛刹,到那个地方去修习。摄受,凡是去往生的人,摄受弥陀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阿弥陀佛也一样,摄受大众修学的功德,变成他自己的功德,在西方世界自他不二。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事实,我们不要等到西方,今天我们就要摄受《无量寿经》上的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这叫真正学佛。怎么个摄受法?要把佛的愿变成自己的愿,把佛的行持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就对了。像自在王如来,对于阿弥陀佛、法藏比丘都能够礼让,没有丝毫嫉妒障碍,所谓让贤让能。   “满足无量大愿”。这个无量大愿是法藏的大愿。让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你学,满足你的大愿,满足这一些去的人,使他们得大善利;他们所得到的真实的利益,也满足你累劫修行度化众生的弘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净空法师讲述(此讲录出自净空法师专集文字讲堂)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我于十多年前,在此地(高雄)讲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最初在龙泉寺,龙道老法师的道场,以后曾在佛教堂、弥陀院,都讲过一段时间。最近十几年来,因为国外的道场多了,所以很少有时间到南部来。今天有这样殊胜的机缘,遇到很多老同修,心里感到非常愉快。这次,主办单位要我跟大家介绍这一部《无量寿经》,这个缘分尤其殊胜。我们晓得,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那么,我们要问一问,世尊在四十九年间,最希望讲的是那一部经,是那一个法门,我想这是我们学佛的同修不能不知道的。我学佛三十九年了。我学佛时就喜欢问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要找到答案。如果答案没找到,修学就免不了有迷惑,迷惑是学佛的重大障碍。 在中国佛教里面,《华严经》是根本法门,这是任何宗派都肯定的。古德曾经说过,如果作个比较,一切经中《华严》第一,《华严经》与《无量寿经》比一比呢?《无量寿经》第一。古德甚至还说,《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古德这样说法有没有过分?有没有门户之见,这是要认真思考的!对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就无法肯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人,对于净宗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从民国六十年开始,在台北讲《华严经》,十七年没有中断过,结果使我开悟了。悟的什么呢?就是净宗大德讲的话没有错,一点也没有错,确确实实,这部经,这个法门,是世尊主要要说的一部经。 我在讲《华严经》时,讲到一半,我有了一个疑问: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学的是什么法?善财童子学的是什么法?这么一追究,再仔细地在经里一看哪,原来他们都是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使我得到了印证:一切经最后归到《华严经》,《华严经》最后归到净土。尤其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知道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是整个大藏经的归宿。《华严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这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在《华严经》里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我就死心塌地地念阿弥陀佛,专讲净宗经典,不讲《华严经》了。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是《华严经》的精华。不仅释迦如来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一不是依这部经普度一切众生的!这部经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上可以度文殊、普贤等觉菩萨,下可以度地狱众生。造作五逆、十恶极重之罪,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能否叫这种人立刻成佛?如果不能,那么佛就不是圆满的智慧,佛的能力就有限。直到我们读了这部经,才恍然大悟,佛的智慧能力的确究竟圆满。极恶的众生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刻成佛’,佛真能做到。凭什么呢?就凭这部经典,就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学佛三十九年的心得,得来实在不容易! 我们今天选的这个本子,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李炳南老居士在民国三十九年在台中讲过一遍。李老居士希望我们多多地翻印流通,我们已经流通了三十万册,在全世界赠送。因为时间不多,如其介绍全经大义,不如给诸位细说全经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是净土宗的第一手资料。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的。 《无量寿经》传到中国最早。佛教传到中国的初期──后汉,就传到中国。相传安世高大师有翻译,可惜译本失传了。从汉到宋共有十二次翻译,可惜的是其中七种失传了,现在流传在世间的还有五种。古人对这五种不同的译本详加考证,都认为《无量寿经》的原梵文本不只一种。换句话说,世尊当年在世讲《无量寿经》不只一次,也就是说,世尊曾多次宣讲。这个发现,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晓得,世尊当年在世讲任何经典是只讲一次,没有重覆过的。而《无量寿经》是多次重覆,可想而知这部经是多么重要了。古时候要想看到这部经的五种本子是非常不容易的,独看一种本子,又不能全面了解其余本子里面佛的很多精粹的开示。所以会集就确实有必要了。可是古德的会集本,虽然后人也很佩服,但总有些地方令人不满意,所以流通也就不广了。 民国初年,夏莲居老居士对此事深有感触。民国二十一年,他发愿重新会集。用了三年时间初稿才形成,到民国二十五年初版印出来了,又经过几次修改,才成为定本。 下面,我要把这个本子中最重要的一章──第六章,《发大誓愿第六》,介绍给诸位同修。首先,要说明这四十八愿是怎么来的。这一点要搞清楚。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是位国王,本经有他的一段简历。他做国王时,当时有佛住世,这尊佛就是世间自在王如来。他听佛说法后,非常感动,发愿把王位让给别人,自己出家修道。 《六祖坛经》里讲六祖对他的老师说自己的志愿:我想作佛!这样的口气非常稀有。诸位想想,我们为什么出家,是否想作佛。世饶王对他的老师发愿:他要作佛,不但要作佛,还要超过诸佛。这比六祖就高了。实在讲,他真的做到了。法藏比丘请求老师为他说法,佛就真的答应了。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佛国度依正庄严。(二百一十亿佛国度表示大圆满)换句话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也没有漏掉,全部予以宣说。而且以神仪展现在他面前,让他统统看到了,使他对整个法界、诸佛刹土的因果善恶,完全通达明了,他这才发愿。所以,四十八愿不是一次发的,是不断积累的、圆满的大愿,是接受老师的教导、参访十方诸佛刹土有感而发的。他这种修学历程,非常合乎现代科学,不是盲从,不是感情冲动。见到各个世界,不好的我不要,好的我采纳。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诸佛刹土中最美好的世界,集诸佛刹土美好之大成。读了这段经文,对我们现前也有很大的启示。 ‘发大誓愿第六’。‘法藏白言,唯愿世尊,大慈听察。’‘法藏’是阿弥陀佛没有成佛之前的法号,‘世尊’就是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如来’。 这一段文字,就是他把自己修学的成绩向老师汇报,他的西方极乐世界已经建成了。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 这一句是总纲。‘我’是阿弥陀佛的自称。‘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就是说:他如果成了佛的话,他的佛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这是总说,下面要分别细说。 简单地讲,这里的无比的殊胜,就是‘十念必生,往生不退’。这是十方所有一切佛刹所没有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修行都是进进退退。这很麻烦,实在讲,进得少,退得多。因此,成就的时间就要拖得很长了。经上讲三大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这是因为会退转,如果不退转,哪要那么长的时间呢?西方极乐世界有个好处,它不退转。不但不退转,而且圆证三不退。这是一切诸佛刹土所没有的,而且是真正难以相信的。不退转已经很难了,圆证三不退就更难了。什么叫圆?圆是要到等觉菩萨才叫圆,等觉以下虽然讲不退,但是没有到圆满。这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是凡夫,一天烦恼都没有断,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难道也是圆证三不退吗?跟诸位说,确实是圆证三不退。圆证三不退就等于观世音菩萨,等于文殊、普贤。一个凡夫,念几天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地位一下子就提到等觉菩萨,谁相信呢!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啊!玄奘大师翻译的弥陀经里叫作极难信之法。这么难信之法你为什么会相信呢?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你修这个法门的善根种子成熟了。不然的话,你今天遇到这个法门也不可能相信。第二个因缘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的护念加持。所以,这个法门绝对不是普通法门。 过去我对净宗很轻视,认为一句阿弥陀佛有什么了不起,三岁小孩都会念,我们那里要学这个。我之所以能够相信这个法门,得利于十七年讲《华严经》。古人说《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这句话我完全承认,我就是被《华严》、《法华》引导到《无量寿经》里面来的。如果不是这部大经,我也不会归信到净土法门。认识之后,我才想到莲池大师讲过的两句话:‘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于别人行。’只要一部《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彻底觉悟了。我懂了他的意思以后,《华严经》我就不讲了,所有一切大乘经论我也不讲了。今天,全世界请我讲经,我开出的只有净土五经一论。五经一论以外的,任何人请我,我也不讲。为什么呢?我也要‘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讲’。五经一论,我还嫌麻烦呢,我自己主动讲的,又打了个对折,我只讲三种:《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另外三种,他不请我,我不主动讲。这三种他不请我,我也要讲。这是我自己将来往生净土的资粮。 也许有人会问,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吗?真能往生吗?我告诉诸位,是真的,一点也不假。往生,我们真有把握,一点都不怀疑,确确实实可以往生,那么,什么是保证呢?这本《无量寿经》就是保证,何况在国内外,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念佛往生的人,真正往生的,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来接引的就有不少位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这个法门的殊胜功德利益,我要说出来,诸位听了会非常惊疑。这个法门是不病、不死的法门。你学了这个法门,不会生病,也不会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往生以后的事,不是死了以后往生。这一点要注意到。