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9|回复: 13

劝发普贤行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9 04: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05 PM 编辑

劝发普贤行愿
吕真观 2011/4/16
讲于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172735pychciy95chhii6h.jpg


      菩萨有慈悲跟智慧双翼,才能圆满佛果。慈悲是成就福德业的方法,主要是指行愿,包括戒律在内。佛法的修行,不外这两个重点。(有人问:方便呢?)方便有智慧的成分,也有慈悲的成分,你要怎麽分类都可以。

      《实证佛教导论》是一本学术性的着作,发菩提心是比较宗教性的,所以不方便写太多。但是,这个部分很重要,因为我们修大乘法求开悟、明心,如果你不是一个菩萨,根本就不可能明心,你学习菩萨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你只是想要取证无馀涅槃,为了这种目的而来学习佛法,《实证佛教导论》第五章和第六章讲的声闻跟缘觉法,你学完就算了事,不需要学菩萨法。但是你今天会来听《实证佛教导论》,听到第七章〈大乘法的实证〉,我相信你是菩萨种性的人,有心寻求大乘见道,因为这个关係,现在讲《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如果你还没有发起菩提心,就趁这个机会来发起。

      即使你已经发过菩提心,再发一次菩提心都是有益的,菩提心只嫌少不嫌多,最好时时刻刻都去提携它,因为发菩提心是有为法,不是无为法。为什麽呢?有为法才有生、住、异、灭,对不对?原来你没有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从没有菩提心变成有菩提心,这样岂不就是有生吗?(有人说:那它不一定有灭嘛!)如果有那麽一天,所有的众生统统都成佛,不必再示现三界万法教化众生,诸佛会一起入无馀涅槃,这就是菩提心的消灭啊!因为菩提心一定是在蕴处界法当中存在的,当所有众生全部度尽的时候,就不需要菩提心了。《华严经》虽然说众生不可能度尽,但是我总是认为:众生的总数虽然很庞大,却不会增加,度一个就少一个,大家一起努力应该还是会度完的。(有人说:有一阐提人啊!)《大般涅槃经》讲,一阐提很久很久之后他还是会生起善根,所以理论上并没有哪个众生不可能成佛的。既然这样,众生就应该有度完的时候。总之,菩提心是有为法,是因缘所生法,所以你应该经常去增益它,免得它衰减了。而且,你发菩提心不可能一次就究竟,因为你没有成佛,甚至连凡夫性都还没去除。你现在如果已经断三缚结就很不错了。然后你再检查自己,应该还没有证阿罗汉吧?(大众笑。)假设还没有,你一定有烦恼,只要你有烦恼,你的菩提心就会跟杂染相应。甚至可以说,只要还没有成佛,菩提心就不究竟。所以你每次碰到烦恼的时候,都要记得把菩提心再度提起来。

      假设你的好朋友欺骗了你,跟你借了一大笔钱故意不还。这个时候你难过没有关係,但一定要马上把智慧跟慈悲拿出来应用,这样你才是一个学佛的人。首先,你应该用智慧去观照它,钱到底是什麽东西?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是我(能取)还是我所(所取)?是五阴当中的哪一个部分?是十八界裡头的哪一界?同样的,朋友的关係到底是什麽东西?它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是我还是我所?是五阴当中的哪一个部分?是十八界裡头的哪一界?这样讲好像很麻烦,但当你娴熟这种观行之后,一念之间就可以做准确的分判。刚开始的时候,你只要分别某法(钱、朋友等等)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就行了。如果你能够这样,你就是有智慧的人,知道怎样把佛法拿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你就长出一隻翅膀了。

      要是只用智慧观察,没有慈悲,你会变得很冷。你可能就丢一句话给他:「算我欠你的好了,以后果报你自己承担。」(大众笑。)我们用声闻法对治烦恼,虽然也很管用,但却错失了度众生的机会,因为你没有菩提心,讲话让人受不了。

      其实你可以把菩提心拿出来应用,心裡头先起一个作意:「这个机会太好了!」(大众笑。)为什麽呢?《维摩诘经》说,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是其他世界没有的,其中有布施摄贫穷和淨戒摄毁禁。他来跟你借钱,故意赖债不还,你不恨他、不骂他,反而作意:「好,你既然不还,我就当作是送给你的,不要紧。」这就符合了布施摄贫穷和淨戒摄毁禁,未来世他一定要做你的弟子。(问:赖债的人比我还有钱,这样算贫穷吗?)贪得无厌就是贫穷,至少未来世会感得贫穷的果报。淨戒摄毁禁,就是你没有做错事,在这件事情上面你是持戒,他做错事情是毁禁。(有人说:本来是要还钱的,就是规定的事他毁坏了。)对,戒就是行为规范,所以不一定是佛教的戒律。世间法律有规定,跟人家借钱必须还,这是民事责任。如果他在跟你借钱的时候就不打算还你,这个叫诈欺,可以构成刑事责任,当然算是毁禁。

      这样有没有听懂?你要修成佛果,一定要广度众生,现在你跟他结了这样的缘,他将来就一定要做你的弟子。你碰到故意赖债不还的人,要起欢喜心,不要讲他的坏话。因为你讲他坏话,摄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我有一个亲戚,他很讨厌自己的儿子,只要跟儿子讲话都是用骂的。他儿子也不跟他客气,两个人彼此憎恶。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八十岁了,还替儿子开一间公司。开公司要跟银行贷款盖厂房,非常麻烦。我跟他说:「您都八十岁了,这间公司开不成的话,就是一个烂摊子,到时候要怎麽办?」但是他还是拖着老命在那边做。为什麽呢?在我看起来,这就是业力,我这个亲戚过去世一定亏欠他这个儿子,所以他再怎麽讨厌儿子,还是要花很大的心血去替儿子挣钱。但是,两个人的感情为什麽坏成这个样子?如果过去世你的钱被人家赖掉了,你会怎麽做?你会辱骂他,到处跟人家讲,彼此的感情很糟糕,所以现在世就变成这种果报。这种果报你要不要?如果不要,碰到人家故意倒帐,你千万不要生气,更不要毁谤他。你就当做那笔钱是布施或者借给他的。

      以佛法来讲,没有所谓的给,统统都是借。为什麽?就算你现在是心甘情愿地给他,还是借。每一个事件都有前因和后果,总不能说人家拿了你的钱,或者接受你的恭敬供养,未来际他对你一点回报都没有,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所以你只要想到因果报应,你就不会觉得被人家倒帐有什麽不好了。你如果起欢喜心,这个赖债的人未来世不但会偿还债务,还会对你非常好。你想想看嘛!如果说有人跟你倒帐一百万人民币,一百万不是小数目,你可以买房子了。他跟你赖债一百万,你没有骂他,还体谅他,没有讲他坏话。他想到这件事情会觉得很惭愧,心裡会一直想:「某某某真是个好人,将来不知道怎麽报答他才好啊!」(大众笑。)未来世他不但会还你钱,还会跟你讲:「你真是个好人啊!」(有人说:借的时候是欢喜的借,还的时候也是欢喜的还。)

      (问:同样这种情况,他如果不觉得我是好人,反而觉得我是个傻子呢?)他虽然觉得你是个傻瓜,还是对你有好感的。为什麽呢?因为他至少不会恨你嘛!他虽然可能会说「你真是个傻瓜」,可是他不会恨你这个傻瓜,对不对?他只会痛恨跟他作对的人。他骂你傻瓜是他自己的不良习气现前,而不是说你现在做了某一件事情让他对你更加不高兴,这要分开来看的。

