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1

[影乐之声] 近期最被低估,这才是“打工人必看”职场爽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最被低估,这才是“打工人必看”职场爽剧?

 曾于里 三联生活周刊
 2025年04月19日 23:01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曾于里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阅读

《妻子的资格》《密会》《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春夜》……安畔锡是韩国极具风格化的导演。以往以细腻爱情剧闻名的他,这次拍起了聚焦M&A MergersandAcquisitions,企业中负责并购相关业务的团队的硬核职场剧《协商的技术》。剧集开局收视3.3%,凭借扎实的叙事一路逆袭,大结局直接冲上10.3%,成为韩国年轻人《苦尽柑来遇见你》之外最推崇的剧集。

但从豆瓣反馈来看,《协商的技术》是第一季度最被低估的韩剧,热度始终没起来——倒不是国内观众吃不了细糠,实在是被国产职场剧坑怕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对于职场剧的接纳和投入。如果就此错过《协商的技术》也很可惜。它有打工实感——会议室里的刀光剑影、把咖啡当水喝的加班日常,全是打工人熟悉的生存图景也有职业的“实感”——回归职场剧的本色,带着我们去了解一个职业的运行逻辑。

IMG_7327.JPG

打工的“实感”

职场剧中,以公司为背景的数量最多,毕竟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大多以公司为载体展开。无论是金融、科技、建筑、保险还是制造业,虽然行业特性不同,但绩效考核、部门协作、上下级沟通等元素是共通的。所以,观众不必因为一些职场剧涉及的行业很高大上就望而生畏,就像《协商的技术》中的企业并购谈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陌生,但公司运作的日常,却能唤起不同行业观众的共鸣。

在此前的言情作品中,安畔锡就频频将镜头频繁对准主人公的职场生活。《密会》中艺术财团的详细运作,《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尹真雅遭遇男领导的性骚扰,《毕业》中补习班教师激烈的竞争……这是安畔锡剧作的特点,不论讲的是什么故事,他都强调一种生活的实感就算是言情剧,他也不追求戏剧性的情感爆发,而擅长捕捉去非事件性时刻——一些常常被多数创作者直接无视的场景和段落,比如办公室中同事的闲聊和八卦、酒桌上明明内心反感却只能表面堆笑的应酬、打工人下班后在家喝酒发呆等等,观众看到的不是被提纯的浪漫,而是情感在现实重力下的自然形变。安畔锡的剧不见得会让观众迅速地情绪上头,但他的作品却有余味有后劲。

IMG_7328.JPG

这一次是专门的职场剧,安畔锡可以充分施展拳脚。山人集团深陷11兆韩元(相当于560亿人民币)债务危机,面临破产,高层派系斗争不断,员工人心惶惶。企业谈判专家尹洙诺(李帝勋饰)临危受命,组建并购小组,帮助山人集团度过危机。

安畔锡并没有一上来就用高密度的商业术语轰炸观众,或为了戏剧冲突去编造离奇的商战桥段,而是先让观众感受这家公司最真实的氛围——那种危机来临前,底层打工人之间流动的焦虑和算计。

IMG_7329.GIF

开场的戏就很妙:前辈职员和实习生在准备会议资料时闲聊,话题看似随意,却暗流涌动。他们谈论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并购策略,而是最现实的生存问题——如果子公司被卖掉,是不是就得卷铺盖走人?这种对话太熟悉了,任何一个经历过公司动荡的打工人都会心一笑。而当尹洙诺要来的消息传开时,办公室里那种既好奇又恐惧的氛围,像极了现实中空降高管时同事们交头接耳的场景。

还有非常鲜活的买咖啡细节。开会中途,领导说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一个眼神瞥向下属,下属们就心领神会跑出去买咖啡。前辈冲在前去按电梯,没等其他同事就赶紧关门,到一楼后不忘使坏——随手多按几层楼的电梯键,拖慢其他同事下楼给领导买咖啡的速度。这不是什么戏剧化的权谋,职场里总有小人靠这些小动作刷存在感,给自己谋点微不足道的优势。

IMG_7330.JPG

而当前辈带着实习生参观不同部门的办公室时,他侃侃而谈让实习生良禽择木而栖:并购小组的办公室狭小杂乱,只有速溶咖啡,而热门部门却拥有宽敞的休息区和现磨咖啡机。在职场里,资源配置的差异就是权力直白的注脚……一杯咖啡里就藏有乾坤。