看阿弥陀佛来接引了,跟家里人拜拜,道声再见,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这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走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这么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要是错过了,就太可惜了! ‘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这是四十八愿的第一愿,‘国无恶道愿’。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是果报。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之所成就,也是每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的功德。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是佛土大众共同造成的。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定要修净业。凭什么条件去?就凭信、愿、行这三资粮,这三个条件少一个也不行。 本经第十八、十九两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教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清净心。我一心一意要见阿弥陀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个信念,就是无上菩提心。只要有清净心,我们身体的造作,口里的言语,都清净了。心清净,身清净;身心清净,环境也清净了,国土也清净了。所以,念佛人修的业叫净业。世间人所造的业──善业、恶业。善业感三善道之报,恶业感三恶道之报。唯有净业在六道里没有果报,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同修们是不可不知道的。 三恶道的业因就是贪、嗔、痴。念佛人一定要把见思烦恼缚住。虽然不能把它断掉,但是见思烦恼要一天比一天轻。这样,我们念的佛号才能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应,你念佛往生才真正有把握,真正有信心。看到果报,我们就会想到业念。地狱是嗔恨心,饿鬼是贪心,畜生是愚痴心。这三种心都是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三种心的人,所以他没有这个果报。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这是第二愿。凡是十方国度的修行人,他会退转,会退转到三恶道。阿弥陀佛说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绝对不会再退到三恶道。这是不可思议的的大愿,无比殊胜的庄严。由此可见,弥陀本心,念念愿一切众生快快成佛。‘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这个愿不圆满,法藏比丘誓不成佛。他的愿圆满了,所以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他老人家所说的话,句句是真实的,我们要深信不疑啊!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这件事情不知各位同修平常有没有留意到,老实说我是没有留意到。法藏比丘在因地里,注意到这件事情,很难得。十方世界众生,相貌不一样,身体健康程度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实在就是不平等。不平等就是烦恼的根源。法藏比丘看出来了,就发了愿: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相貌都一样,大家就没有话说了。身体也相同,统统是金色身,紫磨金身,最好的身相。现在我们看到有人画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图像,阿弥陀佛坐在当中,身体特别大,观音、势至稍微小一点,其他人就更小了,这个画错了。为什么呢?因为跟经的说法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决定分不出来。 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身相之好,三十二种大丈夫相,这是世尊就我们世界的标准来说的贵相。其实,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下下品住生的,也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不容易啊! 普通在他方世界成佛的,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你就晓得多么难啊。一百劫是多么长的时间,才能修到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到那里就具足了,而且具足得比十方如来的身相还要好。这是不可思议的,这是难信之法。《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我们要相信,不要以为佛说这个话不太可靠啊!那样,我们自己把这个机会失掉了,那就太可惜了。谁要相信了,谁就有福了。信者为福。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这一段里包括三愿:‘宿命通’、‘天眼通’、‘天耳通’。这段经文,我不知道诸位同修看到后心里会有什么感想。我每读这一段经文都汗毛直竖。为什么呢?我们这个地方的一举一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看得清楚。他天眼洞视啊!我们这里说的悄悄话,他也听的清楚。不但如此,连我们心里起个念头,他都知道,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诸位常常念这一段经文,就会提高自己的警觉。不但不敢做坏事,而且连动一个恶念都不可以。作一件坏事怎么能对得起阿弥陀佛,怎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动一个恶念,阿弥陀佛知道了,观音、势至也知道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量无边)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你能瞒得了谁?中国有句俗话:‘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的神通很小,我们心里有什么念头,他不知道。就是阿罗汉,普通的菩萨,他要入定,注意观察,才能知道。否则,他也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那就能。他们的神通道业,得到阿弥陀佛神力的加持,几乎跟佛差不多,不必入定观察,你一起心动念,他统统知道。所以,念了这段经文,汗毛直竖啊!确确实实,从今以后,我们要认真,要老实,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起心动念都要想到诸佛菩萨,统统能看到听到,统统知晓啊!这是我们绝对不能疏忽的。不要以为我们做的事情没有人知道。自己骗自己容易,骗众生也还做得到,骗诸佛菩萨,骗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海会大众绝对办不到,所以,我们要牢记这一点。只要我们修清净心,修清净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有我们自己一份。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叫‘他心通愿’。我们特别要注意原文所讲的‘所有众生,生我国者’。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包括我们这个地球在内,也包括我们在座的所有大众,统统都是这里面的一分子。我们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神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几乎都跟佛差不多。这些神通要想修很不容易,可是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了。 我们这个世界很苦啊!不晓得诸位有没有体验到。生活非常之苦,光阴很短暂。只有有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有警觉,才能珍惜宝贵的光阴,认真地修行。修什么呢?修清净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一切法门里面,唯有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其他法门不是以普通根性的人可以成就得了的。唯独这个法门容易,可以究竟圆满,神通智慧不必修,一次都得到了。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其他经论也没有说到的。这称之为难信之法。 通常一个讲经的法师,皈依到净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大藏经就像迷宫一样,钻进去很不容易钻得出来。这是真的。所以教下讲经的法师对净土是不相信的。他劝你念佛,他自己不念佛;劝你求生净土,他自己不求生净土。奇怪了。为什么呢?他不相信!不相信,为什么要给你讲呢?你就修这个法门吧!好像是在安慰一些程度比较低的人,有这么一点味道在里面。其实错了。这个法门才是真正第一殊胜法门。因为,唯有这一部经才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共同宣扬的,共同赞叹的。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不讲《华严》、《法华》的佛很多。为什么呢?没有遇到具备那种根性的物件。佛说法契理契机。‘没有机我不说。’唯有这一部经是一切诸佛必须要讲的。为什么呢?他对一切众生的根基统统适合。上到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包括在内。所以是一切诸佛弘扬的第一经典。我们有缘,我们有福,才能遇到。尤其是遇到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是《无量寿经》现存的几种本子当中最好的本子。现在,这个本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非常受欢迎。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密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两愿:‘神足通愿’、‘遍供诸佛愿’。当前,我们只能在这个地球上绕来绕去,不能到外太空其他星系上去玩玩。如果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做到了。速度之快是‘一念之顷’。于一念之顷就能‘周遍巡历’诸佛刹土,供养诸佛。我们晓得,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那么,供养诸佛就需周历一切诸佛刹土。假定一尊佛的教区是一个银河系,无量无边诸佛那就是无量无边的银河系。我们要到那里去玩一圈,去绕一下,要多久的时间呢?一念之顷啊!就可以周遍到达。你想不想得到呢?如果要想得到,赶紧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我和我的母亲整整三十六年没见面了,渺无音信,我都不知道她还活著。1984年我在香港讲经,听说她还在世,我就接她来香港见面。见面以后,她说她常常想我,我就告诉她,想我没有用处啊!将来都会死的,死了以后,各人到六道投胎去了。能不能再遇到机会非常渺茫。即便是再遇到,也不认识了。我劝她:你从今以后,把想我的念头改为想阿弥陀佛,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将来就能天天见面了。我说我把你请到香港,对你尽孝道,就是希望你一生老实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再不要找生死烦恼。这就是我报答母亲之恩,跟她见面的主要目的。后来,我三次回大陆,都没有去看她。为什么呢?不必要了。她已经老实念佛,也吃长素了,这很好了吗。再见面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吧!重要重要啊!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非常重要,在四十八愿中,它是第十二愿:‘定成正觉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保证成佛,这一愿就给我们作了保证。不但保证成佛,而且是一生成佛;不但一生成佛,而且是非常快速地成佛。‘所有众生,生我国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远离分别’是戒供定,‘诸根寂静’是定供净。戒与定打成一片,戒就是定,定就是戒。这一点要认识清楚。 佛法修学的目的是智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用今天的话讲,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这种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慧是目的,定是枢纽。