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即便是一贯看好特斯拉(Tesla)的分析师群体,也纷纷对该公司第一季度的惨淡业绩发出预警,这种悲观预期在4月初披露的季度交付数据中已初现端倪。
但4月22日盘后公布的财报数据,其糟糕程度仍远超市场预期。特斯拉汽车销售收入同比暴跌20%,降至140亿美元。尽管工业和家用电池储能业务在过去12个月表现强劲,但公司整体营收仍骤降9%。销售下滑重创了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导致净利润暴跌近40%,只有4.09亿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超6亿美元。
在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同样糟糕但程度稍轻)发布后,笔者引入了一个新概念来衡量特斯拉现有业务(几乎完全由汽车、电池及少量服务业务构成)创造的可重复性核心收益。为得出这一指标,笔者剔除了一次性收益,包括2023年第四季度的巨额税收优惠,以及该季度因比特币持仓增值6亿美元带来的非现金收益。笔者还排除了向竞争对手出售监管积分的收益——马斯克本人也承认这只是一项短期收入。
我们称之为"硬核利润"的指标,揭示了特斯拉当前高达8,120亿美元的市值中有多少是基于其现有业务(尽管该业务正在萎缩),又有多少源于马斯克对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承诺。迄今为止,这些承诺仍如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
在计算该数据时,笔者以4.09亿美元净利润为起点,然后扣除出售监管积分带来的税后利润4.33亿美元。这部分利润超过了特斯拉总利润的100%。过去四个季度,特斯拉“硬核”(理论上“可重复”)利润总额为35亿美元。据此计算,其调整后市盈率已高达230倍(8,120亿美元市值除以35亿美元利润)。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巅峰时期,特斯拉年度“硬核利润”接近120亿美元,是过去12个月的三倍有余。
假设汽车电池业务的市盈率为20倍,这已经是全球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按照这个假设,特斯拉当前正常运营的业务估值也仅为700亿美元。而7,420亿美元市值差额,本质上是对马斯克能在此基础之上创造资本主义史上空前收益增长的盲目信任投票——对于特斯拉这种体量和发展阶段的公司而言,这更是史无前例的豪赌。
若投资者期望获得10%的年化回报,特斯拉股价需在七年内从当前的235美元翻倍至470美元。特斯拉股价几个月前确实曾经达到这一水平。但与特朗普当选后的狂热时期相比,如今特斯拉的前景已明显黯淡许多。股价翻倍意味着特斯拉市值也必须翻倍,需超过1.6万亿美元。即便继续按照30倍市盈率的慷慨预期,特斯拉的净利润需突破500亿美元。仅靠汽车业务显然无法企及。特斯拉需要在目前还处在空头支票阶段的业务领域中,创造出相当于苹果公司(Apple)当前利润一半的收益。
特斯拉在第一季度的新闻稿中,将惨淡业绩归咎于“汽车和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剧,快速演变的贸易政策对特斯拉及同行的全球供应链和成本结构造成负面影响”。换言之,这家公司正在指责马斯克在白宫的“上司”。但在特斯拉拥趸的眼中,马斯克再次力挽狂澜。第一季度的财报宣布,该电动汽车巨头将在2025年年中推出万众期待的平价版全新Model Y,并计划2026年在总部所在地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
市场至少暂时给出了积极回应。4月22日,特斯拉股价日间飙升4.6%后,盘后再涨3.5%。这让人想起音乐剧电影《欢乐音乐妙无穷》(The Music Man)中的情节:狡黠的推销员哈罗德·希尔用华美辞令蛊惑河城百姓,让他们为永远“即将到来”的长号和单簧管等乐器买单。他编织的军乐队幻象令观众如痴如醉。
但与埃隆·马斯克相比,电影里的情节不值一提。(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
审校:汪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