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2|回复: 0

疫情爆发为何抢卫生纸? 心理学家分析:失控中找控制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3 07: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03-13 16:12 世界日报 / 记者胡玉立/综合报导



伦敦一家超市的卫生纸被抢购一空。 法新社

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同时也引爆了全球消费者恐慌性购买行为,举凡卫生纸、洗手液、罐头食品全都在抢购之列;消费者心理学家分析指出,这种抢购行为涉及「人们企图在一个感觉失控的世界中,收回控制权。 」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至今,全球市场上洗手液和消毒剂销售量激增,但最令人惊讶的是,消费者一直在囤积卫生纸。

伦敦大学学院消费者与商业心理学讲师迪米特里奥斯·齐夫里科斯(Dimitrios Tsivrikos)表示,卫生纸已成为大规模恐慌的「指针」。

「在不确定时期,人们处于恐慌区,变得不理性、神经质。 面对洪水等其他灾难,我们知道需要多少供应品,但现在大家面对的是一无所知的病毒。 」齐夫里科表示,「人们想重新获得一种控制感,于是被卫生纸的大包装吸引。 」

为什么在当局极力保证没必要抢购的情况下,许多人的大脑仍然敦促自己进行恐慌性购买? 伦敦艺术大学(University of Art)消费者心理学家马斯登(Paul Marsden)表示,「人们透过零售疗法(retail therapy)来管理自己的情绪状态,在感觉失控的世界中『收回控制权』。 抢购行径可被视为是满足人们的三个基本心理需求。 」

这三大需求分别是自主性(控制需求)、关联性(『我们购物』而不是『我购物』)以及能力(买到东西的人会觉得自己是「聪明的购物者」)。

剑桥大学社会心理学助理教授范德林登(Sander van der Linden)则说,最近的抢购行为其实受到普遍因素和新冠肺炎特殊因素的双重影响。

「在美国,人们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川普政府那里收到相互矛盾的信息。 」范德林登说,「一个说情况很紧急、另一个说一切都在控制之下,这种矛盾让人担忧,也让『恐惧传染』现象蔓延。 」

范德林登表示,人们处在压力下,理性受阻,就会看别人在做什么。 「如果其他人正在囤积物资,自己就可能采取相同作为。 当人们看到架上空荡荡的照片,不论它是否合理,都会对他们发出信号:那就是该做的事。 」

美国心理学会和消费者心理学协会纽约会员彼得·默里(Peter Noel Murray)表示,当局一直强调这种疫情没那么严重,其实于事无补;因为,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个关键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决定。

他说,在新冠肺炎爆发的情况下,认知因素属认知偏见,我们会变得过于强调最近期和最鲜明的事;例如,飞机失事后,人们短期内不敢搭飞机。 而在情感方面,人们需要自我肯定,这也驱使我们做出不合理的事,例如购买一年份卫生纸,这种自我肯定情绪之大,淹没了「其实不需要这样做」的常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5 05:07 AM , Processed in 0.0612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