慧从那里来?慧从定来。戒律是手段,帮助我们得定。用戒生定,用定开慧。定就是清净心。佛法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就是佛法修定。如果心不能得定,心不清净,纵然研究许许多多的经论,说的天花乱坠,也不是真智慧。因为真智慧是从本性里流露出来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外面学来的,不要说佛法没有这个说法,儒家也不赞成。‘记问之学,不可以为人师。’儒家也讲开悟啊!开悟之后,智慧就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由此可知,儒佛都非常重视清净心。 佛法的目标是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的手段用什么方法求得呢?那就是三皈依。三皈依是戒、是定、也是慧。它有三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三皈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皈依佛就是看看佛像。泥塑、木雕,自身难保,你去依靠他,他怎么能保佑你!法是经典,一场动乱,经典被烧得光光的,这能可靠吗?皈依僧,出家人很多还俗了,靠不住啊! 三宝乃是自性三宝。六祖大师唯恐大家把佛、法、僧错会了意思,直接了当地说:皈依觉,佛者觉也;皈依正,法者正也;皈依净,僧者净也。这才是真正的三皈依。觉而不迷,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这叫皈依佛;正而不邪,从错误的想法看法回过头来依自性的真知真见,这叫皈依法;净而不染,从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清净心,这叫皈依僧。所以,三皈依,三自皈依,皈依自性觉,皈依自性正,皈依自性净。这是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再多,修什么?修觉、修正、修净。那你就一点也不会错了。 真正老老实实地念佛,百分之百地顺从,依照净土法门修行,我跟诸位说,三个月见效。你不肯干就没有办法了。三个月以后怎么样了呢?心清净了,无明少了,烦恼少了,自己感觉到智慧增长了,身体健康了,精神愉快了。三个月有效啊!念佛的人,修清净心,他不老,也不病,他也不死,这多么好啊!所以,我劝同修们,从今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念《无量寿经》。 现在社会,工作越来越紧张,生活的压力一天比一天沉重,对苦的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明显。因而对佛法的弘扬,尤其是对《无量寿经》的弘扬,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了。 本经的宗旨、目标、方法,都在经题上,你看看,这个多么明显。无量寿,我们要求的就是无量寿啊!庄严,就是幸福、美好,我们希望的就是要生活得愉快、幸福、美好。怎么才能得到呢?有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你就得到了。所以,清净、平等、觉,是方法啦。用什么方法来修清净、平等、觉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议啊!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归纳起来说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再归纳起来,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再浓缩一下,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再浓缩一下,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部大藏经的总纲领。几个人知道啊!我再告诉诸位,我们这一生既然决定要往生,跟阿弥陀佛就不要太客气了,太客气会误事的。有人问莲池大师:你教别人怎么念佛?他说:我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人问:你自己怎么念?他说:我只念‘阿弥陀佛’。人问:这是为什么?他说:我是决定要往生,客气话就不要说了。‘南无’是客气话,意思是恭敬、礼拜、皈依。经上讲的执持名号,名号是四个字,没有‘南无’,所以那些客气话我就不要说了。还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像,我的房间、客厅可不可以供?我说统统可以供。为什么?因为我想二六时中都不愿离开阿弥陀佛,我一睁开眼睛,就要看到阿弥陀佛,使我的心得到真正清净。 假如说我供在客厅里、房间里,阿弥陀佛说不恭敬呢?那么恭敬好了,你念佛的因断掉了,净念相继断掉了,就不能往生了。为了恭敬阿弥陀佛,还要搞轮回,这可是冤枉啊!这绝不是阿弥陀佛的意思。阿弥陀佛希望你快快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他见面。我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阿弥陀佛的佛像和佛号,那里都可以贴,那里都可以供,不要顾忌!真正发愿往生了,什么顾忌都没有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就处处有障碍了。这部经是无障碍的法门。但是,我们要对那些还没有生起信心,还没有真正发愿往生的人,应该劝他,不干净的地方不要供,应当恭敬一点,种一点善根。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两愿:‘光明无量愿’、‘触光安乐愿’。在弥陀经里,世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时,提出两个解释:‘无量寿’、‘无量光’。其实,‘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梵文音译的。梵文‘阿’翻成中文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成‘觉’,意思就是‘无量觉’。无量包括太多太多,整个法界,一切心境、事理,无所不包。无量里面,佛用寿与光作为总代表。这很有意义。因为光明遍照,代表空间;寿命三纪(过去、现在、未来),代表时间。说时空,当然时空里面所有一切法都包括在其中了。这个一切法统统要觉。觉就是都要知道,都要通达明了,觉而不迷。所以这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无量光寿是我们自己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德能。在佛的眼光当中,十法界的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无二无别。为什么会有十界差别呢?就是因为众生有分别、执著、妄想。这三样东西越多,你就迷的越深,在十法界的地位就越低;如果迷的浅,你觉悟的程度就高了,你的地位也就提升了。声闻——缘觉——菩萨——佛。到佛,就觉悟圆满了。丝毫分别、执著、妄想都没有了。阿弥陀佛这一愿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 ‘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阿弥陀佛怎么能越过诸佛呢?实在讲是真的超过。因为每个人的愿力不相同,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愿,超过一切诸佛在因地所发的愿。因此,他在果地上的成就也就特别地殊胜。世尊在本经中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赞叹到了极处,无以复加啦! 阿弥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有没有照到我们本人呢?这是我们最关心的。弥陀光明无所不在、无所不照啊!而我们自己跟阿弥陀佛的光连不上。为什么连不上?不是他的光明没有照到我这里,而是我们自己有障碍,把这个光明障碍住了。我们自己有业障,业障障碍了佛的光明。什么叫‘业’?‘业’就是活动。我们一切的活动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事’的结果叫做‘业’。活动有身、语、意三大类。业有善业、恶业,不管善业、恶业,统统是障碍。障碍什么呢?障碍你的清净心。因为清净心里没有‘业’。 业障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妄想、执著。试问,我们有没有妄想、执著?有妄想、执著,就是业障。妄想、执著越重,业障就越重;妄想、执著轻,业障就轻。一个学佛的人,业障习气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你的修学就有进步,也就是有功德。积功累德,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不然的话,‘喊破喉咙也枉然’,没有用的。要想真正消除业障,使我们的妄想、执著、烦恼一天比一天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念《无量寿经》。在佛所有法门里面,这个法门特别有效、快速、殊胜。这就是弥陀光明普照,弥陀光明绝胜诸佛。 下面一句,‘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这是比喻。其次的意义就是‘触光安乐’。‘触光安乐’用最浅显的言语来说明,就是接受《无量寿经》,从今天起,依照《无量寿经》的理论、方法、境界来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一个人每天反省,能发现自己的过失,这叫开悟。进一步把这些过失修正过来,就叫修行。所以修行要在起心动念之处。真正修行要从根本上修。什么叫根本呢?根本是心净。心清净,我们的语言就清净,身体造作就清净。装模作样,无济于事,不能帮助你断烦恼、出三界。所以,要知道修行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弥陀光明照触其身,就是接受这部经。我们在此宣说,虽然不是全经,只是其中一章、一段,甚至于一句,诸位听了,心中能有感受,这就叫光明触身。真正明白,真正从今天起觉悟了,发大愿心,依照本经的方法来修学,这就是弥陀光明从今天起照触我们的身体了。果然能够作到‘净念相继’,那就跟阿弥陀佛心连心了,跟阿弥陀佛沟通了,自自然然有感应。感应决定有,但是,感应不能求。不要求感应,只求心地清净。心地清净了之后,必然有感应。虽然感应,也不必宣扬。这很重要、很重要。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再提升自己的境界,从功夫成片,提升到一心不乱,再提升到理一心不乱。如果稍有一点感应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这就是妄念,妄念一起,功夫马上就失掉了,就退转了。这就非常可惜。所以大家要牢记,保持你的清净心,保持你的平等心,非常重要。真正能这样作,身心清净,幸福自来了。──这就是‘慈心作善’。 慈心从那里来的,从清净心流出来的。清净心流露出来的叫大慈大悲。它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世间人不能说没有慈悲,但是慈悲是有条件的。清净心、平等心里生出来的慈悲没有条件,所以叫作‘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跟佛与大菩萨用心没有两样,这才是真正的‘慈心作善’,不同于凡夫、二乘。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 这一小段是第十五愿:‘寿命无量愿’。 《阿弥陀经》在中国的流行非常广。弥陀经里给我们介绍了西方净土是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太好了!假如我没有寿命也就享受不到了,再好的环境也落空了。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寿命无量,这才是快乐的本题。西方极乐世界寿命之长不可思议,没有法子计算。然而我们的烦恼一天也没断,生到那边当然是凡圣同居土,品位也不高,我们的寿命几何呢?在此地阿弥陀佛给我们讲的很清楚,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寿命和阿弥陀佛相等。 我们在大经里也曾经读到过,阿弥陀佛将来也有入涅槃的一天,阿弥陀佛入涅槃,观世音菩萨相继成佛,所以有人说这个无量还是有量的无量。有量的无量这个数位到底多大呢?从世尊在本经第十三章中所作的比喻来看,这个有量的无量,就是无量的无量。 大经里佛对我们说,凡夫修成佛,需要三大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以西方极乐世界人的寿命来看三大三大阿僧祇劫,就像我们人活一百岁看三分钟的时间一样,那有什么了不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圆成佛道,成的是究竟圆满佛。为什么十地菩萨还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道理就在这里‘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较。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可见得和世尊在本经第十三章中给我们宣讲的是一致的。