      (问:如果是法布施呢?也要还吗?)接受别人的法布施也是要还的,禅师常常讲「知恩、报恩」,知恩是指明心,报恩就是弘法。你接受人家的法布施而明心,如果不去弘法,也是有亏欠的。但这与其说是还,还不如说是在成就自己。明心的人应该不会有还债的感觉,如果有,一定是初悟的新学菩萨才会这样。没明心的人很希望明心,但是已经明心的人会觉得责任非常重,特别是见道功德明显的人更是如此。你的般若慧越深,解脱功德越好,你承担的责任义务就越重,但是将来的成就也会越大。明心以后,很多人功德受用不明显,没有独立弘法的能力,这些人应该要协助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开悟、明心的人去弘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的智慧和解脱功德越高,面对的痛苦和打击也就越强,这种痛苦跟烦恼一般人是承受不了的,一定会大发脾气或者乾脆不干了。没开悟以前只要听课,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像扫地、擦桌子这些清洁工作,或者出钱赞助别人弘法。开悟以后去破邪显正就很累,因为你会影响到别人的名闻利养,还有那些成见很深的人,他们会受不了,而反过来骂你,你要承受很多痛苦跟打击。但是你已经有慈悲和智慧两隻翅膀,所以还是可以越过这些痛苦跟烦恼,而且能够迅速增长自己的福德和智慧。除非是声闻心态很重的自了汉才会讲:「我自己解脱就好,不要弘法。」有的人以为能者多劳,所以他乾脆把自己弄得很无能,就不必承担责任。这样当然烦恼不多,可是福德和智慧也很难增长。

      等一下我们要讲普贤行愿,它的内容和十无尽愿是相通的,十无尽愿是初地菩萨的共愿。从初发菩提心到初地,要经过一个阿僧祇劫,在这个阿僧祇劫当中你必须完成三件事情,第一个是永伏性障如阿罗汉,第二个是勇发十无尽愿,第三个是通达百法明门。永伏性障如阿罗汉是最简单的事情。为什麽呢?你在这一世要做到虽然很困难,可是你只要先断掉三缚结,最慢七返人天你自然就达到了,所以这个没有那麽难。再来就是通达百法明门,这个比较麻烦,没有那麽容易,但明心以后还是可以渐次证得。(严格奉行四依四不依,打好因明学的基础,是悟后修习百法明门的重点,此部分留待《实证因明学》再详细说明。)勇发十无尽愿一定要等到初地吗?不一定,现在就可以发,当然你现在发的十无尽愿力道不会很强,但是发菩提心本来就是要不断地增上发起,你不要因为一时达不到就不敢发菩提心。

      有的人读〈普贤行愿品〉真的吓到不敢发菩提心。为什麽呢?它讲菩萨要修很多苦行,甚至讲「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意思是说,剥自己的皮当成纸,折自己的骨头当作笔,刺自己的身体滴血当成墨汁,这样书写经典,堆到像须弥山那麽高大。你要是看懂的话,不吓死才怪,哪裡还敢发菩提心!但是大家却没想到,我们从无始以来,因为造作恶业轮转三恶道被人家剥下来的皮、折下来的骨和刺出来的血远远超过须弥山和四大海水,发普贤行愿所受的罪,不会比六道轮迴多,却可以成就究竟佛果,为什麽你不敢发愿呢?如果你还是不敢,可以增加一个条件「如果我有普贤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我就发起普贤行愿」,这样你就不用怕了吧!

      坦白跟你讲,对大乘见道者来说,这个条件其实是多馀的,因为他们都知道「五阴非我」,真正的「我」是自性清淨心(第八识),祂不受苦乐而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自性清淨心不必发普贤行愿,却一直都在奉行普贤行愿,不管是凡夫或者圣贤都没有差别。我们以五阴身发起普贤行愿,只是以五阴身随学自性清淨心的功德而已,五阴身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圆满普贤行愿,只有自性清淨心才能随时奉行普贤行愿。你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害怕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能够发起普贤行愿,功德也算我一份,我是劝发菩提心。(大众笑。)我这一世看了南怀瑾先生的《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发起普贤行愿,所以我如果有什麽功德,他也有一份。你不用怕功德被我们两个人分走了,因为我们的功德你也有一份,你是随喜功德。将来,你去劝别人发起普贤行愿,我们大家都随喜,每一个人都功德增上,自然能迅速圆满智慧和福德而成就究竟佛果。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歎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讚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迴向。」

      「善财」是指善财童子,童子是未婚保持童贞的男子,不一定是小孩子。

      「善男子」是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和诸菩萨的尊称。虽然普贤菩萨的位阶超过善财童子,他却不会轻慢善财童子,因为位阶越高的菩萨越知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他们会随顺世间的礼仪,礼敬一切的众生。

      「如来功德就是如来藏(第八识)不可思议的功德性用,因为第八识可以出生一切法,所以一切的佛法等于都是在讲第八识的体性。「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意思是佛法永远都讲不完。有一次,我讲某一个法,有一个人来质疑:「我不要你自己的看法,你告诉我经教依据在哪裡。」我答:「佛法是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记载到经教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已,你不要因为经教没有讲,就以为这个不是佛法。」其实佛陀不会完全没有讲,他多少会讲一点,有些就会被结集成经教,有现量经验的人读了,自然就知道这是在讲某个法,他可以用现量经验去把略说的经教诠释得很详细。但是这位仁兄不承认我的解释,以为是我在发明佛法,他没有想过:「佛菩萨的说法又是从哪裡来的?」还不是从现观中而来!因为有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一直存在着,所以佛菩萨才能现观到它们的存在,然后依据他们现观所得的现量,演说正教,听闻的人把语言记载下来才成为经教。因此,正法(客观事实和自然规律)是先于经教而存在的,甚至是先于一切的佛菩萨存在的,菩萨成佛之后,不必皈依佛,不必皈依僧,却还是要皈依法。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的原则。只要符合事实真相,不一定要有经教依据。甚至,我们可以用事实真相去勘验经典的真伪和翻译的正误,因为现量的效力高于正教量,这是「依智不依识」的原则,智是现量所得,识是听闻而来的知识。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你注意看喔!是「应修,也就是说普贤行愿是成佛必修的课程,不是说你可以选择性的,要修不修随你,它不是这麽讲的。如来功德包括明心、见性、过牢关,这些都是你要成就究竟佛果少不了的功德啊!所以说你要不要发起这个普贤行愿?很显然是必须的。因为你没有普贤行愿在支撑,一旦碰到困难,你可能就会想:「算了,这麽麻烦又痛苦,我干脆不要做算了!」但是教化众生本来就很难,要灭掉自己的烦恼也很困难,你不能碰到一点点痛苦、挫折就不做了,这样的话,你会像乌龟一样爬。你要知道,成就佛果是不得了的事情,不要讲别的,光是一个明心就不得了。明心、见性、过牢关,每一关都不容易,何况是后面的初地菩萨、八地菩萨,乃至究竟佛果!你老是在那边爬,想要爬到哪裡去,从地球爬到极乐世界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起飞,我们要用慈悲和智慧让自己飞起来,这样才能成就。

      修证都是越来越快,最初的障碍一旦能够克服,以后就会迎刃而解。以解脱道的四个果位来说,从凡夫修到初果,要花多少时间?其实是无量劫,为什麽呢?因为你无始以来都是凡夫,断三缚结证初果是最惊人的转变。也许在你来看,初果没什麽,其实它是最难的,因为众生都执着在凡夫我见上面,难以超越,你教他断我见,他反而骂你是邪魔外道。