明明是大男主戏,《协商的技术》开篇却是小职员的戏份占据主导。安畔锡细腻又写实去铺陈职场的实感:茶水间的八卦、领导面前的表演、派系之间的暗自较劲……各种细节堆叠起来构成一个可信的职场生态,那些并购谈判的大事件就不再是遥远的概念。

IMG_7331.JPG

安畔锡的作品中,对于上位者常常保持讽刺态度。但他不是刻意丑化上司或老板,只是把他们的日常言行原样呈现,就足以让观众看清权力面具下的真实模样。《协商的技术》里成东镒饰饰演的会长,每次坐车离开都特意用后视镜看人——就为了确认别人是不是还在目送他,眼神和表情就看出他的傲慢和权力欲;河专务在会长面前是马屁专家,在下属面前则利用各种信息差作威作福……这种对上谄媚对下傲慢的做派,打工人应该也是见多了。

看了安畔锡的拍法,不难看出很多国产职场剧的问题出在哪了。远的例子不说,去年内娱就播出了一些行业剧:《前途无量》(白宇主演)、《城中之城》(于和伟主演)聚焦金融行业,《赤热》(黄晓明主演)关注半导体研发,《梦想城》(杨烁、蒋欣主演)聚焦大数据领域,《蔷薇风暴》(谭卓、高叶主演)则侧重于资本市场的商业博弈……大多反响平平。剧集充斥行业大佬们的高谈阔论,或者各种过于戏剧化的桥段,但看不到多少底层打工人的日常。任何职场剧都应先建立可信的职场氛围,让观众感受到职场的实感,再来谈行业的事。

IMG_7332.GIF

一些创作者认为去呈现一些打工人的日常会显得平淡,可职场本身就是由这些细碎的非事件组成的。何况,打工人的日常也可以拍得耐看,安畔锡就是典范。

安畔锡的镜头有种特别的魔力——他敢让画面无聊,又能让观众看得入神。比如《协商的技术》大量的职场对话戏,他常常就用一个中景镜头定在那儿,不搞什么炫技运镜,就像办公室里真有台摄像机在角落默默记录,观众成了旁观同事,更自然地观察人物微表情和小动作。他也不是一味地。当对话里提到某个关键人物或事件时,镜头会切到相关画面,既保持了整体节奏的沉稳,又暗藏信息增量,观众自然不会走神。

IMG_7333.GIF

安畔锡对配乐的运用,也带有鲜明的个人趣味。《协商的技术》里那些阴森的弦乐,冒出来的重低音,把职场拍成了惊悚片。有观众认为故弄玄虚,个人并不赞同。配乐抓住了办公室政治的精髓——表面风平浪静,底下波诡云谲。当配乐戛然而止,会议室那种诡异的安静比任何台词都更能传递打工人的窒息感。这种手法安畔锡在《听见传闻》里他就玩得很溜,移植到职场剧依然妙趣横生

 楼主| 发表于 2025-4-24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职业的“实感”

职场剧长盛不衰,一个很大的动因是,观众对于其他职业的好奇心。世上职业千千万,而人生有限,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职场剧,借他人之眼,观别样人生。

在欧美日韩,职场剧一直是主流类型,也爆款频出,反观国内剧集市场,虽然职场剧一直不少,但爆款率极低,有些人就此误会:国内观众不爱职场剧。其实不然。回想起新世纪前后,TVB的职场剧就是很多内地观众的最爱。《壹号皇庭》里的律师们唇枪舌战,《妙手仁心》中的医生们争分夺秒,《刑事侦缉档案》里的警察抽丝剥茧……那时的TVB职场剧起到职业启蒙的作用,既满足了观众对某些职业好奇,也塑造了一代人对精英生活的想象

所以很显然,一部优秀的职场剧的本色,就是对该职业的专业呈现。比如医疗剧,打动人的不是医生们的什么感情戏,而是手术室里精准的术语、抢救时争分夺秒的节奏、面对生死时的专业决断律师剧的看点也不该是浮夸的庭辩表演,而是证据链的构建、法条的精准运用、职业伦理的挣扎……职场剧对专业的敬畏,让观众产生原来这个职业是这样运作”的认知快感。

IMG_7335.JPG

国产职业剧的一大弊病,就是不专业。与《协商的技术》相类的商业调查和谈判,国产职场剧早就拍过了。2018年杨幂、黄子韬主演的《谈判官》,杨幂饰演一名商务谈判专家;2022年朱亚文、万茜主演的《简言的夏冬》,两个主人公饰演的是商业调查师,涉及到企业并购领域的行业调查……但这些“职场剧”的核心都是感情线,职业线服务于感情线。比如《谈判官》,剧中谈判技巧的呈现被简化,未深入具体的谈判策略,更多围绕“怼宠CP”的感情线展开,职业戏份沦为背景板。