一切经里面《无量寿经》第一,一切法门里面持名念佛第一。只要一生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像文殊、普贤,修了多少劫才修到等觉菩萨,才知道这个法门的殊胜,用信愿持名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凡夫俗子,烦恼一天也没断。今天也找到了这个法门,也以跟文殊、普贤同样的方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以后,和菩萨们一见面、一拉手,他们会说:哎呀!你真是太幸运了,太聪明了,一接触佛法就把这个深妙的法门找到了,搞了几年就到此地来了。我们搞了无量劫才搞到此地啊!这个不能比啊!所以这些菩萨对你佩服得是五体投地。这桩事情世尊在本经里也给我们说过。许多菩萨想找这个法门找不到。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也是难闻之法。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多,有几个能把阿弥陀佛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念阿弥陀佛究竟好处在那里?很难说得出来!那样,我们劝人家念佛,人家怎能接受呢?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愿,我们怎么能够听到《无量寿经》呢?怎么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呢?原来阿弥陀佛在因地当中发了这一大愿,他的国土成就之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都要替他宣传。就好比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办了一个佛教大学,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都要帮助阿弥陀佛去招生,世尊在娑婆世界也肩负起这个任务,在我们这个世界招生,当然这是招有缘之人。什么人有缘呢?你能相信,你能发愿,你肯念这句阿弥陀佛,你就是有缘人。 从这一愿当中,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法门是十方无数诸佛共同弘扬、称赞、劝勉大众修学的法门。你就能知道这个法门在整个佛法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不是一尊佛宣说、弘扬的,乃是一切诸佛共同宣说、弘扬的大经。这是其余一切经论都不能与其相比的。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一愿是大愿之核心,是十方如来度众生的第一法门。前面已经讲过,这是佛法的顶尖啊!这一句‘十念往生’,真正不可思议。一个凡夫,哪怕造了最重的罪孽,成佛刹那之间,念头一转,从凡夫就成到无上佛国──真正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普渡一切众生,圆成佛道,都在这愿上。所以说这一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是最重要的一愿。净宗修学的原理、原则就是从这一愿脱胎而出的。所谓‘一向专念’就是从这一愿来说的。 我们把经文细细地看一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是没有差别的,包括我们这个世界,也包括我们本人在内。‘闻我名号’,闻是听到,但是此地这个闻,不能单从表面上来看,表面上看这个闻是听到。听到的人很多,难道都有具足的功德吗?不尽然。这个闻是菩萨三慧:闻慧、思慧、修慧,三慧是一体,不能分开。菩萨三慧超过了声闻、缘觉的戒、定、慧三学。三学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分成三阶段来完成,先修戒、再修定、再修慧。但是,三慧决定是一次完成,不能分割的。分割就错了。三慧如果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凡夫都可以修,何必要菩萨呢?三慧是大乘菩萨修的,我们不够资格。 三慧怎么修呢?闻这个字是个代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叫闻,眼见、耳听、鼻嗅、舌尝、身体接触,起心动念,统统叫闻。闻代表接触,思代表明了。一接触就明了,明了就不迷,不迷就是修。所以闻、思、修是一桩事情,一刹那当中统统完成了。 此地这个闻就是闻慧,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明白了。晓得这一句名号的真实功德。 《无量寿经》太可贵了!可贵在本经所说的三种真实。这是一切大乘经典里所没有的。 第一个,‘真实之际’。真实之际就是禅宗里说的真如本性。本经是佛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还归真如本性。所以我们从这部经修学,决定能够明心见性。 第二个,‘住真实慧’。《金刚经》的知名度在中国一切经里排名第一。《金刚经》实在讲,只讲两个问题。须菩提尊者向世尊请教两个问题:第一个‘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说我们妄念太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用什么办法把妄念缚住?第二个‘应云何住’,是说我这个心要安住在那里。《金刚经》念上几十遍、几百遍,还是伏不住妄念,不晓得心安住在那里。其实这个问题在净土里面讲,就太容易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妄念就消除了嘛!就降伏了嘛!‘应云何住?’‘南无阿弥陀佛!’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不就解决了嘛。你看,一句阿弥陀佛把《金刚经》上的问题解答的干干净净,哪有那么麻烦啊!你才晓得净宗之妙啊!‘住真实慧’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能够老老实实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上,就是真实智慧。 第三个,‘惠以真实之利’。佛给一切众生最真实的利益,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它的真实就在于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成就是平等的、殊胜的,这是真实的利益。我们的清净心、至诚心、恭敬心,与这句名号接合,这三种真实我们立刻就得到,现在就得到,不要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认真修学,我想三个月到半年,你就有感受,就能觉得我们自己和佛讲的这三种真实相应了、接近了。这三种真实就变成自己的功德了,变成自己的成就了。这是其他法门难以相比的。 ‘至心信乐’,至心就是一心完全接受。对《无量寿经》完全接受,对其中的道理、方法、境界,明白、清楚,相信、欢喜,依照本经的教训去做,就叫‘至心信乐’。 最近几年,国内外有不少同修依本经来修行,半年一年之后,效果很明显:业障消除了,疾病消失了,精神饱满了,智慧增长了。一天念五遍、十遍的大有人在。我听了他们的报告,心里非常欢喜。讲经的信心更坚定了。 新加坡这个城市很可爱,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念经有感应。我二次到新加坡讲经,听众非常踊跃。我问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他们说在我离开这半年当中,有三个人往生,阿弥陀佛来接引,往生的瑞相非常殊胜,因而大家的信心格外增加了。所以讲《无量寿经》时的听众就特别多。 这些年来,最殊胜的一次因缘发生在美国。前年年初,在华盛顿特区有一个周光大先生,是个华侨,人很老实,经营一家面包公司。往生半年前,患血癌,经半年治疗无效,被接回家中。家属四处求神拜佛,希望奇迹出现。华埠佛教会的巩先生去看他,看他那个样也活不长了,就给他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教给他念佛,求生净土。巩先生心直口快,人家请他去劝病人接受治疗,希望病能好起来,他却劝病人赶快去往生。周先生实在也是善根发现,听了巩先生的话,觉得有道理,说我不要病好,我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于是请大家为他助念,佛号三天三夜没有中断,终于把西方三圣念来了。周先生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从云端里下来接引他往生,他跟家里人道别以后就往生了。他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以后才去的。这个法门确实是不死的法门。周先生一生没有接触过任何宗教,闻法三天,能以这样的瑞相往生,得力的就是‘至心信乐’。这样的事情在台湾、在中国,近百年来没听说过,居然在美国发生,实在是不可思议。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看到这种情形还不相信,那就愚痴到底了。现在那边的人对于念佛,都死心塌地啊!以前修别的法门的人,亲眼看到这个过程以后,别的法门也不修了,专修念佛去了。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我们动一个善念,做一件好事,不要求果报。如果求果报,这个业就是善业,就会障碍你明心见性,障碍你往生净土。如果我们将修的善,统统回向西方净土,这个业就不叫善业而叫净业了。净业在三界六道里没有这个果报,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修福是为了自己享受,我们的心就不清净,心不清净就不叫净业。净业感西方净土,不会生在娑婆世界。这就是‘所有善根、心心回向’。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十念,是指临终十念,就是十句‘阿弥陀佛’。不是普通的十念法。临终十念,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两句我们要特别注意。五逆是极重的罪孽。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等五种罪,只要犯一种,决定堕阿鼻地狱。能不能得救呢?能!如果有五逆,没有诽谤,可以得救。诽谤佛法,他根本不相信,当然不能往生。这个意思,我们如果把《观无量寿佛经》展开来仔细对照一下就明白了。《观无量寿佛经》中讲:五逆罪人,临终忏悔,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平素修行、积功累德去那里;另一种人一生当中造了很大的罪孽,到临命终时才后悔,才忏悔,叫忏悔往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确确实实可以得到。 读了这段经文,千万不要发生误会,误认为临命终时忏悔还可以往生,现在多做一点坏事没有关系,到临终时还来及得啊!如果你有这个妄念,那就错了,必定害了自己。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指造作罪业而一生从未听到过佛法的人;你已经听到佛法,机会就没有了。这个,诸位千万注意,不可存有侥幸之心,念佛人心地要真诚,怎么可以投机取巧呢?我要郑重地提醒诸位,凡是临终忏悔往生的,一定要具足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临命终时头脑要清清楚楚;第二,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提醒你念佛;第三,一听到阿弥陀佛,真正忏悔,从今以后,永不再犯。这样的人,亿万当中难得一两个。怎么可以心存侥幸呢?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密,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最重要的是第十八愿,‘十念往生’。‘发菩提心’,也很重要。本经里讲,三辈往生,无论是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统统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不发菩提心,你就是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可见菩提心的重要。什么叫菩提心?菩提是梵文,翻译成中文,意思是觉悟,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如果你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迷惑颠倒,分别执著,就是不觉悟。不觉悟就不能往生。 觉心是什么呢?觉心就是一切万法统统放下。佛在《金刚经》上说的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出世间法他都看破了,他都放下了,一丝一毫都没有牵挂,没有留恋,他的心清净,清净心就是菩提心,清净心就是觉心。用这个心求生净土,心净则国土净,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蕅益大师给我们说的更好,假如我们一生中只有一个念头──见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除此一念之外,更无二念,这一念就是无上菩提心。