       接下来从初果修到二果要花多少时间?初果是七返人天,二果是一来(再一次来到人间),所以如果你很懈怠,就是六返人天。初果人很精进,七天七夜就可以证二果。这是初果修到二果要花的时间。

      从二果修到三果要花多少时间?因为二果称为一来,死后往生欲界天,顶多再来人间一次,他就会在人间证三果,所以二果修到三果不会超过两世。

      从三果修到四果阿罗汉要多久的时间?三果称为不来,三果人死掉会生到色界或无色界,然后在那个地方取证无馀涅槃,总之不会回到人间。如果证三果之后没那麽快死,据说只要几个小时,最多几个月,就能证阿罗汉。这是一位善知识讲的,实际上怎麽样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不可能太久,因为二果和三果都是越来越快,阿罗汉应该也是这样才对。

      解脱道虽然分成四个果位,但是你会发现,初果是最难证的,因为对凡夫来讲,这个就是难以跨越的铜牆铁壁。为什麽这麽难呢?主要是真正的善知识很难碰上,要累积很大的福德才会碰到一个,而且你布施一般人用处很有限,一定要礼敬供养佛、法、僧三宝。佛当然不用讲,僧宝是指圣弟子,也就是见道位以上的修行人,不一定要出家。你在凡夫位的时候,根本分不清凡夫与圣弟子的差别,所以你必须养成布施、供养的习惯,哪一天运气好,你就会供养到一位圣弟子。你跟圣弟子结缘,将来跟他学法,你才有可能断三缚结。要是你根本没碰到佛陀、没碰到圣弟子,你就听不到正确的佛法,那你要凭着自己的力量去断掉三缚结,可能性几乎是零。等到你证了初果,你会觉得初果没什麽,贪瞋还这麽重,你自己不看重,但是跟凡夫比起来,那是不得了的事,只要证了初果,后面的果位都会渐次达到。

      在凡夫地的时候,虽然修行很久,却看不出什麽成绩,好像陷在泥沼裡头,动都动不了。等到你断了三缚结以后,才勉强从泥沼裡头爬出来,这时候你可以慢慢地走,但是身上还一大堆臭泥巴。证二果,等于身上稍微冲干淨一点,还是臭臭的。(大众笑。)到了三果,总算洗干淨,只剩下一点点体味,别人闻不出来。阿罗汉才完全清淨。这个是以解脱道来讲。

      如果是以佛菩提道来讲,发菩提心是最难的。发菩提心才能明心,明心的时候才两个翅膀长齐,勉强可以飞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你只是一隻小鸟,就像麻雀一样飞不远,等到你的翅膀长得又硬又大,你就是大鹏鸟,拍个翅膀就可以飞九万里。这个时候你不会跟凡夫比了,因为凡夫陷在泥沼裡根本动弹不得,就算给他三个阿僧祇劫,他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打转。

      凡夫在六道裡面轮迴,只是在原地打转而已,就像厕所裡头的蛆虫,翻上来的时候说是天界,下去的时候叫做地狱,(大众笑)其实都是一个粪坑。以佛教的观点来看,就是这样子。一切的凡夫没有什麽好比的,你不用讲「这一个人比较善良,那一个人怎麽坏」,其实都是凡夫。你不要看到人家坏就生气,人家善良就羡慕或者嫉妒,都不用,我们要跟圣贤做比较。如果不把自己的般若慧和解脱功德全面提升起来,你就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纠缠,困死在裡面。现在为什麽跟你讲普贤行愿,因为这个行愿大得不得了,就算你没有般若慧,只要把这个行愿提起来,那些零零碎碎、家庭伦理剧式的吵嘴和不愉快,根本不是问题。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迴向?」

      白,是讲话的意思。善财童子为我们请问普贤菩萨,有人请转法轮,普贤菩萨才方便继续讲下去。要是大家都不感兴趣,没有人想听,按照戒律是不能演说三乘佛法的,只能演说天乘、人乘的法。「大圣」是对普贤菩萨的尊称,在大乘法当中,初地以上的菩萨是圣种性菩萨,普贤菩萨已经是等觉菩萨,与佛相去不远,当然可以称他为大圣。

礼敬诸佛
称讚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迴向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这裡是说普贤行愿的利益。首先是供养的功德。行善有福德,但是比不上供养佛和供养圣贤,因为布施破戒人只能得到千倍报,布施守戒人得十万倍报,供养初果以上的圣贤和佛陀,可以得到无量报。但是发普贤行愿的功德,却远远超过供养佛,因为供养佛是种福田,发普贤行愿却可以让你成为人天福田,甚至成为三界人天导师!二者的功德当然是无法比拟的。甚至只是暂时的听闻,还没有发起普贤行愿,便有大利益,因为这会熏成无漏法种,未来际你一定会发起普贤行愿。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

      第二是灭罪的功德。这裡讲受持读诵〈普贤行愿品〉「速能除灭五无间业」,连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可以很快地除灭掉。一块瓦片虽然不重,却会沉入水中;轮船那麽笨重,却可以浮在水面。飞机更神奇,甚至可以载几百个人飞起来。正知见就像飞机流线形的外壳,普贤行愿就像是飞机的引擎,两个配合起来,连五逆重罪都可以灭掉,何况是其他零零星星的恶业!

      律仪戒有很多的戒相,很多人受了戒之后,被戒相所缠扰,每天都在斤斤计较戒律的得失。要是你真能发起普贤行愿,你就不会这样。经典记载,很多大菩萨根本不理会戒相,只要对众生有利益,他们就去做。详细的内容,我不方便讲,免得被有心人拿来作为破戒的藉口。总之,佛陀制定戒律,是要让大家都能够解脱烦恼乃至究竟成佛,不是要来增加你的烦恼,有智慧的人会知道什麽时候是可以开缘的。就好像世间法律规定,某些状况虽然符合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不认为违法,例如警察逮捕现行犯和外科医师切除伤患坏死的肢体。

      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毘舍闍、若部多等饮血噉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讚,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第三是眷属的功德。一旦你发起普贤行愿,连诸恶鬼神也会发心守护你,甚至你会得到诸佛菩萨的称讚。至于「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你一直在礼敬、供养众生,懂得佛法的众生自然也会礼敬、供养你。

      「饮血」就是喝血,「噉肉就是吃肉。这些「饮血噉肉」的恶鬼神,「皆悉远离」都不敢靠近你,因为你有普贤行愿的关係。「或时发心亲近守护」有些凶恶鬼神,看到你是发起普贤行愿的人,不但不会加害你,甚至会做你的护法神。这种鬼神其实是菩萨的示现,你千万不能轻慢他们。

      「胜族」
,比方说中国人现在也算是胜族,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一个强国,人家不敢随便欺负你。「常居胜族」,就是你经常生在富强的国家,或者是某个国家的贵族,出身高贵,受人尊敬。

      「悉能破坏一切恶趣」,这是说修习普贤行愿的人不会下三恶道。「悉能远离一切恶友」,这是说坏的朋友,包括邪师、恶知识,对你不会发生影响,你不会被他带坏。「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这是说修习普贤行愿的人有智慧和解脱功德,能够降伏外道的种种错误说法,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捨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捨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遶。