《协商的技术》为职场剧打了个样。在让观众拥有打工人的“实感”后,剧集进入专业领域的呈现,让观众获得了企业并购专家这一职业的“实感”。先说一点,剧中尹洙诺的言情戏含量为0

IMG_7336.GIF

在并购相关的谈判发生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进行深度背景调查,挖掘对方隐藏的情感或利益诉求,针对性设计解决方案为谈判突破点提供依据

例如剧中在收购游戏公司时,尹洙诺发现车代表团队因资金短缺濒临解散,且车代表对初恋的情感投射在游戏彩蛋中。车代表私密情感的发现,打破车代表的防御心理,让感受到原来自己的梦想与隐秘的遗憾看见尹洙诺利用车代表对游戏梦想的坚持、对初恋的情感以及现实困境,提出保留团队研发自主权的条件,尊重他的梦想和情感,并解决其与学长的版权纠纷,满足车代表情感与商业双重需求,顺利达成收购。

价格攻防是商业谈判的核心议题——的人追求溢价最大化,买的人则力求成本最小化。山人建设的出售案时,尹洙诺激活竞争,隐性风险解决了,转化为溢价筹码;而到日本采购齿轮时,他破解了信息的不对称,找出对方虚高报价逻辑。但其实,无论是溢价还是压价,剧中谈判更着力于“谈价格,也谈价值”,在数字之外,挖掘对方未被满足的情感刚需(生存、尊严、遗憾或梦想),让交易变成对方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从而促成交易。

IMG_7337.GIF

在商业谈判中,情绪化是决策的大敌。当尹洙诺团队与山人建设李总裁协商公司出售条款时,李总裁“趁火打劫”不仅要求出售后保留原职位,还提出股权要求,贪婪又傲慢。实习生小崔因初入职场,对李总裁的行径感到愤怒粗话说了一半,激化矛盾李总裁拍案而起。在回去的路上尹洙诺冷静地提醒实习生,情绪会让视野变得狭隘”。谈判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点:没有情绪,只有目标。

情绪化会暴露出你的底线与心态,让对方察觉你对交易的迫切性,强化其漫天要价的底气;情绪化也会模糊核心目标,你或不自觉地钻牛角尖,把注意力放在“争口气”上,忘了自己原本要争取什么,偏离商业理性;情绪化甚至会破坏整个谈判的进行,比如引发对方抵触心理,关闭沟通渠道。所以,尹洙诺要求团队成员在谈判中进行情绪剥离,专心聚焦于目标能否达成。他确实身体力行了:每次面对高层质疑,都是直接甩出数据和财务模型,数据比嗓门管用。

IMG_7338.PNG

虽然自己不为情绪左右,却可以利用对方的情绪。尹洙诺说,情绪化会导致你扭曲性解读接收到的讯息,即便情感上得到满足,也会做出失误的决策的时候,安畔锡的镜头意味深长对准了李总裁和河专务洋洋自得的通话——他们自以为唬住了尹洙诺,但其实,尹洙诺利用他们的傲慢与轻敌情绪,故意在谈判中展现出被迫妥协的姿态,暗中推动两家竞标公司的竞争,顺利出售山人建设

客观地说,《协商的技术》中涉及的几个出售或并购案例,还是有些理想化,都非常顺利。主要是剧集平均每两集就有一个谈判案例,过程会有一些简化,或难面面俱到呈现商业世界利益博弈的复杂性(比如很多谈判往往耗时数月)。但总的来看,《协商的技术》还是专业而准确地去表现了商业谈判专家的工作形式和对于谈判心理的把握。谈判的精髓在于把握对方真正的需求,重新定义交易的价值让对方意识到接受这个方案符合自身的长远利益。这种谈判思维不只是适用于并购谈判,跟公司谈薪酬待遇、跟同事谈任务分工、跟客户谈需求细节、跟供应商谈报价条款,都可以运用谈判技巧。

《协商的技术》是一部被低估的剧集。安畔锡的个人美学,能为观众带来十足的沉浸感和美的享受,它也很好地回归了职场剧的本质,带观众了解商业谈判的一些“门道”。这是第一季度最值得一看的剧集之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4-26 10:35 AM , Processed in 0.0652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