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0

英媒:赵紫阳低调入土 领导人身后事仍敏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9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9-10-19 15:15世界日报 中国新闻组/北京19日电

photo.jpg
已故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在「八九」学运期间因反对武力镇压学生而被罢黜职务。 图/联合报系数据照片

已故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在逝世14年后,与夫人梁伯琪的骨灰18日被合葬在北京昌平区天寿园墓地,赵的子女、故旧及老家亲属大约百人出席安葬仪式,没有官方代表,当局亦派出便衣人员在附近执勤。 赵紫阳低调安葬在民间公墓,也显示出中国领导人的「身后事」仍然敏感。

BBC报导,赵家子女在与官方协商后,为顺利举行安葬仪式,做出承诺:仅安排直系后裔参加,以家礼送葬。 北京数名原本听到消息准备低调参与安葬仪式的赵紫阳仰慕者被限制行动,未能成行。

赵紫阳在80年代主导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在「八九」学运期间因反对武力镇压学生而被罢黜职务,只保留党籍。 之后被软禁在家,直至2005年1月17日去世。 在一部分人心中,赵紫阳有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但对中共来说,赵紫阳犯有重大政治错误,因此他的身后事也成为重要政治问题。

报导称,赵紫阳虽然已无官方职务,但仍是中共党员,去世后并没有按中共传统,埋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遗体火化后也没有立即安葬。

独立学者、前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吴伟分析,当时的政治气氛不允许,安放在哪里都会成为「革命圣地」,触及当局的敏感神经。

吴伟表示,当年如果存放在八宝山,听说当局只允许按照「局级」干部的级别放置在骨灰墙,家属比较为难。 当局也未必愿意放在八宝山,因为每逢忌日和清明,赵在哪里,哪里都会成为新闻热点,处理困难。

中共领导人逝世后,遗体及骨灰有不同归属。 曾在80年代任《世界经济导报》驻北京记者的张伟国表示,不论受到排斥,还是推崇,只要在党内,都逃不掉「政治需要」的框架,即中共所说的「一切交给党安排」。

报导指出,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曾在50年代鼓励火化,但在70年代逝世后,当局专门建立了毛泽东纪念堂放置遗体,并开放给后世瞻仰。 吴伟分析,决定修建毛泽东纪念堂在当时是一种政治表达,是在逮捕了毛泽东的遗孀江青之后,为了安抚人心、稳定局面的一种政治需要。

吴伟也说,允许家人为赵紫阳安葬,跟重新评价六四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官方想通了,无论赵的骨灰安葬了也好,继续安放在故居里也好,都不可阻止人们去怀念他,每逢他的忌日或清明去祭奠他。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5 05:10 PM , Processed in 0.0669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