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一些老太婆们,她不认识字,也不会念经,甚至很穷,什么也没有,可是她就是死心塌地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想见阿弥陀佛。她念个三年五载,成功了!居然可以坐著往生,站著往生。讲经说法的法师比不上她啦!千万不要瞧不起人啊! 民国五十七年,佛光山刚建立不久,庆云法师请我去帮忙,在山上住了十几天。一天晚上,我们二十几个同修坐在放生池边聊天,在山上做工的一个工人走到我们中间,给我们讲了个把小时的开示,我至今不忘。这个工人是台南将军乡人,他的邻居有位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了。所以他劝我们也念佛,讲的很恳切,我们很受感动。他告诉我们,他邻居那位老太太,非常厚道,待人很好,也不识字,不晓得什么是神,什么是佛,她是有会必到,有庙必拜。三年前,她娶了个儿媳妇,多少懂一点佛法,劝她不要到处乱拜,教她专门拜阿弥陀佛,专门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位老太太很了不起,居然能听儿媳的话,那里也不去了,在家里设了一个小佛堂,天天念,念了三年。往生的那天晚上,她叫儿子媳妇们先吃饭,不要等她,说她要洗个澡。儿子媳妇很孝顺,就等著她。可是等了好久,没见她出来,到她房间里一看,她确实洗了澡,也换了衣服,但人不在。又到小佛堂一看,见她穿著新换的海青兰衣服,站在佛像面前,一面看著佛像,手里还拿著念珠,叫她也不答应,走近仔细一看,老太太已往生了,是站著往生的。这是民国五十六年发生的事。她往生前不告家里人,就避免了家里人找麻烦,不然的话,一耽误,就去不成了。这老太太多聪明啊! 这样成功的例子,我在美国旧金山也听到一个。旧金山有位阚老居士,她一位亲戚的老太太,也是念佛人。平时在家里烧饭,照顾孙子。每天都早早地起来把饭烧好。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没有起来,家里人起来后见没有人烧饭,到她房间里一看,她正在打坐。叫她也不应。仔细一看,她已往生了。什么时候往生的也不知道。奇妙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太太把遗嘱都写好了,摆在面前,后事交待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把儿孙们的孝服都亲手缝好了,一人一身,还写了名字,也摆在她面前。你说这个妙不妙!看来,这位老太太数月之前就知道自己要往生了,预知时至!于是她就把自己的后事料理得清清爽爽,不让后人操一点心,她老人家打坐往生了。这件事情是阚老太太亲眼看到的,绝对不是假的,绝对不是骗人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觉悟,若把这个法门看轻了,疏忽了,那真是一生当中无比的憾事。所以,我们要把这一件事当成我们一生中唯一的一件大事,认真地去做。 无始以来,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生死轮回,没有办法超越。我要告诉诸位实实在在的状况:决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是肯定的。如果你不相信,你从今天早晨起,到晚上反省一下,我在这一天当中,究竟是善的念头多,还是恶的念头多?一天当中如此,何况一年,何况一世,何况生生世世,必定是恶念多、善念少啊!善念感三善道,善念既然少,住三善道的时间就短;恶念感三恶道,恶念既然多,那么决定住三恶道的时间长。这是一定的道理。有因必有果!非常非常可怕。所以,人不能死啊,死了就不得了啊!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个问题解决,决定在这一生当中永远超越六道轮回,以后再也不干这些迷惑颠倒的事情了!我们做到做不到?决定能做到。眼前这些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你放不下心,想见眷属并不难。阿弥陀佛非常开放,绝对不会找你的麻烦。你向他老人家请假,他老人家一定点头:好,你去一下,再马上回来。你马上就可以回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真正得了自由自在。不但我们这一生的家庭眷属能见到,从今以后,生生世世的眷属都能见到。你的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等本能恢复了,智慧恢复了,你就有能力度你的世世代代的眷属。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利益。真正明白的人不多,真正明白的人没有一个不认真的去修学,不认真去做的。眼前纵然吃点苦头也要忍耐一下,眼前再苦时间也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短时间的苦能够忍受,才能得究竟之乐,得永恒之乐。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的,这个觉悟就叫作菩提心。真正觉悟了,就要修诸功德。 一个真正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依照这部经的教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只念这部经,一天念一遍、两遍,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这部经就不打妄语了,不打妄想了。离开妄想,心就清净了。清净心不但生智慧,而且福报也渐强了。所以,用读诵这部经典的方法修清净心,求福求慧。早晚功课,在台北华藏图书馆,我们同修早课就念四十八愿,提醒自己,希望把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变成我们自己的本意。我们跟阿弥陀佛学习,使我们的心跟佛的心一样,我们的愿跟佛的愿一样,我们的解跟佛的解一样,我们的行跟佛的行一样,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就满像阿弥陀佛了,已经很像了。晚课我给他们选的是本经第33章到第37章,这五章完全讲因果报应,特别提醒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哪些是恶,哪些是善,这五章讲的清清楚楚。 诸位要晓得,早晚课的功德在那里。早课是提醒我们自己,这一天不要违背佛的教训;晚课是反省这一天有没有做错事、说错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早晚课的功德在这里。早课是提醒,晚课是反省,这个是功德啦!绝对不是早晨念一遍经给佛听听,晚上又念一遍给佛听听:佛菩萨啊,我是你的乖徒弟呀,一堂功课也没有缺啊!其实恶念头照样来。这样的早晚功课做的是有罪的。怎么有罪呢?佛菩萨不是人啊!泥塑木雕的,你都忍心早晨去骗他一次,晚上又去骗他一次,你想想你这个心是何等居心啊!连泥塑木雕的、彩画的,你都早晚去骗他一次,何况真的活菩萨。这是个佛弟子吗?不是的!学佛绝对不能错用了心,要知道佛门确实的真正含义。 今天你们来找我,要我给大家传授三皈依。前面已经讲过,三皈依是佛法修行的道理。三宝在那里?在你自己的心里面。是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外面。外面没有佛法,如果到外面去求法,这叫外道。佛法里面讲外道是心外求法。传授三皈依就是把佛法修行的纲领、指导的原则传授给你,所以佛法里面没有迷信啊!这个诸位一定要搞清楚。如果说皈依三宝是皈依某个法师,你就误会了。诸位记住,若有人问你皈依什么人,你说你皈依净空法师,你一定堕阿鼻地狱,这个我不负责任。为什么呢?僧团是个整体,你说你皈依这个法师,这个是我的师傅,那些都不是我的师傅,你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是五逆罪之一,你不堕地狱,谁堕地狱啊!现在三皈依不如法,传戒不如法,制造小团体,把整个佛法破坏掉了。所以,什么人在破坏和合僧呢?僧团四众弟子,大家在破坏呀。这个罪很重,希望诸位特别注意。 ‘奉行六波罗密’,菩萨行很多,可以把它归成六大类,六大类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这几句话很重要,一再地提醒。‘愿生我国’,是发愿,这就是大菩提,因为真正觉悟了,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所以,我对莲池大师的那两句话真正明白了。我也印了大藏经,印它干什么呢?让给别人悟的。我自己呢?就这一部经,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八万四千行,我也不要。你们谁要愿意修那部经,你自己去修去,谁愿修什么法门,你自己去修去。我不干预。我是专念《无量寿经》,专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我很有把握往生净土。‘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这里最要注意的一句话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梵文,翻成中文,意即‘不退转’。我们凡夫,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跟七地以上的菩萨相等,这个不可思议,这真是难信之法。通常一个人要修到七地,要两个三大阿僧祇劫,我们在短短几年当中超越了两个三大阿僧祇劫,这还得了嘛!一切大菩萨见到你去往生,没有一个不佩服的。可是诸位要晓得,舍弃这个法门,你就得跟其他菩萨一样,还得修几个三大阿僧祇劫,无量阿僧祗 祇劫,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不希奇了。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 ‘植’是培植,也就是培养。‘德本’是世出世间,万德之本,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心系念,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就是‘植众德本。’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念佛成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净宗法门不是从修因证果,这是它特别之处,它一开始所修就是从果上下手,不是从因上下手。八万四千法门是从因上下手,修因证果。念佛法门,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本觉,就是果。能念之心是始觉,所念之佛号是本觉。所以说一念相应一念佛。相应是始觉和本觉,始本不二,就叫做究竟觉。这是它与其他所有法门不相同的处所。这个诸位要理解,理解以后,你对这个法门就不会有迷惑,就会死心塌地去修行。这一生当中不但有成就,我相信品位一定也相当的高。 ‘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 依照这个方法、理论去修学,没有一个不称心如意,人人得生。‘若有宿恶’,宿恶是过去生中或现在世我们造的很多恶业。‘闻我名字,即自悔过’。知道自己造作了恶业要悔改,要改过自新。这一段著重在忏悔往生。‘为道作善,便持经戒。’这一句就是教给我们忏悔的具体作法。我们怎么忏罪,怎么改过?你要为道,你要做善。为道是求慧,作善是修福。换句话说,我从今以后,念念之中,时时刻刻,我要求慧、求福,修慧、修福。福慧怎么修呢?佛告诉我们‘便持经戒’。你要受持经典,严持戒律。受持经典是修慧,严持戒律是修福。福慧双修,佛用四个字就把方法告诉我们了。如果你要更详细了解,请看本经第33章到第37章,这是世尊详细为我们解说这句话。 ‘愿生我刹。命终不复更三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样的人果然忏悔,修慧修福,那么,他临命终时绝对不会因为恶业相牵而堕三恶道,绝对不会的!那时佛来接引,他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作佛时,国无妇女。’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人,这个世界非常庄严。那么女人往生怎么办?答案是: ‘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即化男子,来我刹土。’ 凡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统统是男身,不但是男身,而且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里我特别提醒同修,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假的佛法很多。我在香港讲经,常怀法师给了我一个小册子,我还没有看。他跟我说,有一个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游历,写了个西方极乐世界游记,说西方极乐世界有女人。我说我不要看了,这是假的。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他居然看到女人,这个世界绝对不是极乐世界。纵然他去游历,也是搞错了,误认为是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居然还有人替他鼓吹,甚至有人花钱来印,帮助他流通。这个因果责任要自己负。