      第四是淨土的功德。很多修淨土的人发起普贤行愿,因为普贤行愿可以让你往生极乐世界。生命的最后关头,身体器官都毁坏了,眷属、资财全都没有办法跟着你,只有普贤行愿会引导你,让你一刹那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人家讲「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普贤行愿是善业,而且是最大的善业,跟它比起来,其他的善业恶业都微不足道,只要你发起普贤行愿,往生极乐世界绝对没有问题。你看,这够好了吧?你要不要发这个愿?(大众说:要。)这裡并没有念佛这个条件,因为修习普贤行愿就是实相念佛,纵使你没有称名念佛、观像念佛或观想念佛,只要你想去,阿弥陀佛还是会欢迎你。其实,你要是真的发起普贤行愿,去不去极乐世界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你不取相分别,既然众生都是佛,又有哪个地方不是淨土呢?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第五是成佛的功德。因为普贤行愿的导引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会看到自己出生于莲花当中,然后得到阿弥陀佛的授记,说你将来会成佛。佛为你授记,一般还会告诉你将来成佛时的劫名、国土名、菩萨、众生等等的情形。得到授记之后,你会继续修习普贤行愿,能够观察众生的根器给予最适当的教化,劝他们也发起普贤行愿,最后你自己会究竟成佛,尽未来际,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馀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这段是总结普贤行愿的功德,再次劝请大家要发起普贤行愿,文字并不难,请你自己看。

      后面还有重颂,用偈文把同样的意思再说一遍,我就不唸了。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参考南怀瑾先生的《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这一本书就是在解释〈普贤行愿品〉的重颂,解释得很好,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还是值得推荐给初机的佛弟子。

      你要发起普贤行愿,然后每次读诵的时候,再次增上发起。只要你能这样,连五逆重罪都可以灭掉,别的忏悔法很难比这个更好。读诵的时候要体会它的意境,把整个身心投进普贤菩萨的大愿海中,你会感应到诸佛菩萨共同的加持。为什麽呢?因为第八识能够了众生心行,所以你发起菩提愿的时候,会跟所有的佛菩萨一念感通。不止诸佛菩萨感应到你的普贤行愿,连小蚂蚁,还有微生物,只要是有情,统统都感应得到,它们的第八识都会知道你已经发愿要度化它们。

      这样读诵〈普贤行愿品〉效果非常好,你会觉得人间的烦恼实在微不足道,你不会再为琐事烦心,可以把心思放在大乘法义的观察,这样才有开悟的可能。第八识(自性清淨心)是万法的总源头,《六祖坛经》说「心量广大,遍周法界」,为鸡毛蒜皮计较的意识心,不能跟第八识相应,所以你一定要恳切地发起普贤行愿,这样你的意识心才会跟自性清淨心一念相应而开悟明心。就算你没有明心,只要恳切地发起普贤行愿,三千大千世界都会震动。因为众生发菩提心是极困难的,你只要发起菩提心,三个阿僧祇劫以后一定会成佛,三千大千世界有神通的菩萨全都会感应到你的发心,连魔宫也会震动。但是你不用害怕,因为诸佛菩萨都是你的靠山,天龙八部乃至诸恶鬼神都是你的护法,再多的魔王也不是普贤行愿的对手。只要发起普贤行愿,明心、见性、过牢关,乃至初地、八地菩萨的功德你都会次第证得,最后一定会圆满究竟的佛果。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06: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以为,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和文殊菩萨的十种无尽大愿,是我们弟子发起菩提心的最直接、最宝贵的典范。在认真读诵和理解这些大愿的时候,你可以观想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站就在你面前,你跪在菩萨跟前聆听教侮,你可以这样尝试看看。阿弥陀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08 PM 编辑

礼敬诸佛

R.jpg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淨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礼敬诸佛是普贤十愿的第一个愿。「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就是到处都是佛。而且你要注意一下,普贤菩萨讲的是十方三世。十方,就是八方位和上、下两个方位,也就是全部的方位。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也就是说,礼敬诸佛包括未来佛。谁是未来佛?比方说这位(其中一位听众)就是未来佛,我们大家都要礼敬他。我们不用跪下来礼敬,但是要用心礼敬,要知道他的体性跟佛一模一样,用尊敬佛的心情来尊敬他,对其他的众生也是一样,这样你才能够成就礼敬诸佛的行愿。

      经教的用语很精确,这裡讲的是三世佛,包括未来佛,但是后面讲到忏悔业障的时候,普贤菩萨就没有教你去找一个未来佛来忏悔。大部分的未来佛都还没有见道,他们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承担不了你的忏悔。你要忏悔,一定要找果位高的佛菩萨,果位低的菩萨只能替你做证,没有能力用神通力和智慧力来帮助你。过去佛,是指过去已经成佛,现在离开佛位,以各种身相度众生的菩萨,例如观世音菩萨,祂原来是「正法明如来」。你跟过去佛忏悔,祂当然有能力帮你忙。

      但是,礼敬诸佛就要包括未来佛,这样你的心量才会大。你的心量大,才会跟诸佛菩萨相应,才会跟第八识的清淨性相应。要是心量不大,一直被小事情纠缠住,就没办法明心。明心是不得了的事情,为什麽呢?一切法皆由自心所生。请注意,是一切法噢!你如果还为了小小的事情在那边烦恼,你怎麽可能会找到那个东西,祂是一切法的根本啊!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把你惹得很不高兴,三天三夜吃不下饭,烦恼性那麽重,心量那麽小,你要怎麽明心?没有办法!所以你要用普贤行愿扩大你的心量。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就是我用普贤菩萨的这个愿力。「起深信解」,什麽信解?「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你要起这个甚深信解,你才可能对未来佛起恭敬心。菩提心有两种,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证解第八识的体性而发起的。还没有明心(证解第八识)的人,虽然没有办法发起胜义菩提心,至少要深信深解第八识的法义,知道无论凡圣,一切有情的第八识体性都是平等无二,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都能够出生三界万法,这样发起的世俗菩提心才能够作为明心的正因。

     「悉以清淨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虽然你现在不一定清淨,但是你的愿力是清淨的,你的自性清淨心(第八识)也是清淨的。你要儘量用你的自性清淨心,还有自性清淨心的一切功德来发起普贤行愿。

      「一一佛所」,每一个佛前面,连未来佛也在内,这个很重要,不然你这辈子连一尊佛都碰不到。过去佛不会示现佛身给你看,就算你身边有过去佛,你也把他当众生来轻慢,那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很大的罪过。然后你又碰不到现在佛,这样普贤行愿要怎麽成就?它是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你不能一下子就忘得乾乾淨淨。所以你看到每一个众生,都要常修礼敬。有的人在礼拜的时候观想自己变化很多的分身,到很多佛前面去礼敬,你不一定要这麽修,重点在于你对一切的众生都要有恭敬的心情。

      普贤行愿是不可思议的善业。为什麽呢?就算你对这隻小蚂蚁的布施还没有开始,但是你已经把它当作佛来尊敬了。众生最受不了的就是被人家看不起:「你这个穷光蛋,怎麽样!」你看不起他,他会觉得自尊心受损。你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佛来尊敬,你说这个是多麽大的善业啊!不只这样,以后你碰到他的时候,还会有种种的供养、称讚、随顺等等,虽然你还没有做,但是将来你总会做的嘛!每一个众生都承受到你的善功德,累积起来是很惊人的,所以普贤行愿的功德不可思议。

