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1|回复: 0

马云被约谈 蚂蚁帝国能否回归正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3 08: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11-03 18:25 联合报 / 记者林宸谊/即时报道


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科技,并开始申请在中国和香港上市。 图/路透社


大陆央行、银保监会等四部门日前对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董事长井贤栋、总裁胡晓明进行监管约谈,看起来是对马云于先前「痛批」大陆的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的回应与处理,多维新闻分析,实际上却是倒果为因,因为无论对于马云还是蚂蚁集团,是最没有资格批评大陆金融监管体系的网络金融「巨兽」之一。

分析指出,中国政府早在批准蚂蚁集团上市之前,就已酝酿如何进一步规范、监管网络金融和小微信贷的营运,这显然触动了马云的奶酪,限制了蚂蚁金融帝国的扩张。

就在11月2日,马云被约谈的同日,银保监会与央行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展开;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跨省展开网络小贷业务。

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需要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同样需要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对自然人的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30万元,不得超过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该两项金额中的较低者为贷款金额最高限额;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方的单户网络小贷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人民币100万元。

该意见还提出,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等于无形中为蚂蚁科技的发展戴上「枷锁」。

并非是马云的话激怒了中国的监管层,而是我国在大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容忍创新中不可避免的突破规则的同时,也在极力规范金融体系的营运,防止可能风险爆发,将网络金融引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防止新的金融垄断和变相高利贷和投机的形成。

2013年,随着中国政府逐步退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消减金融杠杆、去除过剩产能、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导致国有银行体系大幅收缩货币增量、紧缩信贷,民间经济一时间陷入所谓的「钱荒」。

也正在这个时期,余额宝、招财宝、小微信贷等支付宝旗下的金融业务才可以得到飞速发展,2013年6月,余额宝一上线,年化收益率就高达6%以上,远高于当时的银行0.3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到2014年1月,余额宝上线半年,基金规模就超过了人民币4,000亿元,几乎相当于当时大陆全部居民存款的1%。

当时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许多网络金融公司,俨然成为独立于大陆政府监管体系和货币政策之外的另一个金融体系,尤其是在当时缺乏相关法律和金融规范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无论是投资失败,还是大规模的担保交易违约,或是将原本用于交易担保的资金转而进行金融投机,变相进行集资、放高利贷,形成新的「老鼠会」「庞氏骗局」,都将对经济的稳定构成冲击。

当时其他众多网络金融公司和网络借贷平台(P2P),没有蚂蚁金服那样实力雄厚,众多以P2P资金池为基础的互联网理财产品纷纷「暴雷」,2015年7月,中国政府先后公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要求纳入政府对银行业的资金监管体系,并开始严厉打击违规网贷和资金池,之后90%以上的网络金融公司和P2P平台企业纷纷倒闭或被叫停。

于是蚂蚁金服不仅主动邀国有企业合作入股,甚至引入社保基金作为主要投资方之一,蚂蚁金服要将自己变成一家真正的公众企业,融入大陆经济的血脉。

以此同时,去金融化也成为了蚂蚁金服的战略方向,2017年蚂蚁金服宣布将自身定位于科技金融(Techfin)企业,更多地倾向技术研发和运用,帮助金融机构做好金融业务,2020年7月,蚂蚁金服正式更名为蚂蚁集团,并开始申请在大陆和香港上市。

然而,蚂蚁们今天还可以大陆银行业的保守和对小微金融的忽视,更多的只是蚂蚁们还没有尝到权力的味道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2 05:52 PM , Processed in 0.0637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