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生我国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化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很重要。西方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我们要问,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化生,生出来有多大呢?是不是生出来是小孩,然后慢慢长大呢?诸位要知道,如果有长成,就有生死。西方极乐世界一化生,就跟阿弥陀佛身相一样大。如果像小孩慢慢长成,如果有那个过程,也不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变化生,不是胎生。是莲华化生。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 这是‘天人礼敬愿’。 ‘若闻我名,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诸根无缺。’ 这是‘闻名得福愿’‘常修殊胜梵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修殊胜行愿’。 这三愿都是说闻阿弥陀佛名号所得到的殊胜功德利益。一切众生根性不同,通俗的讲,就是眼光、理想、愿望不一样:有些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还不错,还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样的人实在讲还是大有人在。佛虽然度生本愿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生圆成无上佛道,但是有些人不愿去,佛对他绝不勉强。你喜欢得人身,得人间的富贵,诸佛菩萨可以帮助你得到。你愿升天,佛菩萨也能帮助你升天。换句话说,‘佛事门中有求必应’,上至成佛,下至人天果报,没有一样求不到。从这三愿我们就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佛事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是真实的。但是,也有些人在佛门里求愿没有感应,这是什么缘故呢?凡是所求,一定要如理如法。就是平常所说的合情、合理、合法地去求,才有感应。如果不如法、不如理,这种求就不可能有感应。这是同修们一定要知道的。 如果说到感应的原理,根本的原理就是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到那里去求呢?到自性当中去求。这是它的根本原理。确确实实,有求必应。如果我们的求谋违背心性,当然不会有感应。所以讲如理如法,就是顺心性而不违背心性,这种祈求是会得到的。第二种就是修福。像袁了凡居士家庭四训所说的,也像易经里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积德行善,一定有好的果报,也能满足我们的祈求,有求必应。但是这种求得只限于人间的福报,不能超越三界。超越三界是要从自性当中求。西方极乐世界不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面,因此,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从自性当中去求。希望各位要明了,要记住。 这一段包括三愿。第一愿:一个念佛人,一心一意念佛,虽然他无意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获得的果报是人天福德,一定会受到人天的尊重和礼敬。第二愿,不愿往生,来生所得的果报决定超过这一生。第三愿,他有殊胜的因缘,这个因缘就是修行。现在有些富贵人家,很可惜这一生中遇不到佛法,这就是前生虽然修福,但是没念阿弥陀佛,虽然这一生大富大贵,但是他闻不到佛法。闻不到佛法,这个损失非常非常之大,至于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关系,不能细讲,各位可看看佛经。遇不到这个法门,损失是没有法子想像的,太大太大啦!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四愿,相当明显。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没有三恶道,连恶道的名字都没有。《阿陀佛经》里可以常常读到,四十八愿也是这么讲的。可见得这是真实的,绝不是想像,不是虚构的。 ‘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同一心,住于定聚。’这两句话很重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众生,包括菩萨(因为除了佛以外,九界都称为众生。)九界众生用什么方法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可以说统统都是用信、愿、持名,这是净土三资粮的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这是讲的修因。到西方极乐世界,‘住于定聚’,定聚是讲的果,意思是决定成佛,决定得善果。佛通常把一切众生分成三类:定聚、邪定聚、不定聚。邪定聚就是说的盲修瞎练,不如理,不如法的修行。这种修行,纵然修很多苦行,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后来得不到结果,这就叫邪定聚。像经典里讲的古印度的许多外道,他们能修到非想非非想天,这是我们娑婆世界二十八层天最高的一层,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还要堕落,还要搞轮回,没有结果。他修的是四禅八定,不是没有定,佛说他这种定是邪定聚,得不到正果,不能超越三界。另一种叫不定聚,这种人很多,那就看他的缘分了。他遇到正定聚人,他就学正定聚;他遇到邪定聚的人,就跟人家学邪定聚。三聚把一切众生都包括了。西方极乐世界全是正定聚,决定成无上菩提。认真修学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达到上述利益。 ‘永离热恼、心得清凉。’这两句我们读起来非常欢喜,我们也想得到。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呢?简单的说四个字:老实念佛。可是老实二字很不容易,我们学佛人所谓的功夫不得力,毛病就出在不老实。不老实问题就严重了,所以一定要老实。若想真正得到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古大德给我们做了许多很好的榜样,可惜我们不留意;也许知道了,没有认真地去效仿、认真地去做到。所以,我们的修学尽管很勤苦,用了很长的时间,仍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病根究竟在那里?佛在一切大乘经典里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所以不能得定聚,根源就在‘我执’。我们起心动念,念头一起来就想到‘我’,从‘我’这个念头一发展就到了‘我所有’──我所有的财富,我所有的金钱,我所有的地位,我所有的眷属,这一大堆统统都来了。佛告诉我们:我执断了才能出三界,才能证得阿罗汉果;法执破了,才能破无明,证得法身,成为法身大士。我、法二执是我们的病根啊!。怎样才能把这个舍掉呢?舍掉要有学问, 要有功夫。学问是‘看破’,功夫是‘放下’。 相信中国学佛的人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的宗旨就是破执著。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执著的‘我’──我相是虚妄;‘我所有’──我所有的这些相也是虚妄的。也许有人问,我所有是身外之物,说是虚妄,还可以通,‘我’怎么也是虚妄的呢?《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叫有为法,你展开《百法明门》来看看。‘有为法’里边讲:八个心王是有为法,五十一个心所是有为法,二十四个不相应是有为法,十一个色法也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它怎么不虚妄呢?心法、色法统统是虚妄,你真能看破了,就会放下。我们现在为什么对这个心、心所放不下?就是没有看破,不晓得这些东西是虚妄,在这里面产生妄想执著,这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如果不是佛给我们点破,我们自己要想觉悟,那相当不容易。这是佛对我们的大慈大悲,把这个事实真相一语道破。我们真正能够把一切法舍弃掉,舍弃就自在。 现在的世间人不敢舍弃,他不敢舍弃的原因在那里呢?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所以他不肯舍。比如财富,财富舍掉了,明天吃饭怎么办?一想到明天、明年、后半辈子,他就不敢舍了,坚固地执著了。世间人都认为这个想法、做法是正确的,对佛叫我们舍、叫我们要放下、要看破的话,产生怀疑。怀疑是五大烦恼──贪、嗔、痴、慢、疑──之一。所以我常劝同修念《了凡四训》。把《了凡四训》从头到尾念上三百遍、五百遍(念三、五遍没有用),你的心里就会放光,会觉悟,就有胆子真正把它舍掉。其实是不是真的舍掉了?舍不掉!福报丢都丢不掉,你没有福报想也想不到。你有福报,譬如说你有一千万的财富,今天统统布施掉了,过两天财富又来了,来的时候总会多一点,好像利息一样。 中国人自古以来供的财神是范蠡,他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大夫,非常有智慧,也很能干。他帮助越王复国以后,就改名陶朱公,弃官经商去了。没几年就发了大财。发财后他就把全部财富统统布施给了穷人,然后再从头做起,没几年又发了,发了又散了,三聚三散。他不讲究个人享受,而让大众共用其福报。这是商人的模范,有财富的人都应向陶朱公学习。他的做法跟《了凡四训》完全相同,跟佛法的教训也完全符合。那时佛法还没传到中国来,中国的圣贤已经做到了。所以,命里有财怎么丢也丢不掉,命里没财怎么保也保不住。你命里没有财,那些东西不过是给你看看而已。看看也算财富的话,那么我说我的财富是世界第一啦。世间人就这么迷惑、颠倒、固执,点都点不醒啊!所以,不读佛经确实不开智慧啊!开了智慧就不一样,就能真正断烦恼(热恼就是烦恼),清凉自在如漏尽(烦恼永远断干净)比丘。可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善根无量。皆得金刚那罗延身,坚固之力,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说经行道,语如钟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包括三愿。一、金刚不坏身。金刚不坏身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得到。其他任何世界纵然寿命长,也有终了的时候。唯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寿命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他的身体是永远存在、永远不会坏灭的金刚那罗延(梵语,意即天上的金刚力士)身。 下面一愿就是身有光明,西方极乐世界每个人的光明都跟佛差不多。智慧辩才无边,个个都会讲经、说法。‘说经行道’,‘说经’是言教,‘行道’是身教,自己为一切众生作一个榜样。 这几天,我特别提醒同修们,无论出家在家,最重要的是修清净心,一切时、一切处,不迷惑、不染污,远离邪知邪见──这样的人,人生才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幸福、快乐不是说在世间财富多,地位高。我们看到很多有财富、有地位的人,并不快乐,很痛苦。诸位读历史,历代帝王可说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真正很快乐很幸福的找不到三两个。 真正快乐的人,他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执著,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生自由自在,这才叫真正幸福!佛教导我们,在这个世界里,一切法我们随缘,不要攀缘,你就快乐,你就幸福。尤其是出家的同修们,更应该牢记佛祖的教训,决定不攀缘,不要自寻烦恼,常常守住清净心。清净心就是道啊!清净行就是菩萨行,觉而不迷,这是真正的幸福。我们真能这样做,就是代佛弘法利生。因为,别人一看到你那么悠闲、安祥,活活泼泼、快快乐乐。这么快乐,这么幸福,他也得来学佛,这就是代佛接引众生。如果我们出家人到处愁眉苦脸,一天到晚痛苦不堪,别人一看就不想学佛了。这就不是弘法利生,而是障碍佛法流通。这个罪过就大了。我们四众弟子应该想一想:我们究竟是在天天兴佛法,还是在天天灭佛法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的。真、善、美、慧,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没有,只有在佛法里才能找到。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这个语气非常肯定。‘一生补处’就是候补佛。像我们娑婆世界的弥勒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候补佛。他什么时候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实现作佛呢?《弥勒下生经》告诉我们,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这个时间很长,为什么这么长呢?