      「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这裡头有密意存在的,第八识就是自性普贤,第八识能够现起色身,你从无始劫以来,岂不是有无量的色身吗?这些色身面对一切的众生,每一个众生你都曾经在无量劫当中跟他们结缘,这就是「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你统统都在修这种礼敬。

      「虚空界尽,我礼乃尽」,就是说虚空如果有边际,我这个礼敬才会停掉。「而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果虚空没有边际,我这个礼敬就不会停掉,永远都在礼敬。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这裡说要把众生度尽,把众生的业和烦恼全部清淨掉,我的礼敬才会停掉。简单地讲,就是把众生全部都度成佛,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的礼敬永远都不会停下来。

      (真观2017/1/29补注:《华严经》说:「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心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因此,更好的解释是:业与烦恼等等的有为法皆是本来无生,既然如此,就没有灭尽的问题。真正的众生是第八识如来法身,祂原本就是常乐我淨,自然也没有灭尽的时候。第八识的每一个作用,其实都在践行礼敬、称讚、供养等普贤行愿。第八识的作用不可穷尽,因此普贤行愿也不可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每一个愿都有的,这几句话非常重要,等到你明心以后,你自然就知道这是跟第七、八识相应的,但是跟前六识不相应,因为前六识都有中断的时候,不可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也不可能无有疲厌。第八识一向都是清淨,随时都在为你服务,所以不管你是否发了普贤行愿,祂都一直在奉行普贤行愿,这是胜义谛的普贤行愿。第七识是恒审思量,当你发起真切的普贤行愿,第七识就会不间断地指挥其它七个识(前六识和第八识),合作无间地修持世俗谛的普贤行愿。

      所以这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是第七识跟第八识才有可能做到,如果你发起真切的普贤行愿,你的第七识会时时记得要修普贤行愿,虽然你的五阴身心还是会累,但是休息之后有了精神和体力,又会继续修习普贤行愿。

      「起深信解,如对目前」是作意,作意是一种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修礼敬诸佛所需要的作意,主要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要是你能够将这个法义理解得很透彻(胜解),乃至明心之后得到现观,这个作意就会成为第六识的无间作意(没有间断的世界观),换句话说,在第六识存在的时间,这个作意也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样修会产生很惊人的功德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0 PM 编辑

称讚如来

121949ixa2rkkz233gehh5.jpeg


     
复次,善男子!言称讚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遶,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讚歎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讚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讚歎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讲称讚如来。「复次」,相当于「再者」,表示下面还有其他的话要说。请注意一下,这裡讲「十方三世……极微尘数佛」,所以只要是有情,统统都是这裡所讲的佛,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这些微生物。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这是说一切的微尘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文字不难,但是要怎麽理解呢?唯识经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谓的三界,是指三界万法,包括物理世界和组成物理世界的微尘。也就是说,每一颗微尘,其实都是由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共同出生与执持的,因为这个缘故,也可以说每颗微尘都有共业有情的第八识在作用着。而第八识就是自性佛,所以说一切的微尘中,都有无量诸佛在转法轮。

    「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遶,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就是大乘法的见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随便以哪一个众生为中心,都可以说这个众生是佛,然后其他的众生统统都是菩萨,这就是「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遶」。

      「甚深胜解」是对佛法的胜解,了解得很清楚称之为胜解。「现前知见」就是当场我就知道是这个样子,这是现量。看到这裡,你就知道要明心之后才能明白普贤行愿真正的意思,不然只能依赖圣教量。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辩才天女是一位天女,辩才非常好,就是很会讲话。「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讚歎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这是什麽意思呢?比如说一个众生做了一件好事,你称讚他,这也是称讚如来。因为他跟佛没有两样,这裡讲十方三世一切佛,包括未来佛,我们称讚众生,就是称讚未来佛。你为什麽会有那麽多的舌根呢?这是从无始以来起算的,一直到无止无尽的未来,你当然会有无尽的舌根,也会有无尽的音声言辞海,可以称讚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你把每一个众生都当成佛,儘量称讚别人,不要去骂人。有时候不得不骂,但是你对他的恭敬心不要消失掉,请记得这一点,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部属,以及身分地位低下的人,甚至是小动物和虫蚁,都要保持恭敬的心态。如果有人要去做很坏的事情,你用粗暴的方式制止他,例如他拿着刀子要杀人,你把他打到不能动弹,这是可以的,重点在于你不能失去恭敬心。

      再者,演说第八识的法义也可以说是称讚如来,因为第八识就是法身如来。甚至一切的语言文字音声,都可以说是在称讚如来,因为这全都是在显示第八识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苏东坡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淨身。夜来八万四千偈,它日如何举似人。」

      「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讚歎无有穷尽」,因为众生就是佛,只要众生还没度尽,你当然会没完没了地一直称讚下去,度众生的事业要一直进行下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05: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2 PM 编辑

广修供养

OIP.jpg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遶,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这裡也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所以广修供养的对象包括一切众生。

「华」是「花」的古字。华云,就是很多的花浮在空中,像云一样。你要供养诸佛,要有神通的人才供养得到,佛坐在比较高的床座,你要把花送上去,就像云一样飘过去。鬘,是环状的东西,用珠宝或者鲜花结成项链。鬘云,就是很多的鬘浮在空中,像云一样。天音乐云,就是音乐也飘在空中,像云一样,具体是怎样我也不晓得。伞盖,是像雨伞或帐蓬等能够遮挡太阳和风雨的东西,比方说佛陀或者善知识说法,你搭一个棚子,让他不要晒太阳,不要被雨淋湿,这个就是伞盖的供养。涂香,是涂在身上的香水或香油。在家菩萨可以涂香,用比较庄严、不会呛鼻的香,一方面可以掩盖自己的体味,一方面可以引发别人对你的好印象,用这样来摄受众生。末香,就是粉状的香。这些都浮在空中,像须弥山那麽高大。

      「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然」是「燃」的古字。你也供养很多的灯具,以现代来说,电灯也算在内。这个听起来很多,你可能会担心自己负担不起,其实你从无始以来的供养加起来,就超过这个量,未来你会供养更多。

      有一句谚语说:「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所以讲这些供养「如须弥山、如大海水」还有一个意思:只要你有真诚恳切的心,一点点的供养,将来的果报就会像山海那麽大。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捨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以前有人看到有明心的菩萨很穷,他就产生怀疑:「菩萨应该有大福德,为什麽明心的菩萨会穷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以前没有修布施?」其实不应该这麽说。为什麽呢?已经明心的菩萨随便讲一句话,你都受用不尽,即使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供养,他都堪受得起,所以你不要说他没有福德,这样说很糟糕的。要知道,贫穷只是他示现出来的一个身相而已。《证道歌》讲:「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大乘见道者随便演说一个法义,都是字字珠玑啊!如果他不告诉你,你用三个阿僧祇劫都不一定摸索得出来。所以你不要说:「我经营大事业,我很有钱,我是董事长,一年赚几个亿。为什麽你这个菩萨穷成这个样子?」这种话不能讲。为什麽呢?因为人家是把布施供养的福德全部迴向在道业上面,所以他可能穷得一贫如洗,但事实上他是人天福田,你还要说他没有福德,这完全倒过来了。(大众笑。)没有明心的人,或者没有见道的人,你这麽说还说得过去。已经见道的人,示现出来的贫贱富贵你都不能看,不然就落到身相去了。轻慢毁谤一个明心的菩萨罪过是很重的,所以一定要小心。其实,你如果能够视众生如佛,连一隻小动物你都尊敬牠,又怎麽会轻慢毁谤明心的菩萨呢?只要你不取相分别,就不会造作恶业,把握这个重点,自然能够奉行戒律。

