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回复: 0

万人推荐的小说是世界名著 or 三观不正的禁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5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人推荐的小说是世界名著 or 三观不正的禁书?

搜狐 Kindle读书
2019-12-15 19:02

书山无尽,知识无涯,Kindle为你量身打造千书随行的“移动图书馆”。

讨厌她的人们, 叫她荡妇,说她是搞破鞋的法式罗曼蒂克的来源。
甚至在知乎上,还有一个夸张的问题叫做,“ 包法利夫人,是性瘾患者吗?”
喜欢她的人们,毫不忌讳的说出, “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今天小K的推荐,就是这本来自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居斯塔夫·福楼拜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将作者本身隐匿在小说之外,客观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集浪漫与现实、矛盾与自然、道德与宗教于一体的世界。

e243.jpeg


01

为什么在今天,我们还要读《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最出名的一部作品,也是世界十大名著之一。然而,这本世界名著,从161年前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批评和表扬,屡次被列为禁书。

原因是包法利夫人是个爱出轨的“作”女。

早早被父亲嫁给了乡村医生,却因为言情小说看的太多,向往书中的爱情,开始屡次偷情。为了取悦情人,她不惜借下高利贷,挥霍丈夫的财产。

最后因为债台高筑,被情人嫌弃,不得不服毒自尽。

e244.jpg

讨厌她的人们,叫她荡妇,说她是搞破鞋的法式罗曼蒂克的来源。甚至在知乎上,还有一个夸张的问题叫做,“包法利夫人,是性瘾患者吗?”

喜欢她的人们,毫不忌讳的说出,“人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因为包法利夫人身上,集合了所有人性的弱点。贪婪、堕落、白日做梦、见异思迁,为了摆脱平淡婚姻,追求理想爱情,把自己一生,过成了矛盾集合的悲剧。

她就像面镜子,让看书的每个人都能从她身上看到自己的黑暗面和被压抑的人性。

e245.jpg

这其中也包括福楼拜本人。据说这本书,写得福楼拜呕心沥血。曾经有朋友去拜访他,走到门前,看到他正在门前痛哭流涕。问及原因,原来是“包法利夫人死了。”

朋友哭笑不得,安慰说,“你是作者,可以不让她死啊”

福楼拜说,“不,她非死不可,她已经无法再活下去了。她不得不死了。”说完又泣不成声。

又有一说,福楼拜写完本书,情感和欲望被压抑到极致,写完就跑去召妓,梅毒也是从那时候染上的。

而书中,包法利夫人和情人在巴黎约会的场景,也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福楼拜本人常和情人在巴黎某间旅店约会的真实故事。此书,也被后人不断解读,用以研究出轨心理学。

e246.jpg

包法利夫人的出轨对象莱昂,是她曾在看书时幻想过多次的白马王子。

在过去,包法利夫人被批判,是因为她揭露道德下的败坏。

而在最近,包法利夫人被批判,是因为她的矫情,在前段时间豆瓣上曾有短评炮轰其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女文青”,“鸡汤文的典型受害者。”

即使是作者福楼拜,也在书中不止一次的讽刺。这实际上,也是福楼拜对年轻的自己的讽刺。

30岁之前的福楼拜,也酷爱阅读,喜欢雨果,沉迷浪漫主义。因为童年看了一本《堂吉柯德》,所以认定自己将来的梦想是作家。

包法利夫人身上也有堂吉柯德的影子:“主角都是看小说中了毒,幻想自己过着很酷炫的日子,看去傻气,但不失可怜的人。”

30岁之后的福楼拜,已经被生活捶打,开始收起浪漫,写了《包法利夫人》,讽刺抵制庸俗的浪漫主义。

正如作家张佳玮所说:

说到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同时抱有有两种倾向:
要么是包法利夫人这个矫情的心思活络的烂漫派,
要么是福楼拜这个 反省往昔、决心不再矫情、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却又不免对过去的自己心存一点点怀念和怜惜的清醒派。
这两种情怀永远在内心胶着来往,挥之不去。

今天还要读包法利夫人,是因为,我们仍然需要这样一面镜子,照清在自己身上浪漫和现实的分界线。

02

禁书翻身成名著:我不是教你坏,而是教你乖

因为太过赤裸,太过挑战道德底线,《包法利夫人》在1887年,一经出版就被列为“败坏公众道德,诽谤宗教”的禁书,福楼拜和出版社更被当局提出诉讼。

好在福楼拜请的律师,巧舌如簧,解读《包法利夫人》实际上是福楼拜正话反说,“通过揭露令人发指的道德败坏来弘扬道德”:

“ 写包法利夫人不切实际,是要你知足、珍惜;
写包法利夫人出轨,是要你远离情欲陷阱;
写包法利夫人挥霍无度,是要你守住自己的心。

这才是题中义、话外音。”

最终法官被说服,使福楼拜免受牢狱之宅,也让这本“禁书”咸鱼翻身,流传至今,成为世界十大经典名著之一。

03

“直至《包法利夫人》出现,小说才赶上了诗歌。”

如果只是讲述一个关于太太出轨的故事,《包法利夫人》顶多是一本很好看的言情小说。

但福楼拜为了写此书,“花了5年时间,稿纸写了1800页,删删改改剩下400多页,才塑造出包法利夫人这个矛盾集合体”。

书中对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刻画至深,随便拎出几句,就能看到主人公的心境。

“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哈欠。” 这是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生活在平淡生活中的煎熬。

“她的生活冷冰冰的,犹如天窗朝北的顶楼,百无聊赖像无声无息的蜘蛛,在暗处织网,布满心灵的旮旮旯旯。”

至于,她一再背叛的丈夫,福楼拜用了两个比喻,就写出他的平凡。

“夏尔谈起话来,像一条人行道一样平淡无奇;他的想法,也和穿着普通衣服的过路人一样,引不起别人的兴趣。”

e247.jpg

当着包法利先生,包法利夫人也在和别人眉目传情


包法利夫人,爱读书,向往书中的世界。福楼拜就这么写她的感受: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时候看书,模模糊糊,遇见你也有过的想法,或者人影憧憧,遇见一个来自远方的形象,就好像你最入味细腻的感情陈列出来一样。”

几句话,就勾勒出每一个嗜读症者的同理心。

描写爱玛爱上莱昂时:

“河水悄没声儿地流过,乍看上去湍急而清凉;纤长的水草顺流偃伏,宛如随手扔在河里的绿发,平摊在清澈的水面上。

灯心草的尖端或睡莲的叶片上,不时有个细脚伶仃的虫子爬过或小憩。一绺绺阳光穿过水波泛起的气泡,蓝莹莹的小气泡一路躜赶一路迸碎。”

e248.jpg

描写包法利对爱玛一见钟情时:

“风从门底下吹进来,吹起了石板地上的微尘;

他看着尘土沿地面散开。”

还有爱玛和莱昂在马车上的初次做爱:

“从黄布小窗帘里探出只裸露的手来,把一团碎纸扔出窗外,纸屑像白蝴蝶似的随风飘散,落入远处开满紫红花朵的苜蓿地里。”

著名作家苏童曾经评价,“作为写作者,我看到了一部学习写作的宝典。”米兰昆德拉,则说,“直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出现,小说才终于赶上了诗歌。”

大量的细节,不厌其烦地字句打磨,让福楼拜用尽心思,也让《包法利夫人》受到作家以及大众的认可,才是此书流行100多年经久不衰的原因。

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亚马逊Kindle】在字里行间,一起涨姿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5 05:42 AM , Processed in 0.0729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