他老人家现在在兜率天,兜率天是我们欲界的第四层天,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四百年,他的寿命是四千岁,诸位算一算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左右,他才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作佛。释迦牟尼佛法运只有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以后,这个世界就没有佛法了,人们将非常痛苦,没有得度的因缘。一直到弥勒佛降生,我们这个世界再有佛法。现在有人说,弥勒菩萨已经成佛,甚至说弥勒菩萨掌全盘,这是谣言惑众,没有根据的,经典里找不到,不能相信。 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一切众生,一生当中都能证到候补佛。这底下问题又来了。阿弥陀佛的候补佛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将来成佛后的候补佛是大势至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无量无边,我们要去了,到哪一辈子才能轮到我们呢?好像很渺茫,无希望了,尤其是佛的寿命又这么长。诸位要知道,这个候补佛不一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做。十方无量无边恒河沙世界,哪个地方有缘你就到那里做佛去。所以,我们初学佛的时候,每尊佛度众生的人数不相同,佛不度无缘之人,跟他没有缘不能度,一定要有缘。 一提到结缘,有些人就讲,我没有钱怎么跟人家结缘?说实在的,结缘不一定要有钱,你有这个心就结缘了。初出家没有人供养,很苦啊,我们就用心愿跟大家结缘。后来供养多了,我学印光大师,不盖寺庙,不修道场,我把钱统统拿去印经,跟全世界每一个地方去结缘,所以这个缘结的就广了。我今天可以不在身上放一分钱游历世界,你看多自在!虽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分钱也没有,我一样也不缺!这是听佛的话了,照佛的教训做,与一切众生结法缘。出了家,得了信徒的供养,我们要给信徒修福。修福,最殊胜的修福,就是印经布施。这个一点都不浪费,决定没有过失。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救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主要是随意教化。有很多人慈悲心特别强,自己未成佛,就想去帮助别人成佛,正如地藏王菩萨一样。他有地藏的大愿,地藏大愿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阿弥陀佛是一个民主的教师,我们到那个地方去,随心所欲,教师会帮助我们,成全我们,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想到那里去就到那里去,想用什么身份去帮助众生就用什么身份。从西方极乐世界回来,再入这个娑婆世界,会不会退转?阿弥陀佛本愿里说,决定不退转。你若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再回到娑婆世界,菩萨也有退转,这个事情麻烦大了。这一愿主要是给我们说明这一点的。 这些菩萨教化众生,有个特色。一、‘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他对大乘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能生起信心。二、‘修菩提行’。菩提行是觉悟,念念觉而不迷。三、‘行普贤道’,普贤道就是修净土。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些菩萨们或是说法帮助众生,或是听法作影响众,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两愿:‘衣食自至’,‘应念受供’。人生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来造业,来受业报。从前造的业,现在来受报;受报的时候再来造业,来世受报,比这一世还要苦。忙忙碌碌,空过一生。你说这多么冤枉啊!所以一定要觉悟。忙碌最大的理由就是衣食住行。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阿弥陀佛替我们解决了。阿弥陀佛从前游历、参访、考察、观光时,看到许多世界的众生为了衣食一天到晚在忙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衣食住行从此不要操心了。想吃什么来什么,吃完了,不要了,就没有了,不要去洗碗洗碟子,收拾等等,统统不要。想要,天上就飞来了;不要,就飞走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啊。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已经在身上了。不要去买料子,不要去裁缝。这么好的地方,你要不要去呢?还有人喜欢珠宝,带在身上珠光宝气。西方极乐世界,一动念头,珠光宝气都在身上了。而且那个宝才叫真正的宝。我们这个世界的金银珠宝在西方极乐世界没人要。你看黄金,大家认为不得了啦,西方极乐世界黄金是铺马路的,谁拿铺马路的东西戴在身上,那多难为情啊!宝石、翡翠、玛瑙等等,在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建筑材料。那里街道、宫殿都是七宝造的,游泳池都是七宝的(他们叫七宝莲池)。因为我们这里太稀有,所以大家认为是宝物,非常珍贵。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一文不值。这个我们要觉悟。喜欢珠宝,忧虑衣食住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永远解决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要为这个操心了。你看,这个多自在呀!我们晓得了这个好处,就要认真、努力地去念佛,这绝对不是阿弥陀佛在那里诱惑我们。《金刚经》上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跟事实一样,不增不减)、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如果不相信,过失在我们,佛没有过失。相信的人就有福了。这是‘衣食自至愿’的意思。 ‘供佛之愿。’佛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应当亲近他,学习他。那就应送一点供养。用什么东西供养呢?你想供给佛的礼物随心所欲。想用什么供养,这个供具已经在手上了,呈献给佛。这个供具随念变化所得。十方诸佛接不接受呢?接受。我们有这个信念供佛,佛应念接受。我们现在在佛像前供养,他接不接受我们不晓得。说实在话,我们的心不清净,佛就不接受。比如说我们今天以香、花、水果来供佛,希望佛保佑我发财,你说佛接受不接受?这个条件很苛刻,佛不敢接受了。为什么呢?接受你供养,要保佑你发财,佛不愿保佑你发财,所以也不接受你的供养。所以供佛要用清净心,不能有任何条件。附有条件的供养,佛是不接受的。你供养神,神会跟你讲条件的。但佛菩萨、阿罗汉不会跟你谈条件,就连真正修行的出家人,也不会接受你有条件的供养。因为有条件,心就不清净,这是不如法。如法的供养,是无条件的。 ‘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 前面数段都是说的往生的人的情况,现在说他的物质环境。‘严净光丽’,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光是光明,丽是华丽。这四个字就把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给我们形容出来了。‘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这几句话把它的美好表达到了极处。我们没有法子想像得到,也没法子说得出来,‘穷微极妙’啊!最后一句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唯佛与佛才能究竟明了,等觉菩萨如果不是佛力加持,他也没有办法搞清楚,何况以下的呢?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他的神通道行虽然跟佛差不多了,但是对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还是搞不清楚,可见其物质环境之美好。 ‘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很不可思议。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对树木花草,不论古今中外,都有偏好。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例外。大概十方往生众生都喜欢这些东西,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就特别美好,树也非常高大。不但好,而且都是宝树;不但是宝树,而且这些树还会说法。这些树就像现在的电视一样,我们的电视还有复杂的机械,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树木有光有影,光影中显现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我们今天在此地一会,西方极乐世界的宝树里都现出来了,就像人们坐在那里看电视一样。我们这个场面他们看得很清楚,连我们心里动什么念头他们都知道。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想看看你从前住的娑婆世界──地球、台湾、高雄、家庭眷属,现在是什么样子,在那些树上都看到了。不但清清楚楚,而且每天都可跟家人见面,知道家人什么状况。家里人真想发愿脱离轮回,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马上就来了,帮助家人修学这样殊胜的法门。这真是不可思议。 ‘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用现代的话来说,也是太空当中一颗星球,但是这颗星球非常非常之大。距我们这个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化区,向西方,再过十万亿个这样的大星系,有一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化区。我们今天的科学工具大概只能观察到一两百个银河系而已。十万亿个银河系的那一边,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观察得到。我在外国对一些外国人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科学已经登峰造极,发展到最圆满的地步了,阿弥陀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科学家。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念之间就从十万亿佛国度之外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就是用光速,仅从银河系这一边到那一边就要二十多万年,用光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晓得要多少万万年。你想想看,人家的科技发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是望尘莫及啊!所以说,学科技的人不能不向阿弥陀佛学习,不能不拜他为师,不能不念佛,不能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大,遍照十方刹土。虽然我们现在见不到,但是‘阿弥陀佛’的音声,这句佛号我们听到了,阿弥陀佛的经典我们看到了。经典所在之处,佛号所闻之处,即西方极乐世界光明所照之处。只要我们心地清净,障碍就能解除,与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必然感应道交。所以,我们今天见不到是我们本身有障碍,而不是佛的光明没有照到。释迦牟尼佛教给我们的这句佛号,给我们讲的这部经,就是引导我们排除自己的障碍、与无量寿佛的光明自然感应道交的法宝。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 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前面我们只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都是珍宝做成的,连树木花草都是珍宝做成的。岂不知西方极乐世界的宝物居然能放香味,而且香气普熏十方法界。在我的想像当中,我们同修中可能就有不少人,特别是初学佛的人,闻到过这种异香。当你在念经或念佛当中,心地处于很安静的时候,忽然闻到一阵香味,这阵香绝不是花香,也不是我们烧的香,而是一种很奇妙的香,时间长短不一定。这种香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在念佛诵经的时候,有天人从此经过,看到你在用功拜佛,他会合掌恭敬称赞。天人身上有香气,被我们闻到了。另一种,是心地清净,得清净心真正与西方极乐世界感应道交,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光没有见到,香先闻到了。