      因为法供养太重要了,你如果很穷没有办法供养财物,单修法供养也可以。「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捨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个文字不难,我不解释,不然今天讲不完。但是你有能力的时候,不要悭贪不肯做财施,不然你的法供养只是喊喊口号而已。法供养的重点在于如说修行,有钱的人不要拿这个作为不肯财施的藉口。

      「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这是形容法供养的功德,远远超过财物的供养,甚至完全没有办法做比较。「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因为法供养会让你从凡夫修成佛果,还有什麽供养会超过这个?信受正确的佛法也是法供养,所以每次听完正确的佛法之后都可以迴向,这是用法供养的功德而迴向的。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其实如来不需要你供养,真正的如来是佛的法身(究竟佛的第八识),法身你要怎麽去供养祂?事实上法身是不受供的,如果勉强要讲受供的话,就是你自己可以依照佛法去修行,圆满成就自己的法身,这样说供养法身,勉强说得过去。法身佛才是真正的如来,你拿香去供养祂,高兴的人是你自己,祂才不会对这个起贪。报身佛福德那麽大,根本不需要你供养。应身佛来到人间,示现成人类的样子,让你去供养他,这是要让你种福德。连天人想要饮食都可以应念即至,应身佛福德那麽大,哪裡需要你去供养,?他真正的希望,就是你要修行,所以如说修行叫做法供养,这个才是真供养。其他的供养,是蕴处界一时现起的假相,所以不是真供养。如说修行虽然是行蕴,也是一时现起的假相,但是它会熏成无漏法种,成就真实的佛身,所以说它是真供养。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4 PM 编辑

忏悔业障

droplet-g0ec23f4fb_1280.jpg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讲忏悔业障。「由贪、瞋、痴发身、口、意」,就是因为有贪、瞋、痴三个根本烦恼,就会造作各种恶业。「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表示恶业没有体相,因为恶业没有体相,所以大乘见道的人灭掉恶业的方法很简单,观察罪恶本身是第八识所显示出来的法相,与其他的法相平等无二,这个就是实相忏悔。

     有的人听到实相忏悔这个法门,他就想:「这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他就放心大胆地做坏事,然后告诉自己「恶业没有体相」。这不是实相忏悔,而是恶取空相。空,是第八识的别名。恶取空相,就是恶意曲解第八识法义。他其实是先取相分别,所以才会做坏事,然后用第八识「空」的法义安慰自己,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果报。这当然不是实相忏悔。大乘见道者普遍地观察诸法皆是自心所生,因此不取相分别,因为不取相分别的缘故,所以能够降伏贪瞋,随顺世间善法,即使有时因为习气现起而违犯戒律,也可以立即观察恶业是第八识所生,并无实体,因此不着罪业相,能够勇于改过,不会文过饰非。这才是实相忏悔的真义。

     落在我跟我所上面去取相分别,才会造恶业;如果你不落我跟我所相,你看待众生皆如诸佛。刚才讲,假设有人欠你一百万,故意赖债不还,你准备要骂他、打他的时候,想到「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骂佛、打佛可不得了」,你怎麽敢骂他、打他?你都不敢了,因为你不落在取相分别上面嘛!

      你如果落在取相分别上面,就会讲:「我是正法弟子,你是邪魔外道,我打死你,你也是该死的。」如果你有这种心行,就违背佛法了。在佛教团体裡头,这种「我是菩萨,你是邪魔」的心态最可怕,有这种心态就会觉得:「我再怎麽整你,你都是活该的。」大家都这样的话,将来说不定会演变成刀兵劫。菩萨、外道、邪魔等等,只是五阴暂时现起的假相,外道和邪魔将来会转变为菩萨,菩萨也可以示现为外道和邪魔来考验你。如果你以为菩萨就是菩萨、外道就是外道、邪魔就是邪魔,认为他们有恆常的自性不可转变,这样你就落入「五阴是我」的凡夫知见。

      《圆觉经》说:「邪师过谬,非众生咎。」众生有邪见是因为他的环境不好所以才被教坏的,你应该要想办法救度他,让他从邪见转变为正知见,而不是把他消灭掉,因为如来藏(第八识心体)是消灭不掉的。(大众笑。)你把他杀掉以后,他的邪见种子还在,再投胎还是会继续干坏事,杀掉他完全没意义。众生都有佛性,就算有人一时愚痴造恶,你还是要想办法跟他结一点善缘,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他就会做你的弟子,心甘情愿地跟你学习佛法。你把他教好,让他具足慈悲和智慧,将来你成佛的时候,他就是菩萨海会裡头的一位大菩萨。

      所以,你不要认为我是什麽(菩萨、正法弟子等等),人家是什麽(凡夫、外道、邪魔等等),这样都是落在我相、人相,都是取相分别。对于有情,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佛。对于无情,我们就把它当成是第八识的显示。有这个作意,你就不容易生起很大的贪瞋,慢慢就能降伏贪瞋。

  「我今悉以清淨三业」「我」这个字在佛经裡头常常是指自性清淨心(第八识),虽然你的五阴不清淨,你的自性清淨心却是清淨的。你在发起普贤行愿的时候,要以第八识的清淨体性去发起,不要管你这个五阴身做得到或做不到,这样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太夸口。你只要儘量做,做不到就先放过,没关係,修行是有次第的,未来际你总会做到的。

     「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刚才讲过,忏悔的时候,你找未来佛是没有用的,所以这裡是指现在的佛菩萨,不是讲三世佛。你也儘量不要找见道不久的菩萨,最好找地上菩萨、八地以上的菩萨,乃至等觉菩萨和究竟佛,他的修证越高,帮助你的能力就越大。但是有一种情形例外:你得罪了一个特定的人,你应该直接向这个人道歉、认错。

    「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淨戒一切功德」,你虽然每次忏悔,却很难不再犯,有的人就因为这个缘故心裡很不安,不断地追悔。实际上,只有你的自性清淨心(第八识)能够「恒住淨戒一切功德」,你的五阴身在随学自性清淨心的过程中,必须依次第断除烦恼。人间的菩萨,大部分是习种性菩萨,贪瞋习气还很重,所以违犯戒律是很正常的。习种性菩萨是指已经发菩提心的初住菩萨,到刚明心的七住菩萨,乃至初次见性的十住菩萨。连明心、见性的菩萨有时都会违犯戒律,何况是未明心的凡夫菩萨!所以不管犯几次戒你都不要灰心,还是要再度忏悔,期望自己有一天终究能够持戒清淨。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问:未成佛以前需要不断忏悔,难道成佛以后仍然要不断忏悔?)虽然成佛以后,一定是持戒清淨,不需要忏悔,但是安住在实相当中,就是实相忏悔,以这个意义来说,成佛之后当然还是不断地在忏悔。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4: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7 PM 编辑

随喜功德

hands-g6c0557adf_1280.jpg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是讲随喜功德。随喜相当于儒家讲的「与人为善」,就是觉得人家做善事很好,愿意帮他去成就善事。很多善事我们没有办法亲自去做,只要能够随喜他人的善业,你也会得到一分的善果。有很多大企业赚很多钱,员工不但薪资高,还有高额的年终奖金,这都有过去世的因缘。过去世某个人倡议做善事,其他的人响应,多少帮一点忙,甚至只是心裡讚叹,都是随喜。未来世倡议的人就变成大企业的老闆,随喜的人就成了员工,大家一起享受富裕的果报。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这是讲刚发菩提心的菩萨。「勤修福聚」,菩萨要修广大的福德,包括各种世间的善法,最重要的就是法供养。「不惜身命」,有时候连命都送掉了。

