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10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9-12-10 04:08 PM 编辑
03.
题字、徽章、纹章
肖像画可以用文字或图像的形式包含人物模特儿的个人身份、艺术家的身份和作品的介绍。
画中题字显示,画像是“ 纽伦堡,44岁的约翰内斯·克莱贝德(Johannes Kleberger)”。在底部的左右两边,可以看到他的家族徽章。在上部的右侧,有丢勒的花押字。
题字后面紧接着是希伯来神秘符号的标志“太阳在狮子弦”(将太阳与狮子座的主星结合起来)。这个标志是内特斯海姆的阿格里帕(Agrippa)从神秘哲学中参考的。根据他的说法,在狮子的标志下出生的人注定成就伟业。
肖像画是人物身份的象征,就如同今天出现于正式文件上的个人图像一样,与名字一同证明了一个人的身份。如果不带有名字,图像就不能完全表明一个人的身份。反过来说,只有名字而没有图像,也不能识别一个人。
肖像也经常包含了所代表个体的其他身份标志, 如名字、纹章、徽章等。有时一个物体的存在可以起到对另一个物体的补充作用,因为直到16世纪,象征身份标志的体系非常多样化,一个人物的身份甚至可以仅仅通过一枚徽章来证明。一幅画还经常出现画家的身份标志, 如签名和花押字;甚至,很多画并不显示所绘人物的名字, 而是展示艺术家的名字。
通过题字,肖像画也提供了与画中人物相关的信息(比如他当时的年龄)或画作相关内容(比如完成交付日期)。另外还加入了座右铭、警句、诗歌和关于肖像画自身质量的评价。
在靠着窗框的纸上写着人物的个人信息: 姓名、城市、 日期、 出生日期、年龄。上面极其详细地表明了作画日期和时间:1542年3月22日。
关于绘画是“世界之窗”和 “现实之镜”的理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确立,占据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主张支持三维错觉的效果。因此这些信息通常不是直接写在画上,而是写在框架或虚拟框架上,或者画的栏杆上,又或写在作为空间一部分的明信片、纸片、信、牌匾、书上。根据同样的原则, 为了使它们与绘画的统一空间相协调,纹章、题铭、徽章通常也会加在刺绣、珠宝、戒指印记下。
画家加入了两个能够表明人物身份的物件。一是布雷姆巴蒂的家族徽章,在贵妇左手食指的戒指上。另一个是写在月亮上的由 “ci”音节组成的“Lu-ci-na”字谜。
04.
目光、手势、姿态
画中人物的姿态代表了其气质,并同时定义了与观众建立的关系类型。
该人物以四分之三侧面画法展现出来,并斜视观者。眼睛相对于胸部的不同方向,与头部抬起的动感相结合,赋予人物有活力且坚定的目光,即使不是优越感,这里也传达了一种自豪感。
所描绘人物的目光、手势和姿态不仅显露其个性,而且代表了与观众建立的关系类型。
性格特征可以通过头部的位置来表达:高高抬起可以表现傲慢,稍微倾斜代表谦逊,而偏向一边则可以反映出一种慵懒的气质。
在16世纪的男性肖像中,放在一侧的手可以表现出其侵略性的阳刚之气,而在女性肖像中则多以双手交叠表达女性的谦逊。
手势和姿态也决定了画中人物对观者的态度。画中人物目光直视观众,观众便可被直接与人物互动。如果目光望向其他地方,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面向我们的人物身体, 或更笼统地说,通过人物明显的动作来获得参与感。
画家从俯视的角度描绘人物,人物被解剖性地变形,巨大的脑袋主导短小而脆弱的身体,使画面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画家精确地勾勒出人物外貌的细节,从扶住扶手的手到剃光头发的头上的静脉都可以明显看出。
画中人物对观者的态度也与观者对画中人物的态度相关。这种关系可以定义为统治、被统治、平等、诱惑、友谊等关系。头部固定不动而眼光望向观者可以表达对观者的厌恶,或不愿把头转向观者的高傲;身体正面面向观众,目光低垂,可以展示出顺从之感,其他无数的排列组合也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