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9-12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1-9-12 08:48 AM 编辑
峇都丁宜/1960年代,曾以1,960,000港币成交
睡莲/拍卖会上以9,160,000港币成交
画布上的色彩碰撞又回到了起初模仿塞尚的模样,但更成熟的画面构图却能发现张荔英早已拥有了自己的画风。
月饼与灯笼/1965年,曾以2,125,000成交
带着欧洲传统的绘画技艺,张荔英以她独特的美学观和对油彩的娴熟掌握,为20世纪的新加坡画坛注入了一股新活力,名气传遍东南亚并成为南洋画派的女先锋。
张荔英与“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及其夫人/1956年
张荔英这位养尊处优的豪门闺秀前半生四处漂泊颠沛流离,后半生终于寻得安心之所安过晚年,她的一生充满太多传奇色彩,无论用语言如何描述都终显平淡。
1970年在新加坡的张荔英
细看她的画作却不难发现,她所经历过的一切都藏在了画笔中。她的绘画里总是有着浓浓烟火气,她将眼前的一切都沾染上生活的气息。
红毛丹、山竹和菠萝/1960年代/曾以4,300,000港币被拍下
她只关心眼前的生活,所以只看得到丈夫紧缩的眉头、清瘦的面庞,只留意起厨房边的竹筐,集市上的果蔬,每日身边的风景,她与现实紧贴,总给人踏实感,画中犹如藏有质朴文字,细细咀嚼总有新体会。
兰花/1970年代
张荔英的人生塑造了她的画作,她的画作又令人读到她的人生。最后她的人生回归质朴,实现了她最初的愿望:为艺术倾其终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