     「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看到这裡,很多人又会被吓到。其实你就算不修行,还是要捨掉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从无始以来,你有时候被人家杀掉,有时候被人家剁掉手足,挖掉眼睛。这种事情,你再怎麽不愿意也逃避不了,因为五阴无常,在生死轮迴当中,各种极重的苦总有轮到你的时候。既然这样,碰到需要为佛法而牺牲的时候,捨掉头、目、手、足又有什麽为难的呢?不是说叫你马上就去死,但是你总有碰上的机会啊!你要知道,众生不发菩提心还是会碰上这种事,对不对?一场战争多少人被砍杀啊!每天死在屠宰场的禽兽,数量更惊人,牠们虽然不愿,却被迫捨掉头、目、手、足。还有在地狱裡头受罪的人,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捨掉更多的头、目、手、足。所以你不要被吓到了,你要知道:在六道轮迴当中受那麽多苦,一点利益都没有,为了修习普贤行愿而捨掉头、目、手、足,却可以究竟成佛,哪个比较划算?有智慧的人自然会选择普贤行愿。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从无始劫以来,你砍杀了多少众生的头、目、手、足?这也是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吧!你在成佛之前把这些恶业偿还掉,不是很应该的吗?你这麽想,就敢发起普贤行愿了,因为你偿还宿业的时候一样要被砍死,一样要捨掉极微尘数的头、目、手、足。所以,普贤行愿本来就该发的嘛,不发菩提心的凡夫还不是一样,还是会被砍。(大众笑。)发起普贤行愿之后,你受罪的时候就会想:「哦!我是因为修习普贤行愿而受这种罪。」一边偿还宿债,一边又能增上功德,生起欢喜心,这样不是很好吗?

      「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也可以指在临终时,第八识捨掉头、目、手、足,也就是说,你只要死掉一回,就会捨掉一次头、目、手、足。这样讲好像没什麽稀罕,但已经大乘见道的人就会知道,其中隐藏着大乘法的绝对机密。

      「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就是你看到别的菩萨修习普贤行愿,成就胜妙的功德,你都替他们高兴。这个「我」也可以解释成第八识。怎麽说呢?五阴身在修善功德的时候,第八识会随喜你这个五阴身,配合五阴身而运作,让五阴身可以完成一切的善功德。(问:五阴做坏事,第八识不是也会配合运作吗?这样是不是表示第八识会随喜众生的恶业?)第八识虽然暂时配合,但是不久就会出现障碍相,例如砍人手脚的,就让他未来世缺手缺脚。第八识会赏善罚恶,所以说祂随喜众生的善业,但不随喜众生的恶业。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六趣」就是六道众生,「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趣、四生」就是所有的众生。众生就算只做了一丁点善行,「我」都会随喜。这个「我」还是自性清淨心,你要说成是你的五阴也可以,五阴去学习自性清淨心的一切功德,二者非一非异。这样知道不知道?你发起普贤行愿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这样才是胜义菩提心的悲智双运。也许你现在没有证得实相般若,但是你要信解大乘法义,以大乘法义发起普贤行愿,将来才容易明心。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声闻、辟支佛、有学、无学和菩萨,这都是属于未来佛的范围,裡面有一部分可能是过去佛的示现。甚至凡夫外道修习世间善法,我们也要随喜,因为世间善法可以作为佛菩提道的资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个前面已经解释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4: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8 PM 编辑

请转法轮

pexels-photo-3350186.jpeg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遶,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慇懃劝请转妙法轮。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裡又说十方三世了。劝请现在佛和过去佛转正法轮,我们还可以理解,大部分的未来佛都不懂佛法,怎麽劝请他转正法轮?其实是这样的,一切的众生都有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运作起来就是转法轮。(有人说:那你不劝,祂也会转啊!)对,但是未悟的人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还是需要禅师来劝请。等到你大乘见道之后,请你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经教,只要你看得懂,以后禅门的机锋、公桉再也瞒不过你。你会变成「作家」(公案的创作者),随手拈来便是机锋,可以劝请众生转法轮教化自己开悟。而且,这种机锋极为平实,只有因缘成熟的人才会一念相应而开悟,所以不用担心洩露密意的问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1 08: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19 PM 编辑

請佛住世

130000gcdbpecbbn7mxzl3.jpeg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裡是讲请佛住世。诸佛菩萨都有大愿,他们不会真的取证小乘的无馀涅槃,但是有时候他们还是要示现,就是表演一下,也许会设定一个条件「如果有人愿意修某一种法,我就不入涅槃」,看看有没有人出来劝请。如果这个时候你在现场,你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劝请他继续住世,保证你会有大利益。

      声闻、缘觉他们本来就是要入涅槃的,还有退失菩提心的新学菩萨,他们想要入涅槃,你应该劝他们发起大心,继续修习佛菩提道广度众生。

      请佛住世还有别的意思,比方说你要去做一个菩提事业,碰到一些挫折:「算了,我不要做算了。」这个等于就是入涅槃。为什麽?我们讲过,自性清淨心运作起来就是转法轮,你本来要去做一件好事,现在放弃了,自性清淨心不转法轮,不就等于入涅槃吗?所以请佛住世可以适用于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佛嘛!众生打算放弃善业,你应该鼓励他继续下去,就算劝一两句也好啊!假设这个人是坏蛋,但是你跟他有亲戚关係,你劝他改恶向善,即使只是一两句,也是在请佛住世转法轮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20 PM 编辑

常随佛学

1.1.png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馀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一段是讲常随佛学。「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前面已经解释过了。还有很多种情况,人家在转法轮的时候,你希望自己在场能够看到,能够随学,这是常随佛学的愿。经文是这个意思。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这些都是在讲佛、菩萨,还有许多有修有证的人,他们种种的示现都算在内。「乃至示现入于涅槃」,示现,就是演戏。例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他示现入涅槃不是真的要捨弃众生。声闻、缘觉入涅槃就真的不打算再度众生了,世尊当然不可能这麽做,那只是表演给你看,让你知道他有阿罗汉跟缘觉的证量,也让你知道佛世尊很难值遇。

      你读经典就知道,过去有恆河沙诸佛,他们都不取涅槃,所以我们地球上七十亿人口,每个人分配一尊过去佛,都没有问题。也有可能地球上三十五亿人是过去佛,另外三十五亿人还没成佛,一个教一个,这都是可能的。你的爸爸、爱人,或者是你的儿子,可能就是教你的过去佛。跟你关係这麽亲近,你会撒娇:「让我再多玩一下嘛!反正你是我爸爸,我要学的时候再来跟你学嘛!」这种心情就跑出来了。如果佛很久才出现一次,你就会想:「我现在要赶快学,不学就没有机会了。」佛经记载佛出现于人间不是平均分配的,我们这个大劫叫贤劫,据说会有一千尊佛出世,这是很不得了的,有时候几万个大劫都没有佛,你要错过的话,不知要等多久。所以,佛示现涅槃,你才会觉得佛法很珍贵。

