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回复: 1

中国女科学家弃美回国,研究成果让亿万人受益,成“亚洲第一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0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女科学家弃美回国,研究成果让亿万人受益,成“亚洲第一人”

来源:趣史研究社
时间:2020-04-07 19:13:25

京2019年7月15日下午三点,当IBRO-Kemali(也就是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基金会颁布本次(第12届)国际奖获得者时,全国为之一震,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殊荣,甚至是“亚洲第一人”!

她就是我国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中心的特聘教授-胡海岚。2008年放弃美国的研究资源毅然归国,十几年来她一直在路上,她的研究成果让亿万人受益!

z912.jpg


少年成名,不惧不退

胡海岚出生于1973年,得益于优秀的家庭教育和自身的努力,从学生时代起便是超级学霸。与普通的女学霸不同,她数学极好,性格温和,还很漂亮,有同学称当时她是班上最漂亮的,高中时因学习优异,曾优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一等奖,高三被提前保送北大生物系,当时的北大生物系是录取分数最高的学系。

了解过她年轻时故事的人都听过“酱油厂员工的故事”,朋友曾问她,去北大生物系学习毕业后想做什么,她幽默回复“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

到北大后,依旧站在同届同学前列的她,还是决定与学业死磕到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的她认为大脑是自然界最复杂最神秘至今无人真正了解的领域,神经物理学是研究脑的科学。于是1996年毕业后进入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攻读神经生物学方向。

z911.jpg


她在美国的科学研究资源也是令人羡慕的,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著名的生物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许多中国留学生多是因为美国的科研资源和优惠政策选择留在美国发展,这点我们无权干涉和职责,天下之无道久矣。至少还有很多科学家选择归国发展,与祖国共进退。

如胡海岚,她在2008年毅然选择归国,加入中科院的神经科学研究所工作。如果说她之前的人生是开挂的,那么之后的就是带着祖国一起开挂。

璀璨如星,勇往直前

2009年,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这一计划自1994年开始,是中科院启动的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她作为骨干参与了科技部多项重大的科学问题项目和研究工作。

2015年她入选当年度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名单,同年,加入浙江大学,浙江大学为此举办了欢迎仪式。之后,她的科研团队不断前进,取得许多科学突破,在《NATURE》期刊上获得“一期双刊”的事迹,被认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在圈内引发轰动,以及以她的名义在圈内著名的顶级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同样被重点推荐。

z910.jpg


她领导的实验室研究方向关于情绪与社会行为的分子与神经环路机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和抗抑郁领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用此次IBRO-Kemali论坛上评奖委员会的原话是“此奖为表彰胡海岚教授在情绪和情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本机制这一脑科学前沿取得的令人敬佩的成就。她在系统神经科学这一进展快速且竞争激烈的领域成果辉煌,建树卓越,备受瞩目,特予此奖”

学而优则教,与团队共同优秀

单打独斗的战场永远是孤寂的,显然胡海岚教授不会有此种情绪。她曾表示她自始至终的成果不仅仅是个人的,更是团队的。自“一期双刊”的优秀成果看来,她的实验室团队成员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入浙大,五年的时间她培养了多名优秀的博士毕业生,不止她实验室的学生折服于她的学术研究之下,浙大其他的学生也是深受其影响,学到的不止她学术成就的经验,还有与她共事时教授的勤奋,对待科研精益求精的态度,对新事物的好奇,甚至生活中的自律。她的课经常爆满,实验室也是学校的热门选择。

z909.jpg


曾听她分享,在研究抑郁症课题一次对照试验中,也曾遇到挫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原地踏步,多次又多次的尝试后,终于在实验中找到症结所在,继而验证此症结对神经运动与抑郁症的关系极大,从而在科研路上又进一步。

在归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她将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在国内的实验室里尽数发挥,不断为国家输送新鲜的博士资源。年纪尚轻的她与团队已然成为“亚洲第一人”,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希望他们能在神经科学,抑郁症领域更进一步!

抑郁症患者,全世界已达3.5亿人

著名的政治军事家丘吉尔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会咬住我不放。”之后,很多人将抑郁比喻成一只“黑狗”,抑郁症患者比喻成被一只“黑狗”一直咬住的人。

z908.jpg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的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2017年,抑郁症的致残率已经超过癌症和心脏病,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许多抑郁症患者长期的没有询医,无药可治,或者治疗无效导致想不开自杀,自残。

我们熟知的张国荣,乔任梁,三毛,邓丽君等等公众人物都患有抑郁症,这些已故的人已不能再多给我们故事,同样熟知的港星薛凯琪也是曾患抑郁症多年,幸而已走出来。希望大家能重视和尊重这一病症患者,多加关爱。

胡海岚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便是神经科学领域,为抑郁症患者服务的科学研究,有望研发出快速有效的,尽量无副作用的抑郁症阻断药物。他们在药物上的研发已经更进一步,之后还需要化学基因的设计优化,大量的临床数据采集,还需要时间,但至少已经迈出很大一步。

z907.jpg


总有春天,向往未来


没有去过极夜的人们从来不知道一天的时间里都是黑夜的感觉,不会那样期待阳光再来,因为明天总是轻易到来,如时间总是突然离去。所幸是我们的身边永远有携带阳光而来的人们,他们就像英雄。

也许胡海岚教授团队如为抑郁症患者带去阳光的英雄一般,还有很多科学团队都是如此,很多科学家也是,他们放弃国外的优秀资源,回到祖国,有时是在自己的领域里重头再来,重新筑基,但他们克服困难,依旧迎头赶上,成为某一次成功事件的第一人。我们永远为这样的人感到骄傲!

文/趣史社
发表于 2020-4-10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4 06:43 PM , Processed in 0.0509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