所以,一个念佛人,你居住的地方,常常有异香。特别是不学佛的人到你家里来,会感觉到你家里有一种奇妙的异香。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瑞相。这个香不是我们求来的,不能祈求。有求的念头,心就不清净了。老老实实念佛,自自然然感应道交,许多人都有这个感觉,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发出的宝香遍满法界。我们闻不到是我们的鼻根发生了故障;听不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音乐声,是我们的耳根发生了故障;见不到佛光是眼睛的故障。六根都有故障,所以跟他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所以应该好好地修行。 为了健康长寿,我们的身要动,身不动就是死人了,死了就不动了。活人要动,活动啊!身要动,心不要动,心要静。心不但要静,而且心要虚,心里一无所有。这样的人决定长寿,决定不生病。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乱想就不生病了。想的越多,病就越多;不想了,病就没有了。有病痛的人,从今天起,你就念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了,念上三个月,不要去看医生,病就好了。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宝香能够增长我们的信心,使我们认识、理解,更认真地去修菩萨行,更认真、更努力地念佛,求生净土。 以上是讲的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状况、环境之美好。末两段讲的是阿弥陀佛帮助十方世界的菩萨众。这是特别的大愿,跟前面讲的不一样。 ‘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段有两愿,都是特别照顾他方世界的菩萨们。要知道,十方世界的菩萨想听到这个法门,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缘分,这个福报,也是听不到的。菩萨比我们聪明啊!听到这个法门之后,他的成就也比我们殊胜。菩萨的悲愿深广,为了普渡众生,宁愿自己不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要替阿弥陀佛作接引工作,劝勉一切大众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精神非常伟大,值得我们赞叹、佩服。对这些菩萨,阿弥陀佛神力特别加持他们,使他们的神通、智慧、道力一天天增长。听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或是听到《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他就能得到清净、解脱。他的烦恼断掉了,没有任何人能够缚住他们了。他所证的三昧,三昧就是得的定,这个定叫普等三昧,普是普通,等是平等。换句话说,他在世出世间一切法里面,用心是清净、平等、普遍的,这叫普等三昧。‘诸深总持’,‘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是这两字的普通含义,在本经里,‘诸深总持’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得到这个法门之后,永远不会失掉,不但自己修,而且劝勉一切同修都修学这个法门,一直到成佛。这是‘普等三昧愿。’下面‘定中供佛’,这是菩萨大愿,对于一切诸佛没有不尊敬、不羡慕、不学习的。我们羡慕诸佛,学习诸佛,先要供养诸佛。对上叫供养,对平辈叫结缘。刚才讲过,要广结法缘,将来才能广渡众生。因此他在‘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天天去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他不执著能供养的自己,也不执著我供养的诸佛如来,再不执著供养具,三轮体空,叫做定中供养。这样供养,他还能保持三轮体空,保持身心清净,‘不失定义’。因为有很多菩萨一供养佛,佛对他一摸顶授记赞叹,他起欢喜心,定就没有了。或者佛不赞叹他,他心里就懊恼了,心里想我供养佛,佛好像没一点表情,心里一难过,定也就没有了。一起念头,定就没有了。供养诸佛‘不失定意’,这一点很重要。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 都是讲的他方世界菩萨闻阿弥陀佛名号,闻《无量寿经》所得的功德利益。‘证离生法,获陀罗尼’,离生是永远脱离三界生死。他虽然到三界里来教化众生,他那个死是自在的,不是业报,是来应化的。这是得阿弥陀佛神力加持,永脱轮回生死。陀罗尼是总持法门,也就是说,一切佛法,善巧方便,没有不通达的。这才能自在教化一切众生。‘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平等住就是平等心,就是平等觉。我们这部经题就是清净平等觉,他真正得到了。 ‘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就是‘一二三忍’。‘一二三忍’,古德有很多说法。世尊在这本经里给我们讲:第一种,音响忍;第二种柔顺忍;第三种,无生法忍。前面两种忍没说出一个标准,但无生法忍是毫无问题的一个标准存在。无生法忍什么人证得呢?《仁王经》上告诉我们,无生法忍有三品:下品是七地菩萨,中品是八地菩萨,上品是九地菩萨。这就是把十方一般菩萨,听到阿弥陀佛名号,接受这个法门,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菩萨的地位,一下子提高到七地、八地、九地,这个不可思议。如果凭他自己的功力修学,那得二至三个三大阿僧祇劫。两个三大阿僧祇劫到七地、八地、九地,十地是第三个三大阿僧祇劫修的。他不必要,只要听到这个法门,念阿弥陀佛,就把地位升到这么高了,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难信之法。 ‘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这个现证就是不必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前就证得三不退,就是圆证三不退。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讲习中提醒诸位同修的。如果真正念佛,老实念佛,念到心地清净,清净到相当程度,我们没有往生,现在也是圆证三不退,这是真的。菩萨不必说了,我们一般人都可以作到,就看你功底深浅了。 这一章的经文,我就讲到此地。 听说有不少同修要发心皈依。希望同修们千万要记住,你能够明白三皈依的大意,就等于我在此地给你传授三皈依啦。但是我们学了净土法门之后,这个皈依又不一样了。我们皈依佛,皈依那一位佛呢?皈依阿弥陀佛;皈依法,法是经典,我们皈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皈依僧,就是本经所讲的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圣贤僧,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法名在第140页第1行,我把经文念给大家听听:‘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来。’这里讲的‘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有我在内,也有你们在内,可见这部经是佛对我们说的,不是对别人说的。从前没有发心,今天才发心;从前不念佛,今天才开始念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就是‘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皆当往生彼如来土。’这是佛给我们授记,我们将来都会往生,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将来都在西方极乐世界作候补佛,到那里去成佛呢?‘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将来哪个世界跟你有缘,你就到哪个地方成佛了。成佛的时候,‘同名妙音如来’,现在授法名就统统是妙音居士、妙音菩萨,将来成佛叫妙音如来。你看这个缘多么殊胜啊!所以,从今以后,我跟大家讲三皈依,除了一般三皈依之外,特别教给大家,我们皈依佛是阿弥陀佛,皈依法是一部《无量寿经》,皈依僧是皈依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弥勒菩萨。我们的法名,佛已经给我们起好了──妙音。所以,我给大家的皈依证上印的法名,统统是妙音。皈依的仪式非常简单:在佛面前把誓词念三遍,拜三拜,这个仪式就圆满了。如果我不在,你依照誓词在佛菩萨面前念三遍,告诉我,我把皈依证寄给你,我给你作证明,你是三宝弟子,是阿弥陀佛的学生,你是妙音居士,将来是妙音如来。谢谢各位。我们今天到此圆满,谢谢诸位。 现在回向。跟我念: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注:此文根据录音磁带整理,未经法师审阅,仅供同修参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0: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转贴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净空法师在新加坡讲的,与前面讲《法藏因地第四》《至心精进第五》92年6月在圣荷西不是同一版,因为这版专为讲四十八愿,比圣荷西全本《无量寿经》更通俗易懂。百度上写净空法师一生讲过38次《无量寿经》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541060.html,可见老法师用心之良苦。 净空法师讲过一个他自己的故事:他二十几岁时人家给他算命,说他45岁就会死,他当时想想,自己年少时造过不少杀业,这应该会是真的。到了45岁那年,他害了一场大病,那时他已经开始讲经说法好几年了,结果大病一场后并没有死去,后来直到70多岁都没有生过病,但是有一次在香港讲经期间,病得很重,那时他想,如果阿弥陀佛想接引我走,我就高高兴兴跟他老人家走,如果这个世间还需要我,我也可以留下来。结果病了2个星期又好了,直道现在净空法师还在孜孜不倦的为大家讲经说法。 后面还会继续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品位等等。希望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事理了解得越清楚,疑惑会越少。因为念佛法门是难信易行法门,“信”是最难的,但信又是最必要的。 希望大家不要误会,以为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不要现实中的生活了,那样恐怕就没几个人敢信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妙处就在这里:现实生活仍然可以要,并且很好的要,但你仍能在临终时往生那里。后面再慢慢详细的说。 [ 本帖最后由 莉莉 于 2008-6-2 23:42 编辑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3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净空法师的这个故事俺也听过,在他的讲座里。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5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贴的辛苦, 看的辛苦, 岂是一个谢字了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呀。这可是需要全职时间来体悟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07: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早日成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7 07: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5: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a!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5: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a!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5: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a!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2 05: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a!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0:32 PM , Processed in 0.06125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