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AI大动作,“特朗普启动曼哈顿计划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6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大动作,“特朗普启动曼哈顿计划2.0”

来源:观察者网  刘程辉
2025-11-26 16:13:39

z7.jpg 【文/观察者网 柳白】人工智能领域,特朗普政府想复刻“曼哈顿计划”?

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启动名为“创世计划”的人工智能(AI)发展项目,旨在整合美国联邦政府、科技企业、高校及国家实验室的资源,构建统一的AI数字平台,集中分析科学、工程、能源、国家安全及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海量数据,以加速科研突破,将科研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天甚至数小时”。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主任迈克尔·克拉齐奥斯直言,这是“自阿波罗计划以来联邦科学资源的最大规模集结”。还有评论称,美政府将该计划定位为美国科学研究方式的代际飞跃,堪比二战期间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对企业来说,这项计划预示美国AI基础设施将向“联邦化、自动化、闭环化”转型。但争议焦点在于:项目尚未公开资金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等规则,也未提及开源AI的发展问题,还引发了外界对“补贴大型科技企业”的质疑。

z4.jpg

美国弗吉尼亚州:亚马逊数据中心 视觉中国

美联社(AP)指出,特朗普一直希望推动人工智能成为美国经济未来引擎,“创世计划”便是这一需求的产物,他要求美国能源部及国家实验室搭建数字平台,将全美科学数据集中整合至单一数据库。

行政令中写道,“创世计划”将整合美国的研发资源,汇聚美国顶尖科学家(包括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具有开拓精神的美国企业、世界知名高校,以及现有研究基础设施、数据存储库、生产工厂和国家安全机构的力量,大幅加速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

该计划旨在“变革科研开展方式”并“加速科学发现速度”,优先领域涵盖生物技术、关键材料、核裂变与聚变、量子信息科学及半导体。

美国能源部自身发布的声明,将其称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强大的科学仪器”,将美国最先进的设施、数据和计算能力,整合为“使研发效率翻倍的发现引擎”。

命令还设置了强制推进的时间节点,阐明了能源部需在60天、90天、120天、240天和270天内完成的强制性任务,包括:梳理所有联邦及合作方计算资源、编目数据集与模型资产、评估国家实验室的机器人实验室基础设施,以及在9个月内针对至少一项科学挑战展示初步运行能力。

根据能源部“创世计划”官网的信息,该倡议启动时已联合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学术机构及公用事业机构组成广泛联盟。合作方覆盖多个领域,从先进材料、航空航天到云计算,包括雅宝、应用材料、柯林斯航空、通用电气航空、美光、PMT关键金属等。

合作方还包括美国多家最具影响力的AI及计算企业:OpenAI for Government、Anthropic、Scale AI、谷歌、微软、英伟达、亚马逊云、IBM及戴尔科技等。

z5.jpg

白宫就“创世计划”发布的声明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克拉齐奥斯直言,这是“自阿波罗计划以来联邦科学资源的最大规模集结”。

他表示,通过融合庞大的联邦数据集、先进的超级计算能力和世界领先的科研设施,“创世计划”将利用AI自动化实验设计、加速模拟,并为从蛋白质折叠到聚变等离子体动力学等领域生成预测模型。

“这将把科学发现的周期,从数年缩短到几天甚至几小时,使科学家能更大胆地验证假设,找到目前无法企及的突破。”

分析人士注意到,特朗普正越来越依赖科技行业和AI发展来推动美国经济,这一点在他上周接待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时尤为突出。沙特已承诺投资1万亿美元转型成为AI数据中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特朗普政府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动因,是希望在美国与他国贸易紧张局势持续的背景下,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保持领先优势。

报道尤其提到中国。今年1月,中国科技初创公司深度求索推出的R1模型引发美国市场震动,许多人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可能已超出此前预期。

美国能源部长赖特24日对记者表示,“创世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将科技与商业领域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果,转化应用于医疗、能源、制造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赖特称,“私营部门已经大规模地投入人工智能,但侧重点略有不同,他们关注的是语言、商业和消费者服务。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将这些努力转向科学发现和工程进步方向。”

“创世计划”,真能成为“曼哈顿计划2.0”吗?其实不尽然。

当年“曼哈顿计划”目标明确而紧迫——研制原子弹以赢得二战。它几乎无限制地调动了联邦资金、军方资源、顶尖科学家和国家实验室,而且对公众保密。但如今的“创世计划”甫一公布便大加宣传,引发诸多争议和质疑,而联邦政府既缺乏战时紧迫性,也缺乏全方面动员的能力。

对于“创世计划”,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力难题。

Anthropic就曾指出,到2028年,美国的AI行业将需要至少50吉瓦的电力容量,但美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与中国的差距“令人担忧”,“美国无法在2028年之前满足AI训练或推理的能源需求”。

z6.jpg

2024年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核电站旁建设的亚马逊网络服务数据中心。 视觉中国

美国权威科技媒体VentureBeat则认为,目前,一个事实无可否认:政府推出了一项堪比“曼哈顿计划”的使命,但却未明确其成本、资金流向,或确切的接入资格。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援引白宫官员的话,暗示“创世计划”未来可能需要国会提供更多支持。

这名官员表示,能源部已经运营着“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设施之一”,联邦政府将利用所有可用资源,并在国会协助下“为计划的顺利推进增加投资”。

还有人担心,这份计划不过是给大型科技企业的“变相馈赠”。

从表面上看,“创世计划”堪称一项雄心勃勃的尝试,旨在利用AI和高性能计算加速从聚变研究、材料发现到儿童癌症治疗等各类科研进程。

然而,这项计划推出的时机恰逢前沿AI实验室面临巨大的计算成本压力。有报道称,OpenAI的运营支出已超过营收;投资者也在公开争论,若缺乏外部支持,前沿AI当前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

观点认为,在这种环境下,一个由联邦资助、整合全国最强大超级计算机和数据的闭环AI发现平台,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多重解读。它可能成为真正的公共科学引擎,也可能成为推动当今AI军备竞赛企业的关键基础设施。

就在美国能源部公开宣传“创世计划”不久后,美国一家小型AI实验室发出灵魂拷问:“这难道只是给大型实验室的补贴?”

这句话已成为AI界日益增长的担忧的缩影:面对飙升的计算和数据成本,美国政府可能为大型AI企业提供某种公共补贴。

能源部设定的严格截止日期,以及命令中要求构建国家级AI计算与实验体系的条款,进一步放大了这些疑问:政府正在构建的系统,与私营实验室耗费数十亿美元为自身打造的系统极为相似。

美国《财富》杂志网站刊文说,政府专门针对这些公司进行监管,接着又放松监管,为它们重组国家能源基础设施,并花费数十亿纳税人的钱用于庞大基础设施项目,此外还将国家持有的数据作为企业人工智能开发的生产要素,“我们的政府已经把我们和人工智能卖给了大型科技公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26 11:05 AM , Processed in 0.070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