      你既然要学菩萨道,绝对不要去没有佛法的地方受生,当然更不能入无馀涅槃,无馀涅槃就是完全没有佛法的地方,连十善法都没有。如果没有佛菩萨在世说法,至少要有经教。要是连经教都没有,你不要发愿去那种地方受生,不然你连自己都度不了,又要怎麽度别人?而且没有经教的地方,那裡的众生一定跟佛法不相应,你只能用十善法去度人,这样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太大的利益。所以你一定要发愿:「我不管去什麽地方,都要在有佛法的地方。」除非你是一个大菩萨,可以随时现观第八识的妙作用,这样你不管生到哪裡,都是常随佛学,因为你可以亲眼看到未来佛转法轮教化众生。这样的大菩萨出现于世,会让没有佛法的地方变成有佛法,就好像阳光炽盛,黑暗自然隐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22 PM 编辑

恒顺众生

102019qjoddysrrrrfdwuh.jpeg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是讲恆顺众生。四生是古印度人对于有情的分类。卵生以鸟类为代表。胎生包括人类、牛、马等等。湿生是在潮湿的状态下出生的有情,包括蚊、蝇、蛾等昆虫。化生是指变化所生的有情,包括天人、地狱、饿鬼,也包括极乐世界的莲花化生。只要属于四生,就是有情,只要是有情就是在三界内。这些众生,你都要去随顺他们。

     「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一直到「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讲各种不同的众生。经文告诉你,碰到各种不同的众生你要怎麽样去对待他们。

      「种种心性」,这包括什麽呢?专门占人便宜,这是一种心性对不对?德行很好,当然也是一种心性。德行很好的人,你去亲近他,他对你很有礼貌,说法微妙,让你得到很大的利益。这种人不需要你去随顺,反而是他来随顺你。德行不好的人,专门占你便宜,专门毁谤你,专门在打击你。这样的人你不随顺他都不行,因为你不是他的对手,只好忍他、让他、躲着他。你不要说「我不要随顺某一种众生」,如果这样,你的菩提心就有渗漏,就是不普遍、不究竟。这是不行的。你最多只能讲「他的因缘比较远,我现在度不了他,等他因缘成熟再来度他」,不能讲「那一种人,我就是不度」,菩萨不能发这种愿。

      「种种知见」也是一样的道理,有些是断灭论者,有些是常见外道,你不能说:「这些人邪见这麽深,我不愿意度他。」这都不行的。

      「种种欲乐」,有的人一定要泡在恒河那种很肮髒的水裡头,他才觉得很快乐。有的喜欢喝酒,有的喜欢赌博,有的喜欢嫖妓,这些都是种种欲乐,你都要想办法随顺他们。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不管是哪一种众生,你都要去随顺。这裡头的重点是「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在胜义谛上面,你不能取相分别,要把众生统统都当成是佛。但是在世俗谛上面,你就随顺因缘做不同的对待,让他们得到最大的利益。比方说你是孩子的妈妈或者爸爸,你当然不能跪下来礼拜他啊!但是你心裡头对他的恭敬要跟对待佛世尊一模一样,这才是重点。

      恒顺众生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你的第八识在恒顺你这个五阴身。所以有时候你觉得累了,不想修行,休息一下是可以的。因为你也是众生的一个,也是被随顺的对象。在证得初地以前,有时出现「行退」是很正常的,不必过度苛责自己。《法华经》讲「任力所能」,就是说「我现在有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有些烦恼你暂时对治不了,像欲界爱,初果跟二果人都拿它没办法,要三果才能够把它断掉。所以你要是偶而贪吃,不必一直谴责自己,除非你想要从凡夫位直接证三果,否则你不要这麽做。不只是吃,财、色、名、食、睡都一样,只要不太离谱,可以适度去满足这些欲望。所谓的不太离谱,要看你的身分而定,在家居士可以宽鬆一点;如果你是出家人就要严格一点,特别是跟男女欲有关的戒律,一定要遵守,不然宁可还俗。

      修行一定要抓住重点,凡夫最急迫的事就是证初果。要证初果,你必须现观六见处,断掉三缚结。你要把六见处和三缚结搞得清清楚楚,这是最重要的事,其他的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初学的人不要企图灭掉贪瞋,这应该是二果以后的事,在这之前只要控制贪瞋,让它不发生大烦恼就行了,这样你才能够抓住重点很快地证初果。这也是恒顺众生。虽然佛经呵责贪爱,说贪爱有种种的过患,但是欲界的有情哪个没有贪爱呢?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一直谴责自己?你要有适当的次第,按部就班地修行,不要对自己要求得太过头。等到你大乘见道以后,能观察第八识的清淨体性,渐次就能安住于淨戒。

      我们讲过,一切的众生跟佛没有两样。如果说现在佛你才要供养,你这个大劫最多只能供养一千尊佛。如果你把所有众生都当成佛来供养,你每天都会供养很多佛,一世就会供养很多很多的佛,而且这裡面一定会有过去佛接受你的供养。你看到地上爬的蚂蚁,心裡头对它恭敬,这就是供养。如果你奉行法供养,你就是供养无量诸佛,因为所有的佛都是在讲一样的佛法,你既然如说修行,所有的佛都会认为你已经供养祂了。你要这样供养才会快。

      佛陀即将圆寂的时候,大家都在抢最后供养,不但菩萨抢着供养,连天魔波旬也来参一角,最后是让纯陀抢到了。佛陀印证纯陀,说他圆满了布施功德。如果你以为布施功德要这样才能圆满,什麽时候才轮得到你呢?所以你不要取相分别,应该把一切的众生都当成佛菩萨来供养,当众生有需要的时候,你如果有能力,应该及时布施,因为这就是最后供养,错过了这次,你不一定会再有机会帮他忙。这样你的福德会很快成就,性障也会很快消除。经文说「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正是这个意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11-13 10:24 PM 编辑

普皆迴向

Untitled.png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迴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迴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迴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是讲普皆迴向。所谓的迴向,就是希望你的善业得到某种果报。「从初礼拜乃至随顺」一直到「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说前面九种善法的功德,你都要迴向到佛道,众生还有你自己统统都要成佛。虽然你有时候也可以迴向某些事情,但是你要知道最后的目的,一定是大家都成佛。你要知道,求别的东西都是在走弯路,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让你多受很多苦。

      经文当中的「我」,可以指五阴,也可以指第八识,因为二者非一非异。众生修习善业,第八识就随喜,让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众生要是造作恶业,第八识就示现障碍,甚至让他缺手缺脚,没有办法再做坏事,这就是「关闭一切诸恶趣门」。众生下三恶道的时候,原来造恶的五阴已经不存在,却由第八识生起另一个五阴承受极重苦果,这就是「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第八识一直在运作,显示祂的清淨体性,这就是转法轮「开示人天涅槃正路」。你的五阴明白这个道理,随学第八识的清淨体性,就是修习普贤行愿,包括普皆迴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人必须发起菩提心,因为这是菩萨道的根本。发起菩提心是大乘见道的先决条件,所以那些把佛教当作哲学思想的人永远不可能开悟。而把佛教当作信仰的学人,能发起世俗菩提心,当然这也是很好的,但如果不继而发起胜义菩提心,也不可能大乘见道。普贤行愿既有世俗菩提心,也有胜义菩提心,只要能够发起普贤行愿不久必能大乘见道。不过,普贤行愿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建议先阅读吕真观《文艺佛心.劝发普贤行愿》一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3-2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
~圓滿成就菩提心的修行寶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0-31 05:55 PM , Processed in 0.0456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